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務模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9 06:10:00

導語:高校教務模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務模式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從教學管理制度、教務管理運行模式及管理手段三方面闡述了高校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后教務管理工作的新變化,并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探討了高校實行學分制后教務管理模式,旨在促使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

關鍵詞:學分制教務管理創新

Abstract:Baseonteachingmanagesystem,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andmanagemeans,thetextexpoundthenewchangeof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workaftercarringoutthecreditsystemteachingmanageanddependonabsorbingtheformerresearchharsvest,discussing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runningmodelofhighschoolinordertopromotingscience,standard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onhighschooleducatilnaladministrationmanage.

Keyword:creditsystemeducationalmanageinnovation

一、動態的教學管理機制:剛柔并舉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

推行學分制是高等學校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改革,學分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創新教學管理機制,這主要體現在:

(一)實行選課制,貫徹因材施教

選課制是學分制實施的基礎和前提。開出足夠數量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是學分制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因此,高校應優化課程整體結構,開出高質量選修課,文、理互相交叉滲透、門類齊全的系列分組選修課程或模塊化課程,供學生選擇;其次,積極推進本地區高校跨校選課,互認學分的進程;最后,組織、指導學生(尤其是新生)選課,在入學第一學期,教務處將其所在年級的教學計劃指導書發到他們手上,便于學生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避免選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實行導師制,加強對學生選課和學習的指導

導師制是高等學校實行的一種由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和生活等進行個別指導的教學制度。導師制最早起源于英國研究生教育,1872年,美國率先在本科教育中實行導師制,進而推動導師制在歐美大學本科教育中的發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的不斷深化,實行學分制的學校也開始實施導師制。導師制中導師的職責概括為以下三點:1.向學生宣傳學分制及其他教學管理制度的功能、內容和要求,指導學生制訂個人發展計劃;2.指導和組織學生按教學計劃進行選課和合理計算學分、學分績點,并結合個人的特長和愛好選擇任選課,督促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3.通過交談或網絡等方式與所指導的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科研和論文寫作能力。

(三)彈性十足的管理制度

1.彈性學制。以教育部頒布的各專業目錄中所規定的基本學制為參照,允許學生在3—8年內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總數,允許優秀學生提前修滿學分提前畢業,允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延遲畢業,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經濟、家庭、創業等情況,暫停學業,允許學生停學創業。

2.學分績點制。學分績點是學生學習的量和質雙重相關的量化指標,其計算方法是將學習成績按分數高低等級折算成績點學分,將累積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資格認定、學位評定、評優(優秀學生、獎學金等)、申請輔修專業(第二學位)的依據。

3.輔修制和第二學位制。輔修制是一種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拓寬學生專業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實行的輔修制有輔修專業或輔修第二學位兩種形式,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完成主修專業后,可在自愿選擇的基礎上選修其他專業的課程,從而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四)靈活與嚴格相結合的考試管理制度

與學分制密切相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學分制操作質量的就是學生的成績考核,學分制下的考試管理充分體現了靈活與嚴格相結合的原則。

1.免修、免聽、間斷聽課制。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課程,本人在開課學期開始提出免修考核申請且考核成績合格,即獲得該課程學分,準予免修;學生在課程開始兩周內提出某門課程免聽或間斷聽課申請,在完成課程實驗和作業前提下,可參加該門課程統一考核,成績合格,即可獲得該課程學分,但政治理論課、體育課及實踐性課程不能申請免修、免聽、間斷聽課,每學期免修、免聽、間斷聽課的課程的總學分不得超過6學分。

2.補考制。學分制下的教務管理理論上沒有補考,只有重修。但實際上,由于課程安排、學生不及格人數多等限制,真正完全實施重修難度很大。所以給予不及格學生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再進行重修。這樣可以減輕重修課程安排上的壓力,也使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復習補考,從而減輕新學期的學習壓力。

3.重修、重考制。經補考后不及格的必修課必須重修、重考;不及格的選修課應重修或改選;同一門課程可以多次重修、記載最高一次重修成績;已獲學分課程,可以申請該門課程的重新考核,記載最高一次成績,從而給學生獲得學分、取得更高成績提供了多次機會。期末考試分年級錯開安排,便于學生參加重考。

