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外匯儲備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0 05:36:00

導語:國際外匯儲備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外匯儲備管理研究論文

目前,國際外匯儲備發生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許多國家已經形成了高儲備的局面,這給各國外匯儲備管理當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外匯儲備管理成為許多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石油出口國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國際外匯儲備管理目標

(一)戰略目標

1.將外匯儲備作為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工具。一國貨幣當局為了本國的利益通過動用外匯儲備來干預外匯市場,使本國貨幣匯率穩定在政府所希望的水平上。特別是實行釘住匯率制的國家,往往需要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調控外匯市場來維護匯率的穩定。

2.維護國際收支的平衡。在一國由于政治、經濟及自然等因素而造成的偶發性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動用儲備來加以彌補;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發生結構性不平衡需要采用調整產業結構、改善投資環境等較長時期后方能見效的政策措施來平衡國際收支時,也可以動用儲備資產加以緩解,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因調整而給國內經濟帶來的沖擊。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特別是經常項目出現順差時,通過增加儲備資產總額,發揮“蓄水池”的調節作用。

3.支持國內貨幣,作為本國貨幣償付的保障。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很少國家使用外匯儲備(或黃金儲備)作為本國貨幣的償付保障。但香港貨幣局制度,使用美元作為港幣保障。

4.保證本國的國際信譽地位。充足的外匯儲備存量是維持本國正常開展對外經濟往來的物質基礎。擁有雄厚的儲備,將增強國外貿易商和投資商與本國開展經濟往來的信心,有利于吸收利用國外投資,有利于對外支付,有利于定期償還債務。良好的外匯儲備可以提高該國的國際信譽。外匯儲備存量的變化也是國際有關資信評估機構確定一國信用等級的重要指標。

5.持有外匯儲備作為投資基金,主要為了獲取資本收益。有極少數國家,如石油出口國將此作為持有外匯儲備的戰略目標,通過科學管理外匯儲備實現保值增值,分散國家資產,降低未來對油氣收入的依賴。

(二)操作目標

IMF在2001年9月20日公布外匯儲備管理領域的指導性文件《外匯儲備管理指南》認為,科學有效的外匯儲備管理,應當(1)能夠滿足指定一系列目標的、可及時獲取的外匯儲備的充足性;(2)確保流動性、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得到審慎的控制;(3)在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過中長期投資獲取合理的收益。

參考IMF的標準,從國際實踐中可見,適度規模內外匯儲備的管理,應該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在安全性和流動性得到保障后,可以適當考慮儲備的收益性。

二、國際外匯儲備管理模式與運營投資分析

(一)各國外匯管理模式

根據外匯儲備管理戰略目標及操作目標,一般認為國家對外匯儲備的管理大體有兩類:一是傳統的管理模式,即持有的外匯儲備分布在高流動性,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上,來實現本國的戰略目標。二是積極的管理模式,在兼顧外匯儲備的流動性與安全性目標的前提下,追求外匯儲備的收益性。

1.歐盟、日本(還有美國)等儲備貨幣國家都奉行相對傳統的外匯儲備資產管理政策,側重于利用儲備資產干預外匯市場。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儲備貨幣國家大多奉行浮動匯率制,匯率的小幅波動無需干預,儲備貨幣國家經濟發達,國家信譽很高,一般不持有高額的外匯儲備來于預外匯市場(日本除外)。而且不會為了穩定匯率而影響貨幣政策對國內經濟的調控作用。

例外的是,日本持有較高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日本政府擔心日元升值影響日本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采用拋售日元購進美元的方式干預外匯市場,從而導致美元等外匯持有量大幅增長。

2.新興市場國家與石油出口國家一般奉行較為積極的外匯管理模式。

新加坡、等經濟體屬于小型的高度開放經濟體,對外經濟部門占GDP比重相當大,所以把政策重點放在匯率的穩定上,因此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由于外匯儲備持有成本較高,近年來,這些國家對外匯儲備都采取了較為積極管理的模式。

挪威等石油出口國家與新加坡等經濟體類似,通過石油貿易持有了較高的外匯儲備。在挪威,外匯儲備還承擔社會福利職能,因此對外匯儲備收益性要求也較高。

(二)外匯儲備的運營模式

各國外匯儲備管理采取不同的運營模式,一般分為兩種:

1.由政府機構成立相對獨立的投資實體。如新加坡的外匯儲備管理,是財政部主導下的GIC+Temasek+MAS“三駕馬車”的模式。外匯儲備中積極管理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負責。而新加坡貨幣管理局(MAS)持有外匯儲備中的消極管理的部分,主要用于干預外匯市場和作為發行貨幣的保證。

2.向市場機構分包,這種模式一般是結合第一種模式實施。如挪威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國家石油基金的20%委托給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運作。

(三)外匯儲備的投資對象

國際上對外匯儲備的管理趨于積極。而對于外匯儲備的投資,無論是幣種選擇還是金融投資工具選擇,近年來確有變化。這從另一側面進一步印證了國際上外匯儲備管理風格的積極化。

