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業盈余控制調節利潤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19 08:36:00

導語:上市企業盈余控制調節利潤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市企業盈余控制調節利潤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減少盈余管理的措施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美國的會計學家斯考特、不同學者對盈余管理的認識有所不同、盈余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人員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對外財務報告過程、盈余管理是一種蓄意的、有目的的行為、為什么會產生盈余管理、為什么能產生盈余管理、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證監會相關政策的制定、會計準則等相關法規的制定、完善的信息披露、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二十一世紀初,隨著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不斷暴光,人們對會計的誠信問題給予了極大的不信任。但同時,讓人們更為震驚的不是造假,而是那些合法的利用盈余管理對利潤的調節。也有人認為,盈余管理是必要的,對公司的發展有好處。那我們到底如何來理解盈余管理及其性質?本文試著作一簡單探討。

關鍵詞:盈余管理財務報告職業判斷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近幾年來關于盈余管理的話題越來越多,隨著話題的增多同時也存在頗多爭議。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呢?一個企業進行盈余管理是好(利大于弊)還是壞(弊大于利),亦或好壞參半?諸如此類問題,在會計界引起了廣泛爭論,目前仍未達成共識。俗話說理越辯越明,從長遠來看爭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我們的看法一點點更趨近真理更接近事物的本質。筆者也將就盈余管理談一點自己的拙見,以作引玉之磚。

談到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有三種比較權威還算比較廣泛認可的定義。其一是美國的會計學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在其《財務會計理論》中這樣寫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使經營者自身利益或企業市場價值達到最大化的行為,盈余管理是會計政策的選擇具有經濟后果的一種表現。”其二是美國的會計學家凱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認為,盈余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人員通過有目的地控制對外財務報告過程,以獲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還有一種代表性的觀點是Hedyt和Wahlen于1999年提出的,他們這樣解釋盈余管理:當管理層在編制財務報告和構建經濟交易時,運用判斷改變財務報告,從而誤導一些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根本利益的理解,或者影響根據報告中會計數據形成的契約結果,盈余管理就此產生了。

雖然不同學者對盈余管理的認識有所不同,但還是存在一些共性。如,第一,盈余管理的主體是管理層(經理、董事會或控股股東);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種蓄意的、有目的的行為;第三,這種行為會誤導投資者、債權人或一些相關利益者;第四,他們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取私人利益(也許在獲取自己利益的同時還會給其他人帶來利益,但這不是他們的初衷只是副帶結果而已)。

我們對盈余管理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之后,下面再來探討一下盈余管理是好是壞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應否在企業提倡盈余管理的問題。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立場,你是站在哪個角度來對其評價。如果不先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會得出一個矛盾的結論。我們把立場分為這么幾個方面:1、站在國家立場(確保國家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2、站在管理者角度(得到最大的報酬);3、站在投資者角度(能得到對決策有用的信息);4、站在政府加強稅收的角度;5、站在債權人及其他相關利益人的角度。我們本文對盈余管理的探討是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通過對盈余管理概念的理解,我們知道,進行盈余管理最終的結果是影響了財務報告(主要是財務報表),而這些財務報告是提供給投資者或潛在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那盈余管理的好壞問題就變成了,進行盈余管理和不進行盈余管理提供的財務報告哪種更有利于投資者決策的問題。美國FASB在SAFC中寫道:財務會計的目標是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這與我們研究盈余管理所站在立場是吻合的。

