審計管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13:48: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審計管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酒店內部審計管理論文
酒店內部審計是酒店任命的審計人員對酒店一定時期內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效益從真實、合法、效益三方面進行審查和評價的活動,目的是加強酒店內部管理和控制,挖掘內部潛力,提高酒店效益。本文試從酒店的財務報告及其反映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費用和損益方面的審計內容進行論述。
一、酒店資產的審計
1、驗證酒店各項資產的購入、領用、攤銷、盤點和報廢等環節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合理和有效,有無貪污、索取回扣、挪用、以劣充優、損失、浪費等問題。如酒店存貨的采購、登記、領用是否有嚴格的內控制度,包括采購價格、采購質量的審批和驗收權限界定,存貨領用的簽字制約機制,存貨報廢是否符合酒店規定審批手續等。
2、審查各項資產的計價、核算是否正確、合規,資產是否完整,質量是否符合規定和要求,有無隨意改變計算方法,任意攤列成本費用等問題。如對固定資產計價是否合理,核算是否正確。從理論上講,固定資產的價值應包括酒店為購建某項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這些支出既有直接發生的,如固定資產的價款、運雜費、包裝費和安裝成本等,也有間接發生的,如應分攤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折合差額和應分攤的其他間接費用等,酒店是否根據固定資產不同的來源,所涉及不同的費用支出,采用不同的具體計價。
3、審查各項資產的帳證、帳帳、帳實、帳表是否相符,有無漏計多計資產等問題。
4、審查應收帳款是否清楚。酒店應根據由夜審轉來的“應收帳”報表以及已離店而未付款的客人的各種原始帳單進行詳細審查和計算,審核其報表上的總計數字是否與原始單總計相符,并根據營業部或預訂部的有關資料,對簽單客人的姓名、房號、公司名稱以及客人簽字進行審查。另外,酒店是否建立了壞帳審批制度,壞帳準備金的提取和壞帳損失的核銷是否正確、合規。
學校內部審計管理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內部審計外部化的概述;高校內部審計外部化的意義;如何推進內部審計工作外部化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有助于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有助于降低審計風險,節約內部審計費用、有助于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高等院校實行內部審計工作外部化需要考慮成本與效益原則、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健全科學管理機制,還要從自身作起,才能達到審計工作目的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同時委托外部機構經營管理中的部分職能。內部審計外部化作為企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新動向,是企事業單位理性選擇的結果。作為知識領域的前沿陣地,高等院校應該積極地從理論上探索內部審計外部化所面臨的問題和必要條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外部化形式,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監管中的作用。
【關鍵詞】高等院校內部審計外部化
2008年一場金融危機席卷了整個世界,經濟環境不斷惡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同時委托外部機構經營管理中的部分職能。內部審計外部化作為企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新動向,是企事業單位理性選擇的結果。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科研攻關的重要基地,對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起著人力和科技支持作用。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與單位經濟協作活動的日益增多,其辦學和科研經費正在迅速增加。在高校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式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任務更加繁重,而現有的審計力量相對薄弱,因此必須認真應對,以開創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新局面。
1內部審計外部化的概述
1999年6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由120多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理事會一致同意通過了一項內部審計的新定義。新的內部審計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于增加價值和改進組織的經營。它通過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該定義與IIA在1990年《關于內部審計職責的聲明》中內部審計的定義存在著兩個重大的差別:一是新定義增加了內部審計具有“保證”和“咨詢”的作用,這就反映了現代內部審計活動已經擴大了它的范疇;二是新定義中去掉了“在組織內部”一詞。這就表明內部審計不再是一種組織內部的自檢活動,組織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履行內部審計的職能,即可以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這種變化說明,內部審計的主體可以是組織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也可以不是組織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內部審計的主體可以由第三方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投標,以獲得對組織的內部進行審計的權利。