4.推行試題(卷)庫建設,實行教考分離。教考分離是學分制下高質量的教育教學的重要保證,試題(卷)庫建設是高校加強考試管理,貫徹落實教考分離的有效措施。有條件的課程要建立計算機試題庫,或每次考試出幾套在信度、效度和難度相近的試題,積少成多,進而逐漸形成試題(卷)庫;建立嚴格的考試要求、考試紀律、考試管理處理體系,使嚴格考試制度對學生產生威懾感,杜絕考試作弊現象。

二、校院二級教務管理模式:教學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實行校院分級管理

教務處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載體。長期以來,教學事務高度集中在教務處,隨著學校規模的發展,基層部門的增多,在管理上容易造成信息傳遞速度慢、數據失真、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不良現象,特別是隨著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推行學分制教學管理給教務工作帶來的新挑戰,學校一級教務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學分制教學改革,因此,教學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校院二級教學管理模式便應運而生。

(一)校院二級教學管理模式運行的保障機制

1.科學合理的理論支撐。現代管理理論的組織管理幅度原理和集權與分權原理是校院二級教學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現代管理理論認為,一名組織的領導者,由于受知識、經驗、時間、精力、條件等各方面的限制,能夠有效地、直接地領導的下級人數總是有限的,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降低管理的效率,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領導人數是3-4人,中低層管理者適宜幅度是8-12人;組織規模擴大后,組織的層次和部門會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斷增加。層次增多會使上下溝通的速度減緩,造成信息延誤和失真,并意味著今后彼此間的配合工作也會迅速增加。因此,為了加快決策速度、減少失誤,使最高主管能夠集中精力處理重要決策,也需要向下分權。

2.學院制管理體制的改革成功。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規模化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綜合性大學開始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通過增加管理層次來化解因管理幅度過于繁重問題,將校級管理者從日常事務擺脫出來,確保管理的有效性。當前,各高校已完成對學院在機構、學科、人員等方面的資源重組,學院制管理體制初具模型,學院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主體,在學校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教學各項事務管理。

(二)校院二級教學管理的運作模式

實行校院二級教學管理涉及管理學中的集權與分權的問題,要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必須明確校院兩級權責關系,然后各司其事,各負其責。實行校院二級管理后,學校成為決策中心,學院成為管理中心。學校將很多權力下放到學院,學校立足于宏觀調控、協調和監督,成為決策中心;而學院則是擁有一定權力和職責的實體,負責本學院的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學校的管理中心。在教學管理方面,主要負責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如開課、選課、排課、考試和成績等)和教育質量工作,以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實習、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等;在科研方面,負責學科建設(組織和規劃學科建設)和科研管理(科研成果、成果鑒定、評獎等);在行政管理方面,負責學院下設的系、所、中心的主要行政工作,平衡各系、所的發展,合理配置資源。

校院二級教學管理模式的核心內容是學校將教學管理工作等下移,明確校院權責,實行分級管理,學院在學校主導下,充分發揮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現代化教學管理手段:基于網絡平臺運行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輔助管理,實行全程監控

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后,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參與選課的學生和提供選擇的課程很多,學籍管理、成績管理、重修和輔修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排課和選課管理、畢業審核等教學工作較學年制難度大,為保證系統的順暢,教學管理不能再依賴傳統的手工操作,應采用現代教學管理手段,即依托計算機和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校園計算機管理信息平臺,建立網絡管理軟件——綜合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高校教學信息管理手段從手工管理到網絡管理的飛躍。

綜合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是學分制實施的技術支持平臺和強有力的保障。目前,高校采用的綜合教務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有自行開發軟件、校企合作開發軟件和購買現成管理系統三種類型。無論采取哪種類型的軟件,都要與本校長期辦學中形成的教學管理模式一致,并根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務管理軟件。例如,我校使用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就是根據我校教學管理模式而設計、研制開發的管理軟件,從2001年投入使用至今,經不斷完善,現已成為教務管理人員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綜合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是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現代技術手段高度融合的產物。該系統是基于校園網絡環境,以本科生教務管理為主,面向學校多個部門和多類用戶(學校各級領導、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綜合信息系統。它對全校的招生、注冊、收費、學籍、教學計劃、排課、選課、考試(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課程考試、成績、畢業審查等教務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實現全校信息共享。通過學校一級(教務處)授予用戶不同的管理權限,實現管理人員、教師、學生三者在網絡平臺下相互交流和信息傳遞,從而形成多維度、開放化的管理格局。這樣,學校通過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有效監控,實現保證教學質量和促進學校教務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發展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學學分制的理論與實踐.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

<2>黃宇主編.廣西學分制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冉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