現在我們可以探討盈余管理好壞的問題了。財務會計有四個基本程序: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我們以確認為例來作一下描述。第一步確認為最終提供出有用的財務報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確認保證了有用的信息能夠進入會計核算系統,最后反映到財務報告中去。如果對重大的、有用的財務信息沒有確認,那這些信息就進入不了會計系統,最后也就反映不到財務報告中去,這樣就會使財務報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同樣,一些無用的財務信息甚至虛假的財務信息我們就不要確認,否則在財務報告中反映一些無用的信息會分散投資者的注意力,也會使財務報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由此看來,確認如此重要我們就不能任意進行確認,那我們的依據是什么呢?確認有四項基本標準,即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雖然確認不能隨意,但我們從這些確認的基本標準中也可以看出,這些標準是一些定性的標準,仍舊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確認不確認,什么時候確認,確認多少?這都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也正是這一點給了管理當局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尤其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經濟業務越來越復雜,這更增大了確認的難度,同時也增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間。會計活動離開不開職業判斷,它貫穿于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帶有主觀性的職業判斷就是為了給投資者提供更有用的決策信息。也就是說會計職業判斷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求會計人員以具體發生的經濟業務的實質、特點為依據,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來判斷,不能考慮任何私人利益。很明顯盈余管理是有悖于這一點的,他在判斷方面站在了管理者一方,考慮的是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因此,從本質上講,盈余管理是有害的,也就是我們不應在企業提倡盈余管理,我們應盡可能減少盈余管理行為(因為盈余管理是杜絕不了的)。

二、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很多,對這些原因的分類方式也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都可以進行一種分類。在這里,筆者從盈余管理為什么會產生及盈余管理為什么能產生兩方面入手來簡單分析一下。

(一)為什么會產生盈余管理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很明顯的,就是兩個字—利益。誰的利益?當然是管理者的私人利益。

隨著公司制的發展,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所有者和經營者分別代表著兩個不同利益的群體。當然有時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我們說他們的利益一致總是相對的,而利益的不一致是絕對的。根據公司的理論,經營者與所有者雙方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況。經營者總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經營者就會利用此優勢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舉個例子:根據合約,當企業下年利潤達到1000萬時,經理就能拿到100萬元獎金。那么,在下年的經營過程經理就會根據實際的經營情況做出估計,如果經理預計:

1、在正常情況下利潤達不到1000萬,但相差不多,這時他就很可能會進行盈余管理來調增利潤以達到目標。如,利用沖回資產減值的方法。

2、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目標時,他又極可能盡可能在本期多確認費用、少確認收入來個bigbath為下年盈利做好準備。

3、利潤將會遠遠超過目標,那經理又可能會進行盈余管理隱藏一部分利潤以備后面年份使用。因為,超額部分沒有獎金,達到目標就可以了。

在管理者謀取私人利益同時可能會有如下情況:

1.管理管理者謀取私人利益同時,損害或降低了提供報表的有用性。

2.管理者謀取私人利益同時,沒有降低甚至提高了財務報表的有用性。在這里我們需要說明一下,情況1是我們所討論的典型盈余管理行為所致。至于情況2不再我們所說的盈余管理范疇。因為,根據我們前面的論述盈余管理的結果就是會損害財務報告的有用性,那我們如何來理解管理層獲得的私利呢?正如前面所說,所有者和經營者有相對的利益一致的地方,這里管理者獲得私利而同時所有者也同時獲得了利益——報表有用。這是一種雙贏的結局。這也是我們公司制企業希望看到的一種局面。其實理論中的激勵成本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可見,關鍵不在于管理者是否獲得了私利,能否提供有用的財務報告才是關鍵。而盈余管理會影響財務報告的有用性繼而給管理者帶來私利,也就是說利益是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動因。

(二)為什么能產生盈余管理

在談為什么會產生盈余管理時,我們提到了一個理論,其中有一點就是所有者和經營者信息不對稱,這一點其實也是盈余管理為什么能夠產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信息的不對稱為盈余管理產生提供了先天土壤。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制度方面。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中對許多業務的核算都提供了多種可選擇的方法。企業的數量成千上萬,性質又各有不同特點也各不一樣。我們總應該相信通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從眾多方法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從這個層面考慮,在核算上搞一刀切是沒道理的,但也正是這一點讓一些懷有私心的管理者鉆了空子。

