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04:36: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政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檢舉提升服從行政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行政忠誠困境的產生及其原因;行政忠誠困境的解決途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是行政組織體系和治理方式的內在要求、服從對實現行政目標的重要性、行政忠誠不論對于行政組織系統的有效運行,還是對于行政人員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很重要的、行政忠誠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壓抑人們的道德自主性、行政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之間的沖突、必須贏得公眾的信任與支持、檢舉行為要求正義的制度背景、必須保護檢舉者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行政忠誠是行政倫理的一個基本規范,是行政主體應有的一種道德品質。行政忠誠是官僚組織對官僚個體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官僚組織得以存在和正常運行的制度保障。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當中,官僚個體面臨著嚴重的忠誠困境。解決這一倫理困境最為有效的途徑應該說就是行政檢舉。
[論文關鍵詞]行政忠誠;倫理困境;行政檢舉
在官僚組織當中,官僚個體被要求必須服從組織規則,履行組織的職責,保持對組織的效忠。然而,在現實的政治實踐中,當組織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現對立和矛盾的時候,尤其是面對組織內部嚴重的尋租和腐敗行為的時候,作為官僚個體,應該是忠誠于組織還是應該忠誠于公眾?這是當前存在的一個倫理困境。如何走出這一倫理困境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行政忠誠的內涵及必要性
行政忠誠指的是行政主體對上級權力主體和更高價值主體的服從、盡責和尊崇。忠誠行為的出發點是服從,服從上級和組織的意志和政令,按上級及組織的要求和方針辦事,不違抗、不推諉。同時,這種服從不是消極的,而是真心實意地去執行上級和組織的指令,盡責盡力實現上級和組織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去維護上級和組織的權威。
國家行政與公共行政論文
[摘要]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公共行政的發展,勢必對以國家行政為主要調整對象的傳統行政法范式提出挑戰,最終轉變為以公共利益為中心的公共行政法范式。公共行政法范式給行政法理論研究帶來了新的研究視角的轉換。
[關鍵詞]范式;國家行政;公共行政
行政法是調整和規范行政權的法。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公共行政的發展,勢必引起傳統行政法范式的轉變,本文就此做些探討。
一、范式概念的引入
“研究的方法,有關什么是成問題的想法,何者應該包括在研究領域里,何者應該排除在外的標準”,科學史學者稱之為范式的問題。[1]范式為特定專業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典型的問題及相應的解答,亦即設計了分析與研究的理論前提、框架和推理結構。科學工作者在范式的框架內進行研究,探討這一范式能夠加以說明的事實,進一步詳細表達范式本身,這就是一種促進知識進步的科學實踐。范式的作用集中于:理順和總結現實,理解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預期和預測未來的發展,從不重要的東西中區分出重要的東西,弄清我們應當選擇哪條道路來實現我們的目標。[2]如果傳范式無法解決科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人們就會設計不同的范式,在長期實踐中追求對新范式的系統表達,解決導致傳統范式危機的問題。最終,新的范式會取代傳統范式,科學工作者在新范式下繼續進行科學的實踐。
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行政法就是解決有關行政問題的法。[3]范式可以指導人們的研究,可以使人們集中精力深入探索更為具體的問題,以尋求現實世界與范式之間相稱性的方式來發展知識。因此,行政法范式的研究,在行政法各有問題的理論研究中具有基礎性之重要意義。
全球化下的公共行政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運用政治經濟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球化的不同含義、成因、影響,以及全球化及其對公共行政的意義,并對全球公共行政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全球化,公共行政,國家
導言
新千年到來之機,一種新文明正展露曙光。有關這種文明特性的變化已經成為諸多研究的主題,例如,亨廷頓談到了“文明的沖突”,福山預言了“歷史與人的終結”,科爾賓則宣稱要“回歸中世紀”。文明的這一變化的標記是全球化的進程,這導致了世界范圍的一體化和各種引人矚目的成就,并激發了至少兩種不同的思想回應。
一方面,有些人認為,跨國公司的成長尤其是它“與國家無關”(state-indifferent)的性質,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的擴張,已經使國家變得無足輕重、甚至多余;有些人甚至認為工作和公共行政已經終結。另一些人則相信,全球資本主義導致了超國家管理機構的出現,它們即便沒有取代疆域性的民族國家,也成為民族國家的重要補充。還有一些人認為,全球資本主義也侵蝕了共同體意識和城市權力結構,造成了城市職業的喪失。他們警告說,超國家管理機構加深了欠發達國家的依附性,加重了它們的財政危機,在這些國家引發了嚴重的統治困難。
另一方面,一些公共行政管理者和公共政策分析家則預言,全球性公司將創造一個超越民族國家的世界秩序,即一個“地球村”、一個實行“全球性管理”的“世界政府”。部分理論家甚至試圖提出一個普遍適用的、全球性質的公共行政理論。其他人則竭力反駁國家終結的觀點,為民族國家以及與之相應的公共行政辯護。赫斯特和湯普森(HirstandThompson)、佐茲曼(Zysman)、波易爾和多齊(BoyerandDrache)1996年的論著指出,全球化被夸大了,政府在一些關鍵性的管理功能上依舊舉足輕重。國際關系學界的現實主義者也指出,“實際上,(國家)的主權不是被削弱,而是被強化了”。同樣,在八十年代“把國家帶回”到學科研究領域的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米歇爾·曼恩(MichaelMamn)和塞得·斯考波爾(ThedaSkcopol)等,也始終懷疑國家從歷史中消失的說法。
