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9:22: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文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剖析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內涵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建筑;建筑文化;傳統建筑;傳統建筑文化
論文摘要:建筑不僅僅是人類居住的場所,在社會的發展中經過歷史的積淀,建筑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物質載體。中國建筑不僅具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也形成丁獨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對于中國的傳統建筑做了簡單的介紹并對傳統建筑文化進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們用木材等建筑材料來構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場所。從這個定義上看建筑的范圍包括諸如居住場所、橋梁、公共建筑甚至園林等。在歷史的發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經不僅僅是現實存在的建筑,它已經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人類眾多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質存在的長久性記錄了不同民族、地區國家的發展歷程,成為了人類文明的紀念塔。
從建筑的文化本質而言建筑是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獨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審美觀念和出世原則。既能夠反映出時代特征又具有濃厚的民族烙印。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建筑是一種物質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學。
中國建筑作為中國文化的物質載體和中華民族物質化存在,必然有著與西方不同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并以其發展中獨特的形質格局,超拔的內容體系而流放異彩為人矚目。從理念上看中國建筑有著濃厚的天人合.的時空又見念和和諧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則有著濃厚的以皇權為中心的到建倫理藥直德觀念。可以說中國的建筑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這一思想,貫穿了中國哲學并影響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因此在中國的建筑中也帶有濃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諧為一的天人合一意識。李約瑟曾經說過:“中國建筑總是與自然調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這種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識在具體的建筑過程中又和具體的儒釋道文化結合起來。因此,儒釋道具體的天人合一觀念才對中國的建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數學對稱美傳統建筑文化論文
一、數學對稱理論
在科學中,對稱性指的是研究對象在某種變換或操作下保持不變的性質,因而具有根本性的意義。所謂對稱變換是對稱操作的結果。在平面中,對稱操作只影響對象的幾何學性質的變換,即對稱變換僅涉及到設計的結構。同時,也允許反演對稱操作并使對象重新回到原點。在藝術中,對稱性常與平衡、形狀、形式、空間、秩序、和諧以及美感等相聯系。最早意識到“對稱”在二維平面設計中具有輔助作用,并努力使“對稱”原理應用于設計實踐的人是英國利茲大學紡織系的物理學家H.J.Woods。在20世紀30年代,他相繼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并通過可視化的圖形符號,解析對稱在構建圖形結構與設計過程中的輔助作用。從非數學研究的角度看,由OwenJones所著,出版于十九世紀初的《裝飾原理》一書,似乎最具影響力。分析介紹了大量的圖案與裝飾,并根據不同的時期、民族區域和風格將圖案與裝飾進行分類,該書對圖形與對稱的研究起到了進一步的促進和推廣作用。從數學研究的角度看,歷史上的數學家和科學家,例如Coxeter、Guggenheimer、Gans、ShwbnikovandKoptsik、Schattschneider都已經意識到數學意義上的對稱,是以四種基本對稱操作或幾何變換在平面中的應用為特征。這四種基本對稱操作是: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反射對稱、滑移反射對稱。歷史上,曾有無數的人們進行過有關數學對稱理論的開創性研究與探索實踐。在中西方傳統文化、藝術和建筑中,存在許多類似案例可供研究。從圖形創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綜合的角度看,荷蘭藝術家M.C.埃舍爾(M.C.Escher)的研究與探索最具代表性,并且理論研究體系也十分系統和深入。他的圖形創意具有數學思維和藝術的創造,他的作品堪稱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典范。M.C.埃舍爾圖形創意的數學靈感和理論來源于很多方面,其中有規律的對稱圖形創意靈感源自數學對稱理論。研究和欣賞埃舍爾的藝術,首先必須了解其作品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如此才能真正享受到他的藝術與數學完美結合所帶給人們的審美愉悅。圖1這是M.C.埃舍爾基于對稱變換原理而創作的作品。