那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后能不能為了堵這個空子而把所有的業務處理方法都限定為一種呢?顯然這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英國會計準則在序言中指出:“會計準則并非僵硬不變的條文的匯總,它不能取代根據各種信息做出判斷和活動。”FASB在SFACNO1.中提到:“盡管在整體上財務呈報籠罩著一層精確的光環,但具體到財務報告,只有極少數計量不是估計。”美國會計學家佩頓也指出:“現代會計需要在許多場合運用估計和判斷。”可以看出,會計判斷始終貫穿于整個核算程序中,而存在判斷,那有意圖的人就可利用這一點進行盈余管理,既然不可避免是否我們就應聽之任之呢?當然是否。因為,盈余管理損害報表有用性,雖然不能避免但我們可以改進我們的相關準則、制度,完善我們的會計準則、制度,盡可能堵住進行盈余管理的漏洞,以提高財務報告的有用性。

除了準則、制度的靈活性為盈余管理產生提供了可能性外,其滯后性是另一原因。隨著科技的發展,業務是越來越復雜,出現了許多以前不曾有的業務、工具,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最好的說明。由于新出現的事物在已有的準則和制度中并無明確規定,這也為管理者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間。

三、減少盈余管理的措施

如何盡可能減少盈余管理行為?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使所有者與管理者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來。也就是說你為我謀了利那你自己也會獲益,假如你損害了我的利益那你也將受到損失。像我們文中舉的一個例子,如果企業只用實現利潤這么一個指標來決定對管理者的獎懲顯然是行不通的,這樣會使管理者采取一種行為利了自己而損了投資者。

(二)證監會相關政策的制定(針對上市公司)。比如,對公司的上市、配股等問題,要規定一系列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指標。如果管理者想通過盈余管理達到某些條件必然有損另外的規定條件,讓他顧此失彼。讓那些真正是有潛力、經營能力強的公司才能滿足這些條件。當然關于限定條件的指標體系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還有待相關學者進一步研究。

(三)會計準則等相關法規的制定。對于準則的靈活性,我們應盡可能減少公司的一些可選擇性,以彌補一些漏洞。如新準則規定對于計提的長期資產減值不準再沖回就是很好的措施。對于滯后性,相關部門應成立專家組密切關注市場經濟中出現的新事物,及時采取措施以對其進行規范。可先頒布一些臨時性指導法規,待成熟后再正式頒布行成正規制度。

(四)完善的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不違法,沒有違背相關準則和制度,也就是說通過盈余管理反映出來的報表不是錯的,只是不合理,不能直接的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如果信息使用者具有足夠的專業水平,只要披露是完善的,那不管企業如何進行了盈余管理,他們都能夠識別不同的質量盈余數字,從而對企業的價值做出無偏估計。然而對于使用報表的投資者來說一部分是有專業水準的,一部分是不太專業的。對于不太專業的投資者來講,他們沒有足夠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他們僅僅關注幾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如,利潤),然而管理者往往就是做這些指標的手腳。對于不太專業的人士來講,這幾個被做過手腳的指標就會誤導他們的決策。對于專業人士來講呢,他們會從這幾個關鍵指標出發,結合披露的一些相關信息還原企業的真實面目。然而當披露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沒披露出來時,那專業人士還原后的還不是企業真實面目,近而也誤導這部分投資者。但披露完善的話這部分投資者就能把報告還原成對自己決策最有用的信息。披露完善也不意味著披露越多越好,披露的多相應的披露成本也會增加,另外還可能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那就得不償失了。關于披露的內容也是值得學者們研究的一個課題。

(五)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說注冊會計師是企業提供報表有用性的最后一道保障一點不為過。如果說使用報表的人有專業和不太專業之分,那注冊會計師應當說是專業人士中的專業人士。他們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假如前面所說的種種限制均被企業逃過,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有識破的專業能力的,他們應把握住最后這一關,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以幫助投資者作出合理的決策。

參考文獻:

[1]劉杰: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9。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論及其研究述評[J],會計研究,2000。

[3]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

[4]蔣義宏:上市公司利潤操縱之實證研究—EPS和ROE臨界點分析[J],上市公司研究論從,1998。

[5]趙宇龍:會計盈余與股價行為[M],三聯書店,2000。

[6]孫錚,王躍堂:資源配置與盈余操縱之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1994。

[7]張永奎,劉峰: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相關性實證研究[J],中國財務會計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