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統計教學改革實踐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09:56:00
導語:高校統計教學改革實踐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注重素質的培養。為此從統計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成績評定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考。
1997年國家將統計學列為一級學科,這表明了統計學課程的重要性。著名統計學家弗朗西斯?高爾登說過這樣的話“統計對于追求人類科學的人來說,是披荊斬棘開拓路徑的利器”。在實際中,不論是企業管理中的財務分析與預測、營銷調研、生產控制,還是金融市場中的期貨期權定價、證券投資分析,以及風險管理與控制,都離不開統計,統計為國家和各級政府制訂計劃、政策和進行宏觀調控提供信息、咨詢和監督等服務。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各行各業越離不開統計知識的運用。這對我們培養的高職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實際操作,重在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然而由于受課時,經費等多因素的制約,如何利用有限的課時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統計知識,學會統計思維,更多的在實際中的應用,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改革,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一、教學內容的更新
教材是提供知識內容的載體,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水平。當前經貿類高職《統計學》教材普遍內容陳
舊,主要表現為“理論抽象、內容繁多、案例分析少、缺乏實際技能的培養”。因此要重新對教材的內容重新編排,對那些實際應用價值不大的章節作適當的合并和刪減,合理安排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和難點要講透,可多安排一些課時,非重點難點可考慮減少課時。這樣可以保證在規定的學時內講授完《統計學》課程。
教學內容要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即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要把傳統的只注重講授統計分析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推導向注重公式、原理和方法的應用轉移,減少統計分析計算過程的步步講解,加大對統計分析結果的解釋和剖析反饋信息的內容。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案例導入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在應用性學科的教學中正日益受到重視和得到廣泛的認同。案例教學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中心,根據各章節的內容選用合適的案例為教學服務,運用真實的材料來訓練學生,讓學生了解實際問題的思路,強化學生運用統計資料的能力。例如講到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把總書記的十六大報告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小康社會有兩種標準,一是鄧小平提出的二十世紀末我國將達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標,一個是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鄧小平提出二十世紀末我國達到的小康生活水平目標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恩格爾系數等16項指標。到2000年,這16項指標中除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蛋白質的攝入量和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這三項指標外,其他13項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一小康是一個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則是一個較高水平的小康。2000年末,我國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屬于中低下收入國家水平。而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達到3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GDP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按照這一目標,到2020年,我國GDP將達35萬億元,二十一世紀的頭二十年,中國經濟要保持7%的年均增長率。通過這些統計指標,學生可以學習指標、指標體系、國內生產總值等概念,學習計劃完成程度指標、強度相對指標的計算方法,翻番的計算方法,平均速度的計算方法等。這樣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使學生在生動的數字變化中掌握了相關的統計方法。
(二)理論聯系實際,把抽象變為生動
統計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學生覺得難學,主要難在其概念的嚴謹、原理的抽象及計算推導的字母表述。因此,要使學統計難變為不難,就必須理論聯系實際,把有關的概念、方法原理返回到實際中,通過實例進行生動的詮釋。例如講到假設檢驗時,可以用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繞歌》中的一首浪漫的愛情民歌來解釋其原理。原文是:“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從這首歌來說,該女子是要證明自己是多么愛這個君子,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她的原假設,用統計語言描述就是:H。——我是愛君子的,要證明自己愛君子的方式很多,但力度都不夠,該女子從不愛君子的角度來反證,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她才不會再愛君子呢?“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這幾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那個時代(因環境不受污染)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這幾種現象出現的可能性很低。我們假設在0.05%(顯著性水平),而現實生活中這幾種現象發生的可能性是零,明顯低于我們假設水平,既然這幾種情況不會發生,我們就可以斷定該女子是愛君子的。當然,如果在現實這幾種現象真的發生了,在統計學上即發生的概率大于0.05%,那么該女子就“乃敢與君絕”,那么也就否定了原假設,可以認為該女子不愛君子了。通過類似的例子,幫助學生對統計概念及原理的直觀理解,從而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
(三)開展統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統計學作為一門方法論科學,其教學方法不能光是紙上談兵,還需要實際演練。統計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能夠學以致用,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也得以提升。傳統的統計實踐只是滿足于填制統計報表,對于高職學生而言,現在的統計實踐必須掌握以下方面的技能:設計調查方案、收集調查資料、整理調查資料、撰寫分析報告。圍繞著教學目標,可選擇與學生相關的、熟悉的課題,指導學生進行統計實踐活動。可以依據同學們在設計調查問卷和調查方案的基礎上,讓他們分成若干個調查小組,在校園內真正進行一次演練。比如開展經貿類高職在校生生活費收支情況調查、經貿類高職在校生使用手機情況調查、經貿類高職在校生逃課問題調查等。指導學生進行方案設計時,重點關注調查問卷的設計,對學生而言,這是最難把握的,哪些標志是必須調查的,哪些標志與調查目的關系不大的,可有可無的,這些必須區分清楚。收集資料過程要注意調查對象的配合問題,以確保問卷的回收。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操作系統里的Excel,利用Excel提供的統計函數和分析工具,結合電子表格技術進行處理,最后要求學生寫出統計分析報告。通過完整的統計實踐活動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及具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同學們互相合作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的責任感。
三、學生成績評定的改革
學生成績過去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要考核方式。如今這一考核方式和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不相適應,必須對此進行改革。學生成績可以考慮從以下方面綜合評定。
(一)平時作業,占總成績的20%。由于統計學學科的特點,需通過做作業來加深和鞏固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因此,平時作業是少不了的。但班級人數太多,全批全改也不現實,為了使得學生能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可采用分組的形式,在每組中隨機抽一部分同學的作業進行批改,中選的學生成績按實際記錄,未中選的學生成績按該組的平均成績記錄。如果抽中的學生中有未做作業的記為0分,記入中選學生總成績,該組平均成績仍然是總成績除以中選人數,這樣可以提高各組成員的集體意識。
(二)專題講座占總成績的10%,主要考察學生運用統計知識的能力。此環節可以考慮安排期末進行。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專題,闡述對該專題的理解,在生活中應用,以及未明的問題。采用和前面所講述的方法進行分組和抽樣,對陳述時表現較差的學生可以酌情扣分。
(三)實踐(包括統計資料的調查、整理、上機操作、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20%,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活動,加深了學生對統計實踐的理解,又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四)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50%。這部分比重最大,題型靈活多樣,有主觀題,有客觀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知識的領悟和運用,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對經貿類高職學生的統計學教學中,堅持以“培養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盡量做到以知識為載體,以求達到“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懷勤.應用統計[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1
[2]張福洪.淺談高等職業教育《統計學》課程教學技巧[J].統計教育,2006.8
[3]肖婷婷.時事中的統計學[J].中國統計,2003.5
[4]黃莉芳.學生測評中的統計學[J].中國統計,2007.11
[5]王芳.對高職教育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統計教育,2006.12
- 上一篇:生產統計員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房地產售樓人員的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