二、數學對稱原理在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應用
文化符號在構建過程所基于的數學原理與理論分類很多,就數學對稱原理而言,可追溯到人類的史前文化。綜觀人類的藝術史,根據現已被考古發現的大量的記錄在巖石上的原始文明、新石器時代的手工陶藝、夏商周的青銅制品、古希臘文明、以及埃及和瑪雅文明中,均有發現文化符號基于數學對稱思維的例證。本文著重介紹和分析了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所蘊含的數學對稱原理。數學意義上的對稱在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應用相當常見,在中西方傳統建筑和圣殿的建造過程中都能找到與數學對稱有某種關聯。在文化和藝術中,對稱常與和諧以及形式美感等含義相關聯,其根本的原因是,數學對稱的靈感源于對宇宙和自然以及人類自身的探索和發現,同時這種數學的生命力完全根植于養育她的文明社會生活之中,對稱與中國的文化和哲學思想以及所崇尚的“天地交而萬物通”、“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是吻合一致的。在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傳統建筑在文化特征、美學追求、建筑風格、形式結構等因素受到影響是必然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環境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所推崇的理想境界,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文化意義上的對稱,通常與中庸、秩序、和諧、典雅、莊嚴以及權威等含義相關聯,中國傳統建筑十分講究對稱的文化。中國古代帝王的宮殿以及宗教寺廟在建筑布局和結抅中,一般都按照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布局及設計。例如北京的故宮就以中軸線為中心軸,圖2是北京故宮鳥瞰圖,其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布局設計。宮殿的布局,一般都以主宮殿位于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筑位于兩側,左右對稱布局,所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這種布局體現了封建社會中簡明的組織規律,同時與其宗法和禮教制度密不可分。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種跨國界和文化的橋梁。因此,常見于人類的建筑、文化和藝術之中。對稱在東西方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表現十分常見。圖3是法國的蘭斯大教堂,哥特式建筑風格的結構和裝飾中到處都能發現基于對稱思考的裝飾。圖4是婆羅浮屠佛塔鳥瞰圖,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瓜哇島的佛塔群。其基底尺寸為114×14m、高46m,塔結構基于中心及軸的反射對稱原理而構筑。人類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區域和民族文化,雖然在生活與實踐過程中都發現和應用對稱原理,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及所處的民族和區域以及生活環境的不同,顯然對對稱的理解與應用是有區別的,這種差異體現在文化特征、美學追求以及文化符號的表現、傳播、及審美等各層面。例如早期的摩爾人和阿拉伯人,他們在對稱圖案的裝飾風格方面卻有著獨特的審美觀和表現,他們對復雜的數學幾何的研究與應用給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圖5,這是分別基于中心及旋轉(120及60)對稱以及反射軸對稱而構成的圖案裝飾,圖6為對稱結構示意圖,許多穆斯林和伊斯蘭教的建筑結構、裝飾風格和圖案的文化特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見,對稱已不僅僅對建筑師有吸引力,數學家、物理學家、畫家、心理學家、考古乃至音樂家都在思考和研究它的意義和影響力。事實證明,數學一直伴隨和見證了人類的文明歷程,始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結語
我們從不同的視角、不同層次、各方位的反復討論介紹了“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數學”,即建筑文化符號的形式、結構及它們的表達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與理論及其符號的審美等。我們試圖關心這一現象的目的,不僅在于觀察數學本身的科學基礎性,更重要的是在于喚醒人們重視科學對藝術的影響與促進作用,從全方位的和文化視角欣賞數學的魅力。
