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

時間:2022-03-15 11:04:00

導語: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學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是的,學生如果對作文產生興趣,他們就會腳踏實地,孜孜以求。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記得在指導學生寫一種動物時,考慮到學生對一些奇異的動物知之較少,寫出來的文章會較單調。我就在課堂上播放了《動物世界》的片子,此時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們寫出了題材多樣的習作。有一次,我讓他們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植物,好幾天他們都寫不好。后來我帶他們到大自然中進行觀察,并適機點撥指導,回來后他們一下子就完成了這次習作。教寫讀后感的作文時,我組織他們到圖書室邊看書邊寫,輕音樂把他們帶進了書的世界,良好的讀書氛圍讓他們受到了熏陶感染,迸發出寫作的靈感。我還常運用多媒體提供寫作素材、指導他們練筆……一段時間后,學生對作文課有了興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實踐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豐富訓練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一劑“良藥”。

二、注重個性差異,提倡多層次的要求

由于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知識結構的不同,在指導寫作時,我努力做好以下三點:

1、命題適度放開。

課標要求我們:“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因此,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要讓學生言之有物,揮灑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題上狠下功夫,就要放開學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題目要盡可能符合他們的表達意愿,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如寫《假如我是》、《我學會了》……這樣的半命題作文,由于命題靈活,不會牢牢束縛住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有話可說,也就樂意寫。

在平時的訓練中,對于作文的命題我極少搞“一刀切”。常常多出幾個作文題目,或多提供些寫作素材,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這樣便于他們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所喜歡的來寫。如我向學生提供了這樣一段寫作材料:“一陣大風刮來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來了。小塑料袋飛呀,飛呀……”我引導學生擬定了以下幾個題目:(1)白色的污染(2)你為什么還用我(3)假如(4)一次小隊活動(5)塑料袋的訴說(6)我的家在哪兒……,此外他們還可以自己命題。由于可供選擇的作文題目多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也就寬了,個個寫得眉飛色舞,特別有勁。

2、上交可先可后。

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要求那些“小作家”們寫好后,只要經過認真檢查,就可以拿給老師批閱。這樣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寶貴的寫作素材。對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學生,我則允許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構思、查閱資料及修改自己的習作,滿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質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導,再讓他們重新構思、寫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僅照顧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讓學生認識到了作文的不可應付性。

3、訓練疏密有致。

“題海戰術”或密集型的訓練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智力發展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加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養起來。對于優秀的學生,我適當加大作文訓練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寫兩篇習作,看兩篇課外優秀習作,讓他們熟悉各種題材的作文,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對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學生,則堅持少而精的訓練原則,最多每周安排一篇習作,讓他們能夠“精雕細刻”,課外也只安排看一篇優秀習作。訓練時有疏有密,學生才不會疲于應付,作文訓練也才會有效果。

三、注重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積累

寫作文時,學生常有“無米之炊”的煩惱。要讓他們“有米下鍋”,就要從平時入手,積極引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認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指導他們看有益的書籍,摘錄其中的好詞好句;指導他們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記下來;還指導他們堅持寫各種“觀察日記”……一段時間后,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庫”,寫作文時再也不愁“無米下鍋”了。

我還鼓勵學生“走出去”,主動與別人進行交流。讓他們把自己擬定好的作文題目、寫作提綱與別人進行探討,廣泛聽取他人的意見;把寫好的作文拿給別人評價或修改;組織他們把自己的作文編成小冊子,多方進行交流。通過交流,不斷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作文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養,提倡多樣化的評改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評改中我注重方法的滲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增強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進學生寫作素養的提高。

1、注重作文評語的多樣化。

在評改時,對進步特別顯著的學生,我采用了鼓勵性的評語。如,“這次作文,你進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寫出這樣好的作文,真讓老師吃驚”等,以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對一些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為了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協商性的評語,在與其共同探討寫作方法的同時,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向他們提出更高的寫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條理些,老師一定會更喜歡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膽些,你的作文一定會更棒的。”這些評語就可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條理不夠清晰,想象不夠豐富,這樣在以后的習作中,他們就會有意識地加以改進了。

有時學生在寫作中運用了好的寫作技巧,我就寫上鞏固性的評語。以便他們進一步把寫作技巧鞏固下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經驗。如一個學生在作文開頭時采用了開門見山的方法來寫,我就打上“開門見山,寫得好”這樣的評語,讓這位學生明白自己運用了開門見山的寫法,從而豐富了他的寫作經驗。

2、實現講評方式的多樣化。

根據學生習作的具體情況,有時選幾篇各具特色的作文,進行對比講評,讓學生在對比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有時圍繞作文中的共同問題進行啟發談話,綜合評述全班作文情況,表揚共同的優點,揭示共同的缺點,提出總體性的修改意見;有時把一些佳作整理出來,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讓學生閱讀、欣賞、品評;有時選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組織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析;有時先張貼或印發一篇作文,讓學生在課外思考,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討論并提出修改意見,并著重對修改情況作講評,通過“評——改——評”的循環,讓學生真正評有所得。

總之,只要我們因地制宜,不斷豐富作文的教學形式,并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他們在平時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確實培養起他們自我評改的能力,那么在學生的眼里作文將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見了作文也才不會是“老鼠見了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