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貸投放因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4-17 03:44:00

導語:農村信貸投放因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信貸投放因素分析論文

摘要:影響農村信貸投放的因素主要有,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農村信用環境差,農戶貸款抵押擔保難,以及支農貸款利率的相對過高等。

近年來,金融機構對農業的投入不斷加大,對優化農產品品質、提高農業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目前農村信貸供應與需求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從而影響了農村信貸的投放力度。

(一)農村信貸供需中存在的問題

1.貸款期限與農業生產周期不適應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入,農村經濟已由過去單一的糧棉油種植逐步向多元化發展,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但目前的小額農貸期限都是三個月到半年,最長不到一年,這與農作物生產周期不協調,尤其是農民在產品結構調整時,“深加工”、“精加工”產品所需期限更長,多為1—3年,期限上的不對稱,使部分農民到期不能償還,容易形成逾期;影響了支農再貸款效用的充分發揮。

2.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不適應當前規模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目前,支農貸款單筆金額較小,而規模養殖大戶所需貸款一般存在急、頻、大等特點,小額農戶貸款難以滿足其要求。另外,農戶貸款手續較繁雜,金額較大的需經上級機構審批,與當前規模農業生產不相適應。

3.縣級金融機構對轄區鄉鎮企業的信貸投入明顯不足

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強調信貸資金的風險控制和集約經營,加大了對新增貸款的審查審批力度,集中資金支持優勢行業、大中型骨干企業,導致基層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權限越來越小,難以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造成縣域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更加突出。

4.支農再貸款的發放助長了基層信用社的依賴思想

由于歷史的原因,脫鉤后的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包袱沉重、資金實力與抗風險能力都比較差,正是在此種情況下,國家為發展農業、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幫助農信擺脫困境,采取發放支農再貸款的信貸政策對信用社給予支持。但這不同程度地助長了一些基層信用社和工作人員的依賴思想。每到再貸款到期日,有的農信社要求基層人行即收即放,倒換借據;每當國家下達支農再貸款,一些農信工作人員不管當地是不是需要,都是要了指標再說,存在著國家的資金、不要白不要的思想。

(二)影響農村信貸投放的因素

1.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

近年來,由于國家對郵政儲蓄的管理和改革相對滯后,現行監督體制和財務制度導致基層郵政儲蓄成為監管盲點,中央銀行不能對其有效監管,導致社會資金畸形集中,造成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對當地經濟發展極為不利。主要原因是郵政儲蓄轉存款利率過高,直接導致人行利差倒掛,郵政儲蓄局攬儲積極。近幾年來,郵政儲蓄存款余額占全部城鄉儲蓄存款的比重一直呈增長趨勢;郵政儲蓄存款增加額占全部儲蓄存款增加額的比重從1996年的10.4%增加至2001年的40.4%,其中2000年占比高達54.4%;郵政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快于城鄉儲蓄存款,縣級郵政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更快。郵政儲蓄存款的快速增長,造成了農村資金的嚴重分流,影響了商業銀行對地方經濟的支持、特別是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對農村的信貸投放力度。

2.農村信用環境較差

鄉鎮企業和農民信用觀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投放的積極性。在經濟體制轉軌的前期,一部分鄉鎮企業和農村個體工商戶從農行和信用社,貸款后賴債不還,造成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大量死滯沉淀,使得目前農村金融機構對新增貸款審批嚴格,造成其基層機構信貸授信額度小,資金上存較多,形成農村信貸資金瓶頸,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主要靠農村信用社“孤軍奮戰”。

3.農戶貸款抵押、擔保難

目前信用社對額度較大的貸款都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保證擔保,但目前存在的抵押、擔保難問題已嚴重制約了小額農貸的發放。目前小額農貸的抵押物多為房產、車輛,但當貸款出現風險時,抵押物變現難。加之抵押手續收費過高,農民不愿繳納這筆費用,造成抵押手續不規范,形成無效抵押。而隨著擔保糾紛的逐漸增加,農民為他人作擔保也日趨謹慎,導致農戶貸款擔保難度加大。

4.支農貸款利率仍相對過高

由于農業生產自身特定的特點,決定了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特別大。長期以來,農業生產風險高,農民收益低,盡管今年國家調低了再貸款利率,但農信社對農民貸款實際執行利率較基準利率可上浮到50%,從調查情況看一般都是上浮40%-50%.由于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調整和受資金來源的制約,貸款投放能力下降,農村信用社已成為農村的主要融資渠道,農戶貸款主要靠信用社來支撐。這相對于利潤較低的農業生產而言,一些農民仍然感到利息負擔過重,他們認為要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農村信用社也要在利率上給農民充分的優惠。

(三)政策建議

1.適時調整信貸投向、投量,投放渠道和期限結構

近幾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多元化、集約化發展步伐的加快,農民生產經營活動與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市場對農民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信貸需求也隨之多樣化。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支農工作要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相適應,必須把握農村市場需要和農民信貸資金的需求狀況,不斷調整支農的范圍和重點。一是要把信貸資金支持糧、棉、油等基本農作物始終放在突出位置;二是信貸投量數額逐漸增加;三是要根據市場需要,調整信貸投放渠道,積極支持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市場需要、效益好、有銷路的農產品生產,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增加農民的收入。繼續做好“聯農橋”富民工程、助學貸款、小額農貸三項重要支農工作。四是期限結構要進行調整,適應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的需求。

2.加大支農資金投入力度

人民銀行要積極發揮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轄區金融機構重點支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種養業為基礎、以加工增值為重點、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現代化農業。各金融機構要優化投入,調整信貸結構,把促進小城鎮建設與農業產業化、市場建設有機結合,大力支持特色經濟,積極培育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農村信用社更要充分利用國家支農再貸款政策,積極支持農戶小額貸款需求,支持優勢林果業、畜牧業、花卉業及重點蔬菜基地建設。

3.切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農村信用社要發揮好農村金融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紐帶作用,必須在管理工程、形象工程和優質服務上下功夫。一是疏通結算渠道。目前,農村信用社沒有自己的結算渠道,同城清算、票據簽發還須通過人行或專業行來,影響了業務發展,造成借款戶在信用社只有貸款沒有存款,因此必須盡快建立農村信用社的結算渠道。二是加快電子化建設步伐。農信社電子化金融服務和其他商業銀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電子化網點屈指可數,因此,要盡快加大資金投入,建成電子化服務渠道,方便客戶的存、貸、結算。三是強化信貸管理,提高新增貸款質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