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素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研究
時間:2022-10-29 02:51:52
導語:環境因素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1年秋季,全國城市和縣城的小學開始逐步開設英語課程。赤峰地區蒙古族小學也逐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但在調研中發現,蒙古族學生英語教育現狀并不樂觀。作者結合自身英語教學經驗,對赤峰地區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特點進行了個案研究。本文主要探討環境因素與蒙古族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相關性,提出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環境因素;蒙古族中小;英語學習效果
一、研究背景
2001年2月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從2001年秋季開始全國城市和縣城的小學首先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3年,外語正式列入小學課程計劃。蒙古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外語,主要以英語為主。二十幾年來,隨著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不斷改革,蒙古族學生外語教學在此基礎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與同等條件下的漢授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相比較,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其中的原因與蒙古語授課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研究起步較晚,整體研究水平較低,研究內容尚未適應民族教育快速發展的腳步,無法滿足基礎教育階段外語教學的需求有一定的關系[1]。陳亞杰通過問卷調查、測試以及教學實踐認為在中國,大多數蒙古族學生的英語學習要屬第三語言學習,或純粹的外語學習。蒙古族學生語言教學研究,即外語的學習效果受個體條件、周邊環境、教師的授課方法所制約,教師要因材施教,指導蒙古族大學生努力學好英語[2]。蘇德以民族語言學、語言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教學論)等多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為基礎,探討了影響內蒙古地區實施雙語教學的因素與條件,分析蒙古族中小學實施“蒙一漢一外”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3]。趙劍宏以錫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學為個案從蒙古族中小學英語課程定位出發探討蒙古族學校英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指出“母語作為基本要求,漢語作為必備素質,外語作為發展能力”的雙語教育目標,解決現存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制約因素[4]。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中小學在校人數相對較少,開展外語教學的時間短,但普及速度快。蒙古族學生英語教育現狀并不樂觀。英語課程設置、師資水平、教學方法、學習資源、考試評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直接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因此作者結合自身英語教學經驗,對赤峰地區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特點進行個案研究,了解赤峰地區蒙古族學生英語教育現狀,尋找蒙古族學生學習英語的的共性,分析總結影響蒙古族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內外因素,提出可行性對策,為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相關研究提供材料。本文主要探究其中環境因素與英語學習效果的相關性。
二、研究內容和方法
本研究中所提到的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蒙古族中小學師資、英語教材、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研究主要通過文獻法了解研究現狀、確定理論依據;教師、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學習現狀;課堂觀察掌握課堂教學基本情況;在與外語教研員、教師、學生和家長訪談的基礎上,從主客觀角度闡述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環境因素。
三、研究對象
赤峰市蒙古語授課中小學共59所。本研究選取了10所分布在不同城鎮鄉村的中小學,其中三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學:赤峰市蒙古族小學、翁牛特旗海拉蘇蒙中,阿魯科爾沁旗天山蒙中作為研究對象。赤峰市蒙古族小學位于赤峰市內,具有較好的辦學條件及師資力量;翁牛特旗海拉蘇蒙古族中學位于翁牛特旗海拉蘇鎮,是一所牧區鄉鎮中學;阿魯科爾沁旗天山蒙中位于天山鎮,是一所鎮級蒙古族高中學校。參與調查研究的是相關學校的教師、學生和相關領導。
四、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環境因素分析
學習環境分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本文主要探討微觀環境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微觀環境主要是指學校教育環境。對于蒙古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屬于三語習得,首先不同于二語習得,和母語習得的環境差別更大。同時不同于漢語授課學生的英語習得環境,絕大多數蒙古族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在課堂上培養的。蒙語授課學生的英語學習特征中部分體現了學校教育環境因素的影響。本課題在研究蒙古族學生自身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影響其英語學習的教育環境因素進行了分析,具體包括師資以及教材、教學工具,教學模式,教學評估等,并通過課堂教學觀察和評價,考察研究內容。(一)師資情況分析。英語教師是英語教學的實踐者,也是學校教育環境因素的重要環節。英語教學質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教師素質的高低。在調查中的發現,在優先發展民族教育的政策下,蒙古族中小學的師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赤峰市蒙古族小學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每年級兩個班,共12個班級,配備英語教師4名,均本科學歷;海拉蘇蒙古族中學初一到初三年級一共授課班級數為6,配備英語教師數量3,一名本科學歷,一名函授本科學歷,一名大專學歷;天山蒙中高一年級到高三年級一共6授課班級,配備英語教師數量3,均本科學歷。調查發現,蒙古族中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無論從數量還是學歷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教師編制也基本滿足教學需求。但是教學現狀缺并不樂觀。