審計市場制度管理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是市場經濟監管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會計信息市場監管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市場中審計產品的供需雙方之間關系的協調是對審計產品供需雙方與市場中其他相關、是對相關的社會資源的一種動態的整合,是審計市場管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各國在進行審計市場管理時,無一例外都非常重視審計準則等市場規則的制定、在進行行業自律管理時,無疑是發揮了注冊會計師作為具有專門知識的專門人才的力量等,具體資料請見:
審計市場作為供求雙方實現對審計產品的出售和購買的實現方式,是一國商品市場的組成部分,具有一般產品市場的特點。在這個審計產品市場上,有以下市場要素:供給方,即會計師事務所;購買方,即需要向社會或有關利益主體提供經審計的會計信息的市場主體,或需要以審計后的會計信息作為決策依據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相關部門等;市場客體,即審計報告、鑒證報告等審計產品;供求關系,即供給方和需求方圍繞審計產品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所造成的或業已存在的供給方和購買方之間的關系。供求關系以價格為調節手段,相關利益主體圍繞價格進行競爭,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這種競爭又會隨著基本市場環境的完善程度呈現出不同的競爭特點,例如,完全競爭市場的自由競爭,不完全市場的壟斷競爭,以及寡占市場的競爭。當市場因為規則或其他原因而出現市場本身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時,便需要政府的監管,以彌補市場本身的缺陷。
同時,審計市場上,作為審計客體的審計產品是一種信息產品。作為一種信息產品,又具有一般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即具有公共產品的特點。審計師的審計報告在提供給一個使用者使用后并不減少其使用價值,即具有非排他性;審計信息可同時提供給無限多的使用者使用即具有非競爭性。正是由于審計產品的公共性的存在,使審計產品產生了外部不經濟的經濟后果,容易產生社會上的一些使用者“搭便車”,即使用審計信息而不付費,使實際審計產品供給量小于達不到帕累托最優的審計產品供給量,造成供給不足。這要求政府進行干預,以達到帕累托最優。
以上審計市場的兩種特性,無論是作為一般市場產品,還是作為一種信息產品,都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監管,以彌補市場本身的功能的不足;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難以達到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同時,由于市場競爭中,以價格為核心的自由競爭機制是市場存在的優勢形態,即相對于政府管制的經濟來說是具有明顯的優點,也就是說,政府的監管職能是作為市場功能的補充,而不能代替自由競爭的市場。
在商品市場中,到底自由競爭的力量和政府監管的力量各占多大的比重?或者說,政府的監管采取體積方式與自由競爭市場結合,能夠使市場達到帕累托最優,使市場運行效率最大化,這便成為各國理性的市場監管當局關注的焦點。同樣,審計產品市場作為各國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樣存在上述問題。
對審計產品市場而言,各國市場對審計產品的供給者,即審計主體提出資格要求,要求審計產品供給者必須達到各國市場對審計服務的最低資質,包括會計知識、審計知識、必需的法律知識、財務知識等,以及運用這些知識的技能和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既然是為了解決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而對審計產品產生需求,那么在審計市場的監管上,特別強調審計主體資格等信息的透明性。類似的,在監管過程中,必須有既定的,明確地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就是說,必須有相當明確的監管規則,來對審計師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并對違規行為進行懲戒。而在一定的時期,審計市場的監管又必須考慮大的市場環境,例如一國的政治穩定程度,經濟發展狀況,法律完善程度等,來對審計監管的各種資源(包括注冊會計師協會管理力量,政府中相關的部門,社會其他團體的相關監管力量等)進行整合,并對監管的力度、范圍、方式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并非監管者單方可以做出的,而是社會相關各方力量多次博弈達到的一種策略均衡。這種對審計主體資格的準入限制,對審計行為的約束和懲戒,以及為達到監管目的而對監管的范圍、程度、方法的調整,對監管的資源、對象、市場要素進行事例的系統,稱之為審計市場管理機制。審計市場管理機制一般包括以下這些方面:對審計市場中供給方和需求方的監管,對審計執業行為的規范,對違規者的懲戒。這些監管又由不同的機構來實施,具體包括行業自律組織,政府部門和獨立監管機構。而監管的依據大致有法律法規、行業準則等。
審計質量提升企業管理論文
一、加強審計質量管理的方法和途徑
(一)做好充分審前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選定審計項目后,應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情況和管理狀況,做好審前摸底調查工作,必要時,可制定下發一些統計表格,收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點和風險點,確定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和方向,在此基礎上編制詳盡的審計實施方案,目的是抓主要問題和環節,突出審計重點。
(二)審計過程流程控制
根據管理學理論,質量管理和控制應貫穿于組織活動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不僅表現為一系列控制政策和措施,更表現為實施這些政策和措施的過程把控。審計項目質量控制也不例外,也應貫穿于審計過程的始終,就是要按照審計項目的程序,對實施審計項目的各個階段進行質量控制。就好比“木桶效應”,任何一塊短板都會影響盛水量。審計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對整個審計項目質量產生影響。
(三)建立三級復核制度
國家審計現狀研究管理論文
赴美國學習培訓期間,我就美國的國家審計情況進行了專題考察,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一、美國國家審計的基本情況
