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22:33: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成教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時期大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討論文
關鍵詞:德育教育;有效性;思考
摘要:我國歷來重視德育教育,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固然是復雜的。在德育的內容和目標上,存在著“重大節,輕小德”傾向,缺乏層次性與可操作性。因此,新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視德育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人的良好道德品質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現代德育把人類在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美德作為道德內容傳授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須引導人們自覺地加強德育養成。下面,本人談一談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德育教育要適應時代的需要,與時俱進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進入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碰撞的時代,當代大學生作為對社會反映最敏感的群體,他們的道德現狀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著徹頭徹尾的主觀性和純粹的利己性的時候,把利益提升為人類的紐帶,就必然會造成普遍的分散狀態,必然會使人們只管自己,彼此隔絕,使人類變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也難以抵御社會中的各種負面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從而導致與社會主流道德的背離現象。如果我們的德育教育論文還是過去的老一套,那是適應不了時展的。
而德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必須推進德育教學改革,豐富和完善德育教學方式。在講授德育課時,要正面教學為主,同時聯系社會實際,提出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討論。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技術等形式圖文并茂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攝取較多的知識和信息。例如,高校一直在教育學生要做到“明禮誠信”,但觸目所及的誠信缺失現象比比皆是:考試作弊,畢業后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人際關系虛假。
大學生誠信缺失不僅指其經濟失信行為。還包括在生活、學習中違反道德或犯有嚴重過錯的行為。利用課堂教學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政治經濟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誠信”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行為規范,是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基本素質要求,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會看到地理老師掛地圖,擺各種模型利用簡單的粉筆構繪出各種簡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體了,又開始看到很多老師又開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各種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現多媒體大容量的滿堂灌。顯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針對這兩種現象,我們提出如何更好的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以提高地理教學的最優績效。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組成員,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在省電教館的指導下,開始展開對該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實驗課題的基本指導思想
以教育理論為指導,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調查、學習、研究、實踐、總結等有機結合,保證了整個研究的計劃性、整體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強調課題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學整合的實用性。
二、實驗課題的目標
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念,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的獲取、篩選、應用的能力,已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要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自主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地理知識服務于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未來的工作。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地理信息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為地理事物和圖像信息的立體化、形象化呈現,提供了技術平臺。顯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動力,還為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預示結果,引導教育遵循著科學的軌道前進。教育技術的提高,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質量。因此,課科組成員結合我校教學的特點,經過反復研究,課題將達到幾方面成效:
第一、鼓勵青年教師,加強多種可視化軟件的學習,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現行中學地理知識為背景,創設出靜態、動態的各種地理情景,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中心小學德育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推進全員德育。
1、確立“以德治校”觀念。通過報告、討論、講座、座談、參觀、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廣大教職工提高認識,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教育觀和全面的人才觀,明確自己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責任:現在的小學生是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我國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歷史重任,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全面提高素質,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在青少年學生素質中,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事實已經證明,在教育工作中,德育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強化對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自始至終將德育放在學校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
2、確立“全員德育”的觀念。通過學習,認識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能育人,學校通過規章制度,明確每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任務,尤其是班級工作中明確班級任課教師在班級集體建設中的職責,把學生的滿意率的情況作為評價教師和教學的重要依據,讓學校的每一個崗位和每一位人員意識到自己的育人任務,并切實承擔自己的職責。
3、確立“以人為本”思想。努力構建"平等、民主、和諧、合作"的師生關系,要全面認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人”——真實的人、發展中的人、有差異的人、有潛能的人來看待,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內驅力,堅持激勵和正面教育。學校將采取措施,利用多種形式,表揚在各方面有特長和有進步的學生。
