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時間:2022-08-03 03:13:43

導語: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它包括思想、哲學、道德、法律、經濟和心理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教育活動,是一種完善人格的綜合教育實踐。國外職業教育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兒時就接受生命考驗的古希臘的斯巴達教育,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可以追溯到孔子的“禮、仁、中庸”教育,而“課程思政”的提出是上海在實踐和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首次提出全員、全課程育人的理念。具體體現在2005年啟動實施“兩綱教育”,推進以“學科德育”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改革;2010年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中聚焦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2014年將德育納入教育綜合改革重要項目,逐步探索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

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要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不斷在一些信息孤島間架連橋梁,數字媒體成為可交流、可互動、可交易的平臺,并迅速地在各個領域滲透,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溝通習慣。數字媒體給產業結構帶來的革命性影響,促進了產業銷售模式的轉型升級,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的就業崗位。針對當前發展勢頭強勁、產品形式多樣、內容創意活躍、融合滲透迅速、多元開放跨界的數字媒體產業,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群調整辦學思路,做好服務產業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人才供給顯得尤為重要。

(二)文化數字傳承的現實需要

在文化強國背景下國家文件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1],而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勢必成為文化強國視域下最深沉的底氣與自信。然而,在數字媒體廣泛滲透與全民化應用的當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關注傳統文化。這就需要通過現代數字技術對悠久的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地傳承和推廣,把厚重的文化進行時尚化地塑造,把晦澀難懂的技藝進行多元化地呈現,把經典的佳作進行直觀化地解析,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能夠在文化產品數字化傳播過程中不斷被理解,不斷被認可,不斷被接受,從而能夠讓年輕人更多地關注和熱愛我國的文化,形成一種文化自信,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投入到文化傳承發展的事業當中來。可見,文化的數字傳承不僅是創新發展的現實需求,更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三)道德情操提升的迫切需要

隨著各種數字媒體交流傳播平臺逐漸被大眾普遍接受,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民主化,在這其中,存在一部分人群對于傳播內容缺少深層次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當前網絡內容確實存在一定虛假性、欺騙性和低俗化的現象。根據“抓緊做好頂層設計,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2]的要求,除了從制度方面健全和規范信息、傳播、處罰和監管制度以外,還需要從源頭上通過國民教育和三觀引導,來提升民眾的道德情操、誠信意識和責任使命,自覺樹立緊扣主旋律的網絡內容制作、遵守網絡平臺規則。可見,數字媒體時代對于提升人們道德情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迫切需求。

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的路徑

(一)圍繞政策文件要求,頂層架構科學培育體系

為了加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構建,落實“三全育人”的具體要求,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數字媒體專業群依托區域產業發展的實際,架構服務地方陶瓷文化傳播的培育體系。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相融合的形式,將滲透傳統文化到課程項目教學中,依托區域特點開展文化類數字內容制作,讓融媒體技術使傳統藝術形式“新穎化”,讓文化意識形態在媒體技術下“直觀化”,以助推厚重歷史文化的數字化傳播,探索課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的方法和途徑,探索樹立課程思政品牌和特色。

(二)服務產業數字轉型,踐行媒體人的使命擔當

圍繞國家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校企協同育人等方面的相關政策,主動服務融媒體時代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實際需要,結合數字媒體專業群的實際狀況,以及在數字媒體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積極引進企業的真實項目與項目教學相融合。使未來媒體人能夠根據企業的需求制作可以在各種網絡直播平臺數字推廣的內容,并在課程思政影響下保證數字產品的內容正、畫面美、技術強、主題突出,以更好的服務企業在數字時代轉型升級的新需求,在增加企業參與辦學的主動性的同時,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在企業項目實踐過程中探索零距離就業,以更好地踐行新媒體時代媒體人的使命擔當。

(三)課程思政全程覆蓋,技能鉆研中樹文化自信

針對數字媒體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實體企業轉型和開拓網絡銷售平臺的趨勢,以及無數新型就業崗位的巨大人才需求,數字媒體專業群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部署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依托數字媒體全民化和在意識形態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實際情況,把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建設作為教學項目融入到實踐教學的全過程,并在技能訓練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熏陶。比如與紫砂名人的角色設計相結合、與古窯址的建筑動畫相結合、與戲曲曲目的動畫版制作相結合、與區域民俗文化相結合,在助推傳統文化數字化傳播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和愛國理想。

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探索實例

(一)專業基礎課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時代變遷

盡管專業基礎課程中注重的是學生基礎造型能力的培養和色彩規律的掌握,但是需要在課程思政的具體任務和要求下,在課程教學內容融入一些帶有明顯時代特色的主體和內容,比如《造型基礎》課程中,引入一些《大頭皮鞋》《奶奶的針線包》《火柴盒》等具有悠久歷史和歲月感的物件進行造型表現和新的設計提煉,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立足于平凡生活中常見人物和事物,在造型設計表現過程中描述課程教學中能將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等德育元素與專業知識技能的積累提升相統一,以探尋設計的靈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專業核心課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然而在數字媒體多領域滲透的實際情況中,數字媒體專業群在核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引入文化特色明顯的項目開展教學。比如在《三維動畫場景制作》課程中通過對我國傳統古建筑的三維場景的制作與解析,了解中國傳統的古建筑歷史和文化,立足于區域古建筑的建優勢,充分挖掘“課程思政”精神追求和工匠精神的德育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技能教育內容有機融合。在《動畫角色設計》課程中通過圍繞區域紫砂名人的角色設計,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歷史文化名人和相關名人背后的故事,更加熱愛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立足于宜興本地的紫砂藝術名人,充分挖掘他們的特點,結合“課程思政”道德情操、精神追求、和工匠精神德育元素的要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對專業知識的鉆研精神。在5G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數字媒體廣泛的滲透性、便利性和全民化的發展趨勢背景下,數字媒體專業群只有圍繞“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根據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科學架構課程教學體系,從傳統文化入手,把德育元素通過數字解碼融入到課程教學、項目實踐和崗位實習當中,探索通過思政教育多領域、全過程和全方位的滲透,來樹立未來媒體人的文化自信和精神信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教的深度融合,才是數字媒體專業群課程思政成效的真正體現。

參考文獻

[1]共產黨網.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1-10-18)[2021-07-10

[2]新華網.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

作者:鄧舉青 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