建筑文化研究論文
國際建協第20屆大會發表的《北京憲章》指出:“建筑學問題和發展植根于本國、本區域的土壤,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為基礎,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并加以整合,最終建立一個‘和而不同’的人類社會。”
建筑是經濟、技術、藝術、哲學、歷史等各種要素的綜合體,作為一種文化,它具有時空和地域性,各種環境、各種文化狀況下的文脈和條件,是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時這種文化特征又與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自然條件密切相關。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環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風勢、氣溫、氣壓、食物、土地、水質、植被等等。作為人與自然中介的建筑,對外應有利于形成小區外部環境,對內應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內環境。這些建筑像植物一樣,落地生根,合天時,合地利,適宜于地區自然環境的要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在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在中國的海南島和臺灣島,椰林茂密,氣候炎熱,人們用椰樹葉、棕櫚葉蓋起了適應熱帶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樓,通風、涼爽、輕盈、簡潔,建起了熱帶雨林建筑。
在中亞、西亞,在中國的西部高寒地區,人們用石塊壘砌、依山就勢蓋起了石板建筑,避風、擋雪、保溫、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國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數民族在中國西部依山就勢建起了各式各樣的山地建筑群。
清代衙署建筑文化論文
一、綏遠城將軍衙署
(一)綏遠城將軍衙署的歷史沿革自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綏遠城建成,將軍衙署就成為清朝在北部邊疆的最高行政機關,對周邊地區軍事和政治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清朝的一百七十二年里,清廷共任命七十九位將軍在此駐防。1911年清朝統治結束后,將軍衙署依然是綏遠地區行政中心,但隨著行政機構的變更而多次更名。民國元年(1912年)更名為“將軍府”;民國三年(1914年)更名為“都統公署”;民國十七年(1928年),更名為“省政府”;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軍侵占綏遠地區,將軍衙署掛牌“蒙疆聯盟自治政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掛牌“省政府”舊稱。1949年至1954年間,綏遠省人民政府入駐將軍衙署辦公,54年后,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及檢察院先后進駐辦公。80年代后文物部門接手管理。
(二)將軍衙署的建筑概況綏遠城將軍衙署建成之初,占地3萬平方米,有房屋132間是我國現存保存規模最大、現狀最好的武官衙署。2006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綏遠城第一任將軍王昌是正一品建威將軍,所以將軍衙署是按照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的建筑標準營建的建筑,呈漢式衙署式布局,磚木結構建筑,六進式院落。整個建筑群體由縱向的三路建筑群組組成,其東跨院主要設置庫房、馬房、廚房等后勤體系,西跨院以貯藏圖籍、文書等及衙署寺廟為主,中軸建筑群組則是綏遠城軍政事務核心所在。建筑物本身受清廷所定嚴格的制度限制,有清一代沒有進行改建、擴建,民國后建筑群經歷了多次的改建和修葺,但主體建筑群依然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將軍衙署文物保護范圍內的清代建筑遺存主要包括主體院落的照壁、府門、儀門、大堂、折房、回事處、官房、印房、二堂、箭亭、客廳、三堂東廂、西廂、東跨院傅作義禮堂。主體院落各堂配廂房、耳房,各院由阿斯門相通。一進四院,逐級升高,粗梁大柱、青瓦屋頂、古樸大方,雄偉森嚴。
1.照壁位于將軍衙署府門對面,長24米,高4米,厚1.5米,使用大青城磚砌成。照壁正中鑲有“屏藩朔漠”四字橫匾,此匾長150厘米,寬70厘米,匾上書楷書“屏藩朔漠”,上款為“光緒十六年清和月榖旦”,下款為“綏遠城將軍克立”,匾為青石制成,涂有墨色。該匾是綏遠城將軍克蒙額于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題寫。“屏藩朔漠”是說保衛北部邊疆的意思。
2.府門面闊三間,進深四步架,大木懸山式構置,每間各辟一門,屬門釘板門形制。兩側有八字形影壁布列左右,池心磚雕。在大門的頂部,一對“吻”高高翹首在兩端。它呈龍頭魚尾形,龍口張開露出厲齒,雙目圓睜。正門前有一對青石獅子,左雄右雌,雕刻精美。
