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提高效益探索

時間:2022-10-11 01:01:00

導語:電信提高效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信提高效益探索

一、正視現實,客觀分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癥結所在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上,存在著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相對滯后的內容的矛盾。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著全方位、多層次的輻射影響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途徑相對狹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標上,存在著多元化、世俗化社會生活目標與理想教育目標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著說與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觀念,科學認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確性和模糊性的統一。

(二)潛在性和直接性的統一。

(三)穩定性與突變性的統一。

(四)無限性與有限性的統一。

三、注重實際,積極探索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徑

(一)追求效益,必須“遠”“近”共圖,“標”“本”兼治。

(二)評估效益,必須定性定量,系統分析。

(三)激發效益,必須形成合力,綜合治理。

(四)擴大效益,必須面向社會,善“借東風”。

正文

在不少單位,經常聽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來,各級電信企業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到了重要位置,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卻不如人意。帶著這個問題,本人在一些單位進行了調查了解,總的感到,當前,江西電信正大力推行企業轉型和精確化管理,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改善。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適應這種趨勢,不斷提高工作效益,的確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就這一問題作一淺顯的探討。

一、正視現實,客觀分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癥結所在

效益,原是經濟學的一個槪念,后來運用到其它學科。經濟工作要講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講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種特殊而復雜的生產,既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應的物質成果的產出,也必須遵守以較少的勞動消耗獲得最大的勞動成果和效益這一原則。如果效益不高,人們就有理由懷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地位和價值作用。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認為應當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上,存在著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相對滯后的內容的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使其與變化了的實際情況相適應,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但從實際情況看,電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卻難以適應這種轉變,在內容的設置上存在著明顯的“舊、空、雜”的現象。一些單位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現象比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蘆畫瓢”;有的脫離本單位實際,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數,人數,次數上,敷衍了事,空洞說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有的受形式主義的影響,把政治部門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開了多少會,搞了多少教育,推廣了多少經驗等,也作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內容,誤入“自我服務、自我衡量”的謎途。凡此種種,與員工求新、求實、求精的要求極不合拍,離政治工作內容的系統性、先進性、規范性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著全方位、多層次的輻射影響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途徑相對狹窄的矛盾。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相對封閉,員工的社會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親友之間,一般來說員工的思想問題容易掌握,也比較容易解決。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員工社會交往的范圍和內容不斷擴大,與社會交往的渠道不斷增多,社會影響員工思想的信息越來越強,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過去時間、空間的傳統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會議精神傳達方式,本來新聞媒體已作了宣傳,但單位還要重復進行。教育的實施過程,也是一貫采取上課、筆記、作業“三步曲”的傳統做法,沒有任何變化,尤其是那種“我教你聽,我打你動”的“灌輸式”、“填鴨式”、封閉式的教育方法與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形勢極不適應。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標上,存在著多元化、世俗化社會生活目標與理想教育目標的矛盾。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表現出多樣化的傾向。然而,企業在確定和評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標時明顯的脫離實際。一方面在強調目標要求先進性的同時,往往對員工個人的生活目標缺乏關照,有時甚至超越社會現實和員工的思想實際,不分層次,不看對象,提出一些過高的目標要求,造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目標與現實生活的脫節,直接損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檢查、評估思想政治工作時往往把完成時間、內容的多與少、教案有沒有、心得體會寫沒寫作為衡量的標準,而基層往往采用背題目、應付考試、抄寫心得體會等辦法應付,這樣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著說與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響政治工作的效益。為什么同一件事,同樣一個道理,有些人講出來,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講出來卻被任為是“唱高調”?問題的癥結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異。我們一些單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有些領導,臺上說一套,臺下做一套,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這樣不僅在員工中降低形象,喪失威信,還會使人反感。“臺上他說,臺下說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無從談起。

二、更新觀念,科學認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經濟效益可以運用公式來計算,通過貨幣來表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評估?長期以來存在一些誤區。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總感到“看不見,摸不著”、“效益高低,全憑領導一張嘴,秀才一支筆”。其實,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虛無縹緲,隨意評說”,而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其表現方式有特殊性罷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們首先必須用辯證的、發展的和普通聯系的觀點科學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確性和模糊性的統一。能夠象經濟工作一樣,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勞動量和成果量化為各項比例、數據,對于反映、評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簡單明了。但實踐證明,僅以我們目前一些單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標,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實際的。美國控制論專家查理所創立模糊集合論認為,任何事物在狀態和屬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是精確性和模糊性的統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現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四有”員工,可是在評價這一任務完成情況時,我們就不能說某單位“四有”員工已達到百分之多少,因為這樣說反而不精確。我們只能分析員工與“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來評價“四有”教育的效果,這個“接近程度”是難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違法違紀有多少人次,某個時期先進人物出現了多少,這一人數的多少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現出精確性。