(二)加強德育的基本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1、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做到凈化、綠化、美化。要認識到學校是育人場所,文明場所,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加強環境建設,做到讓每一棵花草、每一處場所、每一次活動都發揮育人功能。辦好學校宣傳欄,班級的布置要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內化素質。
高職教師績效考核體系研究
【摘要】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是為了培養相關生產、管理和服務方面一線的、實用的專業人才。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園丁,高校對教師的工作績效考核關乎著學校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核
教師的職業績效考核是檢驗教師工作質量和能力的重要標準。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特點:專業性、實用性強,與時代緊密相關,并結合這三個特點,闡述了幾點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核的應用方式:明確考核目標;確定考核標準;設計和完成考核指標。
一、職業教育及其特點
(一)專業性強。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為了培養某一專門領域的專業職業人才。不管什么職業教育院校,學校的教學目標都是培養有實際實踐能力的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都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實際操作能力。(二)實用性強。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指的是院校在辦學時,要注重職業的實用性教育,也就是辦學所教學生所學能夠在一線職業中得到實際應用。這一教學特點就要求院校要加強教學中的實際訓練,建設相關專業的實訓基地,增多實訓課程等等。例如德國的職業教育就采用了“雙元制”的職業教學體系,也就是理論教育課程與實訓課程同時開展,理論與實訓的課程比例要均衡,甚至有的院校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的比例達到1∶1.5,可以說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相當重視實訓課程的。(三)與時代密切相關。最后,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是與時代密切相關的。這一點,是由職業教育的專業性和實用性所決定的:職業教育要想培養符合實際生產工作的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就必須按照時代的專業需求來設置相關對口專業和課程。只有與時代緊密關聯,才能及時更新專業技術和實訓的內容,才能有符合時代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來進行教學。
二、基于職業教育特點的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核體系及其考核原則
詮釋職業道德教育的自覺與體驗
論文關鍵詞:職業道德自覺體驗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職業道德的問題越發受到關注。良好的職業道德離不開學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同時,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也是解決道德缺失問題的根本辦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新時代的教育方式,職業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通過創新的方式促使道德自覺的生成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而這種生成需要道德體驗模式的設計。
創新發展的時代,需要創新發展的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亦是如此。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基礎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人們的消費意識和生活觀念也悄然發生著改變。這也意味著,我們傳統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必要的轉變——從傳統的“教會順從”向“道德自覺”與“道德體驗”的轉變。而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某一行業的從業人員所應當具備的思想品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某一行業領域中的特殊表現,是調整從業人員與從業對象、從業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醫生有醫生的職業道德,我們簡稱為醫德。教師也教師的職業道德,我們一般簡稱為師德,商人有商人的職業道德,我們一般簡稱商德。職業道德也直接影響到行業風氣的好壞與社會的和諧的穩定。簡單的說,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包括: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服務的工作意識以及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當前,我們從媒體報道中經常可以看到有關醫療糾紛和教學事故的事件,而在這些事件中往往并不是簡單的醫療技術或者是教學水平問題,很多情況正是由于從業人員的職業價值觀偏差、責任意識淡化和工作態度不端正所造成的。特別是當前“小病大看”、“紅包現象”“教育腐敗”事件的頻發,都是職業道德匱乏的結果。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快便已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政府和單位也都希望努力從政策和制度上解決這些“民生焦點”,用行政法規來遏制職業道德水平的下滑。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還要從職業道德在日常教育的培養方面入手,特別是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作為為社會提供人才的搖籃,有著提高人才業務水平的重任,但其任務不僅是培養具有良好技能的從業人員,還應該重視道德教育,因為職業道德培養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未來從業人員的素質、群體的團結協作、以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和整個社會的利益。所以說,道德培養是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學部分。
一、道德自覺的習慣培養
亞里士多德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造成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我國教育家葉圣陶也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杰出的、成功的、以及幸福的人的成長歷程都離不開良好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人格教育又離不開道德情操的培養,而道德情操的培養不是普通的知識傳授,它依賴于良好習慣的養成。事實上,道德自覺是道德主體在實踐道德行為過程中其行為完全出自自發、自愿,而不是受外力壓力所致使的。事實上,當代大學生并不缺乏對道德規范知識的了解,特別是高校學生對道德教育更不陌生。因為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也一定是受到多年的思想品德的課程教育的。但是為什么還有相當多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很少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關系和道德意義或是覺得課堂上的道德規范僅僅適用于課本與考試呢?原因只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道德的自覺也絕非依靠課堂的傳授所能養成的。他需要在生活的細節中,待人接物中以及小事上養成。這不僅需要社會環境的構建,同時也需要家庭、學校多方面的因素發揮作用。但對于我們的高等職業道德教育來說,在道德自覺地培養方面又應該做哪些工作呢?我們如何在德育的課堂教育模式上創新呢?筆者認為,道德的自覺需要道德體驗。事實上,約束性道德教育只能確定施教者做了多少教導工作,保證被教育者獲得多少有關道德的知識。但是,它卻無法使道德施教個體本身與被教育者個體之間發生有效的情感關聯,也不能使受教育個體把有關的道德知識與一定的實際道德情境有機結合起來,發生實際的體驗,因而也就無法保證道德教育的實效。道德行為的本質上其實是一種自主、自覺、自愿、自律的主體行為。主體只有在不斷反復的體驗中才能真正做到“心領神會”。而道德體驗是個體人置身于一定的關系情境中并與之發生的領悟,是一種含有價值判斷的關系融通性體驗。由此可見,道德自覺依賴于道德體驗,道德體驗是道德生成的基礎,我們可以依靠道德體驗的方式培養道德自覺地習慣,在習慣中形成新的道德體驗,形成良性的循環。傳統的約束性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適合時代的發展,我們的職業道德培養需要構建一種主體式、參與式、創新式的“道德體驗”模式來使得我們感悟道德、接受道德、發現道德以至構建新的道德。可以說,道德體驗在道德培養中,更易被學生所接受所掌握:一是道德體驗能夠發揮學生個人的純主觀意識,激發學生對事物本身的認知與思考,加深了學生對醫德的理解,是一種人本主義的學習培養方式;二是道德體驗尊重大學生參與醫德教育的主體地位,通過反復的體驗增強了學生與醫德的“情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醫德的主觀能動性;三是道德體驗是一種互動式的培養方式,通過各種創新的教育方法設計不同的教育場景,消融了道德教育過程中施教者與被教育者的二元“對立主體觀”,形成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得道德的培養更具實效性。
