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公共藝術多元化的可行性
時間:2022-06-05 03:21:14
導語:小城鎮公共藝術多元化的可行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藝術既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又是現代文明在公共空間的展示,它不僅增加了一個地方的精神財富,同時也表達了當地身份特征與文化歷史價值,是本土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載體。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小城鎮、新農村建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小城鎮公共藝術,展現了小城鎮居民生活狀態,表達了大眾情感。黃岡大別山地區自古人杰地靈,人文興盛,底蘊深厚,浩如煙海。如今的黃岡市在湖北省建設“大別山經濟實驗區”的過程中,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大力發展黃岡旅游業的過程中,黃岡市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通過不同形式的公共藝術得到了一定的彰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黃岡的個性與魅力。
一、當代公共藝術的多樣性
當代公共藝術具有社會公共精神,以及提升大眾審美意識、生活情趣和公共生活環境品質的作用。當代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既可以是臨時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既可以是大規模的也可以是小型化的。[1]它可以以壁畫、雕塑、環境藝術、標志性設施、園林景觀藝術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伴隨著新媒體信息技術和網絡的發展,當代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和具有開放性,融合了戲劇、音樂、舞蹈、攝影,影像、繪畫等多種藝術元素,包含一切由社會公眾參與合作的藝術活動,以及廣泛情感交流的公共文化活動。多樣性的當代公共藝術更加注重與周圍環境產生和諧的美感。在鄉村,當代公共藝術甚至可以與田地、湖泊、山川和動植物等進行整合,形成有別于城市風貌、延續當地鄉土特色的藝術形式。[2]無論當代公共藝術以何種形態及藝術形式展現,它都凝聚大眾意志,承載本土文化,體現了現代生活,詮釋了藝術與大眾、藝術與城鎮、藝術與社會關系的新的情感。與此同時,社會文化的豐富性及科技發展的先進性使小城鎮城鄉文化精神與城鄉大眾溝通對話的橋梁。居民的審美出現多樣化與特殊化。傳統的公共藝術形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城鎮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審美需求。當代小城鎮的公共藝術應在繼承地方文化的基礎之上,借助多樣的材料和先進的技術,用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傳承和創新地域文化,以實現小城鎮公共藝術的多元化構建方式,美化小城鎮的公共環境,提升小城鎮居民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二、當代城鄉公共藝術多種表現形態的可行性
社會的發展,使當代城鎮居民思想觀念出現較大變化,當代公共藝術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成為美化公共空間環境,體現地域特色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如何進一步通過公共藝術作品展現黃岡大別山歷史文化性與地域性;如何科學合理地通過公共藝術這一媒介美化小城鎮的面貌,將小城鎮地域文化的精髓有效地融入到現有的公共空間中去,從而滿足當代城鎮居民對新城鎮文化的不斷追求,是黃岡大別山地區及我國小城鎮建設者與藝術創作者所共同努力的方向。同時,我們應充分發揮公共藝術的多種表現手法。探索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小城鎮公共藝術鮮明的特色和個性特征,以強化小城鎮的形象及人文理念,實現小城鎮未來健康、科學、和諧、可持續發展。
(一)多元的地域文化可豐富其創作題材
“地域文化”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定的地理結構和自然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長久發展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獨特的審美積淀與文化歷史傳承現象。地域文化體現出一個地區人們對自然的認識能力、把握方式和審慎角度。每個城鎮因所處的地域不同而具有獨特的歷史地域文化。作為小城鎮地域文化傳承的載體———公共藝術,就是要在滿足小城鎮居民審美的前提下,對那些有益于小城鎮創造性發展的優良傳統文化加以發掘,提煉和表現,在公共空間中轉化為一種有形文化得以傳承。這既是小城鎮個性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小城鎮魅力的體現。大別山地區紅色文化底蘊豐富,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建黨活動的重要駐地,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皖豫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黃岡的紅安烈士陵園、羅田勝利烈士陵園、麻城烈士陵園、英山烈士陵園里的大量人物雕塑作品,生動地展現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斗爭時期,十年紅旗不倒的悲壯歷程及其所體現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突出了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時期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傳承了大別山燦爛的紅色文化,體現出大別山人民高尚的民族精神。東坡文化是黃岡另一筆巨大的精神文化遺產。為傳承東坡文化,在黃岡遺愛湖公園主景區門口的“一詞二賦”四塊巨幅浮雕,以及全國體量最大的蘇東坡雕像等公共藝術作品,再現了蘇東坡在黃州的生活、創作場景。地域文化具有多面性與多向性,既有精神性,也有物質性;既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因此小城鎮的公共藝術創作應從地域文化遺產、民風民俗中尋找創作元素,將其精神理念作為創作的主要方向與思路,強調地域特色的多元發展,并讓其以物質的形式保存下來,以加強公眾對地域文化的認識和情感。
(二)多樣的材料可豐富其表現形態
