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體現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習改革論文

時間:2022-09-09 09:18:00

導語:工商管理體現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習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體現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習改革論文

摘要:畢業實習是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學環節。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習教學受其專業特點,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更好地實現高等教育的目標,應該在傳統實習方式基礎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就此提出了“校企合作項目實習”的新模式。

關鍵詞:實習;工商管理;教學;改革

一、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目標

高等教育的目標是高校開展教育活動的總方向,對高等教育的活動結果起規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1]雖然觀點各有片面性,但有一個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滿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在觀念上規范所要培養人才的素質和規格,實質上是要使得培養對象的發展既要滿足個人的發展需要,又要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同時,高等教育的目標是高教活動的依據,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發點。不僅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材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受目標的支配,任何的教學改革也必須和高教目標相聯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標還是高等教育活動的歸宿,應成為檢驗高等教育效果的標準。20世紀30年代美國教育學家泰勒提出教育過程的三要素:目標、活動和評價,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隨即設計和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最后根據目標評價體系和方法對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只有建立起目標——活動——評價之間的良性循環,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對高等教育目標的上述理解,所以,現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價值功能——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由于能順應滿足人才成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高等教育活動指明方向、提供依據,也便于在此基礎上制定評價標準,進行教育效果評價,所以也應成為高等教育活動應追求的根本目標。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服從于整體目標,表現為應為各行業工商企業培養和輸送具有市場意識和一定的戰略思維、熟悉經濟規律和管理原理的各類管理人才,滿足人才在管理觀念和技能上的成長要求,發現和解決企業在管理實踐上存在的問題,豐富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科學理論。[2]

長期以來,人們對實習環節的認識主要為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生產實踐,填補對知識感性認識上的空白,學習進行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等。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的實習,對于彌補學校課堂理論教育的不足,初步實現理論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對接,培養既掌握理論知識又熟悉專業實踐環境的高層次人才確實發揮過較大作用,也使得實習環節成為高等教育各專業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日漸成熟,工商企業對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類高校紛紛開設該專業或擴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層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長途徑的開辟,并日益形成相當氣候,這使傳統的工商管理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顯現出明顯不足,主要表現為學生對經濟現象與實際工作的社會性缺乏了解和經驗,加之受學科特點影響重思想觀念培養、輕操作技能訓練,掌握的知識易于停留表面,導致許多畢業生對走入社會心存恐慌,對理論知識的運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維上另起爐灶接觸社會,熟悉業務知識、學習工作方法,導致理論與實踐在腦海中形成斷裂,從而產生新的“讀書無用論”。

所以,本著教育要滿足人才和社會共同發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現,筆者認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實習目的中必須強調以下特點:針對性強,個性突出。工商管理學生的實習不僅應有大目標,具體到每一個實習小組和個人應有自己的具體目標,具體目標會因為實習環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復雜多樣性和個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識與能力在交流中的雙向性。表現為學生在實習期間既要虛心向生產實踐學習,又可以嘗試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理論性與現實性的緊密結合。對于管理實踐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業和管理者面臨的機會,工商管理學生應全面地或擇其重點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的建議方案;加強控制,前饋、同期與反饋控制并重。體現為做好實習規劃、分解落實實習任務和方案;加強指導教師與個性化實習小組與個人的專業指導聯系;實習結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溝通與總結的基礎上,指導教師應與學生交流實習成果,總結收獲,改進不足。

二、設計工商管理實習的新模式

1.基本設計思路

設計工商管理實習的新模式就是為了解決傳統實習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學校對實習的控制性和學生實習內容針對性兩方面之間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實習效果。從前述分析中不難發現,高校擴招后工商管理專業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發這一矛盾的導火索,再加上該專業實踐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強烈個性化,這就需要高校的相應管理要遵循權變原則,在管理幅度、管理層次的安排上與個性化的學生實習工作結合起來。

首先,要杜絕為節省管理費用所導致的管理層次雖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現象。如在一個實習基地大量安排學生。這容易導致學生在單位人浮于事,實習走過場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雖能增強實習指導效果,但在學生數量多、實習分散而個性突出的條件與要求下,師資相對更為有限,再加上管理層次的相應增加,這樣的做法難以大力推廣。如教師推薦學生。再有,當來自學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時,實習效果則取決于學生個人素質和自身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當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資源貧富不均時,實習質量的外部不確定性影響因素陡然增加。