根據蒙古族學生的特點,蒙授英語課堂有別于漢授英語課堂,蒙授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其英語水平、漢語水平、蒙古語水平有直接的關系。而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是漢語授課畢業生,英語水平很高,但是不懂蒙古語,基本漢語授課;部分教師是蒙授英語專業畢業生,蒙語水平高,但英語水平和漢語水平相對較差;還有部分教師接受的是漢語教育,英語水平高,但僅能聽懂蒙語,在課堂教學中仍無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在大學,蒙授大學生英語教師也同樣存在與學生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在訪談中,相關教師也提出了語言使用方面的困境。教師在課下投入的時間不少,但是教學效果不顯著。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下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二)教材情況分析。教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合適的教材是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保障。在訪談中受訪教師認為教材難度大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赤峰地區,蒙古族學生,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高中,統一使用教育部要求的統一漢文版教材。目前,國內英語教材和教輔資料種類繁多,但輔助英語教材的蒙古文翻譯的英語教材種類少,出版滯后、編譯質量低、配套資源不足。在考察中小學英語教師對現行英語教材,包括容量、難度等做了評價:小學教師認為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難度適中,學生基本能掌握,其中五成教師贊成使用蒙語輔助教材;因牧區學生受漢語水平的影響,初中教師更多傾向于使用蒙語輔助教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中教師認為,針對蒙古族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目前教材容量大于實際需求,是否使用蒙語輔助教材區別不大。綜合分析,學段越高,教材的適應性評價越低。學生英語學習時間越長,與課程目標的差距越大。蒙古族大學生英語學習狀況正驗證了這一點。目前高校針對部分蒙古族學生開設起始班英語課程。起始班英語教程內容較大學英語教程內容,難度小,但是內容陳舊,實用性不強,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調研組對蒙古族中小學常用教學設備、教學資源、使用方式等也做了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在英語課上,小學教師經常使用錄音機,掛圖、卡片和多媒體;初中教師使用錄音機的較多;高中教師使用多媒體的較多。所調查學校均沒有給教師配備電腦。調研發現,英語課堂,教師使用多媒體的頻率較高,但是能夠熟練做課件的教師比例不高。小學多數教師是放一些動畫片,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初中與高中教師多用于練習題的講解,并沒有充分體現多媒體課堂模式的優勢。(三)英語課堂觀察與教學評價分析。英語課堂教學是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渠道。蒙古族中小學全面幵設英語課程的時間短,受教育環境因素影響,英語教學水平整體低于漢授學校。根據筆者實地調研觀察,蒙授學校英語教學多數以常規教學為主,忽略展情境教學以及教材創設的活動任務,課堂缺少英語技能訓練。總體上看,蒙授英語課堂仍舊沒有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讀、寫,忽略聽、說。多數小學班級學生人數在30人左右,便于開展教學活動。但在實際課堂觀察中發現英語教學活動較少,教學模式單一,整堂課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以回答問題的形式進行,形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不高,多數教師漢語授課。初中英語課堂,有部分年輕教師在課堂中設計了口語練習活動,內容上僅限于課本內容,缺少情景創設,不利于學生培養聽、說能力。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師能力問題,一方面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缺乏有效溝通,教師設計的相關情景教學內容難以與學生產生共鳴。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學生不想說,而是學生不會說。英語教學中口語訓練的缺失一直是英語教學改革的短板。蒙古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更加薄弱。英語學習是語言習得過程,學生的聽說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程度。在調查中發現,蒙古語授課學生的英語教學仍舊偏重于書面學習,語言學習的聽、說訓練演變成了讀、寫、背,語言訓練主要是讀課文,寫作文,背單詞,偏離教學目標。內蒙古蒙授高考英語科目的聽力部分尚未計入總分,因此英語教學通常忽略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小學課堂聽、說部分占的比例大一些,但是內容也僅限于課本的對話,聽對話,讀對話,基本無其他拓展內容;初中英語難度加大,課堂中重點放在單詞和語法的講解上,聽、說時間減少,這時學生的英語水平逐漸出現差距;高中英語課文翻譯、語法和習題講解增多,漢語輔助教學的比例也隨之增加。這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現明顯差異,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也相應提高。通過課堂觀察發現部分教師能夠靈活運用教學資源,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根據學生的水平安排課程內容。教學能力低的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課堂配合教學程度低,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教師教學水平的差距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大學里,蒙古族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呈現參差不齊的特點。部分從事蒙古族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在訪談中提到,應該注重蒙古族中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才能在大學時期提高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五、思考與建議
