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03:10: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物實驗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實驗論文

初中生物課外拓展實驗論文

摘要: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有兩大亮點,一個是改善了傳統的評價方式,指出了單一“考試評價”模式的弊端;另外一個便是將綜合實踐活動看作是基本的教學內容。課外拓展實驗是初中生物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本文便對開展初中生物課外拓展實驗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外拓展實驗;策略

生物并未被列入中考應試科目之中,所以大多數初中學校并未安排充裕的生物教學課時,生物實驗課時更是少之又少,導致教師無法在課堂教學中按時、按量完成生物教學大綱所提出的實驗教學任務。另外,初中生學習生物的本質目的并非只是為了學習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學習目的是掌握這些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而這就需要教師合理開發生物課外拓展實驗。下面,筆者從依托教材、充分利用鄉土資源、聯系社會熱點三個層面,討論開發生物課外拓展實驗的具體做法。

一、依托教材

生物教材是最基本的課程教學資料,是傳播生物課程的主要載體之一。初中生物教師所開設的課外拓展實驗也應依托教材內容,以便鞏固初中生的課堂所學。另外,由于部分初中學校所購置的實驗器材、設備等不足,無法做到“人手一套實驗設備”,許多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學習,而這就阻礙了“大眾教育”的進程;再加上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讓初中生展開全面的生物探究,限制了初中生生物素養的健康發展。因此,依托教材,是開展生物課外拓展實驗的基本方式。在“單細胞生物”一課中,筆者以草履蟲為例,為學生講述了單細胞生物的細胞結構以及生活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以多媒體展示了草履蟲的生活環境,介紹了草履蟲的生物結構,引導學生探究出草履蟲所依賴的生物環境。在課外拓展實驗中,筆者鼓勵學生找到生活中的“單細胞生物”,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些單細胞生物的結構特征,感興趣的學生還可通過養殖單細胞生物,或者到單細胞生物培育中心觀察這些生物的生存與繁衍方式。如此一來,便可完成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任務。

二、充分利用鄉土資源

查看全文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論文

一、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目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而不是作為一門單獨學科進行教學,學校、老師和學生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重視不夠。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設置簡單,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教學方式機械簡單,主要表現為教師準備、講解,學生依樣畫葫蘆。目前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不利于學生培養,談不上應用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科研素養的培養。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投入不夠:

湖南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為2005年新設專業,一切從零開始,實驗設備不夠,無法滿足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要求。實驗設備臺套數不夠,限制了學生單獨操作實驗設備的可能,例如層析系統、常壓色譜儀和高效液相色譜儀各一臺,很難讓每位學生單獨操作。

2.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陳舊:

由于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經費投入有限,生物化學實驗設備單一,導致生物化學實驗內容設置只能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比如運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物質的含量,設置的內容太多,幾乎一半實驗均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計。這樣的實驗內容設置,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生物化學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

查看全文

中學生物理實驗論文

一、物理實驗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課程教學目標明確指出了初中物理教學不但要給學生灌輸物理知識、物理概念,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針對所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夠積極探究和思考,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逐漸使學生能夠養成科學探究的精神.

第二,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

在科學實踐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深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概念,培養學生尊重事實,促進學生分析、觀察物理現象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查看全文

學生物理實驗論文

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引導學生做實驗題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學生不能夠回答實驗問題.比如,有些學生認為實驗題中的實驗自己從來沒有做過,所以肯定不會做;有的學生發現自己記不住日常實驗中的步驟、有些學生發現自己記得物理實驗的步驟,然而卻不能自主的分析出與實驗相關的物理問題.學生不能結合物理實驗課程中的知識做物理實驗題的原因,是因為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夠,他們沒有用學科的思維方式扎扎實實的學好物理實驗課,所以答不出實驗題.現就初中物理實驗競賽試題中的幾道經典習題,說明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物理實驗中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讓學生分析物理實驗的習題

