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時間:2022-03-01 08:48:58
導語:初中物理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是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與總結。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既包含著最基礎的物理知識與理論,更有著人類探索自然精神與追求。學習物理,既是對人類已有成果的繼承,更是對探索自然精神的培養(yǎng)。本文就初中探究教學的內涵及特征、在初中階段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及實施探究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筆者的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探究精神
物理,是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與總結。這門學科建立的過程,既是人類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成果的總結,更是人類探索自然、改造自然服務人類生活精神的體現(xiàn)。而初中生,又處于精力充沛、對自然和社會充滿極其好奇的人生階段,因此,在初中物理課上,除了要對學生們進行“課標”要求的知識點的傳授之外,對學生探索自然精神的培養(yǎng)也相當重要。那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對初中學生進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的實踐與經(jīng)驗,筆者從如下三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收獲與感受,與眾同仁分享。
一、初中物理探究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學的內容讓學生來探索、研究、討論、思考,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教學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所要教學的內容,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與設備,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活動情景,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自主探討學習,獨立或合作探討研究,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法的特點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性,在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探究精神。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的完全講授者、知識的灌輸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謀與顧問。而這正是“新課標”對老師身份與角色轉變的要求。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人類對于經(jīng)驗的總結,以至學科的建立,一方面是源于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類對自然界的好奇之心和探求精神共同成就的。因為人類有改變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而某些自然現(xiàn)象及現(xiàn)象背后的規(guī)律,引起那些杰出人物的好奇之心,于是在興趣的激勵之下,人類投入全部的精神和心血之后,最終有了這方面的經(jīng)驗與成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所有的人類成果,都是人類擁有探究精神的結果,所以,學習前人經(jīng)驗成果是后來者繼承前人文明成果的必須,但是人類如果想要一代超過一代人,就必須要具有探究精神,甚至還要具備一些冒險精神,人類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新發(fā)現(xiàn)、新發(fā)明,才不會止于前人已有的發(fā)明成果上。在一點上,物理這門學科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學習相應的物理知識外,更應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這為日后探究自然界的規(guī)律和有新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必要的精神基礎。同理,在《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下,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相應的物理知識,而且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從而提高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能力,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解決日后生活、工作遇到的各種未知問題。
三、探究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知識學習與探究活動關系的處理。初中物理內容作了較大的改革,容易直接感受到教材對探究活動的重視,其中有些結論并沒有直接給出,而是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和推理,自己歸納總結出來,那么,物理的基本知識是否就不重要呢?如何處理學科知識與探究活動的相互關系呢?本人認為:物理用語、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識固然可以系統(tǒng)性地教給學生,但是學生通過假設、觀察、實驗、交流、推理和歸納等過程所獲得的知識更有“含金量”,學生經(jīng)歷了“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完成了知識的構建,將“是什么知識”和“如何獲得這種知識”融為一體,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以實驗為主的探究活動時應把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具體實現(xiàn)。離開知識為載體的探究活動,甚至是趕時髦的形式探究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重視科學探究也不是不要教師的講解,關鍵是教師要研究“講什么”、“怎么講”、“何時講”,真正在啟迪學生在科學思維上下功夫。2.探究式教學要針對不同學生分層次教學。從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不同層次的目標,因材施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和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類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選題、猜想、實驗設計等階段都要圍繞著“雙基”進行;重視探究后學生對結論的認識;課后練習和訓練要使基礎知識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加強。當然,無論哪門學科、哪種教學技巧,都是各位教育戰(zhàn)線的工作者孜孜不倦努力總結的結果,是他們對課程、教學方法不斷捉摸、不斷改進的結果,而教育本身,又是一種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的教學藝術,沒有窮盡,沒有終止。同樣,物理教學亦是如此,在中學物理課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在課堂上進行探究實踐,是一種全新教學模式探索,而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擁有能力,卻是教育宗旨所在。
作者:施增丙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東錢湖中學
- 上一篇:淺談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
- 下一篇: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