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半期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13:26: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物半期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半期總結

學校高三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為了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體高三師生都要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勤奮努力,講求質量,提高效率。

(一)、思想工作

1、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勝利的保證。全體師生都應高度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優秀學生的帶頭、榜樣作用,切實搞好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要求:樹正氣,以講政治、講紀律、講學習為德;以關心集體、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為樂;以積極向上,勤奮努力,成績優良為榮。整個班級體班風正,顯得朝氣蓬勃。良好的學風要求:有理想,能夠持之以恒的努力學習;有毅力,能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鉆研學習,有方法,能抓緊時間,講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學習;有競爭,能你追我趕,人人爭上游。整個班集體學習風氣濃,表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領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關一個班的班風、學風建設,至關重要。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寢室、操場等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多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搞好班風班主任要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每學期至少找每個學生談話一次,對學生進行鼓勵、鞭策和心理疏導,讓學生“自知之明”。班主任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班主任要適當組織主題班會,周末晚會等人人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調適學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班主任要帶領全班同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時),增強學生的體質,消除學生大腦的疲勞。

3、科任老師配合教育全體教師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師在做好教學“六認真”的同時,要善于觀察、分析學生的狀況,通過學生課堂精神狀況、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問題的表象,分析、把握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誘導;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的困難,讓學生精神飽滿來學習,斗志昂揚去競爭。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對學習的成功、人生的輝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心理培訓和心理疏導。開設心理咨詢室,請大學心理學畢業的教師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對‘逆反心理’的認識和修正策略的教育”。開設“克服心理焦慮、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專題講座(第五期半期后)開設考試“應考策略”的專題講座(“一摸”前)開設“人際關系談”專題講座(第六學期初)開設“科學用腦,提高學習效率”專題講座(第五期半期前)開設“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專題講座。

查看全文

高三教學工作規劃

一、工作措施

為了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體高三師生都要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勤奮努力,講求質量,提高效率。

(一)、思想工作

1、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勝利的保證。全體師生都應高度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優秀學生的帶頭、榜樣作用,切實搞好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要求:樹正氣,以講政治、講紀律、講學習為德;以關心集體、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為樂;以積極向上,勤奮努力,成績優良為榮。整個班級體班風正,顯得朝氣蓬勃。良好的學風要求:有理想,能夠持之以恒的努力學習;有毅力,能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鉆研學習,有方法,能抓緊時間,講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學習;有競爭,能你追我趕,人人爭上游。整個班集體學習風氣濃,表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領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關一個班的班風、學風建設,至關重要。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寢室、操場等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多調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搞好班風班主任要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每學期至少找每個學生談話一次,對學生進行鼓勵、鞭策和心理疏導,讓學生“自知之明”。班主任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班主任要適當組織主題班會,周末晚會等人人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調適學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班主任要帶領全班同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時),增強學生的體質,消除學生大腦的疲勞。

3、科任老師配合教育全體教師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師在做好教學“六認真”的同時,要善于觀察、分析學生的狀況,通過學生課堂精神狀況、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問題的表象,分析、把握學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誘導;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和生活的困難,讓學生精神飽滿來學習,斗志昂揚去競爭。

查看全文

學校2006級高三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一、工作措施 為了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體高三師生都要振奮精神,真抓實干,勤奮努力,講求質量,提高效率。

(一)、思想工作

1、班風、學風建設

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勝利的保證。全體師生都應高度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優秀學生的帶頭、榜樣作用,切實搞好班風、學風建設。

良好的班風要求:

樹正氣,以講政治、講紀律、講學習為德;以關心集體、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為樂;以積極向上,勤奮努力,成績優良為榮。整個班級體班風正,顯得朝氣蓬勃。

查看全文

高中畢業生自我鑒定樣板(二)

畢業生自薦信

畢業生自薦信范文

時光流逝,豐富多彩的三年高中生活即將結束,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里程,它將永遠銘記在我的腦海里。