例1參看圖1,根據圖1的電路圖用圖2的實物體現出來,請用筆畫出導線,且線路不能交叉).在這個電路圖中,如果要閉合圖2的開關,滑動變阻器應當調到最左邊或最右邊?解:實物連接圖如圖2.滑動變阻器應當調到最左邊.圖1圖2圖3分析:該題并不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實驗題,它屬于測定伏安法測定額定電阻功率的最基本的實驗題,也是實驗課程中學生一定會學習到的實驗題.然而,參看這道題中的考點,這題的第一個問題,如果學生只要了解實驗的步驟就能畫出實物電路圖,那么學生解答第二題時必須要了解這個實驗步驟真正的意義才能夠回答這道題,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時,不能讓學生僅僅只會死記硬背實驗步驟,而要能歸納總結學過的知識點,將知識點形成系統.學生在學習時能理解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了解每個知識點真正的意思,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與分類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從自主完善知識結構的角度學習作實驗.

二、讓學生設計物理實驗的習題

例2給你一個蘋果、水果刀、彈簧測力計、刻度尺,請設計出一個實驗測試出蘋果的密度.解:挖出一塊蘋果,將蘋果修整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等易計算的蘋果塊,用彈簧測力計測試出蘋果塊的質量,借ρ=m/V的密度公式求出蘋果的公式.分析:從這道物理競賽題中可以看出,物理教師這體是以讓學生設計物理實驗的方式考學生是否真正懂得實驗的原理.學生要能正確的設計這個實驗,不僅要能深入的理解實驗的原理,還要具有方程思想.實際上方程思想是設計物理實驗的重要思想之一,以這道實驗題為例,它要求學生在了解密度公式的前提下,將現有的條件用方程的思想對應起來:即ρ=?;m=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的質量;V=水果刀與刻度盡計算出的體積公式.由已知條件解決未知的條件.教師完成實驗時,要從讓學生設計實驗的角度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學會使用方程思想.

三、讓學生猜想物理結果的習題

查看全文

教學改革下的生物化學實驗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與分組

從2010級中西結合專業隨機抽取4個班,每班各隨機抽取50人后,隨機分為2組,每組25人,其中一組按常規方法進行實驗報告的批改,稱為對照組,共100人;另一組在學生做完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后,老師當面批改實驗報告并就實驗內容隨機提問,稱為實驗組,共100人。

1.2成績評定方法

給每個班對照組與實驗組學生授課的老師、內容與方式都相同。期末實驗完成后進行實驗操作與實驗理論考試,實驗操作考試占50分,實驗理論考試占50分,學生實驗總成績分為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4個等級,最后通過比較兩組總成績,分析隨機提問式批改實驗報告的效果。

1.3統計學分析

查看全文

醫學微生物學論文

【摘要】以本科預防醫學專業55名學生為實施對象,進行了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初步探討,通過學生自己選題、查閱文獻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實驗、整理與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論文,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1]。要求醫學院校在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還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造就滿足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為此,我們在2005級本科預防醫學專業的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進行設計性實驗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學生作為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施對象,將醫學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安排在實驗教學的最后一次進行,這樣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醫學微生物學的知識,并在前期實驗的基礎上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術和方法,對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有初步了解,為完成設計性實驗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1.2方法

查看全文

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能力培養的分析

1.生物化學實驗現狀與背景分析

將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和學科的戰略位置及國內外大學生物化學實驗課程體系進行分析比較[2],我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內容單一陳舊。

從現行的實驗題目來看,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簡單定性或定量的驗證性實驗,使用分光光度計和滴定測定物質含量的實驗過多。例如:總糖的測定———蒽酮比色法,發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血清中轉氨酶活力的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維生素C含量測定等。在生命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此水平的實驗很難為后續課程提供知識和技術保障。

