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文化論文

時間:2022-09-11 02:44:53

導語:地域建筑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域建筑文化論文

1巴渝傳統建筑與生態環境

巴渝地處山地,地無三尺平,地形坡度較大,用地緊張,建設困難。建筑通常順應地勢依山而建,注重因地制宜和空間利用,巧妙地利用坡地和高差,爭取較大建筑空間,形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巴渝傳統建筑有水平一條街式;一邊傍水而筑,一邊臨崖吊腳或只靠山面呈半邊街式;也有依山纏繞式,以梯道為主,背山面河,順坡而上,如寬大廊橋、長廊街、騎樓街等。

1.1布局形式

巴渝傳統建筑總體布局依山就勢,尊重地形地物,很少大挖大填破壞自然地貌,其哲學思想不講究禮制的約束,而是注重依附自然、順應自然,尋求建筑形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建筑群鱗次櫛比,逐級而上,順應等高線的起伏與走向,與原始自然地貌和諧統一。單體建筑處理靈活多變,以長短不一的腳柱為支撐,減少建筑主體與地面的接觸,提高建筑對坡地的適應性。此外,巴渝傳統建筑還可附貼于崖壁,與崖壁緊密相聯,利用崖壁的承載能力支撐部分建筑荷載,節約材料,增強建筑穩定性。

1.2外觀形態

巴渝地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加上長江和嘉陵江兩江環繞,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如吊腳樓等。山地地形起伏有致,體感強,賦予巴渝傳統建筑別具一格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出一種輕盈、靈活的建筑形態。巴渝傳統建筑屋面舉折,屋頂反翹,呈現出飛升飄逸之勢,減輕了因吊腳樓底層架空帶來的頭重腳輕之感;而出檐深遠的檐下通過設置柱廊,形成了一條為過往行人遮風避雨的過道,同時也是聯系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建筑色彩以當地原材料本色為主,青瓦白墻,屋架構件通常為栗色。在綠茵植被的環抱之下,鮮明的色彩對比凸顯了獨特的建筑形象。

1.3結構體系

巴渝傳統建筑結構方式主要分為木框架穿斗式、土石墻擱檁式和捆綁連接式3種。木框架穿斗式是繼承干欄式梁柱木架承重結構體系的產物,構架組合靈活多變,受力傳遞明確,各結構構件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對山地地形有很強的適應性。土石墻擱檁式直接用柱承接檁椽,梁使用較少,檁椽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另一端搭在用楠木或杉木搭成的架子上,柱腳之間用竹木作橫向或三角形固定。捆綁連接式是采用竹木材料捆綁作為房屋構架的一種臨時性結構體系,主要應用于沿河一帶吊腳樓。捆綁連接方式自由靈活,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對于河岸陡坡懸臺適應性較強,也可用于修建多層房屋。此外,吊腳樓底層架空的結構體系能有效緩解巴渝地區潮熱氣候條件下建筑的通風、防潮、隔熱、遮陽問題,在經濟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提高建筑舒適度。

2巴渝傳統建筑設計理念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

巴渝傳統建筑所涵蓋的尊重生態環境、高效利用空間和降低成本的建筑理念與我國倡導節約土地資源和建造綠色建筑的理念一脈相承,在今天仍可借鑒和運用。在建筑創作過程中,用時代的眼光審視巴渝傳統建筑,尋求現代與傳統的相通之處,將巴渝傳統建筑設計理念融入現代設計中,不僅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土地資源,而且能使建筑作品具有更強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內涵,對繼承和發揚傳統建筑文化也十分有意義。