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蒸蒸日上、邁著改革步伐前進的社會主義祖國,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積極參加黨章學習小組,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并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班長,我能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在同學中樹立了好榜樣,并能團結好班委,處理好班級的一切事務,是老師的得力助手。高二年我們班被評為市優秀班級,這是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為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班級而自豪。三年來,我在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97年被評為市優秀學生干部,高三年被(評為校三好生。

學習上,我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勤于鉆研,肯思考,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理解能力強,思維敏捷,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學習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精益求精,學習效率高。三年來學習成績優異,半期考、期考等重大考試均居年段第一。在學科競賽中也多次獲獎,高一年榮獲第四屆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市三等獎;高二年獲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廈門賽區表揚獎,高三年獲第十四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二等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體鍛達標擅打籃球。

查看全文

低碳生態經濟下水利建設思考

1低碳碳生態經濟內涵

由于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劇增,給自然生態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困境,各種經濟理念應運而生,其中低碳和生態經濟理念最令人關注。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生態經濟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都是20世紀后半期產生的新經濟思想,是對人類和自然關系的重新認識和總結的結果,也是人類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中陷入資源危機、環境危機、生存危機深刻反省自身發展模式與改進的產物。其目的是通過人類重塑自然權威,以尊重自然、維護自然、順應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與之適應的經濟增長方式、消費方式為基礎,以引導人們走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的道路為著眼點的一種全新的生態文明形態。其本質是體現保障生命存在的意義、體現保障資源永續利用的意義、體現保障生存環境的意義。

2水利建設的重要性

水資源是生態系統的控制要素,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新老問題相互交織。(1)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流域性大洪水、局部強降雨、強臺風、山洪、城市內澇等災害頻發,給人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威脅。據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31省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10095.41萬人,直接經濟損失3643.26億元,占當年GDP的0.49%。(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多個區域分別或同時發生旱災的概率較高。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城鎮化的發展,全國廢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河流污染物入河量超過其納污能力,水污染事故頻繁發生,對飲水安全和供水保障的影響日趨嚴重,加劇了水資源的緊缺。(3)水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用水被嚴重擠占,使河流生態系統從結構到功能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影響,甚至已經超出了河流生態系統本身的調控能力,河流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日趨嚴重。(4)大壩與生態的關系復雜,大壩的修建可能引發一些生態環境問題,從而制約了水電開發。上述水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和面臨的突出安全問題,因此,需要加強水利建設,完善防洪排澇減災體系,構建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發展低碳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提供安全保障;增強水資源合理調配與高效利用能力,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重置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能力,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合理利用水能資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3水利建設的生態環境問題

傳統的水利建設以控制水流為目標而建設水利工程,旨在滿足人們對防洪、發電、灌溉、供水、航運等的不同需求,只是片面地追求水利建設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不去充分考慮后期水利運行所帶來的生態和社會環境問題。因此,水利工程在帶來眾多效益的同時,也對生態系統和社會環境產生了各種影響,如處置不當,必將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甚至對人類、生物、環境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此外,由于水利工程規模宏大,在建設和運行階段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利工程建設這些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成為工程的限制性因素。3.1水環境影響。工程建設因攔蓄、調水等改變了河流、湖泊水體的水文情勢,影響了原有河流、湖泊的流量、水深、流速、水面面積、含沙量。由于水文情勢的變化,河道和湖泊等水體的水質及水溫的變化難以避免。3.2生態影響。工程建設對生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生態的完整性、景觀生態體系、陸生生態、水生生態、水土流失等方面。主要表現在由于工程占地、水庫淹沒等改變了原有土地利用類型,不同程度的改變了區域生態體系生產力;工程施工建設等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相關建筑物取代了原有的田園景觀,使其失去原有的質樸自然的美;水庫淹沒了森林、草場及綠生生物的棲息地和覓食地,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綠生植被的種類和分布,造成綠生生物淹沒死亡或遷徙,種群結構或區系組成發生變化,遷移路線發生改變等;興建水利工程對河流、湖泊等水生生態有較大影響,對洄游生物影響更大;由于水體變化對河灘、湖濱、沼澤、灘涂等濕地生態環境以及物種多樣性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工程開挖、土石料開采等施工活動擾動地貌、損壞土體和植被的分布可能產生水土流失問題。3.3移民影響。因蓄水發電、灌溉、防洪等開發利用水資源所興建的水庫、水電站等水利工程,導致農村、城鎮居民喪失了原有土地資源而需要搬遷,原有社會、經濟、環境、生產體系可能解體,從而產生移民問題。移民問題常常是興建水利工程所引起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它牽涉到社會經濟、傳統習俗,還與自然生態、環境容量、未來開發等密切相關。移民的遷建可能產生次生環境影響。3.4施工環境影響。工程的施工活動產生的施工粉塵、噪音及固體廢物的影響,對施工區大氣環境、環境衛生和附近居民及施工人員的健康有一定不利影響。3.5局地氣候影響。水庫對局地氣候的影響與水體的熱容量、水面面積和下墊面變化有關。水庫蓄水后水面面積增加將導致原河道兩岸由熱容量小、糙度大的陸面變為熱容量大、糙度小的水面,下墊面物理特性的改變,庫區及庫周近地層局地氣候環境條件有所改變,包括氣溫、濕度、風速、降水、霧等。工程對局地氣候影響大時,可能對農業生產、航運和生活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3.6能源消耗水利工程減輕洪、澇、旱等災害,水電與太陽能、核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一樣是清潔能源,水利工程本質上是低碳的,但由于工程規模巨大,其生產及運行期間也需要消耗能源。工程建筑物混凝土量大,鋼筋及金屬結構用量多,以上材料均需消耗大量能源和資源。