2.具體做法

“校企合作項目實習”是指學校以各種方式建立起和企業(也可以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非營利性組織)的聯系,雙方在對工商管理專業實習工作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對學生實習的目的、內容與方式的一致意見,并根據實習單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學生能力,設計實習項目,讓學生肩負課題任務,利用實習時間與單位提供的條件,以完成課題的形式執行并結束實習任務。“校企合作項目實習”模式在實習基地和教師推薦學生實習這兩種方法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不僅將實習的聯系上升到了以學校的名義,更強調了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平等和緊密聯系關系。公務員之家

(1)工作步驟。調查學生實習需求,廣泛聯系實習單位。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依然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和興趣,以及未來職業定位與發展的設計,選擇自行聯系實習的方式,而對學校的實習組織有興趣和自行聯系有困難的學生即可以視為是“校企合作項目實習”的需求者。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聯系實習單位,如學校和院系的對外交往與合作、教師的社會關系、甚至廣告等等。只要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一定會有更多的企業產生以高校資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學生實習所具有的低成本優勢會為此帶來機會。廣泛聯系的好處是:有利于對單位和項目進行比較選擇,提供更適應學生知識架構的工作鍛煉機會;有利于讓學生的實習工作環境得以擴大,接受更充分的鍛煉;有利于學校和院系社會知名度的提高。與單位共同商定實習方案。由院系出面,與合作單位就實習的目標、內容、形式、時間安排,學生的知識、能力、優勢、弱點等與實習單位進行充分交流,由單位在考慮學校的建議后根據自身需要,自擬適合高年級工商管理本科學生利用實習時間完成的工作課題。進行學生分組,確定實習小組的指導教師。將“校企合作項目實習”的需求學生按照每一個合作項目的需求人數進行分組。考慮到個別學生的機會主義行為,筆者暫不提倡完全由學生自選項目,而是建議先由院系統一分組,在分組方案公布后,允許學生在實習開始前自愿相互對換,調整后的結果在指導教師與院系處各自備案。具體實施合作項目。由指導教師將小組學生帶往實習單位,學生在單位領受任務后,即在單位的計劃和安排下,確定自己的實習工作計劃。對于實習工作中的問題,可以向學校與單位的指導教師咨詢,指導教師負責校企聯系中各種具體問題的協調。課題任務原則上應在學校規定的實習期限內完成。檢查、總結與反饋。在實習進程中,院系和指導教師可隨時檢查實習情況,指導教師與學生、單位保持聯系,并定期向院系匯報學生情況與工作進展。實習結束時可建議單位召開座談會,院系領導和指導教師參加,學生向單位提交工作成果,并匯報工作心得,校企雙方暢談收獲。學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實習文案后,院系再進行專門總結,對任務完成好的學生進行表彰,并就總結的成效與實習單位保持聯系和溝通。

(2)主要特點。“校企合作項目實習”具有以下特點:任務明確,實習工作針對性強。無論是單位還是學生,都對在這有限的實習時間里應產生何種效果心中有數,任務計劃十分清楚,這能有效杜絕人浮于事的現象,不僅利于單位對學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實習效果;工作時間安排較為靈活。實習通常在四年級時進行,而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學生的緊張備戰階段,同時全國和各地的雙選會也粉墨登場,環境壓力讓學生難以安靜實習。“校企合作項目實習”強調讓學生完成特定任務,而不是讓學生天天坐班、打考勤,這給學生的實習時間安排帶來了較大的彈性,確保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能夠兼顧其他;適宜的管理幅度為強有力的教師指導提供保證。項目小組的學生數視任務的艱巨性而定,指導教師人數也便于作相應調整。同時,項目小組的任務特定,小組成員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從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礎不復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個性化實習帶來的過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過小)而愈發突顯的師資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導的實現;多向溝通,能更好地促進高等教育功能的實現。單位和學生,實踐經驗的所有者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擁有者,在課題任務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礎和共同的語言。院系和指導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聯系者,也易于在這一工作過程中,發掘實踐工作對理論推廣和進步的需求,總結現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養中的成就與不足,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胡建華等.高等教育學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89-94.

[2]謝安邦.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新進展2002[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