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外匯業務問題解決論文

時間:2022-04-16 02:49:00

導語:經營外匯業務問題解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營外匯業務問題解決論文

在傳統金融業務的市場份額正呈現下降趨勢時,外匯業務作為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各行競爭的焦點。同時,本外幣一體化經營化的呼聲中,外匯業務也成為各家銀行參與市場競爭的功能型產品而備受關注。本文筆者就目前農業銀行在經營外匯業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發表一些淺顯的看法。

外匯業務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銀行中,各分支行對發展外匯業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一。多年來,從總行到各分支行一直強調要發展外匯業務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然而各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本幣、輕外幣的思想,年年把外匯業務當作新業務談。沒有充分認識到外匯業務的有效發展是金融企業日益競爭的需要,是完善服務功能的需要。客觀上存在著本幣業務任務重,壓力大。年度業績考核沒有將外匯業務列入統一考核指標中或所占的比重小。加上外匯業務歷史問題相對較多,風險相對大些,于是一些分支行不愿開拓、不敢開拓,業務處于一種自然生長狀態。本外幣一體化經營在部分行仍處于國際業務部一部經營或幾個人經營的狀態。本外幣一體化經營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口號”階段。

二、國際業務部門定位模糊,業務部門之間協調不夠順暢。為了促進外匯業務的有效發展,有些行仍保留著國際業務部或成立了國際業務部,但是在國際業務部的定位上比較模糊,國際業務部在很大程度上處于“行中行”狀態。雖然各分支文件上已將外匯儲蓄、會計、計劃、信貸管理職能都劃歸相應部門管理,其目的是要提高全行辦外匯業務意識,建立真正的本外幣一體化經營模式。但國際業務部之外的員工由于對外匯業務知識缺乏了解,存在以不懂作藉口,扯皮、推諉現象,協調與配合不暢。突出表現在信貸部門與國際業務部門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職責不分,手續繁瑣,效率低下。信貸決策效率不高已成為阻礙外匯業務市場開拓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軟硬件配備不到位,服務與人員素質不一,難以跟上形勢。外匯業務是一項人性化的服務業務。開放式的經營環境,一流的設備,人性化的服務設施,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流是必須的。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分支行國際業務仍然是與營業部合而為一。老化的設備,高高的柜臺,厚厚的防彈玻璃,輕而易舉地將客戶擋在玻璃之外。外匯業務對專業知識的要求高,特別是從事國際結算業務的人員。然而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行人員配備不足,一個或半個(兼職)外匯從業人員也在開展國際業務。有些行一線員工素質較低,有業務辦不了。有些行沒有很好的用人機制,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同時外匯從業人員的流動性差,很多行外匯業務人員無法實行崗位輪換機制。員工一旦從事外匯業務,幾乎就得終生事“外”,除了提拔、退休、下崗還有就是辭職或跳槽。人員配備的不到位不僅影響了外匯業務的有效開展,同時為外匯業務操作風險的存在留下一定的隱患。有些行外匯業務考核機制不健全,不同程度上在吃“大鍋飯”。

四、缺乏懂外匯業務的專職營銷人員和完善的營銷網絡,日常操作系統的更新與維護滯后于內外形勢的發展。客戶經理在拓展業務時,偏重本幣業務,忽視外幣業務。由于缺乏外匯業務知識,對企業的外匯業務需求無從解答。各行較少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外匯業務營銷人員。外匯業務的營銷網絡沒有本幣齊全,能辦理外匯業務的網點比較有限。相對于他行來說,與國外銀行之間的協作網絡趨于不利。農業銀行已具備了完善的日常操作系統(BIBS系統),但是系統的更新與維護與業務、政策的發展不同步。反洗錢形勢日前嚴峻,但是各行反洗錢報表卻仍不同程度處于手工階段,不僅占用了基層行的大量人力,而且也存在錯報、漏報、誤報的政策性風險。五、外匯業務品種單調,創新步伐滯后,融資手段少,行際之間的交流少。目前各行外匯業務品種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跟單信用證、托收、匯款業務,至于提貨擔保、備用信用證、旅行信用證、福費廷、保理、個人外匯理財等品種辦理甚少。基層行進出口融資業務辦理謹慎,手續多,辦理進出口融資比較不注重動態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企業的第一還款能力。外匯信貸資金需求逐年減少,資產利用率和贏利能力呈下降趨勢。行與行之間溝通較少,資源共享程度比較低。