3.儀門位于府門內側中軸線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步架,大木硬山式構置,明間辟門,左右兩次間為門衛及內外傳達通報用房,儀門東西兩側隨墻置側門(阿斯門)各一個,儀門只有將軍等首腦及迎送重要貴賓方能開啟,一般官員只能從側門出入。
建筑文化試析論文
1嶺南建筑的建構特征
嶺南的絕大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和沿海區域,冬暖夏熱,夏季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度大、氣候炎熱、空氣潮濕、雨水充足、臺風頻繁、每年的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多數發生在嶺南地區。因此嶺南建筑的內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墻腳多數采用青磚、石塊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較密集,屋頂層采用磚或其它材料壓緊加固,防止臺風的侵襲,造成建筑物的損壞和人員傷亡,對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磚樓房,或者加厚墻體,達到防水、防風的效果。嶺南許多地區靠近沿海,古時海盜出入頻繁,因此這些地區建筑不僅要具有遮風擋雨,滿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還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盜的防御功能。例如廣東省開平市的碉樓是具有明顯防御功能的建筑,這些建筑有許多傳統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結構和設計無不體現其防匪、防盜的特性,開平碉樓現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樓風格各有差異,但有許多共同點,即門窗窄小,鐵門鐵窗,墻體較厚,材料堅固,易守難攻,墻體四周設有槍眼,人們通過槍眼可以對碉樓四周進行了望和控制,古時的碉樓一般配備槍械和銅鐘等防衛裝置(見圖1,圖2)。
嶺南地區毗鄰港澳臺,海上交通便利,國際商業貿易來往密切,進出口商品頻繁,自古經濟就比較發達。所有這一切都給西方建筑文化的引進創造了條件,不少嶺南地區的城市,如廣州、廈門等地出現了西方建筑與嶺南建筑相融合的產物,即“洋樓”“騎樓”等。這些樓一般是樓上住人,樓下商店,往往兩排“騎樓”對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長達幾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業長廊,為業主提供經營和居住的優良條件,為顧客和行人營造了舒適的通道和購物環境(見圖3,圖4)。這樣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現在,普及到鄉鎮,擴展到工業。我國現代的工業園區,專業鎮和新農村建設等建筑小區,一般都是類似這樣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與我國建筑文化,是傳統建筑文化與現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與鄉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2嶺南建筑的技術風格
嶺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風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條形,多間房屋并列組合,前面設有敞廊,遮陽板或屋檐,以遮陽擋雨,同時也方便用戶行走。為防止潮濕和雨水浸沒,多采用石柱礎、高柱礎及石梁。嶺南地區雨水多,地處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錯復雜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比較緊張,許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帶,居高而下,分排建設,一個山坡形成一條自然村。村中房屋多為單層,屋頂為金字塔形,以瀉雨水。在建材選擇方面,一般采用泥磚、青瓦或青磚。有些富裕家庭,為防止偷盜,采用加厚墻,其厚度甚至達到1m以上,用砂、泥、灰搗固,非常堅硬。在山區,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嶺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條形,還有方形和圓形。客家的圍龍屋,是典型圓形布局建筑,以廣東梅州地區最為常見。這種建筑由多圍建筑群組成,每圍由許多相連單間屋向內作一半圓形狀,像半月牙形,圍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與池塘組成一個圓形的平面布局,這充分體現了客家建筑的圍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見圖5),據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報》報導,僅梅州市現有客家圍龍屋總數2萬余座。客家的“土圍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見圖6),這些建筑墻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強的防御功能,墻體采用“三合土”技術,以筑土形式營造,再用砂灰批檔墻壁,以防雨淋。