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軟實力研究
時間:2022-10-29 11:54:00
導語:提升文化軟實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軟實力,這個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西方詞語,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表述形式,首次被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建筑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實際工作中,不難看到一些建筑企業重經濟效益,輕企業文化,將其視為"雞肋";有的僅僅把企業文化看作是組織職工開展一些文化體育娛樂活動,這是對企業文化的狹隘理解。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種凝聚人心、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無形力量和無價資本。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經營、企業風尚、企業員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為規范,能夠促進員工對企業、企業品牌和企業代表人物產生感情和崇尚心理。這是企業文化成為企業內生動力的重要基礎。
弘揚人本文化,促進和諧發展
目前,我國大約有12萬家建筑企業,4000萬從業人員。建筑業的繁榮,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幸福安康。從這樣的高度來看,弘揚人本文化促進建筑企業的和諧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弘揚人本文化,必須重視人才工作。建筑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必須把培養和造就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斷加大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通過"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積極營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和氛圍。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面向社會招聘優秀的高中級專業技術人才。要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大膽選拔素質好、年紀輕、發展潛力大的人員充實到企業領導層。要以搞好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為重點,著力培養"多面手"的復合型人才,加速造就一支講大局、懂經濟、會管理的建筑企業管理干部隊伍。
弘揚人本文化,必須關心愛護員工。要實實在在地為職工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讓他們充分感受企業的溫暖。要推進企業民主政治建設,讓員工有發表意見的場所、解決問題的途徑、取得回報的權利、實現發展的舞臺。要認真實施工資協商制度,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和要求。要特別重視安全生產,把關愛員工生命提升到"頭版頭條"的高度。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方面的工作絕不能有疏漏。2007年11月14日,江蘇南通二建在無錫發生了一起死亡11人的重大事故后,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及時向各分公司發出了切實抓好安全生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基層單位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把安全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公司主要領導還寫信給各分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提醒和敦促他們認真檢查各自的安全施工情況,不管設備是否在用,不管施工人數多少,只要設備安裝在現場,哪怕只有一個人在施工,都要逐項仔細檢查,將一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員工生命安全。
樹立品牌文化,做強做優企業
精品工程與企業形象息息相關,精品工程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保證。同精品工程密切相關的企業品牌文化,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集中體現。實踐證明,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必然是重視品牌文化建設的企業,而且往往還是有著獨特品牌文化的企業。比如,在建設品牌文化的過程中,南通四建集團董事長耿裕華認為,要建成一項精品工程,不僅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來管理,而且要靠員工的心智和汗水去澆筑。南通四建在施工中,用高于國家驗收標準的內控標準進行自檢自查,不合格的主動返工重來,寧愿多流汗,決不留遺憾。該集團的干部職工,憑著這樣的精神境界和執著追求,為社會建造了大量的精品工程,為企業創造了優秀的品牌文化。
借鑒優秀企業的文化發展經驗,南通英雄建安公司重視資源,不斷加大企業改革力度,推進多元化經營戰略,精品工程、名牌工程不斷涌現。幾年來,先后獲得魯班獎(參建)2項、省級優質工程10多項、市級優質工程30多項。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在2005年12月晉升為國家房屋建筑一級資質后,自覺地樹品牌,創信譽,攀臺階。公司領導豪邁地提出,公司5年內要爭創1項獨立承建的魯班獎。
恪守誠信文化,提升鐵軍形象
"民無信不立".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已成為一種寶貴的資源,誰擁有了它,誰就可能最終占有市場,市場就會讓誰有一個好的回報。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建立誠信文化,意義極為重大。
多年來,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十分重視抓好企業誠信教育。公司"咬定誠信不放松",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緊緊圍繞"企業開拓市場靠什么?""假如你是用戶你會想什么?""不講誠信的危害是什么?""怎樣講信用、樹形象、創品牌?"等問題,舉行研討會,使職工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刻認識這樣幾個道理: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只有在以誠信為基礎的道德環境中,市場交換才能有效地進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才能發揮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而"失信"現象的泛濫,就會使市場交易和社會發展付出巨大的成本,使人們失去相互間的信任,導致價值觀念畸變和經濟市場的無序。
恪守誠信文化,應當建立一個多元的體系,建立一個誠信和諧的社會大環境。比如,打造一個和諧的建筑企業,就需要建立建筑企業與供應商的和諧,建筑企業與建設單位的和諧,建筑企業與同行之間的和諧,建筑企業與監理、質檢等方面的和諧,建筑企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建筑企業內部各個層面人員之間的和諧等。各方關系和諧了,就能很好地提升建筑鐵軍的社會形象,推動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
建立廉政文化,治理商業賄賂
"工程上馬,干部下馬"已成為建筑領域的一個"景觀".建筑市場的商業賄賂已經在社會上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怎樣治理商業賄賂,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在這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公司將權力合理分解,加強相互監督和牽制,防止因權力過于集中而產生腐敗。比如,在購買材料上,公司有嚴格的制約機制:一是詢價制度。除了購買人詢價外,分公司、項目部、經營部、財務部都要詢價。二是限額報批制度。凡是一次性購買10萬元以上材料的,除了分公司領導批準外,必須報總公司領導批準。再比如,在工程結算時,公司規定預算員不得單獨與對方結算,而必須要有施工協議和詳細的施工記錄,要有施工員、材料員、安全員、質檢員等人簽字,要有分管財務的領導初審,最后再由"一支筆"審批。在簽訂建筑施工合同時,公司還嚴格把好"四道關"-公司經營開發部的審核關、公司分管經營領導的審核關、公司法律顧問的審核關、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終審關。由于采取了比較嚴密的制約措施,多年來,公司沒有發生過商業賄賂方面的事件。
廉政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企業家文化".南通英雄建安公司特別強調,作為企業的領導成員、黨員干部,特別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人格魅力和綜合素質,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此,公司注重把整治建筑市場的商業賄賂與企業的干部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嚴格遵循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把德放在首位,堅定不移,決不含糊。
- 上一篇:四力齊發企業文化研究
- 下一篇:企業并購文化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