查看全文

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在歷史剛剛邁入21世紀之際,回顧和總結20世紀的世界歷史進程,是歷史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現實需要的不同,回顧和總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而現代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視角。

已故著名歷史學家羅榮渠先生提出了一元多線的歷史發展觀,并依據這一歷史觀把現代化確定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指出:廣義的現代化主要是指自工業革命以來現代生產力導致社會生產方式的大變革,引起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和社會適應性變化的大趨勢;具體地說,這是以現代工業、科學和技術革命為推動力,實現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大轉變,是世界歷史的必然進程①。

現代化研究最早興起于60年代初的美國,以后逐漸傳播,但它長期是作為發展理論而受到重視的。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現代化作為專題研究也一直持續不斷。羅榮渠先生創立的現代化理論建立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之上,又不局限于已有的研究,而是把現代化作為觀察人類歷史發展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使史學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條的束縛,大大擴展了歷史研究的領域,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如今,現代化研究在我國已經逐漸形成一個重要的史學流派。

遺憾的是,羅榮渠先生早逝,有許多問題的研究沒有來得及深入和展開,20世紀世界現代化進程就是其中之一。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關于20世紀現代化研究集中于后發現代化國家,而沒有包括原發現代化國家,也沒有從總體上給20世紀世界范圍的現代化總結定位。

本文認為,20世紀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它繼承了工業革命以來的成果,把現代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而且,原發性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并沒有結束,而是在進一步發展。

查看全文

健康與營養現代農業發展探析

摘要:食安民康,食品安全貫穿整個產業鏈,其源頭農產品是基礎,首先必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為更好引導農業發展服務我國居民健康營養需求,11月20—21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期間,中國農學會舉辦了健康•營養•現代農業分論壇,圍繞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特征與食品科技創新、發展綠色都市農業與服務城市健康生活、牛奶與健康關聯的優質乳工程、燕麥降血糖作用及機制研究、我國營養健康型食物資源開發趨勢與典型案例、營養環境塑造動物健康高效生產6個主題,交流我國居民營養健康問題,探討居民膳食結構,展望現代農業發展對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營養;健康;現代農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和農業產業的發展為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帶來了巨大變革,我國國民膳食結構從低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向高脂肪、高熱量、低膳食纖維的迅速轉變[1-2]。膳食結構的改變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的體質改善,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過去30年間變得越來越高,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cm,位居東亞第一;中國女性19歲平均身高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同樣位居東亞第一[3]。然而,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結構對國人身體健康同樣造成了巨大影響,1998—2013年,中國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且差距不斷擴大[4]。2020年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我國科技事業要堅持問題導向、提出四個面向,相比以往,專門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深入學習的重要講話精神,探索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對國人營養和健康的提升作用,11月20—21日,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中國農學會聯合中國農科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共同舉辦了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期間設立健康•營養•現代農業分論壇,邀請王加啟、周培、王軍波、應劍、張宏福、丁鋼強6位專家做專題報告并互動交流,吸引線上線下八萬余人次觀看,用先進的科技理念探討了普通民眾最關切的問題。

