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變學生態度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11:01:00

導語:教學改變學生態度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改變學生態度管理論文

摘要學生的態度對他的學習發生很大影響。形成和改變學生的態度,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持積極態度,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得不面對并試圖解決的問題。本文論述了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用以形成與改變學生態度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教學學生態度策略

AbstractStudent’sattitudeaffectsalotonhisstudy.Changingthestudent’sattitudetomakehimbevigorousinstudyistheproblemwhichtheteacherhastofaceandtrytomanage.Thepassagediscussedsomestrategyforteachertochangestudent’sattitudeonstudy.

Keywordsteachingstudentattitudethestrategy

在教學中,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該課程。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學生對該課程的態度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前提;學生已有的態度,對于學習與他的態度相一致的材料有助益,而對于學習同他的態度相矛盾的材料則有阻礙;學生具有積極態度時,學習材料通常不會同他的已有觀念發生對抗,有可能同認知結構中的相應觀念形成更清晰、更牢固地聯系,因而學習以后不易遺忘。因此,形成和改變學生的態度,使學生對所學課程持積極態度,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得不面對并試圖解決的問題。

一、基于態度結構的態度策略

社會心理學把態度視為對任何給定的客觀對象、思想或人,都具有認知的成分、表達情感的成分和行為傾向的持久系統,并認為人們努力在各種態度之間、特定態度的情感、認知和行為成分之間保持一致。特定態度的三個組成成分傾向于一致,這意味著某個成分的變化將導致其他成分的相應變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影響學生態度的某一成分而使學生的態度發生變化。

1、認知改變策略。學生對學習材料或某一課程,會在心理產生許多與此相關的認識和信念。這些認識和信念可能是關于該課程內容的,可能是關于該課程形式的,也可能是關于該課程結果的,還可能關于該課程與其他人或物的關系的,每種認識和信念在重要性上和在其效價的強度上是有差異的,它們的綜合就形成了學生對該課程的不同的態度。教師通過各種方法改變學生對該學習材料或課程的認知來影響學生的態度,致使學生對學習該學習材料或課程形成積極態度,這就是認知改變策略。學生對該學習材料或課程的認知的改變可導致對該學習材料或課程的喜愛,也可直接導致學生投入到該學習材料或課程的學習活動中去。

多屬性態度模式提供了改變態度認知成分的策略基礎。運用多屬性態度模式,認知改變策略的具體方法有:

改變學生對課程的評價。這種方法就是改變學生對課程某方面或幾方面的信念。由于受先驗經驗或態度的影響,部分學生會認為學習沒多大意思、知識沒多大用處、上課很無聊等。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信念,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講授不斷提醒學生該課程對其在某方面是“更好的”或“最好的”,如,對高職生來說,教師可以在課程開端介紹課程體系時,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或未來職業相關度講解;在開始講授課程中某部分內容時,提示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在某方面的意義或作用;案例選擇時,貼近學生的實際。改變評價的關鍵是課程表現出對學生的意義。

改變學生對課程的相對評價。學生對課程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認識或重視程度,常常會看重某方面而認為這方面更重要,改變學生對這些重要性的認識程度,是認知改變策略的另一種方法。在高職中,有些課程是專業基礎課,有些是專業課,還有些是通識課;有些是側重學習職業知識,有些是傾向培養職業能力,有些是增加學生的人文素質,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強調這方面,說服學生更重視這方面。

增加學生對課程的新認識。這種方法就是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增加新的概念。可以增加一個以前被學生忽視的方面。例如,對高職學生,告知課程成績40%~60%取決于學生的課堂或平時表現;考試內容著重于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或運用知識于實際的能力等,以強化學生對課程的重視。也可以增加課程與眾不同的方面,例如,告知學生本課程是精品課程;課程內容的許多方面是教師的研究成果或觀點看法等,以增加學生對課程的積極評價。

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課程。這種方法是引導學生從新的視角看課程,如把課程看成是學生自己的某種資源,怎樣擁有它、怎樣有效利用它;從職業生涯角度看課程;從經濟角度、消費角度看課程;從時間利用率上看課堂學習,等等。如果學生認同,就會改變學生對課程的觀點。

2、情感遷移策略。教師利用學生對某事某物某人的積極情感并把他們遷移到對于課程內容的好感上來,這就是情感遷移策略。這種策略,從原理上看,是建立在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利用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來形成新的條件反射。在教學中,可用的方法有:

