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生活化初中物理論文

時間:2022-02-26 09:37:27

導語:教學生活化初中物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生活化初中物理論文

1.教學生活化的作用

1.1降低教學的難度,易于學生接受教學生活化是通過創建生活中常見的教學情境或是以一些生活現象為切入點,導入物理教學問題。物理現象較為抽象,采用這種方式將物理問題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想象,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難度降低,符合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水平。

1.2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處在少年期向青年期過度的關鍵時期,在學習上自制能力較差,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教學生活化將生活中一些體現了物理問題的現象引入教學之中,增加了教學的樂趣與實用性,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3教學生活化體現了教學的來源與目的教學生活化,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變得密切,以生活中的現象引入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也積累了生活經驗。教學是一種社會現象,來源于現實生活,而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知識和經驗的學習,實現人的發展,從而更好地生活。從這點來說,教學生活體現了教學的來源與目的。

2.教學生活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教學情境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在教學中起導入作用,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筆者所教的班級為江蘇省某中學八年級,采用的教材為蘇科版物理教材,在“液體與壓強”這一張的教學中,筆者聯想到現實中人們接觸到的最常見的液體是水,學生與水有著較多接觸且比較感興趣的是游泳。為此,筆者在情境創設中,以提問的方式導入點,問學生最近有沒有游泳,又對當今游泳界比較出名的運動員進行了簡單討論,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參與度很高;之后,筆者進一步提問,在水面游泳與潛水的感受有何不同,學生經過上一輪的啟發,很快就探討出了“水面壓力小,水下壓力大”的結論。為此,筆者將問題一轉,提問“你們知道同樣是水,為什么水下壓力大嗎?”順理成章引出此次教學的主體“液體的壓強”,此時學生的興趣已被引出,在課堂中表現得較為活躍。

2.2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在教學之中,遇到一些較為抽象的問題,生活化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增進學生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在“液化與升華”一章中,學生不理解,為何幾種形態的物質可以互相轉換,這種轉換又是如何實現的。為探討這一問題,在課堂中,筆者拿來了一支冰棒,并在學生的注視之下撕開包裝,此時,白色的氣體在冰棒周圍出現,筆者為學生解釋,這是“液化”,并解釋這種氣體不是氣體,二是水蒸汽液化的小水珠,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對物理現象的掌握程度提高。

3.結語

初中物理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后期學習的影響很大,因而必須注重教學效果。教學生活化注重物理教學與生活的結合,在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現象,增進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作者:王鑫單位:鹽城市亭湖區便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