這些圍合性建筑一直傳承至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許多建筑已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但在嶺南山區的鄉村,依然還有許多這樣的建筑群,這是客家建筑文化傳承至今的結果。嶺南地區江河多,海岸線長,許多以捕魚謀生的漁民,長期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關心和組織下,他們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陸地,這些房屋矮小,形狀似船,屋頂為弧形,人們稱其為“蛋家”。為防止臺風和水浸,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屬板建成,一家一間。嶺南建筑的內部平面布局是靈活多樣的,是根椐家庭成員情況來確定,除條形布局以外,還有中軸對稱院落布局,這種布局類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間為天井,四周分別居住幾個小家庭,這種布局有利于通風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員的溝通和照顧,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盜。
3嶺南建筑生態景觀
建筑文化研究論文
國際建協第20屆大會發表的《北京憲章》指出:“建筑學問題和發展植根于本國、本區域的土壤,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為基礎,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并加以整合,最終建立一個‘和而不同’的人類社會。”
建筑是經濟、技術、藝術、哲學、歷史等各種要素的綜合體,作為一種文化,它具有時空和地域性,各種環境、各種文化狀況下的文脈和條件,是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時這種文化特征又與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自然條件密切相關。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環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風勢、氣溫、氣壓、食物、土地、水質、植被等等。作為人與自然中介的建筑,對外應有利于形成小區外部環境,對內應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內環境。這些建筑像植物一樣,落地生根,合天時,合地利,適宜于地區自然環境的要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在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在中國的海南島和臺灣島,椰林茂密,氣候炎熱,人們用椰樹葉、棕櫚葉蓋起了適應熱帶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樓,通風、涼爽、輕盈、簡潔,建起了熱帶雨林建筑。
在中亞、西亞,在中國的西部高寒地區,人們用石塊壘砌、依山就勢蓋起了石板建筑,避風、擋雪、保溫、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國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數民族在中國西部依山就勢建起了各式各樣的山地建筑群。
建筑文化探討論文
1嶺南建筑的建構特征
嶺南的絕大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和沿海區域,冬暖夏熱,夏季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度大、氣候炎熱、空氣潮濕、雨水充足、臺風頻繁、每年的臺風、洪水等自然災害多數發生在嶺南地區。因此嶺南建筑的內部地面普遍比外部地面高,墻腳多數采用青磚、石塊或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建造,以防洪水,房屋的布局也比較密集,屋頂層采用磚或其它材料壓緊加固,防止臺風的侵襲,造成建筑物的損壞和人員傷亡,對于富裕的家庭使用青磚樓房,或者加厚墻體,達到防水、防風的效果。嶺南許多地區靠近沿海,古時海盜出入頻繁,因此這些地區建筑不僅要具有遮風擋雨,滿足人的居住功能,而且還要有抵抗外人侵犯、偷盜的防御功能。例如廣東省開平市的碉樓是具有明顯防御功能的建筑,這些建筑有許多傳統和其它原因所建,但建筑的結構和設計無不體現其防匪、防盜的特性,開平碉樓現存共有1833座,每座碉樓風格各有差異,但有許多共同點,即門窗窄小,鐵門鐵窗,墻體較厚,材料堅固,易守難攻,墻體四周設有槍眼,人們通過槍眼可以對碉樓四周進行了望和控制,古時的碉樓一般配備槍械和銅鐘等防衛裝置(見圖1,圖2)。
嶺南地區毗鄰港澳臺,海上交通便利,國際商業貿易來往密切,進出口商品頻繁,自古經濟就比較發達。所有這一切都給西方建筑文化的引進創造了條件,不少嶺南地區的城市,如廣州、廈門等地出現了西方建筑與嶺南建筑相融合的產物,即“洋樓”“騎樓”等。這些樓一般是樓上住人,樓下商店,往往兩排“騎樓”對面而建,形成街道,形成長達幾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商業長廊,為業主提供經營和居住的優良條件,為顧客和行人營造了舒適的通道和購物環境(見圖3,圖4)。這樣的建筑模式延申到現在,普及到鄉鎮,擴展到工業。我國現代的工業園區,專業鎮和新農村建設等建筑小區,一般都是類似這樣的建筑群。它是西方建筑文化與我國建筑文化,是傳統建筑文化與現代建筑文化,是城市建筑文化與鄉村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2嶺南建筑的技術風格
