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探究

時間:2022-01-25 03:42:05

導語: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探究

【摘要】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育人功能的重要環節和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相對于一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具有教育主體多元、教學內容開放、教學模式靈活、評價方式多樣等特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時代新人為根本目標,探索構建教育主體高效協作、教學內容優化整合、教學模式虛實結合、教學資源開放共享、評價體系靈活多樣的協同育人機制,是破解實踐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提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構建實踐

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實現育人功能的重要環節和課堂教學的延展,能夠以形象、生動、可感、有趣的優勢加強對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理解。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實踐教學,強調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探索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模式,并從師資隊伍、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組織管理等方面對提升這一教學環節提出了具體要求。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由于實踐教學自身特點決定了其沒有統一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模式,加上受一些客觀條件制約,因而顯得相對薄弱。因此,圍繞實踐教學中的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等重要方面,深入分析其相對于一般課堂教學的特征優勢和面臨的現實困境,探索構建教育主體高效協作、教學內容優化整合、教學模式虛實結合、教學資源開放共享、評價體系靈活多樣的協同育人機制,是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對于增強學生在教育中的獲得感和推動高校思政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實之需

2019年3月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提出要強化思政課的實踐性,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重視并規范化實踐教學,是“05方案”實施以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2008年強調完善實踐教學制度(教社科[2008]5號);2015年提出制定實踐教學大綱、統籌各門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教社科[2015]3號);2017年進一步提出提高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比重;①2018年明確要求嚴格落實實踐教學的學分,本??茖W校分別從思政課總學分中劃出2學分和1學分開展實踐教學(教社科[2018]2號)。這意味著實踐教學不再單純作為課堂教學的附屬而存在,它具有了一定的獨立地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涉及范圍寬泛,通常是指“除了進行理論教學之外的所有與實踐相關的教學方式”,②因此它包括在課內、校園、校外組織實施的實踐指向性活動。實踐教學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因為它作為課堂教學的延展,能夠通過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和深度體驗,“使其主觀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體能力得到優化”,③從而以不同于課堂教學的方式達到培育時代新人的目的。與一般課堂教學相比,實踐教學在參與教學工作的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評價體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特點,是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各方面協同配合發揮出來的顯著優勢。其一,教育主體的多元性。課堂教學從備課到考核所涉及的教師和部門相對于實踐教學來說要少得多,在校內基本可以完成。從實施這一過程的兩端來看,集體備課和閉卷考試參與的教師和部門相對多一些;處于中間環節的教學過程一般只需要由承擔課程的老師各自負責,專題式輪轉教學則需所在教師團隊共同完成。實踐教學過程則不一樣,涉及的教育主體比較復雜。從組織、開展到考核不僅需要思政課教師、學院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參與,還需要學校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等多部門協調配合,校外實踐教學更是需要借助于社會力量。多元化的教育主體參與實踐教學雖然組織管理難度比單純的課堂教學大,但有利于整合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隊伍、健全思政課組織管理方式以形成各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也有利于合理挖掘和利用校外資源、拓展教學形式,加強校內校外合作,從而達到強化社會實踐育人的目的。其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課堂教學有供統一使用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有集體備課形成的教案和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雖然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及時融入社會熱點、時政熱點及理論熱點等新內容,但教學核心內容相對穩定。與之不同,實踐教學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校除了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相應設計實踐方案以加深對課本中相關內容的深化理解外,更多的是拓展教材內容以及與學校實際、地方實際、社會實際等密切結合,因而具有很大的變動性。不同思政課程、不同院系、不同學校、不同區域、不同社會和時代背景,實踐教學內容可能都會不一樣。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可以與學生所學專業的社會實踐結合,可以充分利用校本資源,可以挖掘當地彰顯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優秀文化資源,也可以與國家重要紀念活動和重大事件如建黨建軍建國周年紀念活動等相結合進行安排。開放性的教學內容雖然會對實踐教學活動提出很大挑戰,但其教學效果明顯,能吸引學生融入教學過程,使其在新穎、生動而不失內涵的實踐體驗中增強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其三,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就教學模式來看,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逐漸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線下課堂教學與線上網絡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步得到推廣和普及,而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在課堂教學模式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礎上,實踐教學可采取的模式更加靈活多樣。除了可以開展線上線下研討式教學、演講比賽、時事熱點匯報等多樣化的形式外,還可以開展各種校園文化和參觀活動、組織校外現場教學和社會實踐,以及以靈活分散的方式以學生社團、團隊或以學生個人的形式進行自主社會實踐。此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虛擬仿真實驗室,利用VR技術推動實踐教學,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從而在現場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基礎上,推動實現超現實教學。其四,評價方式的多樣性?,F行課堂教學的考核方式通常有考查和閉卷考試兩種形式。由于課程的特殊性,實踐教學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就評價的方式來看,可以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最終成果為重要考核依據,例如調研報告、實踐活動展示、微視頻、微電影、經典著作品讀心得等;也可以采取綜合性的考核辦法,即綜合量化指標和定性分析,把過程考核、階段考核和結果考核結合起來進行考量。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能夠改變傳統單一考核方式的局限性,既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啟發學生樂聞、樂學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總結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實現樂用、樂行,從而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學效果??傊?,課堂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但實踐教學同樣不可忽視。因其具有上述顯著優勢,它既能拓展、鞏固課堂教學學習效果,又能深化理解思政課教學中的重難點,優秀的調研報告等實踐成果甚至還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材料,從而能推動課堂教學(教社科[2015]2號)。因此,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發揮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實困境

