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饋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1 05:34:00

導語:教學反饋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反饋分析論文

一、準確性

教學反饋的重要實踐意義,就在于通過反饋的調節作用,能確保教學活動正常有效地開展并取得應有的教學成效。教學反饋首先必須客觀真實地表達有關信息,從而表現出應有的準確性。所謂教學反饋的準確性,就是指發出反饋信息者和接受反饋信息者對其信息的理解完全一致,具體而言,主要是指教學中無論是教師從學生那里獲得有關自己教的反饋信息,還是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自己學的反饋信息,在其意義的認知理解上應該是一致的。教育實踐表明,由于教與學雙方對有關反饋信息缺乏理解上的一致性,往往不可避免會發生對反饋信息的不正確或不恰當的反應,結果便直接導致后繼教學中的教與學不協調甚至混亂狀況。因此,教學反饋的準確性應該是有效教學反饋的最基本的特征,只有有關信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形成對有關反饋信息在理解上的高度一致性,教學反饋才有可能對教與學同時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由于師生在認知等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要想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想做到教學反饋的準確性,客觀上要求所提供的反饋信息應該是明確而具體的。只有明確而具體的教學反饋信息,才有助于接受反饋信息的人準確把握,并才有可能對反饋信息做出合適的積極反應。如果所表現的教學反饋是模糊或籠統的,就難以使接受信息的人準確掌握有關信息,而在這種情形下當然也就不可能使接受信息的人做出積極的回應。教與學信息傳遞交流的直接暢通也是保證其教學反饋準確性的重要條件。

二、針對性

教學反饋最終是要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教學反饋必須有明確的針對性。所謂教學反饋的針對性,就是指教學反饋總體上要主要圍繞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教學內容與任務以及教與學方面的具體特點。教學反饋的針對性要求教師針對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的目標與任務,為其提供一些準確無誤的學習結果方面的反饋信息;針對學生有關學習方法訓練的目的及要求,為其提供各種學習策略方面的反饋信息;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任務及要求,為其多提供拓展其思維空間的發散性方面的反饋信息等。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供不同的教學反饋信息:在為學生提供有關學習結果的信息時,對于一些基礎差而對自己學習又缺乏自信的學生,多提供具體的建議和鼓勵性的反饋信息,使其不斷改進學習的方法和增強搞好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習基礎扎實且對自己充滿自信的學生,提供更能激發其學習潛能和更進一步奮發向上的信息反饋,使其充分發揮其潛能并不斷奮發進取;對于學習方法較為欠缺的學生,注意為其提供有關學習策略方面的反饋信息等。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提供教學反饋信息:針對個別教學情境,為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反饋信息是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的,并且是具體可行的;針對班級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的教學反饋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盡可能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直接從中受益的。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習環節與進程而為學生提出不同的反饋信息:在教學之初,為學生提供與新的學習任務有密切聯系的有關準備方面的反饋信息;在教學的進程中,為學生不斷提供有關學習狀況方面的反饋信息;在教學的結束環節,為學生提供有關學習結果方面的反饋信息。對于諸如動作技能和認知策略等學習結果而言,反饋必須要表達出學習者的行為接近某種標準的程度。教師只有針對不同的對象、內容、情境和教學的不同過程形成不同的教學反饋,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暢通進行并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沒有針對性的教學反饋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三、制導性