1現代農業與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直我國最關切的民生問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強調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將我國糧食安全的體制機制和戰略都統一到綠色、開放、共享、可持續的理念中去,更好發揮市場作用,利用現代農業發展助力解決食品安全問題[5-6],將是今后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探索方向。1.1綠色都市農業。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起源于哈沃德在《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當中提出的前沿城市[7]。20世紀中葉,美國、日本、韓國相繼發展都市農業,國際社會也普遍十分關注都市農業,在1996年專門成立了國際都市農業促進小組,2001年成立了國際都市農業的基金會。中國都市農業的興起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先后在上海、北京、廣東開始興起。發展到目前為止,都市農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劃也提出,專門針對大城市郊區的多功能農業率先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原農業部提出規劃,全國在4個直轄市、5個計劃試點市、27個省會城市發展都市農業。周培在報告中指出,2016—2018年的數據顯示,隨著都市農業發展水平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得到穩步提升,產業融合發展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都市農業的快速發展將對我國保障農產品安全供給,提升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2畜禽綠色養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的膳食結構均出現了主糧消費量下降,肉蛋奶的消費量增長的趨勢。其中牛奶產量位列全世界第三,肉和雞蛋的產量都名列全球第一。由于資源稟賦不足,我國農業競爭力存在先天短板。近年來,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畜禽養殖理念逐步改變,由原來的重醫藥轉變為以保護保障動物自身健康為目標的綠色高質量養殖。2019年7月,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針對細菌耐藥性重拳出擊,按照《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規定從2020年起,逐步停止藥物飼料添加劑的生產、進口、經營和使用,這標志著我國開始在飼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并已進入到強制性實施階段[8]。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對中國的草業和畜牧業建設意義重大[9]。通過綠色營養、精準施養、環境控制、生物安全“四輪驅動”開展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成為我國畜牧業科技和產業技術創新的方向。張宏福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對養殖環境因子分析,將出版一系列11本的《養殖環境手冊》,通過工藝優化和設備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封閉式的現代養殖模式的發展,減少醫藥成本,實現畜禽養殖業綠色發展。

2現代農業與膳食健康

查看全文

從文學批評到文化研究綜述

論文摘要:一個天經地義的觀點是,文學批評就是關于“文學”的批評。不過回望歷史,文學批評的發展與演變卻呈現出一個從寄生于文學到逐步與文學相分離的軌跡。當今的文化研究是文學批評走向獨立的新階段,它可以脫離文學對象,甚至將文學邊緣化。究其原因,是消費文化之取替文學文化為文化研究之獨立地位的獲得提供了歷史的契機。

論文關鍵詞:文學批評;寄生性;理論體系化;獨立性

一個天經地義的觀點是,文學批評就是關于“文學”的批評。不過回望歷史,文學批評的發展與演變卻呈現出一個從寄生于文學到逐步與文學相分離的軌跡。

在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里,文學批評主要體現為闡釋文學的類型、體裁等文學的基本范型。《詩學》開創了文學批評,也奠定了批評與文學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世紀流行文獻學批評,主要圍繞文學作品及典籍進行編注。文獻學作為文法學的姊妹學科,具有修辭學傳統,關注字詞與風格,側重文本細節,因而文獻學批評沒有產生對批評立場、原則或體系的追求。由于字詞成為高度關注的領域,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們”被后人看作是在用字詞編織學問的蛛網。弗朗西斯·培根在《學術的進展》一文中寫道:“因此便產生了學術的第一個弊病:只研究字詞,不研究內容。雖然我所舉的例子是已過去的事情,但這類弊病一直存在,并將……繼續存在下去。”這類批評寄生于典籍,當然也包括文學典籍,文獻學批評對文史原典具有依存關系。