2.1體現環境特征的適應性設計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發展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大眾文化形態隨著時間的推移相應發生改變,而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自然環境幾乎恒定不變。因此,建筑創作可通過對地區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設計來表達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相對于環境氣候、建筑材料而言,地形高差是巴渝地區城市建設一個無法逾越的話題,同時也是設計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建筑布局與場地地形條件、周邊道路交通情況等有直接關聯,因此,應對地形高差采取的設計手法和構筑方式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應注重對場地的高差分析和剖面分析;其次,為提高大型綜合體建筑對復雜地形的適應性,可將大體量建筑化整為零,使建筑室內外空間和功能相互協調統一。如重慶融匯麗笙酒店,坐落于歌樂山腳下融匯國際溫泉城內,場地北靠山,南臨河,地形高差達數十米。為保持場地原有地貌特征,減少大挖大填,通過對地形高差和剖面分析,綜合朝向、景觀因素,最終確定建筑總體布局、功能定位以及與場地的結合方式。建筑的主要造型部分集中在場地南側臨河的緩坡上,采用層層退臺的處理方式沿等高線逐一展開。引用巴渝傳統建筑“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思想,通過底層局部架空形成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沒有過多的修飾,而是順應山體走勢,與山體渾然一體,形成山體—建筑—水體相互交融、和諧共生的良好景觀。

2.2構建獨特的城市建筑空間

近10年來,巴渝地區的城市發展在不斷進步中仍面臨一些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是城市快速發展引起的城市風貌趨同和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作為完善和延續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在城市發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通過整合建筑空間與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可以有效緩解山地城市公共活動空間資源不足的問題。

2.2.1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建筑化

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的建筑化即通過建筑的構筑方式在坡地條件下建造出新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可借鑒巴渝傳統建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思想,在坡地構筑水平基面,提高單位用地面積使用率。如重慶三峽廣場就是利用建筑屋頂形成商業步行街,通過建筑的構筑方式克服地形高差帶來的不利影響,在保證商業建筑面積的同時又獲得了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除此之外,三峽廣場還利用自然水體,結合地形高差,借鑒三峽大壩外在形態,建成半下沉式噴泉廣場,得到了市民的廣泛認可,同時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2.2.2建筑內部空間的公共化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人口不斷增多,城市壓力不斷增大,城市公共建筑正大步朝著大型化、功能復合化發展。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出現,不僅緩解了城市公共空間不足的壓力,而且將建筑內部公共空間室外化,使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功能更完善、體系更完整,同時也給商業建筑內部帶來更大商業價值。如重慶楊家坪龍湖西城天街,將建筑內部各樓層步行通道與室外不同標高的廣場相連,同時將內部步行外廊作為供市民活動的公共開放空間,使建筑內部空間室外化、公共化。這樣,不僅緩解了城市快速化發展帶來的城市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而且也為商業建筑帶來了更多消費人流和商業價值。

2.2.3建筑剖面設計的靈活化

巴渝傳統建筑受地形條件約束,建筑規模通常較小。為盡可能地提高狹窄用地的使用價值,在節約土地和方便交通兩大主要因素的影響下,城市布局通常比較緊湊,各功能體往往采用混合模式。商住樓是混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將辦公空間和居住空間相疊合,形成上部居住、下部商業或者辦公的模式,有助于減輕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山地地形復雜地段,建筑用地時常處在兩條高差懸殊的城市道路之間,為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常常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差處分別設置出入口,通過樓梯或坡道將兩塊不同標高的地塊聯系起來,提高山地城市的可達性,同時方便市民出行。

3結語

一個缺失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城市,將很難在國際化大都市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位。以人文風貌和歷史文化為基礎的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將成為衡量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地域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要合理、辨證地進行,反對照本宣科式地在現代建筑上簡單地扣上大屋頂,或是將傳統裝飾拼貼式地附加在建筑立面上。地域建筑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不斷前進、更新,設計師應在發掘傳統建筑價值的同時,融入現代建筑元素,才能創造出更富有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新建筑。巴渝傳統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它是我國建筑形式中與自然緊密結合和因地制宜的典范。巴渝地區地形的特殊性與復雜性給設計師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建筑創作中,只有充分尊重原有場地地形地貌,將地形不利因素轉化為景觀優勢,才能形成與山地和諧對話的基礎。同時,充分挖掘傳統巴渝建筑文化內涵,在辨析、梳理與評判的基礎上汲取精華,融入現代先進文化成就,適應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需要,才能續起被割斷的歷史文脈,發揚被泯滅的地域文化,創造出富于地方特色與時代氣息的地域建筑和時代風貌。

作者:張松郭新王仕杰楊虎單位:后勤工程學院國防建筑規劃與環境工程系77100部隊62271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