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體育構建和諧社會路徑研究
時間:2022-11-26 04:16:06
導語:農村體育構建和諧社會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發展農村體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農村體育建設對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營造農村和諧關系,改變農村居民落后生活觀念有著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農村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以河南這個農業大省為代表,分析了其現階段發展狀況,指出了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礙,針對性地指出了構建服務型政府、弘揚農村體育產業、多方引進體育經費、加大體育文化宣傳力度、提高農村文化水平的應對方針。
關鍵詞:和諧社會;農村體育;發展路徑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國最大的社會群體也是農民[1],要建立和諧社會,必須要重視農村發展建設。在構建和諧社會發展進程中,發展農村體育事業,宣傳農村體育文化,能夠促進農村居民身心健康,豐富農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激發社會活力,形成團結友愛的社會風貌,對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2]。但是由于農村基層政府重視程度不夠以及經濟、觀念落后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農村體育的發展一直不盡人意,難以呈現其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3]。正因此農村體育還有待得到人們進一步的關注與重視。
二、農村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
農村體育發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4],其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體育活動在健身養生方面有著藥物等難以企及的作用。通過推廣農村體育活動,使更多的農村居民自發進行體育鍛煉,從而降低農村居民的發病率,提高農村居民的身體機能和素質,強壯農村居民體魄,緩解精神緊張、抒發心理壓力,振奮農村居民精神,使農村居民有了更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發展農村體育可以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形成良好的社會心態,建設更為融洽和諧農村文化環境,形成更為良好的社會風貌。2.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是農村生產力的主體,隨著農村體育活動的展開,農民有了更為健康的體魄,既可以減少醫藥開支,也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經濟發展提供原動力。農村也可因地制宜通過開展建設農村體育旅游如滑雪、攀巖等,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3.營造農村家庭、鄰里、干群和諧關系。農村體育活動的開展可以加強農村內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絡,在一系列如拔河、賽龍舟之類的群眾性比賽間建立友誼,增進團結,改善人際關系。在放縱居民情感的同時增強心靈溝通,加強農村居民對所居地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建設家庭、鄰里、干群和諧關系,形成平等自由、團結友愛的和諧社會風貌。農村基層干部走入群眾共同參加體育活動,也推動了農村政權基層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推動了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4.改變農村居民生活觀念,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新農村建設需要各方面素質全面提高的新型農村居民。通過推廣農村體育運動可以宣傳競爭、效益、創新等現代意識,使農村居民擁有更積極、上進的人生觀、世界觀,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為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發揚農村體育文化對個人全方位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發展農村體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的基本舉措。通過農村體育建設,使農村居民改變陳舊生活觀念,文化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形成安樂融洽、積極向上的農村新風貌,為和諧社會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當前河南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其體育發展現狀對中國農村具有代表性,對其現狀的研究對各地農村具有借鑒意義。河南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從全民健身這一概念實施推廣以來,體育產業乘勢而上成績斐然。農村體育得到了很大發展。在政府的領導下,河南農村體育事業空前活躍,成功舉辦了第七屆全國農運會。近些年,河南根據本地傳統民俗體育舉辦少林武術節、太極拳交流大賽、三門峽橫渡母親河等體現本地文化底蘊的體育賽事,以品牌效應帶動全省農村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甚至引起了全國關注。鄭州登封、焦作溫縣已成為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另外還定期開展了春節農民健身、新鄉萬仙山攀巖節、賽龍舟活動、全民健身周、萬村千鄉籃球賽、農民摩托車比賽以及體育三下鄉等活動,通過體育活動傳播正確的體育觀念,將體育鍛煉的理念帶入千家萬戶。河南還利用黃河、淮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等自然資源發展登山、漂流、探險、攀巖、滑翔傘等農村體育旅游業。河南政府也努力改善體育設施條件,新建一大批大型體育場館,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一平方米。河南省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體育產業的文件,其中不乏對農村體育發展的展望。河南政府提出2025年公共體育設施要遍布城鄉,先在經濟、文化等發展較快的縣城逐步建設更多的體育場館,如體育場、游泳館、體育活動廣場等,逐步覆蓋各縣市,也鼓勵鄉村建立健身活動中心。河南省政府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開展雪炭工程、路徑工程、體育設施下鄉等努力完善農村體育基礎設施。河南農村各類體育工程也在有序推進。與此同時,河南省致力于吸引社會資本,2016年河南省體育彩票公益金共支出51530萬元,其中用于農村鄉鎮各類體育工程及全民健身工程的資金達4378萬元。
