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8-25 08:42:44

導語:三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農信息化問題與對策

一、“互聯網+”背景下陜西“三農信息化”的現狀

2018年4月19日國家主席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在會上指出要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2018年初,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圍繞黨的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分析三農工作中面臨的形式和任務,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并進行部署,而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振興的全面發展,都離不開農村農民農業“三農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三農信息化”的切實推進和落實,成了我國新時期新經濟常態下的重大舉措之一,也是切實貫徹黨在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解決對策。同時陜西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大區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結合陜西農情特色,整合適合農村豐富的信息化應用服務,助力“三農信息化”發展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目前陜西省“三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而“三農信息化”是解決我省目前“三農問題”的重要路徑之一,更是陜西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和依托。

二、陜西“三農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陜西省地處西部地區,農業人口占陜西省人口總數的65.7%,“三農信息化”是關系陜西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陜西農村農民農業“三農信息化”總體上處于初級階段,并沒有進入農村農業農民“三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現代化時代。而新形勢下,隨著陜西經濟的發展,在“三農信息化”發展方面由于受到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環境、教育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影響,陜西省三農經濟發展和信息化發展之間依然存在著不協調的關系,并且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農村電商發展處于初級未成熟階段。農村電商在三農建設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任然處于初級階段,農村電商發展區域不平衡,大多農村地方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消費者和經營者對農產品電商的認知欠缺、農村電商精準人欠缺、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建設不完善、網購食品安全隱患、物流包裝運輸綜合成本較大和消費者維權問題等。(二)農民對農村農業“三農信息化”認知不足。由于目前農村農民剩余勞動力基本屬于教育水平較低的中老年和較小的留守兒童,從意識上不能認識到信息化對三農具有重要意義;從行動上由于文化素質較低限制了農民對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和接受,缺乏信息接受的有效渠道和信息化技能,對于各方面信息資源的搜集、獲取、整合不能有效落實到農業生產勞動中和農業生態營銷鏈中。尤其目前政府政策的導向、信息傳播的供給渠道也不符合三農中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市場供需現狀、國家有關農業政策等信息的實際需求。(三)農業農村農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專門的“三農信息化”相關基礎設施,欠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電子數據庫、農業信息獲取及處理專業系統、農業決策支持系統等。從農村計算機、信息存儲和處理、通訊、網格、多媒體、人工智能、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遙感技術)等方面基礎設施非常欠缺。甚至有的農村連基本的網絡公共設施都沒有配置,無法進行三農相關的網絡信息搜集和查詢。(四)三農信息資源整合和有效共享不到位。目前響應黨的號召各地開展了農業大發展,尤其信息化大發展,有的不考慮當地農村農業農民特色,大力開展激進的信息化三農企業,經營不善導致虧損和資源浪費。涉農信息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和整合,農工商產業鏈生態圈不能閉環可持續發展。三農行政監管和服務信息化水平不高,政府大多停留于政策下方,三農信息化在中央、省、地、縣、鄉(鎮)、村等不同層次信息化服務與信息化區域差異問題依然存在,具體落實到鎮村組等沒有一個專業而強大的執行力團隊去一對一幫扶執行,更加欠缺執行過程中的全方位細節化監督,尤其三農信息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更是比較嚴峻,不能精準信息化扶農。(五)缺乏新型“三農信息化”精準人才。缺乏專業的“三農信息化”農業政府領頭人、企業領頭人、村落領頭人以及“三農信息化”強有力執行和監督政府和民間團隊。由于三農的主體是農民,而目前我國農民的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限制了農民對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且缺乏模范新時期信息化職業農民帶頭人,不能有效的推進和落實國家相關惠民政策。