從理論上的分析來看,實踐教學雖然在高校思政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育人功能不可忽視,但在現實教學過程中,由于受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導致其仍然面臨諸多困境,本應具有的優勢沒能得到充分發揮。首先,教育主體尚未形成合力。由上述內容可知,實踐教學的教育主體由思政課教師、學生所在學院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團委等多部門組成。只有多元化的教育主體分工明確、協同配合以形成合力,才能使教學工作高效運轉。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思政課教師及其所在學院獨自完成,輔導員等其他力量則參與較少,即使是思政課教師之間也多是各自行動而沒有真正形成合力。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對思政課實踐教學認識上的誤區。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各高校也嚴格落實相關政策,思政課教學在制度保障、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但這更多體現在理論教學方面,實踐教學仍然被認為是承擔思政課教學的單位和教師的責任。這一認識上的誤區使得規劃科學、管理高效、分工明確的實踐教學工作機制難以形成。其次,教學內容缺乏統籌安排。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工作機制,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就是無法充分體現科學性和彰顯時代性。一是思政課程之間銜接不夠。實踐教學缺乏系統安排,導致教學內容與課程實際相脫節,且不同思政課程的實踐教學之間存在交叉重疊現象。即使在同一門思政課內,除了課堂實踐外,校園實踐、校外實踐的教學內容也通常與課堂教學內容關聯度不大。二是思政課程實踐教學與專業社會實踐相脫節。沒有在大思政視域下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融入專業課教學,沒有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不僅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重復的社會實踐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資源浪費。三是實踐教學內容沒有充分彰顯時代性。由于重理論、輕實踐等觀念依然存在,課堂教學往往能緊密與時代結合,積極融入最新時政及社會熱點等內容,但實踐教學因為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份關于教學內容的計劃安排往往使用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而沒有及時根據社會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再次,教學模式仍需繼續拓展。采取靈活的教學模式是實踐教學區別于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但由于受實踐場所、經費、安全性等因素的影響,實踐教學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即采取課堂實踐和學生自主實踐的模式。課堂實踐主要是利用教材相關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研討、辯論、演講等模式;學生自主實踐是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或寒暑假的時間在校內或校外完成。這兩種實踐模式的優點是組織容易、便于完成,但也存在一些短板,針對性不強是其中最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它們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沒有有效利用地方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織,因而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差別統一布置的實踐教學模式,吸引力和感染力有限,也容易造成學生以完成任務的應付心態對待社會實踐,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最后,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茖W合理的評價體系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踐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就目前來看,評價方式有待進一步完善。其中,考核模式比較單一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F有評價通常以學生提交的實踐結果為考核依據,如實踐報告、參觀心得、視頻制作等,然后授課教師以總評的形式把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成績歸入思政課程總成績中。這種比較單一的考核模式不能動態地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學習態度、思想變化等,沒有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結合起來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單純由授課教師進行考核的方式也具有較強的主觀性,與實踐教學教育主體多元化的實際情況相脫節??傊谝欢ǔ潭壬险f,這種“輕結果式”的考核方式與實踐教學“重過程”的精心計劃和組織開展存在一定差距,因而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路徑