四、和諧社會視域下河南農村體育發展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河南農村體育得到一定重視和發展,但在前進的過程中依然阻礙重重。和諧社會視域下河南農村體育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經費匱乏,農村居民經濟基礎相對較差。長時間以來,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制約,能投入到農村體育活動發展的資金有所匱乏。而體育經費是制約農村體育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體育經費的投資不足會影響體育設施的數量、規模、質量,使農村特色體育賽事缺乏經費難以正常開展等等。現階段,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覆蓋率依然遠低于城市,且種類單一,離城鄉一體化標準還有所差距。農村的基礎體育設施目前依然以籃球場和乒乓球臺為主,與城市基礎體育設施規模差距顯著,實在難以滿足農村居民各類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的日常需要。且體育設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學校、縣鄉政府部門,并不在農村居民日常活動范圍,使得這些體育設施往往閑置、年久失修甚至被占用,造成一定程度上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河南經濟基礎與其他城市比較而言稍顯薄弱。2016年河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僅為全國平均水平77.4%。并且2015年河南城鄉收入差距倍差達2.35,相較于2003年河南城鄉收入差距倍差3.02已經有了一定進步,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較大。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較低。正因此農村居民有限的收入難以支撐體育活動的支出,體育消費欲望偏低,有層次的正確體育消費觀念難以建立。因此,經濟因素制約農村體育發展,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農村居民體育健身意識欠缺。在農村居民長久以來的觀念中農業勞作就相當于體育運動,進行體育活動甚至會影響農業生產勞動的精力,不明白生產勞作反復單一的動作會影響身體健康。他們認為自己有著足夠健康的體魄無需鍛煉,有限的經濟收入不應該無謂的花費在體育消費上。體育健身是不務正業,是有一定財力的城里人的事。他們甚至將一些體育活動場地當作曬谷場來使用。造成了農村居民急需要體育場地和濫用場地的矛盾現象。在農業勞作之余,農民更多把休閑時間用于喝酒、打牌、玩手機、看電視等娛樂活動。種種跡象表明,農村居民缺乏正確先進的體育觀念,對體育文化的概念沒有足夠了解,固有的生活模式觀念有待外力的施加改善。這一方面,是農村居民有限的學歷和文化水平造成的。現階段河南農村居民依然以小學初中學歷為主。并且在農村基礎教育教學中更偏重于理論文化知識的培養,對體育教學的培養重視程度遠遠不足,且教學形式單一[5]。農村中小學存在國家撥付教育經費下撥比例小的問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產生阻礙。另一方面,農村與城市相比較而言,它的信息更加閉塞,對新思想排斥性較強,農村居民缺乏了解體育文化的渠道,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體育文化,了解體育文化自主性不強,對現代體育健身功能的認同感不夠。因此,培養農村居民更為先進科學的體育文化意識對開創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至關重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重要手段。3.政府體育文化宣傳管理體系欠缺。政府對農村體育文化發展起主導作用。現如今,體育文化理念在農村依然并不常見,欠缺相關宣傳推廣措施。相較于此,農村政府部門更注重的還是農村生產、經濟發展這些更容易出成果的領域,對體育文化重要性認識不足。另外,真正優秀專業的體育文化策劃管理者非常欠缺。農村留不住優秀的體育人才,優秀的體育人才因種種原因也不愿前往農村基層工作。缺乏優秀的體育人才,農村往往無法建立真正的體育主管部門,往往是其他部門人員兼任,職責不清、分工不明,使得體育活動的展開和指導不夠專業科學,往往讓體育活動很難有效進行。農村居民體育意識欠缺,體育鍛煉方式的缺陷需要這些優秀體育人才的指導培養從而轉變。由于河南的農村居民人口基數大[6],設施匱乏,需要投資的資金過大,各級政府對農村體育的財政資金投入依然有所欠缺,對已經建成的體育鍛煉設施維護管理也不足,欠缺對體育設施的專業養護與合理使用。缺乏良好的管理,農村體育場地和設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往往不理想。農村政府要正視自己農村體育文化領頭羊的身份位置,形成良好的管理體系。想要構建和諧新農村,政府必須重視體育文化,加大組織管理力度。
五、和諧社會視域下河南農村體育發展主要途徑