三、陜西“三農信息化”的戰略對策提案

具體從政府信息化服務職能的完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信息化聯攜、行業組織協會信息化聯盟、農民自身信息化教育學習等四大方向提出對應的“三農信息化”有序推進的可行性戰略對策。(一)政府政策職能方面。第一,加強新時期新農業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相關部門設立專項資金和提供優厚福利和發展晉升空間,大力鼓勵和推進對農業記者、農業情報搜集和分析專員、農業規劃師、農業科技人員、電商新農人等新型信息化資源整合和運行的職業農人隊伍的培養和引進,扎根在農村帶領當地農民推進農村農業相關三農信息化事務。第二,打造“互聯網+”現代農工商聯攜信息化營銷生態圈,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1.加強和規范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設,把握現代農業轉型發展趨勢,利用互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生態農業新模式。要使農村電商在鄉村振興中的發揮巨大助推作用,圍繞農業開展B2B電商,圍繞電商開展跨行產業鏈聯攜;2.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主導進行農工商信息資源共享和聯攜,發展智慧養老旅游+田園綜合體融合的特色小鎮和村落文化以及影視拍攝基地小鎮,圍繞“三農信息化”綜合資源打造閉環農工商聯攜信息化營銷生態圈。第三,政府主導加強并落實對農民信息化的服務和指導:推進農民信息化相關技術的普及和培訓、農村信息化需求的引導教育,推行有效的信息傳播途徑,主要利用信息化傳播手段,加大傳播覆蓋面,快捷有效地向廣大農民提供技術、信息和資訊服務,是農民逐漸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要求,向職業新農人轉型升級。第四,搭建推廣宣傳信息化平臺,全方位開拓增加農民收入途徑方面信息化路徑:搭建一個三農資源信息化整合平臺,通過網絡信息化傳播擴大農村旅游的宣傳,規范引導盤活利用農民閑置房屋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即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采取作業回購、統一租賃或者農戶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整合本村農民閑置房屋,組建農民住宅專業合作社,進行自主經營或對外合作,把類似既有閑散資源整和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信息平臺,開展信息化農村民宿運營項目。第五,將“三農信息化”納入新農村建設以及解決“三農問題”的國家戰略部署:信息化不應是一個與其他戰略相獨立的概念,而要貫穿于各大戰略落實的始終,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新農村現代化,以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從而推進農民現代化,進而全面推進“三農信息化”。第六,創造良好的“三農信息化”相關企業的聯攜與融資環境: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各項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同時要精準引導各類企業、經營大戶的投資運營及風險規避等信息服務,積極引導信息化產業入駐農村,給與入駐企業或者投資者各方面優惠政策扶持。第七,加強農村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1.完善農業信息網絡服務體系、農業信息監測與災害預防系統、市場供求信息體系、農產品價格信息體系、電子商務培訓體系、農村勞動力技能素質及繼續教育體系等;2.完善“三農信息化”行政服務管理系統,建立農村綜合情報信息體系并完善對執行的行政部門的監督體系及有效傳播模式的開發和引導,推進農村醫療教育福利信息化普及、農村信息化法制建設的普及;3.完善農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推行互聯網+醫療健康診察,推行遠程醫療,建立互聯網遠程醫療專線保障,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高農民健康醫療;4.針對我國“三農信息化”建設的重大要求,重點圍繞農業智能信息處理技術、農業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與農田環境質量檢測技術等方向進行研發和推廣,進行源頭技術創新、技術平臺構建和重大產品研發,促進我國各界發展“三農信息化專員”使三農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三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資源配置。(二)企業教育科研機構協會方面。第一,加強信息化科研教育農村農業產學研實際聯攜和項目孵化和落地:建議改革中國大學教育體制,回歸新型知青下鄉教學實訓一體融合,高校教育機構在政府的主導下與農村及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聯攜訂單式培養農學和信息化學科跨專業聯攜人才而且教師帶領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三農踐行,即大學教師和即將畢業的學生每學期固定下鄉去進行支援和指導,這樣一方面解決了三農高素質信息化勞動力緊缺問題,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個三農職業新農人的格局,推進了三農信息化建設。但是這方面需要國家給與大力的資金補助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完善高校教育和教學考核體制與農村農業農民三農發展相融合的法規和體制。第二,高校以及科研機構也應該把建立農業智能信息處理、虛擬現實、數字測控技術和農業物聯網等實驗室作為重點研發方向。積極響應政府的引導和號召建立三農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積極開展相關科研項目的研發以及轉換為生產力,從而讓科研基金與農業成果相互轉換,切實推進三農信息化進程。第三,把日本農協JA的部分職能與中國陜西本土特色融合,強化協會在政府、組織、企業、農民之間的橋梁作用,推進農協與其他相關信息化行業協會的建設,加強與農村農民農業信息化交流。(三)農民自身方面。農民自身也需要素質和信息化專業技能的提高,明白農村信息化的重要性,與時代接軌,向職業新農人轉型升級。農名要從意識和行動上積極接受和配合政府的號召,學習和踐行“三農信息化”相關知識、技能。培養自己查詢信息的能力、網絡營銷農產品的能力、獲得農業生產服務的能力、便捷生活的能力。以全新新農人轉型的身份投身到自己切實的農業事務中去。

四、結語

明確互聯網+背景下陜西“三農信息化”一系列現實問題在“三農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中非常重要。“三農信息化”戰略對策路徑轉型升級與順利推進離不開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以及協會組織和農民多方各界的深入融合和“三農信息化”產業聯攜。政府需要對“三農信息化”進行精準扶持政策的制定和指導,準確把握“三農信息化”行業市場發展動向和趨勢,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公平競爭和投資機制,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拓展農工商信息化聯攜渠道和路徑,引進和培養農村信息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企業高校協會也需要做好在“三農信息化”中間的綜合資源整合的橋梁作用;而農民自身更是需要增強對“三農信息化”技能的學習和有效利用。陜西省三農的發展,也屬于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新形勢下不能單純依靠傳統的土地、資本、勞動力三位一體進行發展,而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即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AI人工智能等多種新時期的技術促進現代化三農發展,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與加快三農轉型升級。從而總體上切實推進“三農”電子信息化農務、電子信息化政務、電子信息化商務和電子信息化信息服務,進而真正做到互聯網+背景下陜西“三農信息化”戰略路徑全面轉型升級,推動陜西三農建設,振興和促進三農與陜西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斌,李海燕.“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業現代化[J].中國市場,2015(38):161-162.

[2]王歡,馮飛.“互聯網+農業”背景下山西汾陽核桃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果樹實業技術與信息,2017(2):39-43.

[3]初洪龍.基于物聯網的智能農業大棚的研究與實現[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4]孟震.“互聯網+”助力化解我國“三農”問題路徑探索[D].廣東海洋大學,2017.

[5]王一方.“互聯網+三農”背景下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市場與貿易,2017(3):123-126.

[6]劉永偉.移動互聯網+環境下農產品的營銷模式探討[J].品牌,2015(10):52-54.

作者:梁惠珍 馬香品 肖飛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