西方公共行政論文
一、行政現代性凸顯期
行政現代性凸顯于進步時代前不久,這個階段為行政現代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技術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由奉行消極主義和放任主義政策不得不轉變為積極主動干預社會生活。資本主義發展到19世紀中葉以后,由科學技術革命帶來的是生產技術的巨大變革,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向壟斷時期過渡,不僅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使社會管理經濟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而且社會關系的日益復雜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矛盾沖突甚至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因此政府行政管理活動變得越來越重要,并且需要各種復雜的管理手段。資本主義的發展首先體現在工廠企業內部,由此首先產生了各種應付工廠日益復雜與變化莫測的環境的管理思想與方式,這些思想多體現于由技術理性崇拜而導致的對效率目標的追求,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四位管理思想卓越的管理者,他們是播下關注工業中人的因素的第一批種子的企業主羅伯特•歐文、通過應用技術手段來幫助人類努力,成功運用運籌學與管理科學的典范人物查爾斯•巴比奇、管理教育領域的先驅安德魯•尤爾、首先啟動管理教育課程的查爾斯•杜賓,從他們主要推崇的思想與管理手段可以看出現代性這樣的文化特點顯露出的端倪。學界普遍認為威爾遜發表的《行政學研究》是行政學創立的標志,其實不然,在威爾遜之前就已經有闡述行政學的學者及理論了,有學者認為對公共行政進行系統研究始于德國的官房學,德國官房學產生于17-18世紀,是有關政治、經濟知識的總稱,包括財政學、國民經濟學、私經濟經營學和產業行政學。1845年法國科學家M.A.安培曾經設想建立管理國家的科學,有人認為這是行政學產生的胚胎,再有“行政學”一詞是由德國學者斯坦因首次提出的,他于1865年至1868年發表七卷本《行政學》著作,他們都是先于威爾遜對行政學進行研究的,所以筆者認為與其說威爾遜的《行政學研究》是行政學的開山之作,倒不如說其是確立行政現代性的開山之作。他在論文中明確表達了“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極為顯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動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執行,政府的操作。”把行政看作是政府的執行操作,就是將行政視為是一種可以完成政府目標的工具。他將政府活動區分為以價值理性為內容的政治與以工具理性為內容行政,導致了政治與行政以及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二元對立的局面。“行政管理的領域是一種事務性的領域。行政管理作為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僅僅與企業辦公室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一模一樣,僅僅與機器是制造品的一部分一模一樣。”威爾遜將行政管理完全看成了一種實現政府目的的工具性存在,只按照命令去做命令要求的事情,目標的正確與否完全不在行政的考慮范圍之內,由此確立了行政現代性的根基。
二、行政現代性融入期
行政現代性的融入期是在進步時代,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政府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各處充滿了改革之風,在威爾遜確立了行政學的工具理性之后并未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當時在研究政府管理的各界學者都沒有對《行政學研究》這篇文章的內容有太多的引用與借鑒。當時,人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工廠企業的有效管理方式上,最有影響力的是科學管理運動,科學管理運動對當時的政府改革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政府全面借鑒了科學管理的主要思想與措施,并十分崇尚這種管理方法所帶來的效率革命。但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當時的學者沒有太多的關注威爾遜那第一聲的吶喊,但是對科學管理運動借鑒同樣也確立了行政管理的工具或技術理性的含義,科學管理運動主張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科學的挑選一流工人,工人要掌握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標準化的工具、機器和材料,并使作業環境標準化,將計劃職能同執行職能分開,摒棄原來的經驗工作法,采取科學工作法,一切管理事務都要按照標準程序執行。雖然科學管理是以工廠管理合理化為目標而富有實踐性,但還是缺乏一般科學性,由此在深受科學管理運動的影響下,人們沿著這條主線開始對管理內容進行修正與補充,其中最著名的是法約爾,他從實施管理教育的目的出發,理論富有原則性。在法約爾看來,當時缺乏管理教育,其原因在于缺少管理理論。每一個管理人員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則和想法來行事,而沒有一個人把可以為大家所接受的經驗教訓概括成為管理理論。如果存在一種得到公認的理論,即已為普遍的經驗所檢驗過的一套原則、規則、方法和程序,那么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基于這些構想,他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五要素和十四條原則,為管理學理論的發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當時的工廠企業管理將科學與技術看作是實現效率目標的核心,并致力于科學管理與技術崇拜,將現代性的整體文化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隨后是政府行政管理對工廠企業管理的借鑒,隨著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日益擴大,行政管理涉及的部門越來越多,包括經濟、稅收、交通運輸、教育、郵政、福利、公共事業等各個方面,行政管理人員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因此就需要科學的管理理論來指導國家的行政管理活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解決的辦法只有借鑒已經相對成熟的工廠企業的管理方法,政府行政管理借鑒了當時工廠企業管理的科學方法與原則,成功地將現代性的文化特點融入到行政管理領域,自此,行政管理領域真正表現出了現代性特征。