二、道德體驗的模式構建
學校第一學期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校在柯城區教文體局的領導和關懷下,緊緊圍繞創體、藝、衛強區和“六大校園”的建設開展工作,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核心,繼續把抓好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作為工作重點;以強化教師個人教學反思意識為突破口,積極引導教師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全年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德育工作特點及成效:
大力推行“德育導師制”,是20*年柯城區德育工作重點之一。隨著我區基礎教育民主化、均衡化水平日益提高,過去僅靠班主任教學生“做人”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據了解,新實施的“德育導師制”,就是要改變以往“班主任當家”的模式,選拔專門的德育導師把學生的德育工作“包干到戶”,導師通過建立“師生交流檔案”、“學生個性檔案”等方式,認真傾聽學生的訴求,了解學生的成長需要,充分關注學習有困難、行為有偏差、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從學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學習等多個方面給予關心和指導,與學生們結為真正的“知心朋友”。
為了讓全體教師們進一步了解“德育導師制”,落實“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新學期開學初*第三小學就舉行了“德育導師制”專題學習動員大會。
通過學習宣傳,讓教師們了解了“德育導師制”的相關理論和本校的德育工作方向,為導師制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基礎。
大會由校長主持,少先隊總輔導員主講。輔導員首先介紹了“德育導師制”的理論研究和他人實踐經驗,然后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講述了“德育導師制”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導師工作原則與方法、導師工作制度等八個方面內容,并著重分析了具體任務和操作方法:
繼續教育提升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研究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交流最多、影響最大的教育者之一,其學識能力和職業素養對于大學生健康成長影響深遠,進一步提升高校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輔導員崗位的基本要求。繼續教育是輔導員進一步提升心理素養、實現知識更新及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繼續教育;提升心理素養;對策研究
高校輔導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特殊隊伍,擔負著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為管理、就業創業指導、心理健康輔導和學生黨團建設等全方位的工作,其學識能力和職業素養對于大學生健康成長影響深遠。近年來,全國高校頻繁出現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慘痛案例和事故危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大學階段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是以心理素質的完善為基礎和核心的。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交流最多、對學生影響廣泛的教育者,提升良好的心理素養是影響輔導員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繼續教育作為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學校教育之后對成人進行知識更新、能力拓展和素質提升的再教育,是輔導員進一步提升心理素養、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高校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的外在表現形式
教育應當“著眼于一個人的全部生活,而領著他走人生大路,于身體的活潑,心理的樸實為重要”[2]。提升高校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輔導員崗位的基本要求。(一)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養表現為自身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質。高校輔導員要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除了具備寬廣的知識儲備、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學知識以外,良好的心理素養也會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這種影響力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是無法替代的。大學生正處于“三觀”塑造和自我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輔導員自身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素養,在致力于學校育人的過程中成為獨特而珍貴的教育資源,并外化為人生的價值取向和教育管理的行為方式,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帶動和感化教育對象,成為學生效仿的典范,并使學生在心理認同的基礎上自覺按照具體可感的道德形象來要求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文修養,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過,“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3]。輔導員只有具備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在學生心目中形成輔導員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這是一種潛在的影響學生心理和行為的無形而強大的精神力量。(二)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養表現為具備較高的知識素養和良好的智能品質。在社會轉型期,大學生甚至輔導員自身都會遇到思想理念、價值觀念、知識更新等方面的問題,學生個體本身具有“向師性”,輔導員的知識素養和智能品質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育人功能。高校輔導員較高的知識素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社會人文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是培養良好心理素養的基礎,其能否真正發揮知識的育人功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智能品質。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30年的教育生涯中,不僅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而且始終堅持教育教學研究,對幾千名學生進行了個別觀察,作了詳細記錄并寫了40多本教育專著,600多篇教育論文,被稱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書被人們譽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4]。優秀的輔導員由于使命的特殊性,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心理教育能力,能夠準確抓住問題的實質,掌握好教育時機,將自身的優秀素質轉化為學生的素質。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培養的過程就是自身具備的各種知識不斷重組,進而形成教育智慧的過程。記得一位學者曾經說過,“教師要向學生釋放知識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豐富的寶藏;要散布陽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有一輪太陽”。這正是輔導員完善的知識結構、塑造自身人格的內在要求。(三)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養表現為豁達開朗的胸懷與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學生輔導員,具有豁達樂觀的胸懷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工作中是最具有親和力的,這也是輔導員的人格魅力之所在。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取決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則要依賴其人際關系的質量。大千世界,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和諧、友好、積極、親密的人際關系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中,期待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四)輔導員良好的心理素養表現為文明的言行舉止和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大學是一個正品德、塑靈魂、培養人的象牙塔,是學生成為“社會人”的“最后一公里”,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最執著的守望者和領路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輔導員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對大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自我調控能力不強的輔導員容易工作情緒化,甚至把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失去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良好心理素養的有效途徑