17世紀的古今之爭,大量爭論文學應該追求什么樣風格,一直被當作典范的西塞羅的《演說家》中所歸納的三種演說風格,遭到質疑。人們放棄了西塞羅散文風格的模式,提出了“中性”語言等新的風格。但這種改變,并沒有在框架上突破批評視域,仍然囿于語言風格的框架內,只是以新風格取代舊風格。

查看全文

淺談科技文化發展的幾個階段

[摘要]科技文化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智力成果,并且是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在科技文化的早期傳播過程中,西方科學文化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非西方的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活動在根本上依賴于歐洲科學傳統。但是,受本土化及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非西方國家或地區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近代科學的移植并確立獨立的科學文化傳統。科技文化在與本土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其他文化價值體系的碰撞和融合過程中逐漸獲得豐富的內涵,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和先進文化形態。

[關鍵詞]西方科學、科技文化、全球化、開放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力量的不斷彰顯,科技文化愈來愈受到重視和推崇。科技文化集中體現了科學技術的文化功能,成為人類社會先進文化的代表。盡管如此,目前對科技文化的內涵仍然難有一個定論。科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人類文化中最具普遍性和全球特性的一部分。科學與技術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似乎都是獨立發展的,只是到了20世紀后期才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可以從近代科學的誕生和發展歷程以及現代科學與技術的一體化進程中去理解科技文化的深刻內涵,由此可以總結出科技文化發展的幾個階段及其蘊含的開放性特征。

一、西方科學文化的早期傳播

按照美國科學史家喬治•巴薩拉(GeorgeBasalla)的觀點,近代科學在歐洲誕生以來,在向世界傳播的過程中經歷了以下三個(重疊的)階段:一是非科學的國家或地區為歐洲科學提供來源;二是非歐洲國家或地區的科學活動主要建立在歐洲國家已確立的科學文化傳統的基礎上;三是非歐洲國家或地區努力形成一種獨立的科學文化傳統并完成科學移植的過程[1]。誕生于西歐的科學革命牢固地確立了近代科學的思想觀念、實驗活動和社會建制。從廣闊的歷史背景看,西歐國家通過軍事征服、殖民擴張、商業貿易和傳教士活動,將歐洲的科學遺產帶到更廣闊的世界。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人對新大陸的科學探索活動隨之展開。近代科學的早期傳播主要表現為調查和收集新大陸的動植物標本,研究其特征,然后將結果帶回歐洲。這一時期的科學活動首先集中于植物學、動物學和地質學,其次是天文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理學科群(如地形學、制圖學、水文地理學、氣象學),最后是人類學、民族學和考古學。從事科學探索的自然主義者既有職業科學家,也有業余愛好者,大多扮演著探險家、旅行家、傳教士、外交官、醫生、商人、軍人、藝術家和冒險家的角色。經歷科學革命的洗禮,受過科學訓練并擁有專門知識的歐洲人更清楚地意識到新大陸上的發現具有重要的價值。歐洲自然主義者在世界各地的叢林、沙漠、山脈和平原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以啟發歐洲科學共同體的研究。近代科學首先從歐洲傳入北美洲。16世紀,歐洲自然主義者對西印度群島的博物學作了大量描述,隨后對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的博物學進行探索。1768-1780年,詹姆斯•庫克(JamesCook)船長進行的三次探索航行標志著太平洋地區(尤其是澳洲大陸)成為科學活動的目標。在首次航行中,英國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JosephBanks)發現了澳洲大陸的動植物和民族學寶庫。受班克斯的激發,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Brown)在澳洲收集了三千多種植物標本,并于1810年出版了系統研究澳大利亞植物的著作《新荷蘭的未知植物》。除此之外,這一地區的科學活動還包括英國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JosephDaltonHooker)于1839-1843年在南極洲的科學探險以及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AlfredRussellWallace)于1856-1862年在馬來群島的探險活動。同一時期,歐洲人的科學足跡也進入亞洲和非洲。日本在16世紀末對西方開放之后,它的博物學研究很快被歐洲科學家所主導。從17至19世紀,越來越多的歐洲科學家來到中國,進行博物學研究。自從葡萄牙人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之后,英國的傳教士、醫生和職業科學家也對印度進行自然探索,廣泛收集動植物標本,并在加爾各答建立植物園。非洲西海岸自15世紀被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但由于各種原因歐洲的科學探索主要限于非洲大陸邊緣。歐洲人在異域土地上收集的所有動植物和礦物標本以及累積的所有信息材料都被送回歐洲,填滿了歐洲的動物園、植物園和博物館。這背后隱藏著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地位。那些到世界各地進行探險考察的科學家發現,對異域土地的博物學研究所獲得的經驗改變了他們的科學觀點,比如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動植物標本使之前為歐洲動植物設計的分類系統變得過時。因此,歐洲科學在傳播到更廣闊的世界過程中經歷了重要轉變。近代科學的早期傳播承載著歐洲人所代表的科學文化傳統,他們是“科學革命的繼承人”,確信“物理宇宙不是通過不受約束的思辨或神秘的沉思來理解和征服的,而是通過直接地積極面對自然現象來達到”[1]612。