三、行政現代性發展期
行政現代性發展期處于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正是一個普遍追求行政原理的時期。公共行政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致力于探索理性的組織模式與科學的行政方式方法,是一個將行政管理徹底模式化與物化的過程。首先,最有說服力的就是理性官僚制模式的確立與完善,雖然官僚制的雛形形成于古老的東方,可是得到理性的發展卻是在西方,可以說是西方資本主義的長足發展導致權力結構運行的合理合法化,而這種合理合法化的權力就是形成理性官僚制模式的關鍵原因。理性官僚制模式是行政現代性的一個具體體現,并且將行政現代性發展到了最完美的程度,它完全將價值理性分離出去,無論是官僚體系內部的程序設置,還是具體工作崗位上的職員,都不具備價值判斷的機會。理性官僚制的主要特征表現為:明確劃分每一個組織成員的職責權限并以法規的形式嚴格固定這種分工;官僚制組織是一個等級實體,具有等級與權力一致的特征,在這樣的一個等級實體中,將各種公職或職位按權力等級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指揮統一的指揮鏈條,沿著自上而下的等級制,由最高層級的組織指揮控制下一層級的組織直至最基層的組織,于是變形成官僚制中層級節制的權力體系;官僚制組織要制定一整套規則和程序來規范組織及其成員的管理行為;形成正規的決策文書;組織管理的非人格化;適應工作需要的專業培訓機制;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從技術理性的觀點來看,這種純粹的官僚集權式行政組織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率的,因此這種組織是對人進行絕對必要控制的最合理的手段,在精確性、穩定性、嚴格的紀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是優越的,它能夠正式地應用于各種行政管理任務中。后來的學者對行政現代性的進一步發展作了不朽的貢獻,對行政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起了重要作用的美國第一本行政學教科書的作者懷特,他將研究重點轉向了行政管理內部,轉向技術性細節,使行政科學成為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體系。在對公共行政進行了綜合研究的學者古利克看來,“通過科學和科學精神,人類擺脫了,至少是在物質生活方面擺脫了習慣的完全控制。”就公共行政而言,古利克把科學方法視為“以能力取代無知、以專業人員取代非專業人員、以專家取代雜而不精者、以日益加劇的分化和專門化取代華而不實、以素有訓練的行政人員取代訓練無素的新手”的一種途徑。對行政組織管理的原則進行了歸納和概括的行政學者厄威克,在1937年的布朗婁委員會以及1945年和1950年的兩屆胡佛委員會等多屆美國行政改革委員會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厄威克提出的行政組織管理原則,正如著名管理科學家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所說的,厄威克等人的最基本的貢獻之一就是強調了這樣一個主張:管理是值得觀察、研究和改進的獨特領域,從而是一種重要的科學。基于這些理論以及實踐者研究者的探索,終于將行政現代性發展到其巔峰形態,公共行政領域無不體現著現代性的特征,所以這一時期成為行政現代性得到充分發展的時期。
企事業人事行政論文
一、人事行政管理重要性分析。
一名大學生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從報到第一天人事行政管理就開始了,將伴隨我們工作的每一天。要進入到這個單位首先在人事部門辦理入職,然后在培訓部門進行崗位培訓,進行崗位實習以及實習鑒定,直至進入到新的崗位成為正式員工。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辦事實施都是一個單位的人事行政管理流程。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多年來的企業文化積淀形成該企業的一個獨特的人事行政管理特色。對于有積淀的企業來說拿出公司制度章程也是厚厚的一本,在公司制度里詳細的記錄了人事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人事行政管理是主線。人事行政管理的優劣可以反映一個單位的團隊戰斗力和精神面貌,對企業的目標效益完成非常重要。如今有很多軟件公司也將人事行政管理進行詳細的需求分析設計,制作相應的管理軟件在網絡平臺上按信息化模式來運作。有些信息化先進的公司也利用網絡信息系統進行人事行政管理。
二、關于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思政工作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思想教育,在很多學校和事業單位都有政工干部,大學里的輔導員就在從事思想教育。這些干部的職能就是保證干部隊伍的思想高度統一,保持思想走向在正確的方向。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思政工作在各個時期都對黨的隊伍發展壯大以及取得全國勝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工作對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起決定性的作用。在延安時期紅軍的黨政大學就起到了教育全黨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企事業單位都是有目標的,各階段都會有規劃和計劃。和國家制定的遠近期目標一樣,企業也有十年規劃和五年計劃。為了實現該企事業的目標(該單位的核心價值觀)必須重視本單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合理的把握主流骨干員工的思想導向,才能把握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流向,能夠把企業的近遠期目的達到。在我國事業單位和企業區別很大,事業單位公益性更強。作為社會主體事業單位不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其核心價值是為社會在公益、福利、衛生、科學教育方面提供給人們貼心的服務。如醫院、學校、社會團體很多都是事業單位。企業在商品經濟主流社會有很多種形態,既有大小不一的民營企業也有國民經濟支柱性企業,企業是自主經營的社會主體,以盈利為目的,自負盈虧。如國家電力、中國移動、自來水公司等等都是大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這是規范社會行為的一種必要的工作。在社區或鄉村的黨支部,思政工作也在發揮作用。思政工作是有內涵的,他是現代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內容。企業思政工作伴隨企業成長不斷進行完善,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思政工作是以人為本,為職工排憂解難,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
