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實訓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10:25: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期末實訓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地方高校國際結算課程改革論文
一、國際結算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國際結算是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涉及金融、法律、保險、英語、國際貿易、會計等多個領域。國際結算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既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延伸,也是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單證實務等后續課程的學習基礎,國際結算課程具有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涉外性、操作性、實用性、時效性(與國際慣例緊密相連)、多學科交叉等特點。“學校應該從社會情況的分析中獲取課程概念;通過對社會的詳細研究才能決定什么知識有意義,什么知識最具持續力。”。應用型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應用”為特點,以專業能力素質培養為核心;在課程設置上堅持“有用、夠用、適用”的原則,精選課程和教學內容。為了解國際結算的實際應用情況,2013年11-12月,“地方高校《國際結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對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問卷分基礎信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試方法、意見與建議五部分,涉及在生活或工作中用到過哪些方面的國際結算課程知識、遇到過什么票據、用到哪些結算方式、用到最多的結算方式是什么、《國際結算》課程是否有必要雙語教學、課程實訓應怎樣安排、期末閉卷考試的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實訓的計分方法、實訓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等20個問題。調查對象涉及我校09屆、10屆、11屆、12屆、13屆畢業生及剛學過《國際結算》的10級在校生。問卷采用QQ郵件方式發出,發出問卷150份,回收134份,有效問卷126份。深度訪談的對象為三個09屆畢業生,內容為她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情況,訪談方式為電話、QQ聊天、索取年終總結等。調查發現:1.學生畢業后剛開始拿到的外貿單大多是一些小單,遇到的是小客戶(一個國家或許就那么幾個大的分銷商),發貨很多是跟國內的快遞合作,發小包的多;2.這些訂單大多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國外客戶很多是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發詢盤進行采購的);3.結算方式大多是在線西聯匯款、Paypal、T/T、ebay、SecurePayment(原Escrow),信用證、保函等只適合金額很大的;4.在實訓室不開放的情況下,純電子模擬實訓的效果不及紙質與電子混合模擬實訓(因為電子實訓不能課后重溫實訓過程)。根據調查結果,我們認為國際結算的教學內容應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內容、增加匯付的教學課時,減少信用證和托收的教學課時。因為設有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我們認為除匯票、本票、支票之外的單據就不再在國際結算課程中專門講述。國際結算課程的知識目標可以表述為:學生掌握國際結算的基本原理,掌握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和匯付、托收、信用證、第三方支付等結算方式的概念、國際規則慣例和應用方法,知曉銀行保函、備用證、福費廷、國際保理等新型結算方式。國際結算課程的能力目標可以表述為:學生增強國際結算有關國際規則慣例的學習能力,掌握匯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的運用能力和匯付、托收、信用證、第三方支付等結算方式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合理選擇和組合結算方式、防范結算風險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國際結算課程實訓體系的改革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有很強的專業實踐能力。但長期以來,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書本知識、輕實際操作”的現象,對類似于國際結算這樣的實務性很強的課程的實踐性重視不夠。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偏重理論的講授而相對忽視學生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也對習慣于“死記硬背”,動手能力弱,應用能力差,考核時得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擬操作這類的大題,求職時往往因動手能力差而影響競爭力。“地方高校《國際結算》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在實訓方面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增加了實訓課時和實訓項目
過去我校國際結算的實訓分配10課時,最多只能安排5次實訓。我們現在分配了21課時,可以排10次實訓,實訓占總課時(51課時)的比重大幅提高,從過去的約20%到現在的約40%。
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研究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建筑裝飾施工技術”是針對建筑裝飾施工技術、工藝規范的學習,以及培養學生基本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一門主干課程。相較于傳統講授教學模式,一些教學同行已經進行了一定改革,例如,教師主導地位不變,以學生為主體,一些施工工藝、施工過程、工程質量通病等內容很難單純用語言來講述,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播放相關施工視頻來實現教學效果等[1]。但僅僅通過觀看施工視頻,學生記憶不夠深刻,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學校需要以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為目標,對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進行深入改革。
二、課程改革的內容