從美國國債投資情況和全部國家國際儲備(黃金除外)的增長情況對比可以看出,近年來,外匯儲備增長大大快于美國國債市場。二者差距無論從絕對量還是相對比例走勢來看,都顯示美國國債作為外匯儲備的投放場所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也說明了各國注意對外匯儲備在金融工具投資選擇上的多樣化。

如果進一步研究美國金融市場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各國貨幣當局只將接近一半的外匯儲備投資到美國國債,而在存款、大額存單、回購、商業票據、政府機構債券、公司債券甚至股票上,有大量的投資。

在期限上,長期金融工具的投資比例竟然高達64.8%.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作為長期工具,投資規模比公司債券還大,在長期資產中的比例超過25%.

三、國際外匯儲備管理對中國的啟示

(一)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目標

從各個國家實踐經驗可以看出,非儲備貨幣國家為了干預外匯市場、穩定匯率、保證國家信譽等戰略目標,一般傾向于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石油出口國家通過出口貿易積累了較多的外匯儲備。但外匯儲備持有成本較高,因此在近些年的實踐中,這些高儲備國家在確保外匯儲備安全性、流動性同時,也開始重視外匯儲備的收益性。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約相當于全球國家外匯儲備總量的四分之一,而我國GDP僅占全球的5%.此外,我國當前的外匯儲備余額能滿足16個月的進口需求,是外債3.24倍。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趨勢沒有逆轉的跡象,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外匯儲備繼續增長的局面還將持續。

盡管外匯儲備增長迅速,但我國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尚不完善,金融體系也較為脆弱,尚不具備開放資本項目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持有較高的外匯儲備來調節匯率,保證國家經濟金融體制穩定,推動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仍是我國現實的政策選擇。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主要投資于收益相對固定的金融債券,據估算,扣除通貨膨脹率和對沖成本后,實際收益率僅為0.7-1.7%,而同期國內資本平均回報率約在10%左右。可見,我國在外匯儲備滿足安全性、流動性目標之后,提高收益性已成為重要課題。

(二)我國外匯管理體制

我國未來的外匯儲備管理基本組織架構將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由中央銀行保留大部分外匯儲備,以滿足對外匯儲備的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應付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二是由外匯儲備管理實體管理和運作部分外匯儲備用于投資,追求盡可能高的收益。

這種組織架構的基本特征是進行專業化分工,將外匯儲備按匯率管理功能和投資功能劃分為兩個層次,進行分層次管理。多層次、多目標的儲備管理,需要處理好體制上的諸多問題。如管理權分解統一問題。國外的儲備資產雖然歸屬于多個部門,如新加坡的外匯儲備分散于GIC、淡馬錫和MAS,但是由于新加坡政府特殊的權力結構,可有效保證外匯儲備管理在分權基礎上的有效集中。這樣,確保既有明確的功能分工又有相互的密切合作,從而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和戰略意圖。中國政府的結構和權力配置與新加坡不同,因此,要對現有體制進行重新的規劃整合,形成統一、分層的管理體制,順利實現外匯儲備的科學分層管理,并將決策機制、操作程序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進行規范。

(三)我國外匯儲備投資建議

1.調整外匯儲備結構。

第一,調整外匯儲備幣種結構。歐元已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債券市場上的主導貨幣,自2005年以來歐元債券的市場份額連續兩年超過美元債券。2006年未償付歐元計價債券占全球市場的45%,而美元債券只占37%.增加歐元等幣種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是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的必然選擇。

第二,美元資產內部結構的調整。將部分美國政府債券儲備轉換為美國抵押債券、企業債券以及股票,由于后者的收益率大大高于美國政府債券,通過提高收益來對沖美元貶值的損失。

2.擴大外匯儲備的投資范圍,但要注重防范投資風險。

綜合目前我國一些專家學者的主張,不少人建議將部分外匯儲備運用于戰略性領域,如購買石油、黃金、礦產、高科技設備和技術,或參股相關國外公司。這些建議尚需進一步論證。

一方面上述部分投資資產變現能力較差,已經不算是外匯儲備,因此要注意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根據歷史經驗,特別是日本政府與民間1980年資美國資產的教訓,還需考量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

3.外匯儲備投資要配合國家經濟金融政策。

第一,支持國內企業對外發展,特別是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

我國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性銀行的平臺,加大對國內企業向外投資、貿易的支持力度,也可適當通過指定外匯儲備存放的方式支持我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

第二,配合我國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投資主要集中于紐約、倫敦、法蘭克福、香港等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我國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就需要一個發達的離岸金融市場,而我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可成為這個市場發展的助力。

4.注意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香港、韓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都是小型經濟體,對于外匯儲備資產的變動,可能不影響到市場的變化。但是對于中國這么大的經濟體和巨額的外匯儲備,所作的每一步改變都需要考慮市場和其他國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