(2).實驗教學模式過于單調。

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實驗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課堂上教師告訴學生實驗項目、實驗原理、使用的儀器及實驗步驟等,學生按部就班,照方抓藥,不用思考,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現象勢必不利于當前所提倡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了緊跟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建立科學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又是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改革與實踐,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學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使之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僅對生物化學課程精品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也對整個專業建設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我校“生物化學實驗”開設的對象是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學二年級同時開設的還有生物化學理論課,所以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要求配合理論課內容的進度,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課的理解。第二要求加入綜合性一些實驗,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讓學生理解實驗技術和理論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并提高學生對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認識。第三還應加入一些研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我校“生物化學實驗”開設的項目有:血清蛋白的醋酸纖維薄膜電泳;甲醛滴定法測定氨基氮;總糖的測定———蒽酮比色法;氨基酸的分離鑒定———紙層析法;酵母核糖核酸的分離及組分鑒定;小麥萌發前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較;氨基酸置換反應(一)———血清中轉氨酶活力的測定(分光光度法);總氮量的測定———凱氏定氮法;發酵過程中無機磷的利用;維生素C含量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共12個實驗,其中驗證性實驗6個,設計性實驗1個,綜合性實驗5個。

查看全文

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醫學期刊肩負著傳播科學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雙重任務。作為醫學未來科研工作主力軍的醫學研究生是高校醫學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針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期刊編輯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進行針對性的稿件退修,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等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優化期刊稿源,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醫學期刊;編輯;研究生;學術能力;策略

“雙一流”建設是政府與高校共同推進的一項大工程,在該戰略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國內幾乎所有醫學院校均將在專業領域核心期刊發表一篇論著作為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基本條件之一[1]。在很多醫學院校,甚至成為研究生獎學金及各類優秀評定的主要指標,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來越高。筆者對溫州醫科大學所屬的《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溫州醫科大學學報》《肝膽胰外科雜志》等期刊近年來研究生作者的論文數量進行大致統計,發現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均占了較大比例。但是在編輯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論文寫作經驗,與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一直以來,充足、優質的稿源是高校醫學期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期刊擁有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但近年來不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使得國內的大量優質稿源外流。面對此種現狀,高校醫學期刊如何在“雙一流”建設中通過相應的對策培養優秀作者群,拓寬稿源值得我們編輯深思。為此,筆者對《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增加優質研究生稿源,達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發展的雙贏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見問題

1.1寫作欠規范。醫學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學研究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較短,論文寫作經驗不足,甚至不知道醫學學術論文該如何寫,所以稿件常存在寫作不規范,可讀性差的問題。筆者對雜志近兩年來的研究生來稿進行分析后,發現寫作方面欠規范主要包括:論文題目不準確,表述累贅,未能概括全文;單位和作者署名隨意,中英文表述不對應;中英文摘要不夠簡練,未能體現全文的主要內容,甚至出現摘要內容和論文內容不符現象;前言內容闡述條理不清,寫一大堆概念性內容,而未能闡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讀者無法重復研究;醫學專業術語混用,量和單位使用混亂,圖表和公式使用不規范;文內語言表達不規范,語句不通順;參考文獻著錄信息錯誤,著錄項目不全,引用的文獻無代表性等。1.2科學性不夠。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閱相關資料,認真地研究、分析數據,并認真地在科學實驗研究中進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實有力的實驗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才能保證稿件的科學性[2]。顯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對相關研究領域的背景和研究進展情況不了解,常出現選擇的實驗方法不科學,得到的實驗數據不準確,投到編輯部的稿件邏輯結構不清晰,論述缺乏依據,結論與結果混淆或者結論只是簡單重復結果的內容,未能與其他研究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無說服力等問題,導致論文的科學性不夠。1.3存在學術失信行為。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完成論文答辯外,大部分時間需在醫院各科室輪轉,完成臨床實習,這使得他們能用于研究的時間較非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少,再加上醫學研究過程中往往受樣本例數、對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響,耗時耗力,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部分醫學研究生便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偽造、篡改實驗數據甚至直接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順利,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3]。彭志紅等[4]以不記名的方式對醫學研究生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6%的研究生承認在實驗中為與預期研究設計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數據,編造結果,違背了學術誠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醫學研究生學術失信的主要表現之一。醫學研究耗時長,完成課題時,往往已臨近畢業,為及早知道審稿結果,盡快,有些研究生便會選擇一稿多投[5]。1.4存在醫學倫理問題。醫學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動物的生命健康,刊發的大部分稿件是關于人或者動物的醫學研究,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醫學倫理道德問題[6]。林加西[7]對我國777篇醫學動物實驗論文的倫理規范情況調查顯示,我國醫學期刊論文中大多數作者的倫理意識不強,僅10.55%的論文寫明經倫理審查并同意開展,2.96%的論文注明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件、飼養及實驗過程,1.8%的論文注明倫理學審查編號。筆者在編輯工作中發現,醫學研究生因研究經驗不足,尚未真正參加臨床工作,缺乏倫理意識,與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醫學倫理問題。