嶺南建筑一般都坐北朝南,既有利于夏季的通風采光,又有利于冬季的保暖。平面采用條形,多間房屋并列組合,前面設有敞廊,遮陽板或屋檐,以遮陽擋雨,同時也方便用戶行走。為防止潮濕和雨水浸沒,多采用石柱礎、高柱礎及石梁。嶺南地區雨水多,地處有山、有水、河流小溪交錯復雜的位置,加上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比較緊張,許多建筑都集中建在小山坡、丘林地帶,居高而下,分排建設,一個山坡形成一條自然村。村中房屋多為單層,屋頂為金字塔形,以瀉雨水。在建材選擇方面,一般采用泥磚、青瓦或青磚。有些富裕家庭,為防止偷盜,采用加厚墻,其厚度甚至達到1m以上,用砂、泥、灰搗固,非常堅硬。在山區,為不占良田,房屋多建在山腰。嶺南建筑的平面布局除了條形,還有方形和圓形。客家的圍龍屋,是典型圓形布局建筑,以廣東梅州地區最為常見。這種建筑由多圍建筑群組成,每圍由許多相連單間屋向內作一半圓形狀,像半月牙形,圍屋前沿有一禾坪和池塘,建筑物與池塘組成一個圓形的平面布局,這充分體現了客家建筑的圍合性和向心性文化(見圖5),據2009年4月15日《羊城晚報》報導,僅梅州市現有客家圍龍屋總數2萬余座。客家的“土圍子”和“小城堡”式建筑是典型的方型建筑(見圖6),這些建筑墻厚1m以上,屋高10m多,具有十分強的防御功能,墻體采用“三合土”技術,以筑土形式營造,再用砂灰批檔墻壁,以防雨淋。這些圍合性建筑一直傳承至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許多建筑已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但在嶺南山區的鄉村,依然還有許多這樣的建筑群,這是客家建筑文化傳承至今的結果。嶺南地區江河多,海岸線長,許多以捕魚謀生的漁民,長期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解放以后,在政府的關心和組織下,他們在海岸或江河岸上,修建房屋,移居陸地,這些房屋矮小,形狀似船,屋頂為弧形,人們稱其為“蛋家”。為防止臺風和水浸,這些房屋用木板和金屬板建成,一家一間。嶺南建筑的內部平面布局是靈活多樣的,是根椐家庭成員情況來確定,除條形布局以外,還有中軸對稱院落布局,這種布局類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間為天井,四周分別居住幾個小家庭,這種布局有利于通風和采光,有利于家底成員的溝通和照顧,也有利于防止外人的干涉和偷盜。
3嶺南建筑生態景觀
地域建筑文化論文
1巴渝傳統建筑與生態環境
巴渝地處山地,地無三尺平,地形坡度較大,用地緊張,建設困難。建筑通常順應地勢依山而建,注重因地制宜和空間利用,巧妙地利用坡地和高差,爭取較大建筑空間,形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巴渝傳統建筑有水平一條街式;一邊傍水而筑,一邊臨崖吊腳或只靠山面呈半邊街式;也有依山纏繞式,以梯道為主,背山面河,順坡而上,如寬大廊橋、長廊街、騎樓街等。
1.1布局形式
巴渝傳統建筑總體布局依山就勢,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壞自然地貌,其哲學思想不講究禮制的約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順應自然,尋求建筑形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建筑群鱗次櫛比,逐級而上,順應等高線的起伏與走向,與原始自然地貌和諧統一。單體建筑處理靈活多變,以長短不一的腳柱為支撐,減少建筑主體與地面的接觸,提高建筑對坡地的適應性。此外,巴渝傳統建筑還可附貼于崖壁,與崖壁緊密相聯,利用崖壁的承載能力支撐部分建筑荷載,節約材料,增強建筑穩定性。
1.2外觀形態
巴渝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加上長江和嘉陵江兩江環繞,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腳樓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體感強,賦予巴渝傳統建筑別具一格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出一種輕盈、靈活的建筑形態。巴渝傳統建筑屋面舉折,屋頂反翹,呈現出飛升飄逸之勢,減輕了因吊腳樓底層架空帶來的頭重腳輕之感;而出檐深遠的檐下通過設置柱廊,形成了一條為過往行人遮風避雨的過道,同時也是聯系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建筑色彩以當地原材料本色為主,青瓦白墻,屋架構件通常為栗色。在綠茵植被的環抱之下,鮮明的色彩對比凸顯了獨特的建筑形象。
建筑設計與建筑文化論文
1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主要特點
1.1實用性:“三位一體”
