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教育大學語文論文
時間:2022-02-26 10:04:39
導語:人文素質教育大學語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提升大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鑒賞能力
對大學語文的這一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功能已被廣泛認同和關注。在現代教育發展的今天,美育和德育是相輔相成的,大學語文就是要培養能自覺學習,有鑒賞能力,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不同時代的不同人物形象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社會、了解生活。如屈原的寧可葬身魚腹也不與人同流合污;杜甫身處困境卻依然懷抱理想,憂國憂民;公叔段的貪得無厭;鄭莊公的陰險狡詐等等,每一段歷史都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不同時代的世態人情,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了解、認識,激發學生們正確的感情傾向,提高辨別善惡美丑的能力,提升大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鑒賞能力。
2.鍛煉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關鍵。尤其是在許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諸如課程設計、實習實訓、技能培養、資格認證等等,但從人文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大學語文的實踐能力鍛煉更具有綜合性。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討論、演講、自學、辯論等不同方式,讓學生對具體的篇目、人物、觀點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評判,同時通過總結回答的方式鍛煉學生具體明確、合情合理地表達思想的能力,讓學生在參與中交流思想、求同存異。
3.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代社會需要有創新意識的人才。這種創新意識需要潛移默化,也需要發掘。大學語文可以提供創造這樣的平臺來發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筆者在《詩經氓》的教學中,讓學生將原文改編成現代劇并課堂表演。對于這種方式,學生們顯得積極踴躍,對于文中女主人公的命運安排也是多種多樣。同時,在成功表演的基礎上,有學生提出“人人演話劇”的想法,讓每個人通過體驗話劇中的不同角色來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命運。這種想法不管能否實現,都讓人欣慰,因為這就是創新意識。學生能不拘泥于傳統的經驗方法,獨立思考、創造,這本身就是創新思維所必需的。
4.強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現代大學校園里發生的惡性事件,許多是由學生心理問題所導致的。現在的90后大學生,生長于社會轉型期面對升學、就業的各種競爭,人際關系的種種壓力,缺乏社會經驗的他們顯得無所適從。大學語文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其中洋溢的人文精神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強化也有作用。我們熟知的許多偉大人物,面對厄運,頑強不屈,司馬遷被施宮刑仍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史記》的創作,并在他的《報任安書》中,還列舉了許多不屈服于命運的人物:“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止他們,還有許多我們所熟知的人,他們的一生充滿坎坷,但他們仍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用他們的經歷來啟迪和鼓舞大學生堅強地面對各種困難。
5.引導大學生的思辨能力
通過對不同時期文學作品的學習,對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導大學生要歷史辯證地對待傳統文化和現象。如曹操在政治上“奸雄”的形象并不影響其文學造詣,傳統的“忠孝”觀在現在看來確有其時代的局限性等等,這些都是在學學語文豐富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對歷史問題和社會現象辯證地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地引導學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大學生正確理解和解決現實問題;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對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理性思考的能力。這“三個有利于”足以體現大學語文的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辨能力引導功能。總的來說,大學語文課程內容蘊含著豐富的精神營養,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其人文素質教育功能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充分認識了其重要性,才能從教學的各個環節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真正實現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根本任務。
作者:曾麗單位:蘭州工業學院
- 上一篇:就業援助月暨就業春風行動活動方案
- 下一篇:住建委紀檢監察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