外匯業務經營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全行對發展外匯業務的正確認識。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外匯業務成了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所有銀行的競爭焦點。必須充分認識到外匯業務的有效發展是銀行的一種經營手段,本外幣“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促進本外幣同步發展,才能完善我們的服務功能,才能把我們建成真正的現代化商業銀行。正確認識外匯業務的風險。沒有零風險的本幣業務,也沒有零風險的外匯業務。外匯業務與本幣業務一樣都存在著風險,只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強制度建設,加強人員培訓,才能以最小的風險成本換取最大的收益。

二、明確職責,加強領導與協調,促進全行辦外匯。找準國際業務部的定位,加強對國業、信貸、會計、計劃等部門的協調,尤其是要加強國際業務與信貸部門之間的協調,促使各部門忠實地履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的職責。設置專崗,配齊設施,落實專人負責外匯業務的市場營銷。上級行要加大現場檢查、指導和督促力度,加強人員培訓,加強全行辦外匯業務能力的培養,形成全行辦外匯業務的能力,逐步將全行辦外匯業務的口號轉變成全行辦外匯業務的行動。加強上下聯動工作,把整個系統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的業務網絡。

三、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加快網絡設施的建設。如何用人、留人是外匯業務發展的當務之急。外匯業務人員可以試行崗位工資,適當拉開收入檔次。在目前外匯業務人才緊缺的條件下,要確保國際業務部專業經營的格局,在條件成熟情況下推行全行營銷、全行經營。沒有成立國際業務部的分支行,可以根據業務量的大小鼓勵成立國際業務部或將懂外匯業務的人員充實的國際業務崗位上,提升競爭力。加快網絡建設,上級行應努力研究在不違背國家有關的法律、政策的前提下,減少業務環節,縮短業務鏈條。積極推進技術改造,完善“廣東網”的功能,積極節約基層勞動力成本,減少政策性風險和操作性風險。加快全行本外幣的聯網工作,加快與海外銀行的外圍網絡建設工作。

四、創新品種,提升品質。目前農業銀行的外匯業務主要仍是進口開證、出口議付、托收、匯款等傳統業務。雖然近年來加快了業務品種創新的步伐,但業務創新的力度仍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旅行信用證、備用信用證、國內信用證、保理、福費廷、個人實盤外匯買賣、套期保值、代客外匯理財等能為企業急需的業務有待突破。

五、更新觀念,優化結構,減少國際貿易融資的審批環節,加大對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支持力度。各行應站在用有限的信貸資源帶來最大的綜合收益的高度上,更新觀念,注重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用動態的眼光看待企業的進出口融資業務。國際業務在同等的條件下,只要加強調查、審查和貸后管理,風險相對于人民幣業務更具有可控性。所以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要大力辦理進出口押匯,出口打包貸款、票據貼現,出口退稅質押貸款等業務。加快本外幣一體化授信的步伐,把統一授信與單筆授權結合起來,提高企業在各外匯業務經營行辦理進出口押匯、進口開證、打包貸款、提貨擔保等的效率。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要實現出口跟單托收、出口議付等低風險押匯業務的柜面化操作,通過為客戶提供高效的國際貿易融資服務來提升我行外匯業務的品質,增強綜合競爭力。積極動員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擴大辦理進出口融資業務空間,提高的中間業務收入,真正使國際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