三、事業單位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把服務職責放在首位,不脫離社會實踐,把思政工作的說服力提高。
立法后評估地方行政論文
摘要:立法評估主體制度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立法評估的效果,而目前我國的地方行政立法后評估主體制度仍存在著民主性不足、監督機制不健全等缺陷,嚴重地影響了評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構建人大主導或上級政府主導下的公眾參與評估主體制度模式,充分重視利害關系人的參與權,建立長效的專家參與機制,同時積極培育獨立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作為補充。
關鍵詞:行政立法;立法評估;評估標準;評估指標
一、引言
構建現代化的治理體系是實現基層治理法治化目標的重要依托,提高地方行政立法的質量完善現代化的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行政立法立法后評估的目的在于檢驗地方行政立法的理念是否先進、規范程度高低和運行效果好壞等,然后通過完善立法提高地方行政立法的質量。行政立法評估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該項制度已開展十余載,雖然理論界和實務界都給予了較大的關注,但整體上還處在探索發展階段,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歸納和分析地方政府立法后評估主體制度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對策以促進地方法治社會的建設。
二、地方行政立法后評估主體的界定
(一)地方行政立法。地方行政立法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一是從立法的內容而言,地方行政立法是指關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立法,既包括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的行政管理法律規范性文件,也包括地方各級行政及部門制定的行政管理類的法律規范性文件。二是從立法的主體而言,地方行政立法是指地方各級行政機關及部門制定的各項規范性文件。三是從制定的權限和程序而言,地方行政立法是指有地方各級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的權限和法定的程序制定各項規范性文件的活動。第一種概念屬于實質意義上的行政立法;第二種概念屬于形式意義上的行政立法;第三種概念也屬于形式意義上的立法,但以現行有效的法律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作為依據。依據第三種定義,地方行政立法的“法”是指省級政府、設區的市級政府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的規章。新修訂的《立法法》規定,地方性行政立法調整的范圍限于執行性事務、地方性事務以及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1]。(二)地方行政立法后評估主體。概括來講,立法的評估主體主要包括這幾種類型[2]:一是決策主體,即作出立法后評估決策的組織。二是組織和實施主體,即立法評估決策后負責組織和實施立法評估活動的組織或個人。三是參與主體,即決策主體、組織和實施主體以外的參與主體,如行政相對人、專家、社會公眾、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等。四是監督主體,即對評估實施主體提交的評估報告進行審查的部門。關于立法評估主體的選擇和確定,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立法評估的主體只能限于法定的機構,如立法機關、執法機關或立法授權的機構等;第二種觀點認為,立法評估的主體包括法定的機構和法定機構以外的參與主體;第三種觀點認為,立法評估的主體應該是立法的主體,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或有立法權的政府等。這些觀點皆有合理之處,第一種觀點強調評估主體的法定性,第二種觀點強調評估主體的多元性,第三種觀點強調評估主體職權的合法性。立法評估主體的選擇和確定應當遵循職權法定性、程序正當性原則。依照現代法治理論,國家的各項活動都應當依法進行,立法評估的主體要具有合法的權力來源;如果沒有合法的權力來源,評估工作的開展則缺乏正當性、合法性,評估的結果不能夠產生法定的效力、效果,難以被認可和接受。同時,評估主體的身份要中立(“不做自己的法官”),立場要中立,能夠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對評估的對象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如果評估結果的好壞和評估主體存在利害關系,如作為衡量政績的標準、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等,那么評估主體作出的評估結果就會缺乏程序的正當性而喪失了客觀性和權威性。因此,將地方行政立法后評估主體界定為地方行政立法主體的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或上一級人民政府更為合適。
價值理念公共行政論文
