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1-28 03:05:00

導語: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摘要】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認知程度低、踐行效果差等問題,改進路徑主要是:強化課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載體建設;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影響因素;改進路徑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知認同程度低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您知道中國三大國粹是指什么嗎?”問題的回答上23.4%的被試學生選擇了“不知道”,只有32.7%的被試學生選擇了“通讀過四大名著”,其余43.9%的同學選擇了“簡單了解”。在“您是否會經常去圖書館閱讀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問題的回答上,有23.6%的被試學生表示會經常借閱,65.4%的被試學生選擇了“偶爾,很少借閱”,從來沒有主動借閱過的占被試學生總數的11%。在“如果學校增設了有關傳統文化的選修課,你會去?”問題的回答上,選擇“肯定會去”的占被試大學生總數的11.6%,選擇“有興趣”的占26.9%,選擇“看情況”的占6.9%,選擇“沒興趣”的占54.6%。從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大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儲備量嚴重不足,并且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較差。

2、大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踐行效果差

通過本次調查,在“你如何看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古代仁人志士所不斷追求的崇高理想?”問題的回答上,僅有約27.3%的被試學生態度堅定,表示會將其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約有39.6%的被試選擇“太遙遠,與自己無關”,還有33.1%的被試學生選擇“已經過時”。在“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的發展前景會怎樣?”問題的選擇上,選擇“很樂觀”的占被試學生總數的24%,選擇“不樂觀”、“不太樂觀”的占的71%有,另外還有約為5%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很可能會消失”。這也折射出“90”后大學生在享受信息時代,經濟高度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正遭受著來自于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機會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的沖擊,使部分“90”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在義利關系上、社會公德上更重自我的利益,另外,大學生中還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的行為等。

3、大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式滿意程度低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對于高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現狀的滿意度中,只有12.3%的被試大學生表示滿意,其中有20.6%的被試大學生表示,學校沒有提供有效的傳統文化學習途徑,是導致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不高,教育效果較差的重要原因。在“你認為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問題回答上,選擇“方式單一、創新不足”的占被試學生總數的57.26%,選擇“載體設計不合理”的占被試學生總數的23.57%,選擇“內容脫離實際”的占被試學生總數的19.17%。由此可見對大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單靠單一的灌輸式教育是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二、影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因素

1、高校對于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逐漸深入,國家以及教育部門開始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2014年4月教育部頒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就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做出部署。2015年6月在“傳統文化與大學教育”高層論壇上,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國同行發出倡議,在大學教育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切實融入到國民教育的最高層次中,以優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學子的心靈與人格。但是實踐表明,部分高校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仍然十分有限,甚至流于形式。

2、多元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

“9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但是判斷力、防范意識差,從而給了西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機會。少數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占領思想文化陣地,通過輸出文化產品,利用影視作品、游戲漫畫等青年人喜好的娛樂產品,宣傳其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從而給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青少年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的忽視以及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和行動上的迷茫。

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陳舊

對大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在于對其認同感的培養,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因為沒有深入考察其概念、范疇、觀點的實質內涵,而且“說教式”教育方式難以調動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具體表現在:首先,由于學習活動載體設計方面缺乏針對性,不能密切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嚴重的制約了其參與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活動的熱情;其次,由于沒有深入調查研究而缺少亮點、重復率高,在具體活動開展過程中重承諾、輕實踐,創新性不夠,導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1、強化課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將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納入教學體系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開設相關的必修課及選修課同時修訂和完善已開設的相關課程教學計劃,提升教學效果。優化整合現有師資資源采取有效措施,組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兼職隊伍,引進、培育傳統文化研究領軍學者,聘請國內相關專家學者、文化名家、博物館(博物院、紀念館)研究員和講解員等作為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兼職教師,積極組織舉辦相關研修、培訓班,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集中學習教育。充分發揮特色學科優勢,整合骨干研究力量,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設立、策劃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項目,就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展開高水平理論研究,力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并將將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

2、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載體建設

一是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教育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資源,積極開辟網絡教育空間,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制作、編輯適合互聯網、手機等傳播的傳統文化精品佳作,通過學校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新興媒體,以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的集成化手段,多層次、立體化手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二是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教育活動。依托共青團、黨支部、學生會、學生社團,通過黨團活動、征文、演講、辯論、經典誦讀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舉辦“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慶典”,將清明祭奠、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餅、重陽登高等傳統節日紀念形式與現代創意相結合,讓學生在創新體驗中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利用建筑物外墻和教學樓走廊懸掛歷史偉人、文化名人畫像及勵志名言語錄,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3、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使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得以連續性和經常化,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積極與學校周邊博物館(院)、紀念館、故居舊址、文化館等聯系,建立校外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現場教育教學,同時組建相關的社會實踐團隊,為大學生參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搭建新的平臺,組織大學生通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形式積極參加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強大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積極與兄弟院校協作,將各自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作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構建相互協作的教育格局。

作者:馬曉芳 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蘭超玲.論傳統文化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J].理論探討.2012(9).

[3]閻淳純.傳統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6).

[4]王威威.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