本文對當前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成效與教育環境因素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明確英語學習成效的制約因素的基礎上,縮短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成效與教育目標要求之間的距離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一)高度重視蒙古族中小學英語教學。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教育實踐來看,蒙古族小學英語課程已經全面實施,教學體系和師資隊伍基本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的蒙古族學生開始在新的基礎教育體系下學習英語。但是相關研究表明,蒙漢雙語教育體系中開設小學英語課程,沒有經過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直接套用漢授學校的英語課程模式,在師資和教育環境條件不完備的情況下,全面推廣并實施十年。最早接受小學英語教育的蒙古族學生已經完成了基礎教育階段學習,其英語學習成效并不明顯。在目前的條件下,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蒙古族學生英語教學。教育行政部門,在引進優秀教師和培養蒙漢兼通英語教師方面應提供政策支持、在改善教學條件,教師培訓,外出進修學習方面提供資金支持。本研究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現有情況下,蒙古族中小學英語課程目標得以順利實施,除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外,學校各級領導的教育管理理念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首先要改變和更新教育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英語教學的管理和指導,合理設置英語課程,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降低英語教材中較難知識點的理解難度;根據實際需求,為英語教師提供培訓和外出進修的機會,提高其英語教學能力。研究調查發現,改善赤峰地區蒙古族學生英語教學現狀,需特別關注純牧區中小學英語學習情況。相關校領導應根據牧區學校的教學特點,應積極向上級反映學校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從改進教師資源,教學資源等基本保障方面扭轉現狀,改善牧區學生英語學習環境。(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校擴招以來,越來越多的英語專業畢業生開始從事英語教師工作。但因高校的統一課程設置,目前每年師范類蒙漢兼通英語專業畢業生數量有限,尚不能夠滿足需求。因此,課題組認為,校領導,教育局及政府有關部門應根據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特征,提高蒙古族小學英語師資標準,由蒙漢兼通英語專業教師承擔小學英語教學任務。小學階段是英語語音學習的關鍵時期。在現有英語師資語音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小學生將錯過語音學習的最佳時期,無法改變“蒙古語腔加漢語腔”的英語語音。筆者建議,一方面可以通過高校定向培養方式培養蒙漢兼通的英語專業畢業生,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少數民族英語專業畢業生回到本地區從事教學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高校,特別是民族高校開設蒙古族英語教師的師資課程或培訓班,對英語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培訓,提高其英語教學水平。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設英語課程的蒙古族小學,應配備至少一名英語為母語的職業教師,負責語音和口語訓練。聘請外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語音準確性,創造英語聽說交流環境,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英語教師在職提高英語技能。蒙古族小學開設外教口語課,可以提升民族學校的教學水平,增強民族教育的吸引力,早一步實現小學英語教學的科學設計。(三)增強英語教材的研發,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目前蒙古族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是國家統編教材。蒙古族學生受內在,外在因素的影響,英語基礎差。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無論從社會需求還是個人需求方面都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有關專家建議在編寫適用于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教材過程中,應考慮到少數民族族學生的社會文化生活背景,在內容選定上增加相關知識,切實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以滿足少數民族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5]。在課堂教學方面,就蒙古族學生而言,建議調整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方法和教學形式,以英語聽、說技能訓練為主,同時加入相應的讀、寫訓練,開展小班授課。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采用游戲類、聲形色俱全的教學方法,選用相應的教育技術手段。教學活動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互動性和競爭性,充分調動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廣泛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錄像和電視等教學手段,整合、配置、利用相關教學資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隨著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蒙古族學校雖然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英語教學并沒有取得長足的發展。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受諸多因素影響,發展偏離《課程標準》的目標。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低于同等年級漢授學生。在大學,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低,在培養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方面無法滿足其個人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從蒙古族學生長遠發展來看,需要根據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特點,學習需求,改善影響其學習效果的環境因素,因材施教,尋找一條符合蒙古族學生實際情況的英語教學路子,加強英語中小學、大學“一條龍”教學研究,提高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促進蒙古族學生英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4〕趙賤宏.蒙漢雙語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學生英語學習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2〕陳亞杰.語境視角下蒙古族大學生英語作文語篇錯誤分析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7(01).
〔3〕蘇德.國外雙語教育理論研究及對我國雙語教育的啟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01).
〔5〕顧瑾.促進少數民族英語教育發展的策略[J].貴州民族研究,2019(08).
作者:賽漢其其格 薛蕓蕓 單位:1.赤峰學院 2.巴林右旗西拉沐淪中心小學
- 上一篇: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實施策略分析
- 下一篇:國內外期刊學術論文作者的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