教學活動是一種有目的和有序的連續性活動,在這種活動中需要教與學雙方表現出一系列的有效行為反應,而這一系列的有效行為反應主要是借助于一定的反饋制導性作用實現的,這種制導作用一方面對于在教學活動中教與學的雙方的行為及其表現起到一定的限制與規避作用,以制止或及時糾正教與學雙邊的一些行為的偏差,另一方面它強化與引導教與學雙邊的正確的反應,幫助教與學雙方的行為表現保持適當性與有效性,從而使彼此知道自己在什么情況下應該表現出怎樣的合適的教與學的行為,而應盡可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或不適當的反應,從此以減少直至避免因缺乏這種反饋而出現的一些不適當的甚至是錯誤的反應。如果沒有合適的教學反饋的制導性,即教師不能夠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作用去規避一些不適當的教學行為,去引導自己的適宜的教學行為,那么就很容易使自己在教學中出現各種行為偏差;同樣,如果學生不能夠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作用去制止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行為表現,去積極引導自己有效的學習行為,那么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學習偏離正常的狀態。當出現這種教與學的不適當的反應時,教學活動就有可能處在一種不協調甚至混亂之中。誠然,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取得應有的成效的。有效的教學反饋應該對教與學雙方的行為具有良好的制導性。要想實現教學反饋的制導性,師生雙方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卅良好的自覺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質以及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四、激勵性

心理學家發現,反饋可以作為一種誘因,在很多情況下,可作為個體行為的適當強化,教學反饋具有激發教與學雙方新的動機的作用。但在教育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在許多情形中教師無論是為學生所提供的反饋,還是自己從學生一方那里獲取關于自己教學信息的反饋,并沒有真正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促進自己教學的動機作用,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因學生的行為表現較差或不適合自己的要求而給其提供一些諷刺、挖苦等負面的反饋信息,不但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而因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使有的學生越來越厭惡學習;有的教師經常給學生的學習結果不好的評價或打很低的分數等反饋信息,結果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差。同樣,有的教師不能夠正確面對教學活動中由學生所發出的有關教學反饋信息,如有的教師面對學生課堂中的一些不良反應而感到無所適從,教學情緒因此而十分低落,有的教師因從自己所教的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的結果反饋中感到惱怒而對自己搞好教學越來越沒有信心。由此看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反饋對教學雙方都具有激勵的作用。而有效的教學反饋應該具有激勵性,即通過教學反饋,能夠更好的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一方面,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對照學生的學習狀態,向學生傳遞評價、啟發、指導等反饋信息,使學生從中受到教益和激勵,增強學習信心和興趣,并激發起其進一步獲得成功的新動機;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從學生那里獲得關于自己教學方面滿意的結果,肯定的評價等反饋信息,也能激發自己進一步做好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教與學相互促進,共同進步。要想使教學反饋具有激勵性,需要教與學雙方對教學反饋持一種慎重而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認知反映。

五、適時性

教學反饋就是要保證教學過程正常有序的展開,并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有效的教學反饋應該表現出應有的適時性,所謂適時性就是要根據不同教學活動及教學任務的需要以及學與教的具體情況在適當的時候提供恰當的反饋信息。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學生在追求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如果能及時得到反饋,即讓他們及時知道學習的結果,能明顯的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教學之初,在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動作技能以及獲得新知等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及時準確的為其提供反饋信息,這樣有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建立和正確的知識技能的形成與掌握,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制止一些不良的行為的發生和有效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不正確的反應。教師如果不能夠做到及時的提供必要的反饋信息,反饋的滯后會使學生取得最佳成績難上加難,而且一般地說會造成學生搖擺不定的行為。這樣往往就容易使學生因恰當的學習行為和正確的學習反應沒有得到及時的強化而無法建立起來,而那些不當的學習行為和錯誤的學習反應因沒有得到及時糾正的反饋信息而逐步定型化,這將對學生的后繼學習是極為有害的;要鞏固學生剛剛建立起來的良好的行為反應,使之逐步成為一種必要的學習習慣,或進一步鞏固學生剛剛獲得的新的知識技能,或者在以“矯正程序”去糾正學生不良學習行為,一直到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得到消除,教師需要在及時反饋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連續性反饋。為了避免使學生已經建立起來的良好學習習慣因為后繼某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消退反應,同時為了防止學生已經克服了的不良反應再次反彈,教師應該采取一定的間歇性反饋,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適當的行為反應。例如,經常給學生提供一些小測驗比很長時間進行一次大考,更易于評定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激勵與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時,需要為他們提供經常性的具有激勵作用的反饋信息。總之,要想形成有效教學反饋的適時性,教學雙方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機警性以及反應的靈活性。