2編輯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思考

查看全文

透析生化分離工程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生化分離工程實驗,并針對以往教學實踐中的不足之處,通過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增設具有自主設計性的研究型的生化分離工程實驗;對實驗前期預習報告、實驗過程中操作技能、實驗后結果分析,三方面齊抓并舉,豐富實驗考核方式。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

關鍵詞生化分離工程設計性實驗實驗教學研究

0引言

生化分離工程實驗是生物工程專業中關于物質分離的理論和實現工程放大的重要實踐性課程,由于物質分離過程中工藝方法具有模塊化和可替換性,對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的實驗。①與傳統的驗證性實驗相比,設計性實驗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教師“喂飯”轉變為“自己吃飯”。它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驗證性實驗無法比擬的作用。可是,設計性實驗的教學過程比驗證性實驗更長,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復雜,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更加多樣化,這就更需要教師精心安排和組織整個教學過程。本文通過對生化分離工程設計性實驗教學實踐步驟的描述,探討了設計性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提出了實施生化分離工程設計性實驗應該注意的問題。

1自主設計實驗模式的具體實踐

查看全文

環境生物學研究性教學研究方法

摘要:目前環境生物學課程的課堂教學面臨理論性過強、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導致了課程內容的較為抽象枯燥,影響了課堂教學氛圍,因此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文章針對科研為導向的環境生物學研究性教學實踐進行討論,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入手,對環境生物學中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論述,以期進一步提升該學科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科研導向;環境生物學;研究性教學

生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在生態系統中起到推動物質循環的作用[1]。目前環境生物學應用于環境保護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還有部分利用植物作為環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環境生物學在有毒有害物質降解、水污染控制、廢物資源化、污染環境修復、環境監測及清潔生產中都有廣泛應用。利用生物方法處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轉移,是一種消除污染安全徹底的方法,因此是環境保護及污染處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對于環境科學專業而言,環境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交叉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確掌握環境與自然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并應用相應的生物學理論及技術對環境進行監測與治理。與此同時,環境生物學本身的交叉性特征能夠使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學術視野得到進一步的開拓,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針對相關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往環境生物學教學管理模式中,學生通常被動地接收理論知識,提供給學生進行實踐和創造性訓練的機會很少,或僅限于實驗課的幾個固定的實驗操作,直接限制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因此,原有的教學模式已很難滿足對先進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進行環境生物學教學改革迫在眉睫。作為一門實踐性很高的課程,環境生物學教學與科學研究趨向緊密相關。因此筆者認為,該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改變原有純理論教學模式,實行以科研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鑒于目前環境生物學實驗條件不足的缺陷,以科研為導向的教學方式的發展需要依賴教師的良好引導。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自己的科研深度及廣度,以自身科研實踐對講授內容和方法進行整合和提煉,使學生在充分理解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筆者在前期授課過程中,對以科研為導向的環境生物學研究性教學實踐進行了如下系列方法總結。

1教學內容應注重科學素養的培養

1.1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前瞻性

在應用教材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實現教材知識結構的有效超越。雖然目前的環境生物學教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且各教材的側重點也會有所差異,但卻普遍存在著知識體系陳舊的問題。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因此,需要保證該學科教學內容的先進性與前瞻性,具體可以將相關科研問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例如,在講解受損環境對于生物的影響時,除了要對污染物的危害進行講解之外,還要適當增加當代科研問題。如多氯聯苯作為有機的持久性污染物,其神經毒性的影響是怎樣的?重金屬鎘脅迫會對植物自身的DNA以及抗氧化性水平造成怎樣的影響?又如,在對生物監測以及生物修復技術方面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將課堂內容拓展至:“通過灌木的觀察對環境中存在的化學元素進行監測”。利用前沿性的內容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使其科學研究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