任何時代的公共行政都必定是在一定的價值理念的指導和規范下展開的,公共行政也不可能“價值中立”。那么,當代公共行政的價值理念主要有哪些?西方傳統行政學曾以“效率”為主要價值理念,“新公共行政學”強調的“社會公平”也是公共行政的主要價值理念,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又進一步將“公共性”、“公共利益”、“民主”、“法治”等追加為公共行政的主要價值理念。我國公共行政學界近年來對公共行政價值理念問題也頗為關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2年在湖南湘潭召開的“第八屆行政哲學研討會”的主題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行政價值”。與會學者中有人強調“正義是公共行政應然的、核心的價值”[1],“當代公共行政倫理基本的價值理念”有“公共責任、公平正義、公共效率、社會和諧、自律寬容等。”[2]這些認識和概括無疑揭示了當代公共行政價值理念的基本內涵,但似乎還不夠系統完整,解說也不夠充分。筆者認為,當代公共行政的主要價值理念可以概括為以人為本、公共利益、公平正義、行政效率、民主法治等五個方面,并作如下說明,以就教于同仁。
一、以人為本
所謂以人為本,即以人為目的,以人為原則和尺度,一切決策和行動都以尊重人、善待人、成就人為前提。以人為本的“人”這個概念主要是相對于“神”和“物”而言的,“本”則主要是相對于“末”而言的。所以,“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與“神”或“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提出以人為本,主要是為了反對或防止人們在決策或行動中,因為“神”或因為“物”而輕視人、蔑視人,而將人異化為工具。我們也進一步強調,“以人為本”所謂的“人”,是指“每一個人”,而不是指某個人或少數人,不是個人主義或利己主義的“人”;是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片面的、“單向度”的人。人的生存與發展無疑離不開世界萬物,物的有無成廢、物的存在和運動的形式常常決定人的生死禍福。因此,人不能不重視物,甚至因此而崇拜物。人對物的重視乃至于一定程度的崇拜,都是正常的、合理的。但如果因為對物的重視和崇拜而忘卻了人本身,而將人置于次要、從屬、屈服的地位,而將人完全手段化、工具化,就不正常、不合理了,就應該反對了,就應該強調“以人為本”。這也就是說,物很重要,但在人與物的關系中,以物與人相比較,則人為本,物為末。“神”是由人創造、設想出來的,神并不存在。人因為對其所經驗到的許多現象無法確切解釋,或無法有效控制,所以設想有“神”。“神”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從而使人所面臨的難題可以寄希望于神的幫助而獲得解決。因此,相信“神”,對人而言是一種安慰,可以使人們在困難、痛苦中看到希望,樹立信心,而不至于驚慌失措、悲觀絕望。同時,也因為相信“神”而為人的行為樹立了一個監督主體,使人不敢恣意妄為,不敢為非作歹,從而為人的利益福祉增添了一份保障。這也就是說,“神”的“存在”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神”畢竟是由人設想出來的,而并非真實存在,因此,“神”的作用和意義其實又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人們將自身的命運完全托付給“神”,完全成為“神”的奴仆,則本末倒置了,是不明智、不理性的,是有害的、危險的。因此,我們要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一種極具普遍性的價值理念,它對所有人的所有行為都具有指導和規范意義。但它尤其是公共行政領域的最重要的(或首要的)價值理念,因為公共行政涉及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務,涉及社會中每一個成員的利害禍福。如果一個社會的公共行政“目中無人”,輕視人、蔑視人,則所有人都將遭受煎熬。也因為在公共行政過程中,更多地要涉及人與“物”的關系、人與“神”的關系,公共行政主體更容易在人與物、人與神的關系中迷失方向,所以更應該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可謂源遠流長。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管子即曾明確提出“以人為本”。《論語》也曾記載,孔子從朝廷回來,得知馬棚失火,只問了“傷人呼?”不問馬(《論語•鄉黨》)。說明孔子實際奉行以人為本的理念。西方近代史上的“人本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更是強調以人為本,要求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以人為萬物的尺度,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最高目標①。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中也包含有“以人為本”的思想。馬克思曾說:“專制政體的原則總的來說就是輕視人,蔑視人,使人不成其為人”[3]411,“這種制度的原則就是使世界不成其為人的世界”,世界于是成為“庸人的世界”,成為“政治動物的世界”[3]410,419。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人本主義思想作了繼承性闡釋。2003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2007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十七大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而“以人為本”也正式明確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重要的執政理念。
二、公共利益
“以人為本”實質上也是以人的利益為本,即我們的一切行為都無非為了實現人的利益,亦即為了創造、獲得能夠滿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條件和資源。公共行政秉承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也就必然以實現人的利益為根本目標。但是,公共行政不可能、不必要、也不應該以人的全方面的利益為目標,而只可能、只需要、只應該以其中的“公共利益”為目標。所以,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僅次于“以人為本”的重要價值理念。所謂公共利益,即具有公共性的利益,亦即滿足人的公共需要的事物、條件和資源,或者說,滿足人的需要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事物、條件和資源。公共利益是人的利益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則為“私人利益”。人的利益之所以有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分,一方面與人性有關,另一方面則與事物、條件、資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有關。