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藝術在平面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2-25 10:41:04

導語:數字媒體藝術在平面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媒體藝術在平面設計的應用

摘要:新媒體技術的出現,是我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產物,藝術設計界打破了以往傳統的形式與方法,在數字媒體的基礎上,逐漸創新出一種具有新形式和新方法的藝術設計風格,讓藝術和技術緊密結合,針對此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平面設計;關系;廣告藝術

設計與創造的理念與方法已經充分滲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不斷擴大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于生活和藝術設計的理解和認識。這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善了藝術設計與創造的表現方法。

1數字媒體藝術和平面設計的概念

1.1數字媒體藝術的概念。數字媒體藝術技術與藝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其中藝術只是輔助與升華的主力,主要發揮的還是技術的作用,培養精通技術手段又富有藝術內涵的復合型人才是這個學科的教學目標。因此,培養出具有良好的美術功底和科學知識的人才,讓既懂得藝術又懂得技術的人才成為這個學科必備的人才。數字媒體技術是一門富有藝術感的技術,是生硬的技術和唯美的藝術感緊密結合的產物,能夠掌握這門學科的人,必定是擁有這兩種特質的復合型人才。1.2平面設計的定義。平面設計通過視覺作為設計師和平民大眾主要的表現和溝通形式。首先將文字與圖片進行結合,再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來傳達設計師的想法。平面設計一般是指設計的完整過程,以及最后的完成品要符合大眾品味。

2數字媒體藝術在平面設計應用中的價值

傳統的平面設計只是設計師用紙張和筆進行設計制作,在紙張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再依據紙張設計出的作品進行實物創作,最后制作出設計好的作品。在數字化的藝術設計時代,紙張已經不再是藝術設計作品的載體,藝術設計作品的最新載體便是電子計算機,藝術設計人員不僅要有藝術思維,還要有豐富的電子計算機操作技術,使設計出的作品能夠通過電子手段展示出來,更加形象具體且便于保存和傳遞,更加不易丟失。

3數字媒體藝術在平面設計應用中的特性

3.1互動性。數字媒體藝術最重要的特性為互動性,具有吸引大眾,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藝術設計中來,創造藝術,欣賞藝術,評價藝術,改進藝術表現手法的特征。只有讓他們真正參與、感受和體驗藝術真理,才能不斷拉近藝術與生活、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使藝術越來越成為大眾的公有產物。數字媒體是依托技術的產物,包括繪畫、文學、設計等許多藝術形式,所有的藝術形式都可以通過數字媒體藝術的形式來體現。平面設計也不例外,也是依靠技術來發展的產物,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少不了技術的成分。互動性是數字媒體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只有具備互動性,數字媒體的價值才會充分實現。3.2虛擬性。數字媒體最讓人感到神秘的就是它存在的虛擬性,人們對于虛擬的產物難免是不易接受的,它的虛擬性若是運用得當,就會達到好的效果,若是作用不當,就會喪失它的價值。正如網店剛剛興起時,出現商家和買家執行溝通不當,商家無良,買家苛刻等等諸多交易糾紛,但是在不斷的整頓完善中,網絡消費逐漸興起,變成了當下年輕人運用最多的消費形式,極大地沖擊了實體經濟,凡事都存在兩面性,若是運用得當,操作合理,必然會實現其應有的價值。3.3綜合性。數字媒體藝術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形式變化多端性,二是人的感官復雜性。數字媒體顧及人們對于藝術感和專業技術的雙重追求,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圖片、視頻等進行處理,使藝術設計不只停留在視覺上,還可以享受聽覺、觸覺等帶來的美好世界,大大提高了人們對于數字藝術的追求的完美感受。3.4歡娛性和經濟性。藝術媒體藝術的全民參與的性質決定它具有歡娛性和經濟學性的特征,富有娛樂大眾的特質,藝術已經不再是藝術家的天下,而是走向了平民大眾的生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藝術設計,如網絡中流行的圖片,電子作品等都可以由人們共同欣賞使用。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是十分發達的的時期,張貼海報是人們進行宣傳的主要方式。招貼設計是視覺傳達的一個分支,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傳達信息來達到宣傳的目的。互聯網傳播技術越來越普及,使得數字媒體藝術更加親民,也會更加明顯地表現出平民化、大眾化的特征,使民眾廣為接受數字媒體藝術,使數字媒體藝術擁有更加長遠的影響。

4結語

數字媒體藝術在數字藝術設計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平面設計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文化影響力始終沒有改變。不論是應用技術的創新還是設計潮流的改變,甚至于社會中各種思想的創新激蕩,平面設計受到數字媒體的影響,互相影響,一定以新媒體藝術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

參考文獻:

[1]馮欣彤.新媒體藝術發展條件下對平面設計的應用與影響[J].藝海,2018(5):63-64.

[2]高志國.略談媒體變革與平面設計創作[J].大眾文藝,2016(3):126.

作者:周世明 曹悅 單位: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