1.構建服務型政府,推動全民科學參與體育活動。響應國家號召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加強農村政府對農村居民的服務意識。政府要努力縮小城鄉差距,真正發自內心的把發展體育事業納入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的總體規劃中,重視并大力弘揚體育文化。建立農村體育發展水平評估體系,促進農村政府更為關注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加大管理力度。政府要撥出一定體育經費投入到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每一位農村居民都可以享有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從全局出發,政府必須要大力培養優秀體育人才,免費指導和物質獎勵相結合構建良好農村基層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加強與高校的對接,出臺系列人才政策,引進優秀體育人才,培養本地體育人才。通過這些優秀體育人才建立農村體育主管部門、農村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等等,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管理、服務和監督體系,使農村居民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認識,掌握正確的鍛煉技巧。利用有限的農村體育資源盡可能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實現農村體育發展,必須依靠更成熟的體育事業管理體系,絕不能讓農村體育活動長期處于無管理、無服務的散漫狀態,定時定點舉辦特色體育活動,促進居民團結,逐步提高體育人口數量。在農村體育事業以政府為主導的當下,基層體育主管部門必須強化。2.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弘揚農村體育產業。結合農村民風民俗、地理特點,充分利用河南以三山兩河為代表的優異自然資源,如山地開發攀巖、河海開發游泳場地等等,大力發展農村特色體育產業。農村特色體育產業可以吸引外來人口前來觀光旅游。通過這一渠道,既發展了農村經濟,也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收入。在利用自然資源開發的同時也為農村居民提供體育活動的場所。農村居民因為利用自然資源的開發增加了收入,也會使得他們自發保護周邊的自然環境,自然而然達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而河南本地特色的體育活動,如登封少林、溫縣太極、滎陽萇家拳等,更容易獲得當地農村居民的認可,積極加入,發揚光大,體現當地的文化底蘊。現在登封少林、溫縣太極已成為河南當地的品牌產業,每年吸引眾多游客,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仍需再接再厲。而滎陽萇家拳等其他本土特色體育活動也可充分借鑒,迎頭趕上。3.多方引進體育經費,增加農村體育投資。農村體育發展的經濟投資不能僅僅依賴于政府撥款。政府有限的財政撥款對于河南大量的農村居民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通過向社會宣傳體育文化理念,灌輸體育與健康長壽、和諧美滿之間的緊密聯系,吸引社會集資、個人投資等來滿足農村體育部分資金需求。發揮農村體育文化品牌效應吸引企業贊助。體育彩票也可向農村體育發展提供資金。另外,要增長廣大農村居民個人收入,只有收入提高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對身體健康長壽的追求會迫使個人增大生活中的體育投資,逐步建立有層次的正確體育消費觀念。多管齊下,方能改善農村體育經費的不足這一限制農村體育發展的關鍵問題,構建和諧新農村。4.加大體育文化宣傳力度,改善農村居民固有思想。想要發展農村體育,必須弘揚體育文化,改變農村居民不重視體育鍛煉的落后思想。要充分利用開會、宣傳欄、宣傳手冊、廣播、電視、手機等新聞媒介,廣泛宣傳體育文化,培養正確的體育健身認識,介紹農村政府體育發展新政策。通過耳濡目染讓農村居民意識到體育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健康等等,明白體育運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從而從牌桌、酒局中走出來,自覺加入到體育活動中去。5.提高農村文化水平,發展體育文化教育。建設和諧社會,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要通過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居民文化水平,使得農村居民思想水平提高、崇尚科學,更易接受體育文化新思想,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風貌。同時也不能忽視對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的加強,農村學校要安排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體育老師,從娃娃抓起,對孩子們灌輸體育文化,加強鍛煉,逐步形成人人鍛煉的良好風氣。農村學校的體育設施相較于農村其他場所而言也比較完善,要對其進行更為有效地利用。
六、結論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重大的戰略任務。農村體育發展在和諧社會構建中有著難以忽視的重要地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引起政府和社會各屆人士的廣泛重視。現階段農村體育發展雖遇到重重阻礙,但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帶領下共同努力終將逐步消除這些阻礙,成為和諧社會構建的奠基石。
參考文獻
[1]余兵,齊艷,江濤.新農村建設中貴州農村體育發展探析[J].農業考古,2011(03):421-423.
[2]張志剛,王大慶.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推動農村體育事業發展[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7(03):78-80.
[3]蔡瑞寶,林宏牛,柳友榮,陶于.公共治理視域里構建和諧農村社區體育的分析[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35(02):62-64.
[4]陳蓓蓓.河北省農村體育文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發展的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1(92):132.
[5]姜繼紅,黃明光.構建和諧社會的和諧教育視角[J].考試周刊,2011(12):189-191.
[6]孟俊鳥.河南省新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4):72-73.
作者:劉濤 邵倩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與企業人才需求
- 下一篇:現代音樂美學藝術價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