(一)課程內容的改革。增加裝飾材料、施工技術的前沿內容。例如,抹灰工程包括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而裝飾抹灰中的傳統裝飾抹灰,由于施工工序復雜、資源浪費等原因已逐漸被新型裝飾抹灰所取代[2]。所以,教師要將新型裝飾抹灰內容作為教學重點講授給學生。此外,增加水電改造內容,加大建筑裝飾安全的內容,在每個分部工程后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從而增加各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內容。(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1.實訓教學法。實訓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它能夠將知識與能力結合在一起,解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結合筆者學校“三期”工程實訓室的建成,在實訓室里,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分配任務,每組學生根據各自的工藝要求與條件進行實際操作,最后進行實訓總結。實訓教學法也可通過仿真教學軟件的操作來完成,從施工準備、技術交底、到施工工藝,內容完整,操作性強。學生可通過軟件,完成實訓任務的每一步施工操作,教學效果良好[3]。2.信息化教學法。除多媒體投影教學外,引入國家資源庫網站,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國家教學資源庫,鞏固和拓展相關知識,并且在線完成答題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反饋更方便快捷。同時,資源庫里大量的微課資源,有利于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3.現場教學法。教師可選擇有代表性的大型公裝或家裝施工現場,帶領學生佩戴安全帽參觀。在帶領學生參觀過程中,可邀請現場技術人員對該項目的工程概況進行現場講解,讓學生結合實際工程對當前進行裝修施工的部位、施工準備、技術操作及安全技術交底等有深刻的了解和認知。(三)考核標準的改革。由于部分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以及新形勢下學生思想的變化、自控力差等特點,采用“平時成績(40%)+期末成績(60%)”的考核制并不能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平時不學習,期末考試前點燈夜戰、突擊學習,即使考試結果及格,但考試后大部分學習內容又還給了教師,記憶量不到10%。課程改革后,實行“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考核制,即平時成績占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考核中,將學生的出勤、實訓表現、隨堂成績、課堂表現等列入平時成績中。其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校出臺的學生出勤率達不到總課時以上取消考試資格的規定,做好每個學生出勤情況(曠課、請假、遲到)、實訓報告和課堂表現三方面的記錄,給出平時成績,并在期末考試前統一公示[4]。
三、結語
本課程改革的特色在于抓住了新形勢下深化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標準進行改革,順應當今世界職業教育改革的潮流,并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見,各院校應該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用人單位對該專業人才的要求,從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對專業課程進行改革,這樣才能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培養出適應工作崗位的應用型人才。
兒科護理實訓教學論文
1建立健全操作考核制度
作為教師,為保證兒科護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建立實訓操作考核制度。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老師在常用兒科護理操作實訓課示范教學中講解考核評分標準,讓學生明確每項操作考核的要求。平時實訓課隨機抽取學生考核,其考核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參考。期末每個學生抽簽進行操作考核。平時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占兒科期末總成績的30%—40%。考核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學生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促進了實驗課質量的提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發現問題,自己探索,動手又動腦。同時,豐富老師的教學經驗,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注重實訓教學,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更有利于對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
2注重素質教育與人文關懷
護士面對的不僅是無法表達或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兒,而且要面對焦慮煩躁,對孩子倍加疼愛的父母等,在操作過程中,須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對患兒有耐心、細心、愛心、責任心。護士應掌握嫻熟的穿刺技術,專業技術操作時架起患兒及家長與護理人員的橋梁,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占重要地位,是一種重要的護患溝通方式。為提高學生人文關懷的意識,我們將兒科護士的特殊素質要求教育作為實驗課前的必修課,使學生明確知道,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護士,必須對兒童的健康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并熱愛、尊重兒童,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操作技能。要求學生在嬰兒模型上操作時表現出高度認真負責、充滿愛心和同情心的良好品質。
3培養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與時俱進,改進實訓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訓課的質量。在進行兒科護理教學時,理論教育與實訓教學同等重要,兩手要抓,兩手要硬。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更易發現問題,老師可以及時糾正。通過實踐學習,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操作技能,更好的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充分的掌握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同時豐富實踐內容,更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以往實訓教學中,學生們只是單純的看老師操作,而沒有自己動手的機會。學生空有一腔理論知識,而不知如何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所謂的實訓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她們的創新思維。所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實訓課時教師講清每項操作要領后,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分組進行練習,教師邊看邊指導;然后讓學生上臺回示,全體學生評價,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多應用不同的實訓課教學方法,在學生中可獲得較高的教學滿意度,同事極大提高了學生臨床綜合能力、綜合技能及學習效果。實訓課的強化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出綜合素質更高的學生,真正發揮了實訓課的教學作用。