六、多樣性

教學往往因其影響因素多樣性和教學情境與環節的變化性而使整個活動顯得極其復雜,而要想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教學的因素和條件,順利而有效的完成其活動任務,需要師生雙方從多方面多種途徑獲取各種反饋信息。因此,有效的教學反饋無論是從其內容,還是從其形式,也無論是從其途徑還是具體的方法都應該是具有多樣性的。從其反饋內容來講,有知識性結果的反饋和方法性策略的反饋以及思想鼓勵性反饋等,從其反饋的形式來看,有言語的反饋和非言語的反饋以及操作的反饋;從其反饋的時相看,有教師或學生根據根據以往的經驗,敏感的預計到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系統有可能產生的偏差,在有關信息尚未發出前就采取預控措施,避免教學系統偏差的發生的前反饋,也有接受到有關信息后調控系統所采取的后反饋。按信息來源有來自自身內在反饋和來自于外的外在反饋,按照進程有及時反饋與延緩反饋,按照所提供信息的性質可分為建設性反饋和非建設性反饋,從教學反饋的信息獲取的方法看,有提問法、對話法、測評法、觀察法、媒體傳輸法等。有效的教學反饋應該體現在師生雙方能根據實際的教與學活動的需要,有效的利用好各種獲取反饋信息的方法,從對方那里獲取更多的有助于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有益于取得最好教學成效的各種反饋信息。而狹隘與單一的反饋是不能夠真正滿足教學活動的需要的,這樣的教學反饋往往是低效或無效的;只有具備了多樣性的反饋,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適應復雜多變的教學活動的需要,才是有效的反饋。而要想形成有效教學反饋的多樣性,需要教學雙方全面認識各種教學反饋形式,并具有根據特定的教學活動內容與任務及具體的教學情境靈活使用各種反饋的能力。

七、交互性

教學不是教與學的簡單雙邊活動,更不是一種彼此獨立的活動,而是以教師、學生為主體的同時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等多種教學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的活動過程,教師要想最大限度的調動與發揮教學中各種因素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效,不單只是需要發揮教與學各自的積極作用,也不僅僅只是要發揮教與學的簡短雙向的交流活動的作用,而是要有效利用與發揮教學中各種因素在整體教學中的作用。這樣一個復雜而多向的交流要正常而高效的進行,所表現的教學反饋應該具有良好的交互性。這種教學反饋的交互性應該反映在多個層面上,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等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性,也包括教師與教材、教師與教學媒體、學生與學習內容、學生與學習環境等人——物之間交互性,還同時反映了在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教學媒體等的人-——物——人的多向交互性方面。通過人——人之間的交流,可以使彼此相互之間獲得一些較為直接對改進教或學方面有用反饋信息;通過人——物(教材、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之間的交流,可以幫助教師或學生通過必要的自我反思,形成對教或學的有用的回饋性信息;通過以人——物(教材、教學媒體等)——人之間的復雜交流,可以幫助教與學雙方從多種渠道獲取對改進教與學的多方面綜合性反饋信息。要想形成這種多層面的教學反饋的交互性,師生雙方需要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多方位的廣泛交流。不具備這種多向性交流,教學就只能停留或局限在簡單而個別的交流層面上,難以形成多層面教學反饋,難以使教與學保持一種穩定的協調性,使正常的教學交流活動受阻。

綜上所述,有效教學反饋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只有同時具備上述特征的教學反饋,才能在教學中更充分有效地發揮改進教學與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的作用。

摘要教學反饋既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也是實施教學活動和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方式與重要手段。教育實踐表明,有些教學反饋對教與學不但沒有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甚至嚴重妨礙正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這樣的教學反饋不僅是無效的,而且是有害的。只有同時具備準確性、針對性、制導性、激勵性、多樣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教學反饋才能對教與學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因此,探討與認識有效教學反饋的這些特征,對于搞好實際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有效教學;教學反饋;教師;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