人是群居的、社會性的動物,但同時又以獨立的個體的形式而存在。作為獨立的個體,人不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獨立存在,而且有一種自利的傾向,有一種滿足自身需要、欲望和目的的強烈沖動。這種沖動最終表現為對外在對象(即事物、條件、資源)的改造和占有。但也正是在對外在對象的改造和占有的過程中,人們意識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或者獨立占有的不可能性,意識到了聯合起來的群體力量的優勢以及以群體形式占有的合理性,因此,獨立的個體選擇了群居的生存方式,形成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形成了,人類在漫長的社會生活中獲得了“社會性”本質,但其社會性本質并不因此而否定、而掩蓋、而消解人的個體性和獨立性。相反,人的社會性本質總是以人的個體性和獨立性為前提和基礎。這樣,人的社會性與人的個體性在現實生活中結成了一幅“對子”,它們存在著沖突和矛盾,但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而它們之所以矛盾沖突,或者相互依存都是因為“利益”。因為“公共利益”,人們結成了社會;因為“私人利益”,處身于社會中的人們又千方百計地尋求獨立和自由。這也就是說,因為人有社會性和個體性,也就必然有或者說必須有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區分,沒有公共利益不能實現人的社會性,沒有私人利益則不能實現人的個體性。事物、條件、資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主要是就物的“競爭性”與“非競爭性”、“排他性”與“非排他性”特征而言的。所謂競爭性與非競爭性,是指“物”被人消費時是否因分享者人數的增加而明顯減少人均消費的份額,或者是否因分享者人數的增加而導致成本的增長。是,則該物是一種具有競爭性的物品;否,則該物是一種具有非競爭性的物品。所謂排他性與非排他性,是指物被人消費時能否將其他試圖分享該物的人排除在外,或者是否因排除其他分享者而花費巨大成本。能不花費巨大成本而將試圖分享者排除在外,則該物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否則該物是一種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物品的競爭性與非競爭性、排他性與非排他性特征是由經濟學家們歸納出來的,他們發現公共物品是一種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物品則是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區分是與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區分相對應的,物品和利益都是指滿足人的需要的對象,二者是同一的,所以,公共物品即公共利益,私人物品即私人利益。這也就是說,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利益是因為它作為滿足人的需要的對象是一種公共物品,是一種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利益之所以是私人利益則是因為它作為一種滿足人的需要的對象是一種私人物品,是一種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人性和物性實際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是相互映照的,沒有人的社會性與個體性的區別,物的公共性與私人性的區分就沒有意義、沒有必要;而沒有物的公共性與私人性的不同,則人的社會性與個體性區分也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正是因為有人性的社會性與個體性的區分和物性的公共性與私人性的區分這兩方面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的存在,所以,人類不得不將其利益區分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行政的重要價值理念,這是因為公共利益只能夠通過公共行政的途徑實現,而公共行政也正是因為公共利益而產生的,沒有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將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關于公共利益只能通過公共行政的途徑實現這一問題,英國哲學家休謨(1771—1776年)在其《人性論》(1739—1740年)一書中即有討論和回答。休謨從人的自利性出發,證明個人不可能解決公共利益的提供問題。他舉例說,兩個鄰人可能同意在共有的草地上排水,因為他們容易了解彼此的意圖,也會理解到自己不參加的直接后果是放棄整個計劃,但是誰也不能指望成千上萬的人能夠在“共有的草地”上采取這樣的一致行動。因為人人都傾向于找借口逃避出錢出力,都希望別人來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政治社會能對這種缺憾予以補救,在政府的管理下,“橋梁建筑了,海港開辟了,城墻修筑了,運河挖掘了,艦隊裝備了,軍隊訓練了。”[4]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1776年)一書中表達了與休謨類似的思想。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在其名著《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應用》(1848年)中,對為什么必須由政府提供某些服務做了進一步的論證。他舉了燈塔的例子來說明,他認為像燈塔這樣的物品,個人不可能主動建造,原因在于,這類物品的建造者和提供者很難對使用者收費,以補償建造費用并有所獲利。解決的辦法只能是,由政府采用收稅的辦法建造或提供。也就是說,對于收費困難的物品或服務,只能由政府來提供。穆勒所謂“收費困難的物品或服務”,即我們今天所謂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務,亦即公共利益。正式提出并嚴格定義“公共物品”概念的當代福利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P.薩繆爾森,他于1954年在《經濟學與統計學評論》雜志上發表了《公共支出的純理論》一文,歸納了公共物品在消費中的兩個本質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并同時強調,公共物品要求“集體行動”,而私人物品可以由“市場”提供。世界銀行《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在定義公共物品時也強調公共物品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指非競爭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貨物。