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實訓教學運用
一、高職傳統應用化工技術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教學體系結構不完整。傳統的實訓教學體系一般由教師講授或演示、學生動手、教師評價三個環節構成。在教師講授或演示環節中,學生按照教師講授的要點操作設備完成實訓內容,由于學生未對實訓內容進行充分的預習,在教師講授時聽不懂、提不起興趣;在學生動手環節,學生對實訓內容不深入了解,便照著實訓資料上的文字內容去做,或模仿別的同學操作,往往會導致實訓結果失敗;教師評價環節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實訓報告,而學生缺乏對實訓內容及結果的思考,就在實訓報告上把實訓的文字內容照搬、把結果填上就交給教師,這樣的實訓教學體系結構變得機械和呆板,學生缺乏積極性,不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實訓教學不夠切合實際。由于受到經費、設備及安全等條件的限制,傳統的應用化工實訓教學內容一般多為驗證性實驗。例如,用傳統的玻璃儀器和藥品合成乙酸乙酯等,大多數學生搭好儀器后就坐在實驗臺前等待反應完成進行后處理,在整個過程中能促使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力不足,學生將實訓項目當做應付了事的學習任務對待,實訓效果自然不好。此外,實訓的內容不夠貼近實際生產,如合成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練習涉及的設備不夠多,學生實訓的強度達不到要求,如乙酸乙酯的合成中所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很常見的玻璃儀器,而實際生產中,化工產品的合成基本上都是類似于反應釜之類的大中型設備,實訓操作與實際生產之間的差異導致學生對大中型設備的感性認識缺乏。
(三)實訓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傳統的評價方式由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兩部分組成,而期末考試一般為筆試或者統一做某個實訓操作內容,根據實訓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顯然不能很好地體現專業實訓注重技能的特點,實訓課程成績不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真實的技能水平,也不能激勵學生認真學習專業技能,有部分學生感覺平時成績很容易得到高分,就降低了對期末考試的努力程度,反而容易滋生“混”考試的心理。由于學生入學分數較低且差異較大,而實訓評價方式缺乏多樣化,這不僅不利于對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進行全面技能水平評估,也不利于對學生因材施教。教師缺乏對每個學生能力進行判斷的確切依據,教學時容易出現教學目標脫離學生實際的情況。
(四)缺乏情境式實訓教學。應用化工技術專業重在培養貼近職業實際的專業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培養的環境莫過于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多數情況下,這一環節會被安排在專業實習期間(一般為2至4周時間)。由于實習時間相對較短,學生尚未在實習情境中得到技能鍛煉,實習就即將結束,這樣,實習效果和情境教育將會打折扣。
二、項目式教學法在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實訓教學中的創新與實踐
證券投資分析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一、“一體三結合”的教學模式
(一)一體化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得到了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模擬情境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隨堂實訓,突出技能培養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改變以往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分離的做法,將實訓內容引入課堂,將證券行情交易系統引入課堂,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實時證券交易系統進行模擬交易,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了更直觀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投資能力的提高。
(三)過程考核,因材施教
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我校營銷策劃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設計
精心策劃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營銷策劃課程與市場營銷課程內容的重復,注意課程內容與其他營銷課程的銜接與配合。營銷策劃需對市場營銷學體系進行回顧。另外重點介紹策劃流程、國內外企業營銷策劃案例分析。教師堅持講重點、難點、思路、方法及學科前沿,不面面俱到。以知識為載體,講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教材的選擇上注重網絡資源的匹配,讓教師及學生可更多利用教材所匹配的教學網絡資源。
(二)課程教學過程設計
從教學模式上看,主要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課外作業———學生上交策劃書的流程:首先教師講授營銷策劃基本原理;其次,通過實訓,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和創造性思維,對策劃對象的資源、環境因素進行分析、重組、優化,學會對策劃對象的調查、研究、分析、創意、設計并制定行動方案,掌握系統地制定各種營銷策劃方案的方法和技能。學生實訓過程設計:學生分組→策劃項目選擇→任務確定與分解→策劃實踐→策劃成果展示及評估。營銷策劃實訓項目的素材采用“自由選題策劃、自由創意”方式。小組完成完整的營銷策劃任務:市場調研策劃、營銷環境分析(含SWOT分析)、STP(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營銷戰略策劃和4P(營銷組合)策劃。作業成果包括四部分:策劃流程設計、市場調研策劃、市場調研報告、營銷策劃書。
(三)課程考試方法的設計
運輸作業實務課程改革論文
1學校物流運輸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
技工學校物流專業教學設施缺乏,專業化的實訓室建設相對滯后,在實訓過程中能夠開展的項目過于單一和簡單。傳統的書本教學方法仍然在課堂中存在,面對本就對學習缺乏興趣的技工學校學生,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是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應體現出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線的管理能力,具有實踐型、技能型、崗位型的人才,所以作為物流專業的主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科學的進行課程的改革,搞清楚課程的定位,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及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對于本課程的改革,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
