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時間:2022-02-25 03:45:04
導語:傳播學教學改革路徑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時代需要,文章首先闡述了傳播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最后論述了應用型人才視域下傳播學課程改革的路徑,包括立足實際,解釋傳播現象;結合理論,巧設各種問題;情景模擬,活躍課堂氛圍;變革考試形式。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傳播學;傳播現象
在地方院校積極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學科怎樣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研究的重點。傳播學課程需要打破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以適應時代之需。本文從應用型人才視域出發,探討了傳播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途徑。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80年代,社會轉型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工作能力成為時代衡量高校培養人才成功與否的新標準。在美國、德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率先形成了一種新型高等教育類型———應用型高等教育。我國教育部2014年明確提出要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高校轉型,并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地方本科院校積極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時代背景下,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學科怎樣培養出“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專業基礎知識堅實、實踐能力較強、人格品質健全、富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課題。
二、傳播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傳播學既是一門“年輕”的舶來學科,又是一門理論性和綜合性極強的理論課程,它作為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基礎理論課,主要向學生講授傳播學的歷史發展、傳播的結構、傳播的類型,受眾理論研究及效果研究等。同時,傳播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起源于歐美國家,內容涉及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符號學等行為科學,也包含信息論、控制論、統計學等信息科學,由于其主要理論和研究成果來源于西方國家,理論強度大,實證研究較多,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1]。如果對該門課程的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講述方式上,勢必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生也難以把課堂教學內容同實際聯系起來,使得很多學生認為傳播學這門課程對今后工作毫無用處。同時,傳媒專業有一部分學生“重實踐輕理論”思想嚴重,專業技能只能限于盲目性、機械性的模仿,無法做到理論指導實踐,難以形成系統的專業技能。目前,傳播學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模式,迎合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同時也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滿足以培養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應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需要,傳播學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應用型人才視域下傳播學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立足實際,解釋傳播現象。傳播學課程中很多理論涉及多個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單純的理論學習既枯燥無味,學生理解起來也困難重重,例如,在學習“符號與意義”章節時,需要學生對符號學有一定的了解;“沉默的螺旋”理論、“培養”理論等跟心理學、社會學知識聯系緊密,如果學生對這些學科知識沒有一定的了解,在學習該門課程時就會無所適從。因此,用什么方法解釋傳播學中的各種理論知識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選取緊貼現實的新聞案例,如2011年的搶鹽風潮,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集合行為中的個體行為,感染機制的作用,以及謠言和流言產生的社會環境等問題。通過實效性強的真實案例引導學生掌握傳播學知識,既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結合新近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焦點熱點問題來解釋傳播的各種現象,能使學生有更直觀、更真切的感受,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各種傳播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種種傳播現象。(二)結合理論,巧設各種問題。問題教學法是許多學科常用的一種活躍課堂氛圍的方法。所謂問題教學法,即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教師以教材中的各種知識點為契機設置的各種問題,或者讓學生結合理論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掌握相應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傳播學教學中設置各種問題,就是要巧妙地把書本上的抽象化理論或靜態的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思維提供形象支持。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需求度,力求創設出新穎、有吸引力的問題。例如,在講授“地球村”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村落是一番什么情景?”由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經驗,感性地認知“村落”的情景,在此基礎上理解“地球村”的概念[2]。問題設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置問題,啟發學生根據問題來學習理論知識;一種是教師根據教授內容,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最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形成結論。(三)情景模擬,活躍課堂氛圍。在傳播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改變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虛設情境,即常說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一個接近真實的情景,選取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情景模擬,根據模擬內容來展開討論,真實體會與之相關的傳播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為體會群體壓力和趨同心理的真實感受,教師選派八名學生分別扮演班長、團支部書記及普通同學,讓其中一名同學與其他同學意見相悖,在激烈爭辯中觀察這名同學的種種表現,從中體會多數人意見對個人意見產生的壓力,以及個人避免遭受制裁而轉變態度立場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下對群體壓力和趨同心理的種種表現留下深刻印象,在無形中快速掌握這種理論的內涵[3]。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設置各種情景讓學生參與,也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提供素材,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為教學互動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也只有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才更趨于表達、善于學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實現有效互動。(四)變革考試形式。理論的學習是為了指導實踐活動的開展,考試只是一種檢驗學生綜合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并且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檢驗手段。傳統的考試制度將學生局限在書本中,這樣的考試形式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要求,學校應該積極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如采用口試、綜合能力測試、論文、筆試相結合的多元化考試方法,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全面評定,以考試手段的多元化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抓住學生未來的職業領域的實踐性特征進行教學,作為理論性強、實踐性弱的傳播學課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讓學生掌握各種晦澀難懂的傳播理論并把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門學科教學改革的一大重點和難點。本文從現實案例、問題引導、情境模擬、變革考試四個方面探討了傳播學教學改革新路徑,以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崔汝源.淺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傳播學概論》課堂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4(28):276-278.
[2]王平.問題教學法在《傳播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J].今傳媒,2013,21(12):138-140.
[3]曾慶香.案例教學法在《傳播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J].青年記者,2009(14):89-90
作者:田俐 單位:貴州省銅仁市銅仁學院人文學院
- 上一篇:媒介農業技術推廣報道內容分析
- 下一篇:韓國家庭劇主題選擇傳播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