職校人文教育強化策略
1人文教育的內涵
杜時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論》中指出:“人文意味著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是一種以主體的體驗、理解為基礎的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方法。”[1]擴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體的學科教育內容,也可以代表一種教育改革舉措,比如通識教育、人文素養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標都是完善人格、促進個性發展、注重實現和促進個體身心和諧發展。因此,人文教育實質上就是旨在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的教育[1]。與人文教育這一概念相對應的是科學(職業)教育。進行科學(職業)教育,目的是傳授給人科學技術和職業技能,使其獲得具備社會生產的能力和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能力。如果我們簡單把人文教育概括是關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觀”的教育,是不斷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學(職業)教育就是關于“做事”的教育,是解決“方法論”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職院校開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職教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價值與時代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職業技能與人文教育二者統一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21世紀對人的素質要求在變化,不僅是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應變、生存、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教學內容應“突出強調加強基礎文化和基礎能力的教學方面的改革,培養工作中的創業態度和革新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面向生產和勞動世界。”[2]高職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國教育家的日益關注,使人們意識到高職教育不僅只是傳授某種技能或生存手段,為就業服務,更是為了培養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人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也明確指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對人的人格心靈的“喚醒”。[3]因此,職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才會使高職教育充滿生機與活力。
德育工作計劃
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認真貫徹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提出的“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要求,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第五次全國少代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開展“放飛快樂童年,和諧春滿校園”德育活動,加強組織建設,深化品牌活動,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環境,立足本校實際,以德育創先有新舉措,校園文化有新形象,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德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個性心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思路
1、確立一種意識:以學生為主體
2、抓住兩條主線:養成教育,班級管理
分析校本管理在課程改革中的理論功能
摘要:新課程改革需要從“課堂教育層面”跳到“學校組織層面”,需要校本管理的支撐。教育論文具體表現在校本管理對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課程來說是前提和保障,它貫穿、滲透在校本研究、校本課程、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化發展之間,起著組織、協調的作用。
關鍵詞:課程改革校本管理作用分析
任何一所學校都是具體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它具有的復雜性是其他學校的經驗所不能說明的,是理論所不能充分驗證、詮釋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這所學校具體的生活場景,了解其運作機制,認識其人際關系、規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1]因此,要提高教育的質量,還要從“課堂教育層面”跳到“學校組織層面”;學校管理也應植根于本校的土壤,認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立足于學校實際從事的管理活動,既不能照搬其他學校的模式,也不能簡單地把學校作為一般政策、規則等的應用場地。基于以上背景,校本管理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一、校本管理和校長負責制
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是西方20世紀80年代學校改革運動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學從“外控式管理”向“內控式管理”的轉變,在國外教育管理領域非常有影響。[2]顧名思義,校本管理就是以學校為本位或以學校為基礎的管理。它指學校的管理工作是根據學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而制定的,所以學校的成員(包括校理事會、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和責任承擔,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他們運用資源對學校的財政預算、課程設置、教科書選擇、學校人事決策等方面實施改革,解決面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改革學校的管理系統,優化教育資源,以提高教育質量。[3]給學校以管理的自主權,針對學校實際進行管理工作,突出學校的自治性、自主性和自覺性是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國的校長負責制是教育行政部門將辦學的權力歸還給學校,其授權內容包括人事權、財務權、教學管理權等。相對于校本管理來說,校長負責制只不過更強調將權責集中到校長手中,以使責、權統一。[4]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建立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擴大學校課程管理的自主權為目標,也表明學校辦學自主權正在不斷擴大和深化。我們透過深層不難看到,校本管理和校長負責制在本質上并不矛盾,它們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層次得到深化,將在學校教育改革實踐中得到全面落實。值得關注的是新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種教育文化和學校管理文化的改革,從而引導廣大教師實現從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為的轉變。因此,新課程改革以及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根本依托點在于校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