2課程改革建議
2.1加大教師培訓投入力度,促進教師能力提高。技工院校物流專業的教師組成大多由剛畢業的新教師、有經驗的老教師和一部分由其他專業轉行而來的教師組成,對于轉行的教師雖然非常努力地學習物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是缺乏系統的學習,而對于新教師而言,由于缺乏對具體企業的運作流程、崗位實際需要的知識技能的了解,所以作為學校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和赴企業的實踐安排。同時,發揮好老帶新的示范作用也是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師資力量得到了提高,課程改革才能夠得到很好地開展。2.2做好課程的定位。運輸作業實務全面闡述了貨物運輸的基本理論,重點闡述了我國各種運輸方式貨物的托運、領取以及運輸變更等的辦理手續,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具體實務闡述較為詳細。本課程為培養物流應用型人才的主要課程之一,應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注重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增強,能夠具體解決運輸過程中各個崗位的實際問題。2.3做好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可以滿足學生日常的教學和實訓的需要與校外運輸企業、物流企業提供的真實崗位的實訓相輔相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和學校開展的實訓項目來進行分析和講解,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集合在一起,學生需要解決提出的問題就需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要真正解決問題還要動手去做,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加大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對于外校實訓基地的實習個人認為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進度計劃安排參觀學習,待課程全部結束再安排一次企業具體崗位的實戰式的實習,這樣校內校外相互補充,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2.4教學方法的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是一種以老師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老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我們不難看出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在本課程中根本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本課程是一門以完成課程任務為導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分組來完成任務的教學活動,這樣就需要教師需要提前做好備課和相關資料的收集、資源的準備,如教學項目的選取、PPT的制作等。2.5教學評價的改革。傳統的教學評價按照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一定的比例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更加側重于期末成績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我們不難看出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在實際評價過程中無法激勵學生的過程學習,很多學生為了應付期末考試而死記硬背知識,從而達到期末成績及格甚至優秀,而在實際學習過程并不努力或者在小組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于是本人在評價實際過程中引入了自評、小組組長相互評議、教師評價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在完成每天的理論和實踐操作之后,按照一定的分值由學生本人根據自己進行的實際情況進行自評,然后把自評的分值告知組長,組長做好記錄,然后組織各個組的組長進行集體評議,商議投票取得共識后對班級成員進行評價。
3改革后取得的成果
通過一系列的課程改革,明顯感受到學生在實習過程的狀態發生了變化,發現幾點學生的進步之處:其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氛圍活躍,以前無動于衷的狀態得以改變,在課堂中各個成員都努力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積極的為組里面的任務出力,都想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其二,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實訓過程中慢慢得以提升,能夠在各個崗位進行作業操作,同時也慢慢的培養了他們嚴肅、認真、準確、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按規章程序辦事的工作作風。其三,主動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剛開始學生遇到問題會不假思索地向教師提問,內向的同學干脆窩在心理不知道就不想辦法解決,慢慢的他們找到了學習的方法,懂得了資料的查閱、收集,最后來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急功近利,課程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教師的努力付出。教師職業教育觀念的及時更新和經驗的不斷總結,始終以學生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要不斷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努力培養出高素質的物流專業的高技能人才。
Photoshop運用與實踐課程改革探究
1制定課程能力標準與課程教學實施綱要
