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論文
時間:2022-01-11 11:29:00
導語: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多,比重大農村人口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基數過大,是我市工業化進程中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艱難的直接原因。發達國家農業勞動力僅占總勞動力的6%以下,而我市2005年全市年末人口109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8萬人,約占76.7%。2008年我市農業人口約9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12畝。遠遠低于全國人均4.2畝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需要轉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巨大。
1.2未能實現真正的長期性的轉移我市現階段轉入非農產業的勞動力絕大部分不在遷入地永久性居住。這說明我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只是暫時性的,進城農民并沒有完全脫離農業。外出務工只是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一種手段。最終他們依然會回到土地上。因此,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的農村、農民問題。
1.3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整體素質不高種種原因導致我市對農村教育投入較少,義務教育的基礎比較薄弱。并且,隨著教育成本的提高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讀書無用論”又有所抬頭,農村中小學生流失嚴重,很多孩子未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
1.4以青壯年為主。據《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載: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28.6歲,外出打工者的年齡趨于年輕化。
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對保定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2.1積極影響
2.1.1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能促進保定市經濟增長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可以緩解保定市農村的人地矛盾,促進勞動資源由低效益的農業部門向高效益的非農業部門的轉移,從而提高勞動力的總體收益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2.1.2有助于改變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勞動者素質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后,受城市文明和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認識到家庭收入的高低更多地依賴家庭成員的素質,而非數量。因此,更加注重對子女的教育和自身的學習。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同時也為未轉移的勞動力提供了示范,使整個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得以提高。
2.1.3提高農民收入,為農村的發展積累資金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打工,增加了農民收入。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增加就業崗位的同時,還緩解了農村資金緊缺的矛盾,為農村經濟的發展積累了資金。
2.1.4提高城市化水平,擴大內需城市化是落后的農業國走向發達工業國的必由之路,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擴大內需及投資需要。
2.2消極影響在看到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在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其不利影響。
2.2.1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以青壯年為主,造成農村人才流失,阻礙了新農村建設進程。留守人員接受新技術、新的生產方式的難度較大,使得農業生產后勁不足。同時人才的流失使文化素質本來就偏低的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更為低下。
2.2.2“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將會影響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父母的關愛和良好的教育一般無法獲得。有些過早輟學,或打工或游蕩,必將影響到我國和諧社會的發展。
2.2.3農村剩余勞動力無序轉移對流入地公共事務的管理帶來的影響。由于流往城市的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工作和居住狀況不穩定,使得管理的難度和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給流入地住房、交通、教育、衛生和基礎設施等帶來了沉重壓力。
3制約保定市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的因素
3.1體制和政策的影響在我國許多制度方面的因素影響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如:
3.1.1土地制度。土地是農民生存、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農民不會輕易放棄土地使用權,因此很難徹底遷移到城市。另一方面,現行的土地制度對農民具有一定人身約束,也難以合法轉讓其代表的相應權益,影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3.1.2戶籍制度。現行戶籍制度對人口流動仍然具有較強的限制作用,以此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如入學、社會保障等,對農戶舉家長期搬遷具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3.1.3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我國實行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套政策,轉移到城市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不享有城市居民的社會福利。2008年我市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參保率僅為12.9%,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左右,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為15%左右。社會保險體制也使得農民難于徹底離開土地,實現長期的真正的轉移。
3.2轉移的成本過高在我市經濟較為落后的縣,所轉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大多出自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家庭,原因在于低收入家庭沒有支付進城務工的路途食宿費用以及由于信息不暢,經常發生的因難以就業而增加的費用等流動成本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尋找工作過程中的種種歧視性冷遇,以及家中無人照料的老人、孩子更是增加了農民工的心理負擔成本。
3.3流入地吸納能力不足。第三產業是吸納勞動力的關鍵產業,目前我市第三產業約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33.3%,同發達地區相比,我市的第三產業至少要低8個百分點。第三產從業人數不僅低于國內和全省,更大大低于發達國家50-60%的比例,也低于發展中國家30-40%的水平。
3.4農村剩余勞動力整體素質較低。勞動力素質越低,就業面就越窄,有效轉移的難度越大。我市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農村勞動力,大多數技能單一,甚至沒有什么技能,文化水平低,難以滿足用工單位需求。另一方面,勞動力素質低,不善于把握信息,增加了流動的盲目性,使轉移的風險加大,阻礙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4對策和建議
4.1建立和完善促進我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措施
4.1.1改革戶籍制度。現行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以及以戶籍制度為基礎形成的就業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導致許多進城農民無法獲得真正的市民身份,也無法享受城市市民的各種社會保障,而這種脫節的現象大大制約了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進程。從長遠看來,改革戶籍制度、取消城鄉戶籍之分、勢在必行。
4.1.2改革現行的土地制度。隨著耕地的不斷減少以及農業機械化的進程,農業生產(特別是我市的平原地區)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原有的按人頭平均分配耕地、土地使用權無法流動的土地制度,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市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耕地難以形成經營規模。因此,應考慮改革現行的土地制度,實現土地規模經營。
4.1.3建立全面覆蓋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市農村剩余勞動力之所以不能實現真正的長期轉移,根本原因在于其年老后對土地和子女的依賴,如果不改變依靠土地和子女養老的現狀,農民便無法真正離開土地,不可能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
4.2擴大就業渠道
4.2.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產業化經營,實現以工促農、以企帶村,實現農業就地變工業、農民就地變市民,使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融合在一起,既解決了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又避免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帶來的各種問題。
4.2.2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鼓勵農民回鄉創業。一些農民工在經過幾年的打工生活后,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技術和經驗,他們回鄉后興辦企業,帶動了一方農村脫貧致富。對此,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4.2.3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實現農村集約化經營,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推動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是產業的發展,也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一個重要領域。
4.2.4加快小城鎮發展。以縣和中心鎮為主體的城鎮也是我市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一條重要渠道。加快小城鎮的建設,可以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人口的城鎮化水平,活躍農村市場,帶動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為廣大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更多的崗位。
4.3做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服務工作
4.3.1完善農村勞動力市場體系勞動保障部門及時、免費提供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也可在農村地區發展培育多種形式的勞動就業中介服務組織,積極開展對農村勞動力資源的調查、登記、培訓、職業介紹、管理等,有組織、有計劃地將農村剩余勞力輸送到城鎮、企業和單位。避免農民工流動的盲目性,降低流動成本。
4.3.2健全農村勞動力培訓機制,提高勞動者素質,拓寬其就業面并提高其就業競爭能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強其就業競爭能力,是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根本。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使更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掌握一至二項專業技能。
5結語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逐漸減少,農村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是必然。如果這些剩余勞動力不能順利從農業中轉移出去,不僅農民的收入很難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也會嚴重受阻。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否順利有效地轉移出去已不僅僅是農民問題,它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社會問題,關系著我市經濟發展的全局。可以說,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是提高農業產出效率和農民收入水平,實現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社會更加和諧的重要保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因此,當前的迫切任務就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參考文獻:
[1]丁兆慶.中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戰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
[2]鄭萬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面臨的現實困境.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1日/第010版.
[3]于小妹,孔榮,徐彥.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特點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年11月第6期.
[4]劉先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利弊與措施.
[5]《勞動合同法》.出臺后保定市農民工勞資關系的調查報告/blog/static/8521570620089694329711/.
本文系2008年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保定市經濟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080229)結項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對保定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現狀、對保定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及當前制約保定市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加快保定市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