材料既是公共藝術設計的基礎,同時也是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藝術作品得以最終呈現的基礎。材料的多樣性賦予了公共藝術廣闊的創作空間。各種不同形態的公共藝術作品都是通過材料來體現的,同時物質材料作為其創意的延伸,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傳統的公共藝術表現形態,如建筑、雕塑、壁畫藝術、地飾等都可以根據小城鎮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取材,就地取材,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創作出來的的公共藝術作品,能很好地將傳統文化轉換成可視有型文化,這樣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也能讓人們從材料中感受和了解那段逝去的文化歷史。如在“陶都”景德鎮,采用當地生產的陶瓷來裝飾馬路兩邊的路燈燈柱,巧妙地把景德鎮工藝陶瓷與燈飾完美結合,形成一道景德鎮特有的靚麗的風景,顯得是那樣的獨特和雅致,以蘊涵人文精神的美學風格賦予景德鎮全新的風貌與生命力。如黃岡羅田九資河鎮,自2009年以來,羅田縣深入挖掘當地的紅葉資源,以紅葉為媒先后成功舉辦了五屆“紅葉節”。以開發紅葉為主要內容的旅游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每年紅葉節期間接待游客呈幾何級數攀升。根據羅田地域特色,用石材和陶土材料創作的紅葉雕塑作品,營造了紅葉烏桕清新灑脫的氛圍。再如黃州遺愛湖公園東坡紀念館前的東坡文化地飾,以浮雕的形式展現了蘇東坡“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豪邁情懷,而且將紀念館前的空間裝扮得靈動之韻,營造了氣氛、深化公共人文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藝術觀念的拓展,許多新的材料正在被藝術家巧妙地運用到公共藝術創作中去。從大量的現代公共藝術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藝術家對于材料的關注和倚重達到相當深刻的程度,現代材料的應用不僅豐富了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為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創作想象空間。同時受眾對材料也不再僅僅停留于其外部形態的認識,而更注重材料獨立的藝術語言及其在藝術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數字時代小城鎮的公共藝術創作應該合理利用數字技術的媒介材料的新型性能,以使其更符合當代受眾的視覺文化需求及審美心理需求。[3]數字化公共藝術的創作材料是基于數字技術的媒介材料,這其中包括:計算機、感應器、LED、通訊工具、數字顯像系統、網絡等。如黃州東坡外灘上用LED、塑料、玻璃等材料創作出來的“日月同輝”作品,以倒掛玄月之形與遺愛湖水交相輝映,以表達蘇軾的“月有陰晴圓缺”的意境。材料不僅豐富著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同時其本身也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屬性和藝術價值,它可以使觀者從對作品的簡單理解,到主動參與的狀態,使之成為大眾精神交流的自由的舞臺。在小城鎮的公共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們應加強對材料的個性的了解和感悟,通過小城鎮當地特色材料與現代科技新型材料的結合,借助不同材料本身的表現力,向受眾傳達不同的蘊涵和情感,以實現小城鎮公共藝術多種表現形態,豐富小城鎮公共藝術的視覺樣式。
(三)先進的技術可豐富其創作手法
數字媒體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電子技術、交互系統技術、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和平臺,為公共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各種可能。在黃岡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里,綜合運用多樣新穎的聲、光、電、幻影成像、場景復原、半景畫、大型沙盤模型、置景等藝術手段與形式,從形勢上、視覺上、心靈上以沖擊,營造虛擬空間,達到吸引人、教育人的效果,充分展現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英雄的山———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業績———英雄的精神”。未來的公共藝術作品的技術含量將會更高,公共藝術的創作手段和介入城鎮公共空間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先進的技術使得公共藝術作品借助圖像文字識別、表情識別、語音識別,以及各種傳感器等等,使公共藝術作品不僅是一件作品,它更能通過安撫人心,凈化人的心靈而成為一個能跟人進行感情交流的對象,能夠愉悅人心,引起公眾的情感共鳴與互動,達到藝術作品與受眾之間、創作者與受眾之間的雙向交流,因此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目的不僅僅在于信息的輸出,而更注重的是受眾對信息反饋的輸入。[4]公共藝術是一種大眾的藝術,互動性是公共藝術的重要特性,大眾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數字多媒體技術在不斷的豐富,但從目前我國小城鎮的公共藝術建設現狀來看,借助新媒體技術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數量很有限,互動性公共藝術在我國小城鎮里的發展依然處于滯后階段。只有借助數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創作出大眾能參與、作品與受眾能互動的藝術,才是真正的大眾的藝術、公共的藝術。
三、小城鎮公共藝術未來發展展望
隨著我國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社會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公共藝術應該以一種多樣化、包容性的形式在小城鎮發展起來。[5]當前公共藝術創作提倡新的創意思維和新的創意方式的探索,人們活動空間的不斷拓展和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藝術語言的不斷豐富,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也要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小城鎮的公共藝術應借助多樣的材料及新媒體技術實現多元化構建方式。當然,小城鎮公共藝術創作更應該注重走自己的路,無論藝術家們采取什么樣的創作手法,都應該對小城鎮當地的社會人文精神,自然風貌、歷史文化內涵等加以了解,通過藝術家們獨特的藝術創作思維將小城鎮內在的地域特色與文化精神展現出來,這樣小城鎮公共藝術的發展才能與當地的歷史背景及人文環境產生親切而久遠的對話,體現更為深廣的現實價值和社會意義。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應該積極推廣小城鎮公共藝術的發展,尤其應該注重小城鎮公共藝術的多元化與本土化的互動及創新的發展。以通過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利用高科技的創作手段,將優秀的傳統文化以一種有形的方式展示在公共空間中,世代傳承,這將有利于加深小城鎮人們對公共藝術的認識以及人們的文化素養,提高大眾參與小城鎮公共藝術構建的積極性,讓公共藝術更好地融入小城鎮人們的生活,為推動城鄉公共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袁勛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
- 上一篇:干酪質量安全論文
- 下一篇:中小城市公共藝術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