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文化職責與操守
時間:2022-08-30 05:57:00
導語:媒體文化職責與操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為什么要在探尋主流價值觀、傳播紅色文化的回歸之路上堅持,我認為這不僅僅是當代媒體的責任,更是當下時代的需求,是當今國家的戰略。
電視媒體承載的不僅僅是大眾娛樂,更應該作為一種文化引導、普及和交流的平臺來彰顯傳播的價值。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省級電視臺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收視和經營的單純競爭,它被擴大到輿論和話題的范疇,從一個娛樂八卦的傳播者,慢慢變成了制造者,這其中媒體責任的缺失無不令人隱憂。
從2008年至今,重慶廣電集團以重慶衛視為平臺,義無反顧地走上了一條主流文化的探索之路,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著電視媒體的文化轉型。雖然這條文化回歸之路我們走得有些孤獨和悲壯,時常要面臨文化傳播與經濟收入的博弈、媒體的傳播意志與市場意志的博弈,但是我們還是要矢志不渝地把這條路走下去。
責任與需求推動電視文化的轉型我們為什么要在探尋主流價值觀、傳播紅色文化的回歸之路上堅持,我認為這不僅僅是當代媒體的責任,更是當下時代的需求,是當今國家的戰略。
電視是現代傳媒的主載體,也是文化建設的主平臺,作為主流媒體應該承擔主流文化建設的責任。但是縱觀中國的電視我們有時不免失望——全國衛視競爭愈演愈烈,低俗化之風、泛娛樂化之風,一風高過一風。
2008年,當時的重慶衛視雖然提出了英雄頻道的定位,但在內容上也主要是靠娛樂節目和電視劇支撐。盡管在市場競爭中排在前位,但是我們仍深深地感到失職。如果中國的媒體都按照這條路走下去,誰來承擔國家文化建設的責任?誰來承擔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責任?在由北京師范大學黃會林教授等人提出的“第三極文化”構建研討會上,我們深刻地感覺到了整個社會對于文化傳承和塑造的追求。國家正處于一個向小康目標邁進的社會轉型期,需要強大的智力和精神力量支撐,特別是在有國際文化競爭的前提下,我們中華民族應當有自己的文化責任和文化操守。
于是重慶廣電集團在書記提出“堅持主流、提高品位、別開生面、異軍突起”的要求中,不斷地向文化回歸之路進取。
重慶衛視的實踐之路重慶衛視在堅定文化回歸這一信念后,在編排結構和傳播內容上發生的變化,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增大新聞傳播力度在原來只設一檔新聞聯播的基礎上,增開了早間、午間、晚間新聞,《特別關注》和經濟類新聞、新聞評論等節目。新聞傳播總量達到了205分鐘,占播出內容比例由原來的6%增加到14%。
增大文化節目規模從2008年7月開始,重慶衛視開辦了《唱讀講傳》(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記憶》、《縱橫天下》、《龍門陣·現場》、《愛行中華》、《中國紅·青春中國心》等欄目,文化專題類節目的播出量達到23%,在全國衛視中高居第一位。
降低電視劇的播出電視劇由過去占傳播總量的68%,下降到現在的40%,包括晚間《霧都劇場》,僅保留了三個影視劇欄目,其余時間全部是自辦節目。電視劇的比重在全國衛星頻道中數量之少,位居第一。
組織多個大型活動2009年重慶衛視組織“追尋中國紅·感受信仰的力量”活動,兩支隊伍共100余人分別南下和北上,尋訪全國69個革命故地,發掘和收集整理歷史上的紅歌和革命故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年舉辦“紅色夏令營”,讓全國的優秀少先隊員來到重慶接受革命教育。一年多來,大型活動的傳播達到125場,平均每周至少都有一場活動。
紅色文化就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的體現。在實踐中,我們從來沒有停止對于“中國紅”的內涵與外延、社會文化意義、資源開發、節目形態和經營價值的思考。我們需要給紅色文化建立一個范疇,進而填充內涵,劃定范圍,探究其表現形式,最終形成屬于重慶電視臺的“中國紅”。
- 上一篇:古代審美移情理論發展基礎
- 下一篇:學校工作規劃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