建筑屬于實用藝術,本身具有注重功能、結構和藝術三位一體的實用精神。在中國古代建筑體系中,無論何種建筑類型,都注重建筑藝術與功能相統一,善于把握功能空間與觀賞空間、功能尺度與觀賞尺度、功能序列與觀賞序列的一致性,空間和諧,尺度合理,組合巧妙,意境獨特,并通過室內外結構、構造、色彩、裝修、家具、陳設、工藝品及美術作品等有機結合,達到功能所要表現的藝術效果和空間意境,如帝王宮殿的威嚴、民居的親切、園林建筑的恬靜等。同時,中國傳統建筑體系在建筑形象上也呈現出清晰的結構邏輯。首先,會針對不同功能的建筑類型采用不同的木構架結構形式,而利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又會形成廡殿、歇山、攢尖和單檐、重檐等不同的屋頂造型,從而影響單體建筑的外觀形象;其次,結構形式及其構件不僅會遵循內在的力學法則,而且其中一些如斗栱之類的結構構件還會產生裝飾性的作用;此外,對結構部位各個構件的藝術加工如雕刻、彩繪等,也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古典建筑裝飾體系。
1.2人文性:“以人為本”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具有很強的人文性。這里所說的人文性是指對人性、人倫、人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關懷,而其最終目的則是為人服務,這也正是現代建筑理論所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
1.3哲學性:“天人合一”
建筑文化新趨向分析論文
摘要:建筑仿生已成為一種新潮流,也是建筑文化的新課題。為了啟發建筑合理創新,以及使城市環境達到生態平衡和持續,建筑仿生學是一種重要手段。建筑仿生學是根據生態與生態,并結合建筑技術特點而進行綜合的科學。它的主要包括:城市仿生,功能仿生,結構仿生,形式仿生等方面。建筑仿生學的應用范圍很廣,從城市總體到單體建筑,從居住環境到材料都可涵蓋。未來的城市將是仿生與生態的城市。
關鍵詞:仿生建筑建筑
建筑仿生是一個老課題,也是一種最新的科研趨向,它愈來愈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人類文化從蒙昧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就是在模仿自然和適應自然界規律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直到近時期,特別是飛機和潛水艇的發明也都是仿生的科研成果,人們從飛鳥和魚類的特性中獲得啟發,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新成就。建筑同樣如此,古代從巢居穴居到各類建筑的出現,無不留下了模仿自然的痕跡。但是,隨著化的高速發展,使人類的文明發生了異化,反過來破壞了自己的生存環境,也使自己的創作囿困于僵化的機器制品,束縛了創造性,這就是為什么在近幾十年來人類重新對仿生學開始重視的原因。
仿生原理在現代科學技術上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于是就促使了仿生學(Bionics)這門新興交叉科學的出現。1960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召開了第一屆仿生學討論會,在會上共同制定了仿生學的概念,與會人員認為仿生學就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原理來建造技術系統,或者使人造系統具有或類似于生物系統特征的一門科學。它的目的是應用模擬的來改善現代技術設備并創造新的工藝技術。
在建筑領域方面,仿生的傾向在近幾十年來也在不斷發展,它的研究意義既是為了建筑應用類比的方法從自然界中吸取靈感進行創新,同時也是為了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保持生態平衡。自然界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從自然界中獲得啟發而進行有益的創造。仿生并不是單純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動物、植物的生長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態的規律,結合建筑的自身特點而適應新環境的一種創作方法,它無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1983年德國人勒伯多(J.S.Lebedew)出版了一本著作,名為《建筑與仿生學》(ArchitectureandBionic),系統闡明了建筑仿生學的意義,建筑學應用仿生的方法,建筑仿生學與生態學的關系,建筑仿生學與美學的關系等等,正式為建筑仿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加上在此前后,許多有創見的建筑師進行了有關建筑仿生的實踐,使建筑仿生學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時代潮流。
其實,人類在建筑技術上所遇到的許多難題,自然界中早已有了類似的解答,因為生物在千萬年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自然界的規律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性能與組織,它需要獲得高效低耗、自覺應變、新陳代謝、肌體完整的保障系統,從而生物才能得以生存與繁衍。只有這樣,自然界才能成為一個整體,才能保持生物鏈的平衡與延續。當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需要適應自然界的規律,否則不僅會破壞自然環境,而且也會毀滅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