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優勢,推動實施“三全育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培育時代新人的根本目標,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其中,運用協同理論,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機制,是破解現實困境,推動其“走上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的必經之路”。④協同學由德國學者赫爾曼•哈肯提出,主要研究系統內部的子系統及要素之間、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平衡結構規律,它強調的是“復雜開放系統中大量子系統及其各要素的協同配合,從而產生主宰系統發展的序參量并支配系統有序發展,實現系統要素的聚合放大,產生協同效應”。⑤協同理論適用于探索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不僅源于其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有助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在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與協同理論高度契合。前述實踐教學在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體系等方面具有的特征已經闡明它是一個由多要素參與和相互作用構成的復雜系統。如果系統內部協同推進其優勢就能得以充分發揮,反之,則會影響整體教學效果,其面臨現實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因此,圍繞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源、評價體系等方面內容,探索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機制是破解其現實困境的有效路徑。(一)教育主體高效協作。參與實踐教學的教育主體是包括思政課教師在內的多元化主體,只有教育主體協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提高實踐教學工作的實效性。首先,提升教育主體意識,樹立“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心環節因而是所有教師的共同責任。全體教職工、學校所有部門時刻都要認識到自身工作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踐教學也不例外。其次,健全組織管理方式,形成實踐教學工作機制。學校主要部門負責頂層設計,參與擬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給予資金支持和制度保障等重要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實踐教學專屬部門,由專任教師負責科學規劃、組織實施教學,以改變實踐教學依附于各門思政課的分散狀況。最后,整合教師隊伍,促進思政課教育主體形成合力。思政課教師之間協同配合、發揮各自特長成為教學中的關鍵力量;思政課教師與學生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協力合作,既借助輔導員力量組織實踐教學,又與專業課教師合作,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專業課實踐教學同向同行;學校教師與社會力量協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積極引入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加入教學團隊。(二)教學內容優化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具有開放性,既涵蓋不同思政課教材內容,又涉及專業課相關內容以及時事熱點問題和區域、社會特色文化資源等重要內容。因此,優化整合教學內容是實踐教學提質增效的重要方面。一是深耕思政課教材,挖掘和巧用教材中的實踐內容。依據教育部高校思政課程安排的先后順序,從整體上凝練不同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以此為基礎,依據教材和學生特點合理安排課內實踐教學內容,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強化適應教育和價值引領,注重鍛煉理性思維和開闊歷史視野、加強關切社會現實和提升實踐能力,既做到主題鮮明有特色,又做到課程銜接不重復。二是整合思政課和專業課實踐教學內容。根據專業特點,將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專業課社會實踐深度融合,在社會實踐中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通過引入專業領域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三是緊跟時代步伐,把社會、國際等熱點問題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深入解讀時事熱點,適度選擇學生關注的重要問題,通過專題報告、課堂討論、匯報演講等方式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理性思考。例如,圍繞席卷全球的疫情,通過云演講、微視頻、征文等形式開展以青年學生視角觀疫情的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抗擊疫情中的中西方社會制度比較以及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四是善用區域優秀文化資源,積極融入實踐教學,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教學內容??傊蟽灮虒W內容,為學生提供既有呼應教材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又有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回應學生現實關切的教學安排,在內容充實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獲得感。(三)教學模式虛實結合。由于不受教學場所約束,實踐教學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除了可以開展現場參與的真實可感的、體驗現實生活的實踐活動,還能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實踐和虛擬仿真實踐。因此,在已有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現場實踐、網絡實踐和虛擬仿真實踐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的必要途徑。其一,優化現場實踐教學。現場實踐教學基本延續了傳統實踐教學模式,是課內實踐、校園實踐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根據思政課和專業課教材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師講授、師生研討、學生演講等多種形式的課內實踐性教學活動;依托授課班級、學生會、社團、院系等組織的系列文化活動精心安排校園實踐;整合社會資源,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完善校地、校企聯合等協同育人模式,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其二,繼續完善網絡實踐教學。網絡實踐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約束,在疫情暴發等重大事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積極利用學校和學院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開發慕課、超星學習通等多種網絡和學習平臺,推送內容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料,組織學生在線開展答疑、討論、調研等實踐活動。其三,利用VR技術開展虛擬實踐教學。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實現教學資源時空轉換。采取沉浸式、桌面式等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在多源信息融合的立體、動態的仿真環境中體驗現實情景,甚至是現實中難以再現的歷史情景,以增強課程的感染力。(四)教學資源開放共享。豐富的教學資源是高效的實踐教學必備條件。從目前來看,一所高校開發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往往局限于本校使用,因此,打破校際局限,開放共享教學資源也是實踐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方面。高校之間加強合作,建立不同范圍內高校之間的教學聯盟是探索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可能路徑。2018年由北京科技大學牽頭成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聯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它必將推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協同創新”。⑥通過不同層面的合作,學校之間可以通過線下線上聯動的方式共享實踐教學資源。線下共享校本資源和實踐基地,為合作學?,F場實踐提供便利;線上共同開發和開放網絡教學資源,開展同上一門思政課等線上系列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開放共享教學資源不僅能豐富實踐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而且能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共同進步。(五)評價體系靈活多樣。教育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資源等方面協同推進,決定了實踐教學的評價方式也應靈活多樣。第一,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思政課教師、學院、學校、社會都參與了實踐教學,因此,在考核過程中應以思政課教師評價為主導,同時將多元化的教育主體納入評價體系,綜合學生輔導員、學校、社會等教育主體的評價,以保證考核的客觀公正性。第二,多樣化的評價指標。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既考察學生的參與程度、實踐過程、思想狀況等表現,又把學生的匯報、微視頻、實踐心得、調研報告等豐富的實踐結果適度量化,從理論水平、情感自覺和行為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在綜合考量中對學生的社會實踐進行定性分析。第三,動態化的考核過程。過程考核、階段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一方面考核學生在某門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學習過程、階段表現和實踐結果,另一方面在大思政視域中把所有社會實踐綜合起來進行總體評價。第四,雙向化的考核方式。教師評價與學生評教相結合,在加強考核學生學習狀態的同時,注重學生對實踐教學情況的反饋,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善教學中的不足,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真正提升教學效果。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機制,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面,是高校思政課順應新形勢、在深化改革中破解現實困境的必然趨勢,也是強化實踐育人、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效果的必要路徑。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2-28(1).

②張國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本含義和基本方式[J].江南大學學報,2004(6):75.

③柳禮泉.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形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3):66.

④⑤張文強.新時代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機制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10):75;76.

⑥劉以沛,溫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發展論壇”綜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96.

作者:陳愛萍 單位: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