給予學生不同的肯定。對于學生的進步、與眾不同的回答、個性的作業、閃光點等,予以積極的反饋,形成學生積極情感,這會導致學生對課程的喜愛,進而就會增加對課程學習的投入。

利用多媒體呈現學生喜歡的刺激。課件制作與呈現中,對于色彩、圖案、動慢或音樂的選擇,結構的編排,考慮學生的喜好或賞心悅目,逐漸地學生就會把與該課件形式聯系的正面情感就會轉移到課程學習上。

激發學生對課程本身的情感。上課時,使用幽默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講課的激情與熱情,以增加學生對上課的喜愛。上課所舉的案例或例子與學生所關注或喜愛的對象、事物結合,使學生對該對象或事物的積極情感與課程內容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也產生同樣的情感。

師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對自己的形象進行有效管理,以增加自身對學生的吸引度,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積極情感,進而學生就會把這種情感擴展到教師所授的課程中去。

學生對課程的喜愛會增加他對課程的正面認識與評價,進而增加他們對課程學習的投入度。

3、行為參與策略。行為參與策略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其他需要,如好奇、表現、成就等等,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對課程形成積極態度或改變學生的消極態度。因為,學習行為可以先于認知和情感而發展,導致認知或情感的形成,促使積極態度形成;也可以與認知和情感相對立的形式發生,導致認知或情感的轉變,也促使積極態度形成。如一些實訓類課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就在于學生的行為參與。

行為參與策略,主要是以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為基礎的。與經典條件反射一樣,操作條件反射也需要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一個聯結,但它強調強化物的功能和強化的時間。例如,如果學生出現積極的課堂行為時,立即給與鼓勵性言語的強化,對課堂的積極態度就會發生。如果學生的學習行為,帶來了批評或時間浪費或痛苦,則會對課堂產生否定態度。因此,行為參與策略的關鍵是促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或發生學習行為并同時確保學生感到這種參與或行為是值得的。

行為參與策略的具體做法除了實訓類課程的實訓法實驗法演練法外,還可以是: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并予以檢查;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讓學生來講解;讓學生舉出與概念相關的案例或例子;給學生案例,讓學生分析;讓學生對某內容提問,并獎勵問題提得最多的或最具特色的或最深刻的學生;促使學生參加課堂討論,回答課堂提問,并給于不同的獎勵,如主動發言(不考慮正確與否)給予最高等級、被動而正確回答了問題給予第二等次成績、被動而不太正確的回答給予第三等次成績、被動又錯誤回答記為差,導致學生積極發言;布置多種形式的課外作業,并給予及時反饋。

可以運用逐步升級技術促使學生發生學習行為、一步步進入學習狀態。

二、源于態度條件的態度策略

學生的態度是習得的,是各種主客觀因素不斷作用影響的結果。態度形成與改變過程的多元變量研究表明,態度的形成與改變與學生內在的心理狀態有關,也受外界情境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施加對態度形成與改變因素的影響,來改變學生對課程的態度。

1、動機喚醒策略。學生對課程的態度主要取決于該課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改變態度的一種有效的策略就是喚醒學生的動機,使他們的特定的需要顯性化,導致態度改變。

心理學研究表示,與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課堂學習有關的動機主要有認知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屬需要等三類。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這些動機,使學生投入到該課程的學習。

認知需要,就是想了解與理解要掌握的知識、要闡明與解決問題的欲望。這種需要,一般來說,主要是從好奇心與探究環境等的心理素質中派生出來的。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一些問題或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相關知識,嘗試解決問題,經歷學習情景。

自我提高的需要,就是個體的那種因自己的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在學習中表現為,一方面,學生力圖用學習成績來取得名次或等第。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肯定,或學習行為的贊許,促進學生努力取得更好成績,來喚醒或滿足學生的這些需要。另一方面,同學業上的失敗相聯系的那些可能導致喪失自尊的威脅,也促使學生發生學習行為,努力學習。因此,失敗的威脅也是教師用來形成與改變學生的態度的一種方法。但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能讓學生一直遭到學業上的失敗,一直得低分,那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將引起學生的回避和退縮反應,導致對學習的消極態度。

附屬需要,指的是一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如家長、教師等等)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對高職生來說,來自同學(特別是異性)的贊許也是一個強有力的因素。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的積極評價,學生對某教學活動結果的個人或小組評優,來喚醒與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使學生更積極投入學習。