非競爭性是指一個使用者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減少它對其他使用者的供應,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對該物品的消費之外。這些特征使得對公共物品的收費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沒有提供這種物品的積極性。”[5]關于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為其產生和存在的理由這一問題,恩格斯曾有過討論和說明。在《反杜林論》一書中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原始農業公社中,“一開始就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維護這種共同利益的工作,雖然是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卻不能由個別成員來擔當:如解決爭端;制止個別人越權;監督用水,特別是在炎熱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狀態下執行宗教職能。這樣的職能,在任何時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的馬爾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還可以看到。這些職位被賦予了某種全權,這是國家權力的萌芽。”[6]恩格斯在這里要說明的是,國家權力萌芽于維護共同利益的需要。共同利益“一開始就存在著”。因為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所以需要有“維護共同利益的工作”即公共管理(行政)。而公共管理的工作不可能“由個別成員來擔當”,需要有一個類似于政府的公共組織來擔當。有公共組織就需要有公共權力,這種原始社會的管理公共事務的權力就成為國家權力的萌芽。這也就是說,公共組織、公共權力、公共事務以及公共行政都起源于維護社會共同利益的必要。在《論住宅問題》中,恩格斯再次從社會生產和交換的需要的角度,論述了作為公共管理主體的國家的起源。他說:“在社會發展的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一個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后來便成了法律。隨著法律的產生,就必然產生出以維護法律為職責的權力———公共權力,即國家。”[7]在人類社會中,先表現為習慣后成為法律的“共同規則”不是憑空產生的,正是因為人類在“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中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才產生了對于共同規則的需要。而共同規則的產生不僅必然產生維護共同規則的“公共權力”,而且必然產生一種行使公共權力的公共組織以及公共管理的行為和過程。
三、行政效率
信息技術影響公共行政論文
內容提要:社會信息化是當代社會的一種大趨勢,它正推動著公共行政現代化的進程。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諸如行政人員、行政決策、行政組織、行政方法、行政公文、政府管理模式等公共行政要素和過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公共行政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是最基本和最為普遍的技術手段,在人類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方面都必然會普遍應用著信息技術,公共行政的領域也不例外。當前,我們正處在公共行政信息技術化的起點,預測信息技術在公共行政中帶來變革的合理形態,對于我們在公共行政領域中自覺接納和應用信息技術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信息技術對行政人員的影響
行政人員由于身處現代信息社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具體表現為:
·體能的延伸與增強。借助于信息技術,如電信、機器辦文辦事、遠程會議,打破了時空限制,行政人員可以看到、聽到、觸覺到以前無法感知的事物,可以完成以前體能無法完成的工作。
·開闊視野,提高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的開發可使行政人員及時獲得大量信息,有助于他們邏輯地、辯證地和系統地思考問題。互聯網提供了獲取信息的極大便利,使得行政人員“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成為可能。·時間和精力的節約。信息技術節約了原來靠人腦和文件處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時間和精力。跨越時空,降低了信息傳輸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
電大公共行政論文
一、電大公共行政學的內容和特點
(一)內容
公共行政學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每一個部分的研究都會隨著社會的發張而深入。其內容包括公共行政學的一般理論,這些理論是課程的基礎,同時理論的得出也是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而來的。除了一般理論還必須研究行政管理的主體、過程、保障、目的等等。公共行政學的主體針對的政府部門、組織以及在其中工作的人員;公共管理學的過程包括行政執行、行政協調、行政信息、行政監督等等,這些都是公共行政學必需的過程,也是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必須經過的階段;公共行政學的保障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財務、法律、道德以及相應的方法;公共管理學的目的是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公共管理學的五個內容是緊密相連的,每一個部分都是這一整體中的一個,只有各部分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特點
