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在申論考試中的使用

時間:2022-01-29 09:49:32

導語:行政管理在申論考試中的使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管理在申論考試中的使用

對于公務員考試的主體———廣大應屆生而言,一部分同學在申論考試中還不能從在校大學生的身份中擺脫出來,在文字表述過程中常常會流露出極其濃厚的個人色彩,不具備為公共事業服務的精神和承擔社會公共責任的意識;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不具備行政管理者的敏感思維,從而錯過大量有價值的提供重要信息的段落;在提出對策部分由于不了解政府職能以及行政管理的對象,往往不能夠一語中的地發現問題實質,甚至偏離命題者的本意。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在這一場虛擬的行政管理行為競爭中脫穎而出呢?這需要廣大應試者不斷加強行政管理思維的訓練。

(一)準確判斷行政管理主體

應試者運用行政管理思維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行政管理主體———即公務員身份的運用。考生在表述中應避免使用“我”“、我認為”、“我覺得”或者“在我看來”、“作為一名高校大學生”等具有明顯表示個人身份的語句。尤其是在提出對策題型中,我們知道,應試者在回答這一題型時,完善的答題形式應該由“開頭———主體———結尾”來構成。公務員身份就應在開頭部分明顯體現,即由“針對的問題+身份”來開始對策題的回答。比如2011年吉林省甲級申論考試在作答要求中有這樣一道提出對策題,“假如你是某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請你就保護城市文化記憶提出具體建議。要求:觀點明確、措施合理有效,300字以內。”考生如果能夠在開頭中表述出“問題+身份”,那么在對策的主體部分就不會偏離主旨。比如“針對保護城市文化記憶這一問題,作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現提出以下建議供領導參考”。這樣在后面的對策部分,考生提出對策的范圍也僅限于自己的行政職權范圍內———即文物保護單位,就不會出現越權或是失職的情況。另外,按照慣性思維,公務員考試應試者認為所有的申論考試的虛擬身份即行政管理的主體應該也必須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員。但是也會有極個別的情況。一是沒有給定身份的限制。比如2006年上海公考真題中“給定材料羅列了不斷完善新錄用公務員基層實習鍛煉制度,切實提高新錄用公務員實踐能力的意見和建議,請提出您的對策。文字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面對這樣沒有限制身份的作答要求,考生只需明確自己的行政管理主體身份即可。二是給定的身份屬于非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者。作為非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員,在進行對策部分的提出時,就要在對策的內容上進行諸多限制,即把職能限制在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外,確定在身份所限定的非政府性質的管理權限之內。這類身份的要求在過去的考試中曾出現過幾次,比如湖北2009年申論作答要求的第三題“給定資料10提到了英國主要通過行業自律解決網絡管理問題。請結合我國實際,談談怎樣提高網絡媒體行業的自律水平”,很顯然,在回答這道對策題時,考生就要脫離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政處罰職能,而是站在一個行業自律組織的行政管理者立場上,協同政府部門,從自律談起,提高網絡媒體的自律水平。

(二)了解行政管理環境及對象

在申論考試中所給定的閱讀資料,一般會圍繞某個主題展開羅列,在這一主題下涵蓋了一個或多個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即是考試所營造的虛擬行政環境。行政管理都處在一定的行政環境中,并受到行政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有什么樣的行政環境就有什么樣的行政管理行為。一般的行政環境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地理環境以及國際環境,而行政管理對象即蘊含在復雜的行政環境中。所以考生必須了解政府當前的政策動態,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情況以及國際相關問題,即我們常說的時事熱點現象。在申論考試中,決定分數高低的四種能力分別按照理論政策、熱點知識、文字表達、閱讀理解這四大模塊成金字塔形排列,其中理論政策和熱點知識就蘊含在考生對熱點問題的把握中,并且相對于后兩個模塊來講,可能通過短期訓練得到迅速提升。過去歷年國考(副省級)中,涉及到的主題一般來講比較具有宏觀性,比如2013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2012年的道德建設問題,2011年的黃河治理與中華文化傳承等問題,都與我國近年來的大政方針有關。而省考所涉及到的主題則比較貼近民生,如吉林省2012年甲級考試中的“傳統節日”問題、2011年乙級考試中的“居委會”問題,以及歷年曾出現過的城市建設與居民幸福感、農民工就業、道德滑坡等社會現象都與民生密切相關。這就要求考生必須掌握當前的國家政策動態,能夠從熱點現象中明確政府應當履行什么職能,維護好經濟社會的有效運轉。比如文化軟實力建設這一主題,它涉及到的政策理論就有三點。一是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二是黨的十八大關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強調;三是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論述。它涉及到的熱點知識有公民道德素質的提升、文化反“三俗”以及凈化網絡文化環境、網絡群體性事件以及公共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全民閱讀行為的養成與建設等。考生如果對這其中的輿論政策和政府管理職能不甚了解的話,難免會使對策的提出不夠全面,同時還會影響文章寫作題的理論政策高度。

(三)掌握政府行政職能

行政職能是行政機關在管理活動中的基本職責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發揮什么作用的問題。政府的行政職能包括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服務職能。當然,公務員考試畢竟不是行政管理考試,它非常靈活地把對考生是否具備這一能力的測試蘊含在一定的情境中,尤其是以提出對策題型為主進行測試。在提出對策這一題型中,大綱要求考生提出的對策要具有可行性、操作性、針對性等基本要求。對于多數考生來講,可行性和針對性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難點就在如何體現對策的可操作性,即如何體現落實對策的部門和具體實施的步驟與方法。1.如何體現對策中“可操作的部門”。比如政府的市場監管這一經濟職能。涉及到市場監管的社會熱點問題主要有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產安全等問題。政府的監管要想確保到位,必須經由一定的政府部門來實現,這些監管部門就是考生在提出對策時需要強調的操作部門。所謂監管即是指監督和管理,政府監督主要通過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司法監督、社會團體監督和輿論監督來實現。監督手段主要通過人民群眾積極舉報、新聞媒體監督和行業協會主動引導;而管理部門具體有國務院及下設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全監督管理局以及各地工商局、質監質檢局等。甚至在出現重大食品、藥品、安全生產事件時還要臨時成立工作組,由政府聯同公安、醫療、消防以及相應政府有關部門協同合作,共同解決某一突發社會事件。考生要想體現操作的部門,必須根據材料反應的問題的主要方面,選擇相應的對策,在四至六條對策中體現出相應的部門或操作對策的責任人來。2.如何體現對策中的“步驟和方法”。在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對策時(以2012年國考為例),談到了提高對問題食品的檢測能力這一條,涉及到的操作部門一定有質檢機構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而具體的步驟也必須與這一機構的職能發生聯系,比如從源頭管理、市場準入、產品抽檢或是進出口把關等方面增強相應的檢測手段;增加儀器設備和使用先進的檢測手段;檢測人員要主動了解當前食品的制假動態,善于從產品的外觀捕捉到產品的違禁添加物,為產品質量監督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尋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等。也就是說,在提出對策過程中,一定要有可以依據的手段和確實可行的辦法。行政管理思維在申論考試中的應用并不是十分具體可循的,而是滲透在申論考試的過程中和答卷的整體思維里。考生只有通過多讀、多看、多寫等方法強化訓練提高閱讀及寫作能力,形成扎實的文風和敏銳的洞察能力,才能為未來打好基礎,更好地服務于政府機關工作的建設與需求。

作者:于喆單位:吉林警察學院文秘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