(二)潛在性和直接性的統一。企業的經濟效益可以通過投入產出的比率直接表現。如果把投入產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領域,那么其投入產出的過程要比經濟效益復雜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思想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各種思想問題的形成和解決,又受周圍環境的制約。還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會象工人將鐵絲送進制釘機就能造出釘子那樣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帶有很大的潛在性和漸進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過自己的說(作報告、講課、對話、談心)、做(具體的組織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動),投入即灌輸到受教育對象的腦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勞動是否有效還很難說。這一階段的勞動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將這種潛在的效益轉化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對教育者的勞動成果進行鑒別、吸收、消化之后,再通過自己的言行表現出來。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內容,不是全部可以轉化為外在表現,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轉化為外在表現。這個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轉化為外在表現的部分,體現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轉化為外在表現的部分,體現潛在性。

(三)穩定性與突變性的統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兩種現象:一類是表現一貫很好的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對于他們,好比“春風化雨,點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產生正確的認識,并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較快地表現出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這部分員工身上,能夠持續、穩定地釋放。當然,如果覺得“響鼓不用重錘敲”,放松對這部分員工的教育與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門”,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們身上表現得很微弱,看不出明顯變化。可是到了緊急關頭,他們便出乎意料地表現出色,令人們“大吃一驚”。分析上述兩部分員工的表現,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突變性。穩定性和突變性,隨著思想政治工作量的變化和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而交叉出現,如同物理現象那樣,穩定的輸入會帶來穩定的輸出,一旦輸入和輸出不成比例,就會帶來突然的變化。

(四)無限性與有限性的統一。一般地說,經濟工作的效益,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性,勞動成果與投入的勞動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勞動對象、勞動資料上相對固定地表現出來。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來設想的范圍、時限、影響,涉及到教育對象周圍的群體,變得無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進的員工,會使許多人幡然醒悟,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挽救一個人,教育一大片”。一場好的報告,不僅能使直接的聽眾受益,還會通過各種媒體在社會各階層中廣泛傳播,引起連鎖反應,成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動力,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無限性。可是從另一方面說,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其效益的發揮受到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同樣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有的人卻毫無反應,無動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長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時有所觸動,過后仍如往常,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實際,積極探索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徑

既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經濟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因此,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正確地、恰當地把握這些特性,并根據這些特性來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斷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學評價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積極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經。

(一)追求效益,必須“遠”“近”共圖,“標”“本”兼治。根據潛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點,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謀長遠”,又要“圖現實”,既要“治本”,又要“治標”,把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政治覺悟,打牢思想基礎與解決現實思想問題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一方面要理直氣壯地灌輸科學理論,旗幟鮮明地講好大道理,幫助員工不斷豐富“思想庫”,把思想基礎打牢,不斷擴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潛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與員工的思想實際結合起來,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員工的利益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此引發的思想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具體,變化的頻率越來越快。因此,必須充分考慮社會發展變化對員工思想的影響,切實摸清員工在想什么,關注什么,需要什么,積極跟蹤熱點,關注焦點,詮釋疑點,解決難點,努力創造條件,把道理講到員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細微處,把滿意送到家門口,促使“潛在性”變為“直接性”,將效益發揮出來。

(二)評估效益,必須定性定量,系統分析。必須明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最基本的標志就是看員工的思想覺悟有沒有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否激發,對企業的發展是否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每一項思想政治工作之前,必須對此項工作所產生的效益進行估量,如同經濟工作中的“可行性論證”那樣。在每一項思想政治工作結束之后,必須對此項工作所產生的效益進行評價,無論是效益估量還是效益評價,都必須根據精確性和模糊性并存的特點,堅持精神成果與物質成果、近期效益與長期效益、個體效益與群體效益、靜態效益與動態效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多形式、多層次、多方面的系統性評估,能定量的定量,不能定量的就定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

(三)激發效益,必須形成合力,綜合治理。唯物辯證告訴我們,客觀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十分復雜,一因一果的情況一般比較少見,更多的是多因多果。這就要求我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合力,解決人的思想問題要綜合治理。形成合力,就是政工干部,行政干部,專業技術干部都要關心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綜合治理,就是對人的思想問題,要作具體分析。是認識問題就通過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去解決,是實際問題就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形成合力,進行綜合治理,才能不斷激發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當前,企業要建立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各部門分工協作、各級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的體制,實現齊抓共管,良性互動。還要加強和社會上各團體、各基層單位的聯系,形成覆蓋全社會的“一體化”管理機制。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協調機制,通過聯席會議制度、社會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工作效果反饋等制度的落實,不斷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提高。

(四)擴大效益,必須面向社會,善“借東風”。根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無限性的特點,要求我們在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善于“借東風”,善于將別人的勞動成果引進、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繼續發揮以至擴大其效益。比如信息論、系統論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等一切可以引進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科學,都可以借來一用。同時,要善于發揮網絡優勢,從社會大系統中吸取營養,打破體內循環的封閉狀況,開辟第二課堂,用活生生的現實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對外單位的先進人物,典型經驗和優良傳統,都可以“借花獻佛”。只要善于“借東風”,就能減少自己的勞動消耗,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