2、歸因引導策略。歸因理論認為,態度形成和改變是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自我知覺)和經驗進行思辨的產物。學生對他們自己在學習活動中完成得好壞及其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或信念,這些看法或信念影響或構成他們對課程的態度。這些對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的看法或信念也就是歸因。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的歸因進行引導,使學生做出合理、積極的歸因,就是歸因引導策略。

內在歸因和外在歸因。外在歸因就是把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歸因于對學習者來說是外在的東西,內在歸因則歸因于包括人格、品質、動機、情緒、心境、努力以及其他一些個人所具有的東西。歸因研究(Weiner等,1978;Sohn,1977)指出,當把成功與失敗歸之于內部原因時,會引起最強烈的情緒反應;當把成功與失敗歸之于外部原因時,則引起最微弱的情緒反應。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因努力而取得成功,導致極度的興奮、非常高興和狂喜的情緒;因幸運得到成功,會引起意外和驚訝;因能力而成功,導致勝任和自信的情緒;失敗則導致無能和無望的情緒。當把失敗歸因于缺少能力時,會引起最嚴重的不快;將失敗歸因于努力,會感到比歸因于能力更嚴重的羞愧。

穩定的原因和不穩定的原因。原因的穩定與否是指,原因是不是學習者內在素質或外在客體比較持久的特征。有些外在因素相當穩定,如某些任務的難易程度等,而有些外在因素相當不穩定,如運氣等。同樣有些內在原因相當穩定,如能力等,有些則不穩定,如努力等。原因的穩定與否的歸因結果將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行為與學習結果產生影響。把學習成績歸于努力的學生比把學習成績歸于能力的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堅持的時間更長,把失敗歸于能力的學生比把失敗歸于努力的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花的時間更少。因此,努力這種歸因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教師要給學生的學習行為或學習成績以恰當的評價,幫助學生分析成敗的真正原因,引導學生正確歸因,使學生樂意努力學習該課程。

3、認知失調策略。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當一個學生對某個信念或態度對象持有相互沖突的想法時,會產生不愉快地感覺或失調,這將驅使他設法減輕或消除失調的狀態,使相關的態度之間或相關的態度與行為之間變得比較協調。對于對學習或課程持否定態度的學生,教師可以使他們產生認知失調,從而使學生的行為或態度發生變化。

認知失調的研究(J.Brehm,1956;L.Festinger,1957)表明,當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之后,他就會傾向于為自己所做出的行為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辯護。因此,當學生的態度與他的學習行為不一致時,當他們不得不做著相對無趣的作業時,就會產生失調。因為行為本身是難以收回的,所以通常只能改變態度以消除失調。教師可以利用正面誘因如獎勵,吸引學生去做與他的態度不一致的學習行為,也可以用負面誘因如懲罰,來威脅他,讓他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在這里,改變態度的誘因水平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地,過高或過強力的外部獎勵,會降低學習的內在價值,并且也降低了學生對這一學習活動的感興趣而體驗到的愉快程度。

4、榜樣提供策略。學生的態度形成與改變受其周圍的人影響,其中榜樣的影響是較大的。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課程內容與教師自身教學行為為學生提供榜樣。

就課程內容而言,只要涉及到人就可能提供榜樣。教師在講解內容或案例與例子時,選擇一些學生關注或喜歡或仰慕或崇拜的人物,有意識地把這些人物與學習材料聯系起來,如這些人物如何看待這些知識、如何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些知識給這些人物帶來了什么益處、沒有相應知識給這些人物造成的遺憾,等等,向學生傳達這些人物對這些知識的積極態度,引導學生形成對課程的積極態度。

就教師而言,教師對課程的態度,是認真負責還是敷衍了事,是熱愛教學還是完成任務,是喜歡課程內容還是程序化講授內容,等等,影響并形成了學生對這課程的不同態度。因此,教師要控制與設計自己的教學行為,用自己對課程內容的專業與權威、熱愛和激情來為學生樹立榜樣,產生正面、積極的榜樣力量。

總之,影響態度的許多因素是可能由教師操縱的。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一些態度策略使學生對課程的態度更為積極。

參考文獻

1.[美]詹姆斯·H·麥克米倫,何立嬰譯.學生學習的社會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美]J.L.費里德曼,D.O.西爾斯,J.M.卡爾史密斯著,高地等譯.社會心理學[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4.樂國安.社會心理學[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著,謝曉非等譯.社會心理學(第十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