美國國家審計體制由立法型審計機關和行政型審計機關兩部分構成。立法型審計機關包括美國國會所屬的審計總署和各州議會、地方議會所屬的審計長辦公室。行政型審計機關包括聯邦政府各部門設立的監察長辦公室和各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下設的審計局或州政府部門的監察長辦公室。
為了適應美國審計管理體制的需要,美國經過不斷地總結經驗,逐步建立起國家審計、民間審計、內部審計三大體系的審計機構。僅就國家審計而言,其機構包括:美國審計總署、美國監察長辦公室和州、地方政府審計局。
(一)美國審計總署。美國審計總署是聯邦國會之下的國家最高審計機構,擔負著審查、監督美國聯邦政府的所有收入、支出及項目效率、效果的重要職能,向國會直接負責并報告工作。目前,審計總署包括所屬各分部在內,共有職員5200多人,其中審計總署本部2700多人,各分部合計2500多人。審計總署設審計長、副審計長各1人,審計長助理4人。審計長由國會特別委員會提3名人選,總統從中確定1人,經參議院表決通過后,總統任命。審計長任期15年,除犯有罪行由國會革職外,不得罷免,副審計長和審計長助理由審計長提名,總統任命。
審計總署除設置人事和行政機構外,在審計長的領導下,還設立兩大業務工作系統:一是計劃和審計報告系統,由3個局級單位組成;二是審計作業系統,由7個局級業務機構組成(這7個局各設局長1人,局長助理若干人,由審計長任命)。另外,審計總署在國內外設有19個派出機構:其中,國內設16個地區分部(分署),國外設3個分部(分署),在總署審計長統一組織和領導下進行工作。各分部的人事、經費和審計業務都由審計總署直接管理。分部的正、副主任由總署審計長任命,一般職員同政府文職官員一樣,由聯邦政府人事部審查合格后,批準各部門聘用,報審計總署備案。只要無違法行為,可終身任職。審計總署和分部的經費,由國會預算委員會直接撥給審計總署,統一分配使用。1985年,審計總署的經費預算為3.3億美元,全年人均經費為6.6萬美元。審計業務計劃由審計總署統一制定,各分部貫徹實施。審計報告報審計總署審核,經審計長簽發,上報國會并公開披露。
人力資本審計制度影響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從人的經濟有限理性解釋了人力資本的審計合謀特征,同時從人力資本產權方面解釋了人力資本行為的可激勵性,在此基礎上,對促使這些行為特征出現的現行審計制度安排進行各方面的改革,從而更好地安排審計制度,為審計的發展構造一個好的制度環境。
關鍵詞:人力資本有限理性經濟人審計合謀人力資本產權審計制度安排
會計師事務所是一典型的“人合”企業,人力資本作為一個“人合”企業的立家之本,他在審計執業過程中有什么樣的行為特征應是被重點關注的。傳統經濟學認為,有什么樣的制度,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汪丁丁認為接下來的話就是,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制度,這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中有深刻體現。具體到審計中,現行審計制度安排必然會影響與約束人力資本的載體——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行為,相應地,審計師不僅會在既定的制度安排約束下進行追求經濟利益、規避風險的審計活動,同時會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支撐性的制度安排,使得審計制度安排發生變化,之后又對制度安排的變化做出反應,這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
本文中,我們只把經理級以上人員列為人力資本,因為只有經理級以上人力資本的審計行為特征才有可能影響到審計制度安排,而一般的審計人員只是承擔一些簡單的程序性工作,不能充分體現人力資本的審計行為特征及對審計制度安排的影響。同時我們把人力資本分為兩類:非合伙人——單純人力資本所有者,與合伙人——非人力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的集合體,文中有時統一以“審計師”來代替這兩類人力資本。
一:人力資本是有限理性經濟人及對審計制度安排的影響
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經濟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兩個基本假設,這兩個假設的合乎邏輯的推論,是人們會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來預估將來行為所產生結果的各種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現實生活中,人在復雜環境和不確定因素下進行決策時,不會對自己的決策進行理性計算,也沒時間和耐心去考慮各種行為結果的概率問題,在面對復雜情景和問題時會采取捷徑或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信息進行決策,因而決策的非理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完全理性的,這就是行為經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挑戰。同樣,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力資本載體——審計師也是有限理性的,同時也是一個經濟人,在現階段還沒達到“道德人”的境界,盡管他有一些并不是“經濟人”假設所能解釋的一些“道德”行為,如大多數情況下會遵守審計準則、法規進行審計,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一些施善行為。既然審計師是有限理性的經濟人,那么在現行審計制度安排下,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能完全理性地拒絕被審計單位的“利誘”而堅持原則,與被審單位管理當局的審計合謀有時就不可避免了。如前所述,人力資本主體可以分為兩類,參與審計合謀的人力資本主體不同,對審計制度安排的影響就不一樣,下面分單純人力資本參與的合謀和合伙人(即整個事務所)一起參與的合謀及各自對制度安排的影響。
我國政府審計計劃管理論文
科學合理的計劃管理對于審計工作至關重要。只有完善計劃管理,從源頭上規范政府審計行為,才能有效整合審計資源,突出審計重點,實現國家審計對政府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有效監督。目前,我國政府審計計劃管理尚未形成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仍存在重點不突出、風險控制不足、執行過程監控不力以及后續考評不到位等諸多問題。
一、我國政府審計計劃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政府審計計劃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旨在有效調度審計資源,提高審計的效率效果。包括四個環節。
(一)制定審計項目計劃