二、非歐洲國家科學文化的依賴性

查看全文

社會的經濟基礎研究論文

(M.波斯坦是英國著名中世紀經濟史家,新人口論的奠基人。本文是他1950年在巴黎第九屆國際歷史學家大會上宣讀的論文,集中反映了他的新人口論理論。現據1973年波斯坦論文集譯出。原文本附有大量注釋,引用許多文章專著。因有些材料國內不易查找,有些亦顯陳舊,實際用處不大,故從略。——譯者)

本文的題目是中古社會的經濟基礎。這個題目含有某種早期馬克思主義的意味。不過它通常的意思還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指人口和土地墾殖,生產技術以及經濟活動的總趨向。總之,它包括可以離開法律和社會制度以及階級關系討論的所有經濟事實。

這些問題下面將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本來,把它們和別的制度的以及社會的現象截然分開,實際上就是和整個歷史過程分開,已經是夠糟的了。如果再要把人口和土地墾殖分開,把墾殖和技術分開,把這三者和物價以及生產的總趨向分開,那就更是生硬的割裂了。因此我準備大體上把它們結合起來論述。

所以有必要和有可能把這幾個問題合并討論并且把它們和中古史的其他問題區分開,是因為它們都牽扯到近來的經濟活動總趨向的討論中,或者用時髦的術語來說,牽扯到社會收入的“長期運動”的討論中,史學家們不會忘記最近十余年來涉及中古經濟發展方向和速度的主要爭論:若干世紀以來經濟活動是否持續高漲?它究竟是增長了抑或是衰落了?是什么影響它運動的方向和規模?實際上它引起歷史發展的整個體系問題。因為即使能夠表明中世紀的發展經過了獨特的以至顯然不同的各階段,也仍然還需要考察這些階段是否長得足以稱之為“長期趨勢”。

“長期趨勢”是個新名詞。它幾乎是半生不熟就出爐的。但它的基本內容,至少是其某一方面,卻早巳為中古史家所熟悉。多布舍和皮朗的功績是提出了這個問題,由此和十九世紀史學家的既定原理決裂。十九世紀史學家大都主張,中世紀的事是于羅馬帝國滅亡之際從無有或者幾乎是無有開始的,之后持續發展并無中斷,直到十九世紀社會達到繁榮階段。但多布舍和皮朗卻著手證明在羅馬和中世紀之間有某種連續性,并從而推翻了(雖然似乎是十分荒謬)中世紀的發展只是簡單的持續的觀點。因為他們主張黑暗時代并不是新的持續進化路線的起點,而只是晚期羅馬衰落趨向的最后階段,很快就繼之以早期中世紀的上升趨勢了。皮朗本人則走得還要遠一些,他主張加洛林時代中期是一個中斷,這樣使經濟衰落和高漲的平衡更復雜化了?/p>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