公共行政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政治性與社會性相統一,行政性和社會性在公共行政學中是不相悖,它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的行政性,而它又揭示了社會公共管理事務中的一般規律。一方面這一學科是為上層建筑服務的,另一方面其成果又能被其他的管理學科所接受和共享。另外,公共行政學是理論性和實用性的統一,公共行政管理最終的目的是指導行政工作,而在這一過程中理論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公共行政學是綜合性與獨立性的統一,多種學科的綜合是公共行政學在內容上的特點,它的理論廣泛地應用在多種學科中,起到理論指導的作用,但就其自身的研究特點來說,它又是獨特的。最后,這一學科在一定階段是規范的,但也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
二、電大公共行政學教學方法
企業人事行政論文
一、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人事行政管理團隊
人事行政管理部門是煤礦企業重要的職能部門,其管理效能如何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人事行政管理部門是員工進入企業所接觸到的第一個部門,看到的“第一張臉”,其工作作風與工作態度,影響到員工對企業的印象與評價。因此,要求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者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與工作能力,展現出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人事行政管理團隊,要依靠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能力素質。其次要提高人事行政管理者的服務意識,要樹立強烈的事業心與敬業愛崗精神,忠于職守,堅持原則,顧全大局,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再次是提高組織協調能力,提高交際及溝通技巧,增強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
二、為企業各項管理制度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企業以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生產經營目標,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安全生產的科學化水平,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實現以上目標離不開一套完整嚴格的行政管理制度及相關措施,并結合企業管理實踐不斷加以修改、提高,使之日趨完善。那么,管理規章制度與相關措施的建設完善,必須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指導與引導。規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更要符合員工的思想實際與工作實際。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解放思想,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要廣泛征求充分聽取員工群眾意見建議。管理制度的順利實施,應該建立在充分的民意基礎上,只有為大多數員工認同認可的規章制度,員工才會樂意接受并轉化為自覺行為。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宣傳上的作用,使員工理解制定與執行制度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摒棄自由主義思想,增強嚴格執行制度的自制力與自覺性。如果沒有扎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員工可能對制度存在反感與抗拒心理,認為制度就是用來約束人,用來修整人的,明里暗里對著制度唱反調,從而經常發生違反制度的事,大大削弱了制度在管理上的作用。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行政管理中的導向作用,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通過制度管理實現企業的科學高效運轉,為制度管理營造團結、合作、公正的環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與創新精神。
三、創造和諧的人事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企業和員工的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職工的思想狀況更加復雜,客觀上要求企業加強科學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完成的管理條例與規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在制定制度的過程中,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與引導作用,教育員工深刻理解管理制度與個人權益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要體現民主集中集中制原則,讓員工積極參與,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從而創造健康和諧的勞動關系,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生機和活力源泉。企業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事管理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統一思想、消除疑慮、化解矛盾、理順懷疑、激發斗志,從而極大地提升企業凝聚力與戰斗力,為人事管理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利益調節機制有利于解決一些人事糾紛,但在解決思想道德層面的問題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也不利于和諧社會、和諧企業的建設。因此,要堅持把制度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在強化嚴格制度管理的同時,要增強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傾聽廣大員工的呼聲,積極回應他們的關切,使人事管理工作充滿人情味,創造和諧的人事氛圍和工作環境。
- 上一篇:外資銀行論文范文
- 下一篇: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