該課程能力標準必須包含以下基本內容:①明確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地位與作用;②課程內容模塊劃分為應知應會目標,并制定其相應的鑒定辦法;③每個課程內容模塊應設置綜合性應用能力目標及鑒定要求;④能力與素質等應會標準鑒定應盡可能符合職場化、實踐化原則;⑤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所要求的能力標準的設置,尤其是對于示范生或學有余力的學生的要求。該課程能力標準也充分體現了高職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素質基礎上的知識、技能、態度的有機統一體,從“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能力標準結構圖(見圖1)中可以看出這一點。課程教學實施綱要指出了為實現“課程能力標準”這一目標,學校所應創造的具有良好的可實施性的教學條件(師資、設施、資料)與教學基本方式、方法等。根據“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能力標準的要求,該課程教學實施綱要應包括以下內容:①教師應領會課程能力標準中各模塊教學內容的應知應會目標,把握各模塊的重點和難點,采用講授基本操作與實例制作相結合、師生互動、作品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教學,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主題創意思維。通過對應知應會標準的鑒定檢驗促進學生課程能力和職業實踐技能的培養。②學校提供較好的校內外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能滿足課程生產性實訓或仿真實訓的需要。通過分院的多媒體工作室和校內創新創業基地,提供一些企業企劃的仿真項目、虛擬項目,讓學生進行應崗能力培養。通過讓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習,暑假到廣告公司、企劃公司的平面設計相關崗位進行實習,以及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競賽平面類、課件類、網站類作品選拔賽的組織實施,為課程的實踐提供真實的項目環境,滿足學生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的需要,達到課程能力與職業實踐能力的無縫對接,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核心技能。③網絡教學資源豐富:實訓課開放Internet,以方便學生從網上尋找資料,拓寬學生的創作視野,目前學生可使用華信教育網上與教材相配套的圖片素材和效果圖;同時學生也可使用在本課程網站上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學生的實驗作品(作業)通過網上文件服務器上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
2教材內容創新
在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的選用與選編上,也應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2008年2月,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了本課程組全體人員編寫的能力本位教材《中文版PhotoshopCS2平面設計基礎與典型實例》,該教材的編寫結合能力本位的課程改革的需要,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宗旨,按照企業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能力標準模塊結構的形式來組織教材內容,在每一模塊前面明確本模塊的學習目標(應知應會目標)、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典型實例等,教材內容體系以符合高職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和已有經驗基礎為起點,以便學生沿著教材內容的邏輯線索,通過自主學習和歸納總結,構建自我理解的知識結構。該教材根據知識、技能、素質的能力本位要求,結合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計,突出以實例導學為主線,知識講解引導為輔助的編寫特點,通過主題創意構成和操作方法訓練,構建教材內容的基本框架。教材中大量的素材均由課題組成員親手拍攝,其間適當加入一些經驗性的操作技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五年來的使用情況看,該教材十分符合本課程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效果明顯。該教材獲“2009年高職高專計算機教指委優秀教材”榮譽稱號。2010年7月,課程組骨干教師編寫了浙江省高校自選主題重點教材《Photoshop應用與實踐案48Industr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3年9月刊例教程》。該教材采用易、中、難三部分案例組成一章內容,并結合能力本位的模塊化教學內容進行編寫,指出其中的應用內容及技能關鍵點,教材內容符合高職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學生沿著教材案例的邏輯線索,通過自主學習和歸納總結,尤其是每章后面的實訓項目,提升項目制作能力。該實訓教材的出版使用,豐富與完善了“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的實訓教材體系。為了更好地適應Photoshop版本更新,豐富教材案例,2012年12月,由課程組修訂編寫,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Photoshop平面設計基礎與典型實例(第2版)》教材。
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進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方法要互相滲透,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在“Photoshop應用與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中,我們注重三個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問題與任務的有機結合、應用與創新的有機結合。課程組通過幾年的教學探索,提出了“問題誘導—理論講解—操作實踐—應用創新”(簡稱:PTOA)一體化教學模式。(1)問題誘導(ProblemInduction)。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在每次講解知識前,教師都會提出一個或幾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誘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通過幾個案例,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因此,每學期開始教學前,教師都要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進行收集:①前幾屆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課程反饋表的形式來獲取;②當前網上最關注的問題,主要通過與Photoshop相關的論壇、社區獲取;③以前教學過程中成功的案例。因為在每學期教學過程中,都會有一些新的案例,對學生感興趣的案例進行歸納總結,并進一步完善,作為新的案例。(2)理論講解(TheoryLecturing)。理論講解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相關內容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是學生靈活運用相關內容的基礎,是學歷教育的本質。針對前面拋出的問題,在誘導學生去思考的基礎上,重點講解相關知識的應知內容和核心內容,使學生達到課程能力標準的應知要求。因此,在理論講解時要做到“少而精”,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少講煩瑣的步驟,精講問題的關鍵,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活動解決問題,鍛煉獨立探討問題的思維能力。(3)操作實踐(OperationPractice)。