2002年審計署的《審計機關項目計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計劃管理辦法)規定,我國審計機關每年必須制定審計項目計劃。審計項目計劃,是按年度對審計項目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預先做出的統一安排,包含上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項目、授權項目、領導交辦項目和自行安排項目等。目前,我國審計項目計劃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制。審計署負責審計署統一組織的、署本級的審計項目計劃,指導全國審計項目管理工作,不負責安排或檢查地方審計機關的審計項目計劃,后者由地方審計機關自行管理。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我國審計項目計劃的制定日益暴露出下列問題。
1.中長期戰略計劃缺位,難以保證各年度項目計劃的協調性。根據現行管理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只需在年初制定審計項目計劃并確保執行即可。至于中長期戰略計劃,沒有任何規定與要求。這導致很多審計機關根本不考慮中長期戰略安排,各年度項目計劃缺乏全局性、協調性,極易造成審計重復或審計盲區,監督不到位,重點不突出。
專業環境審計團隊管理論文
摘要:首先分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現狀,然后闡述會計師事務所涉足環境審計領域已成必然,最后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環境審計;必要性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戰略問題,環境審計作為綜合性的經濟監督手段備受人們關注。
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現狀
實踐中,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工作的功效不大,推動力空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環境審計依據不足
審計準則業務活動管理論文
【摘要】新審計準則實施以來,對理解和開展初步業務活動認識不一。本文對照準則及準則指南,就初步業務活動的有關問題進行較全面的探析,旨在對學習審計理論和開展審計實務有所借鑒。
【關鍵詞】初步業務活動;審計程序;首次接受審計委托;連續審計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以下簡稱準則)第1201號-計劃審計工作》新增了“初步業務活動”內容。該內容針對連續審計情形下決定是否保持客戶關系之前開展的工作進行了規范。但新審計準則實施兩年來,從理論和實務上,初步業務活動沒有得到必要的重視和充分的理解。在諸多新出版的審計書中對其表述不一,或完全借鑒準則內容,或忽略回避。在審計實務中,無端簡化甚至放棄初步業務活動。如何完整、準確地把握初步業務活動,本文結合準則及準則指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初步業務活動是一個必須執行的審計程序
對于開展初步業務活動,新審計準則作了如下規定:
首先,《準則第1201號——計劃審計工作》第二章第六條針對連續審計業務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本期審計業務開始時開展下列初步業務活動。”
經濟審計效益管理論文
效益審計同任何事物一樣,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平衡性。總體上,實施效益審計較早的國家和地區,一般處于領先行列,諸如:加拿大、美國、瑞典、英國等。加拿大是第一個采用效益審計的國家,創立了綜合審計(把效益審計與常規審計相結合)的典型經驗;美國則是最早將效益審計注入政府審計的國家;英美等國又是較早將審計貫穿于管理全過程的國家。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深入,我國審計工作重點亦正在向效益審計方向發展,以便與國際接軌。
隨著我國商業銀行陸續或即將在香港上市,標志著我國商業銀行正邁向國際一流商業銀行的新起點。為使商業銀行在收益既定的情況下降低資產風險,或者在風險既定的情況下提高收益,實現風險和收益的良好均衡,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國際一流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引進國外最新審計理念,提出開展內部審計的新模式,不能再拘泥于簡單的對單項業務或部門進行審計,而應發展到為銀行整個管理目標提供服務;不能再局限于對操作層風險的審計,而應更注重效益的審計,這是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發展與追求利益的必然趨勢。
經濟效益審計基礎已初步形成
國家審計署在2003年推出的審計工作五年規劃中就曾明確規定效益審計工作量要達到50%的比例。當前,經濟效益審計已成為國家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也是商業銀行審計工作的重點。
1、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五屆二次理事會上強調指出:“僅僅開展以查錯防弊為主要內容的財務收支審計,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重點應該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上,注重管理和效益,為管理層當好參謀和顧問。內部審計要以效益審計和管理審計為主,從效益審計出發,最后落實到管理審計。”李金華同時表示,審計并不是要揭露案件,更重要的是促成整改,加強管理,提高效益。近期在深圳召開的效益審計現場會上,審計署又強調要求各特派辦加強效益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這次現場會的召開將中國效益審計工作推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2、經濟效益審計的科學技術應用平臺已基本搭建。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提升,數據處理日益網絡化和電子化,將原先分散在各個分支機構的數據集中到上級機構乃至總行,統一組織賬務、集中處理會計業務和信息,基本形成全行“一本賬”格局。隨之帶來的效應是,商業銀行的財務會計活動日益規范,財務活動中的違紀違規現象日趨減少,傳統合規性財務審計頻率逐漸降低,因此,內部審計功能相應需不斷延伸,逐步將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為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