“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內容的有效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所學到的技能,實踐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因此,本課程操作實踐主要分兩部分:課內上機操作和課程綜合實訓。課內上機操作主要根據上課進度,適時安排上機操作課,學習和鞏固正在講解或利用前面剛學的內容完成一定任務要求,強調針對性,難度適中。課程綜合實訓是一門多課程的綜合應用實訓項目課程。針對“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我們設置了“綜合網站設計”課程綜合實訓項目,該項目要求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網站建設與網頁制作”、“Photoshop應用與實踐”、“Flash應用與實踐”等多門課程知識,開發一個具有一定內涵的網站。(4)應用創新(ApplicationInnovation)。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應用知識的能力,對學有余力或對本課程有濃厚興趣的同學,我們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實施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參與教師承擔的課題和參加各種團體組織的技能競賽。學校有許多教師都承擔了企業委托的項目,每年通過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的原則,挑選部分學生參與相應的企業項目;學校每年都選拔出部分學生參加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作品競賽,均獲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實施PTOA一體化教學,學生學習“Photoshop應用與實踐”課程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認可度也大為提高,幾年來該課程的學評教一直名列分院各課程前茅。
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改革詮釋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教學;探討
提要:本文圍繞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實行模塊教學、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探討。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深化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培養和提高學生會計電算化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是當前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的重要性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實踐性極強。財政部早在1994年5月的《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意見》中就提出:到2010年力爭使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會計電算化也得到迅速發展,會計電算化已在各個單位普及,社會需要大量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才。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以及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操作方法,增加職業判斷能力,提升自己專業競爭能力,以滿足本專業崗位的人才需求。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點
(一)課程內容構成的多元性。會計電算化是一門融通多學科相關理論的課程,包括會計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相關知識。會計學知識以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等內容為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基礎、數據庫知識、網絡技術等內容。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學生既要掌握會計知識又要掌握計算機知識。因此,會計電算化課程都應該是在相關課程開設完畢后才開設,或且至少是在學完基礎會計和計算機基礎后才開設。
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研究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指出職業教育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同時,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內容與臨床護理崗位需求緊密銜接,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強調培養扎實的護理實踐技能。因此,本課程實訓教學質量對于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至關重要。同伴合作學習是指通過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積極主動地幫助和支援來獲得知識及技能,在課堂內外讓學生成為“教學指導者”,通過共同學習、相互交流鍛煉學生互動與學習能力,提高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促進核心能力的提升[1-3]。線下實訓教學有真實的學習場景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而線上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兩者聯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4]。本研究將同伴合作學習方法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相融合,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將我校2020級7個三年制大專護理班按順序編號,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從中抽取兩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第1個班級為對照組,共115人;第2個班級為試驗組,共117人。兩組所用實訓教材、實訓帶教教師均一致,年齡、性別構成、擔任學生干部情況、入校成績、上學期成績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開展的無菌技術、口腔護理、鼻飼技術等22學時的實訓內容為教學項目。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即課上教師統一講解示教,學生按學號順序平均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訓練,教師觀察并指導操作;下課前教師進行實訓小結并布置實訓報告書寫任務,內容包括班級、組長及組員學號和姓名、實訓項目及學時、操作目的、操作前準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總結及反思。試驗組采用基于同伴合作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