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深究
時間:2022-05-16 05:56:00
導語: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深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大學是國家高等教育的學府,綜合性的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大學校園作為社會文化結構的匯聚點,是創造知識的場所,也是公眾相遇的場所。大學校園景觀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規劃和建設好校園的環境,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大學校園能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具有開放性和人文性的校園。
2現狀分析
2.1大學老校區的窘境
由于土地資源緊缺,某些大學也沒有足夠的條件去建設新校區,只能在原有的老校區里通過對現狀進行改造,屬于發展中的改造型大學。他們只能是在原校址上拆除一些舊建筑,對現有校園可利用的區域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去增加因學生數量增加而緊缺的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運動場等建筑物。本身已經擁擠的校園,隨著新教學樓和學生宿舍的增加,占去了原本屬于公共環境的空間。校園建設也打破了原有的規劃,校園景觀不再存在,校園文化也充斥著商業化。
2.2大學新校區的問題
另一情況是現在很多城市通過建立大學城,來帶動城市中心的轉移,從而擴大城市建設和規模。大學城中的高校得以在新的場地建立新校區,將老校園的環境保留了下來。一些大學校園急切的為了追求建筑的景觀,而忽視建筑景觀與校園整體景觀及校園文化之間的傳承和延續。歸納起來現在新校園建設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建設任務量大,建設經驗不足,雖然近些年來有不少案例可供參考但是每個學校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以及辦學歷史不同,不可能會有很齊備的設計規劃圖紙,同時設計規劃是直接在圖紙上完成,落入實際還是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解決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2)缺乏區域特點,缺乏意向感。很多大學校園環境自身整體的特點缺失,導致學生的歸屬感淡漠,僅從景觀局部很難確認它是屬于那個城市的。
(3)空間尺度巨大,環境缺少活力。由于很多老校在原址上很難再拓展,只有在郊外另辟新校區,校園與周邊環境長時間形不成人氣,和所謂“文化氛圍”。尤其是一些扎根于本地,有悠久歷史的“老校”對于其文化氛圍與內涵在短時間內難以體現,需要通過設計去改變去加強。
(4)環境小品的造型流于普通化。小品在體量以及作用上與人最親近,它以點狀出現,可以作為整體環境的一種點綴,一種彌補,其造型與功能也不可小視。當前由于受到建設施工進程以及對實際行為關注度等原因的的影響,校園的環境設施不夠到位更談不上造型等深層次的問題了。
3校園景觀改造與校園景觀營造
景觀設計的改造就需要把握校園歷史的延續,保留有文化的部分,為校園增添新的元素,去彌補老校園功能上的不足。不應該全盤的推翻原有存在的東西,而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重新建造。這樣不僅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和原有的文化景觀,而且也無法體現出校園成長的歷史變遷。舊校門,老主樓,校園的古樹,名人的題詞這些都是傳承和見證校園成長的歷史烙印,我們應該去保留,并讓它繼續地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去,成為校園獨特的文化及歷史景觀。在功能上,新的道路交通布置需要將原有校園規劃中不合理的部分得以解決,滿足現有實際情況的需求,人車分流。新的道路交通系統滿足校園資源共享的需求,使之人性化。在分區上,通過合理的分區使校園整齊劃一,學習區、生活區、活動區各區域有機統一。在植物配置上,以選擇當地適宜生長的植物,喬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層綠化的方式搭配和組合,勾勒出校園的立體空間和天際線。通過苗木色彩和季相上的變化去豐富校園的色彩,為增添校園活躍的氣氛。中國至近代以后,由于經歷了戰爭和殖民統治,以及一系列的社會動蕩和變革,大學教育及大學建設都處于學習和探索階段。學校的建設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建筑樣式,取而代之的是蘇式建筑風格等。包括中國的清華大學,其校園建筑風格也都是西歐文藝復興風格,到后來又增加了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大學校園景觀處于探索和發展之中。有自己的建筑特色和有自己校園景觀的大學校園在中國很少見。而新的大學校園建設應融合整個城市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的自然的環境中去,區域性的景觀能凸顯地方特色。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去感受自己居住城市的獨特文化底蘊和自然環境。新的校園規劃更多的要有自身校園文化的傳承,只有繼承才有發展。
在規劃中要更多考慮以人為本的原則,總結舊校園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和目前、未來可能的需求。通過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規劃布局,營造出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網絡體系,更適合師生的工作與學習。
(1)校園規劃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
(2)校園道路系統完善,便捷,步行空間與非步行空間關系處理得當。
(3)建筑物盡量選用新型環保、節能無公害材料。
(4)校園內部綠化自成網絡系統,具備自我調節、發展、循環的功能;綠化植物豐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達到以點帶面的綠化效果。同時多采用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5)生活服務娛樂設施齊全,方便師生購物與休閑。
(6)整個校園具備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
(7)校園采取先進技術和嚴格、科學的管理方法,對校園內的空氣、噪聲污染、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進行監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質的收集與處理符合國標。使校園內形成一個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學習、生活環境。
4校園景觀的文化性
校園要想保持它的持久魅力,必須實現歷史的延續。沒有歷史的,文化的內涵,校園就會迷失自我個性,失去自身的場所精神。挖掘、整理、強化內在關系,延續和增強場所的生命力與活力。斯坦福大學內連廊鋪地的地磚上刻下了歷屆畢業班的班級序號,隨著歲月的流逝,鋪磚連綿不斷,給人以濃厚的文化精神氛圍。在有著無數廣播電視大學、網絡學校的今天,大學校園的存在不僅為求知識的人聚集交流,共同學習提供基地,也作為一種精神將永遠存在。每所大學的歷史、傳統、人文精神都標志著它的存在。大學本身就是繼承與傳播文化的場所,文化性是校園區別于其他場所最顯著的特質,人們對大學校園的向往也在于一種對于文化精神的向往。大學的景觀環境應在理念與風格上區別于其它場所,體現科學文化的理性、秩序、高雅、淳樸、自然的意味。校園景觀設計中應繼承文化,創新文化。利用歷史事件人物提煉出符號運用到校園景觀中去,表達出不同高校的不同風貌。大學校園景觀環境的設計中要體現校園所在區域的人文歷史背景,展現校園文化的獨特性與創新性。
5校園景觀的生態化
大學校園就和城市及公園一樣,需要滿足一定標準的綠化面積。校園介于這兩者之間,兼具兩者的一些特性。除去城市生態方面的意義以外,就環境景觀的價值而言,大學校園中的綠色也十分寶貴。大學中囊括了很多建筑,如教學場所(如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等)生活場所(宿舍,食堂等),還有課外活動場所(如體育館,廣場,娛樂場所等)。這些鋼筋混領土的硬質景觀更加重了綠色植物存在的必要性。提高校園綠化率不僅是學校的任務更應該是城市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想營造宜人的校園戶外空間,充足的植物景觀和舒適美觀的小品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應該注意:
(1)空間的組織與劃分應根據不同層次的需要組織不同的活動空間;
(2)各種空間中的設施設置,材料質感的應用,景觀的創造應充分考慮人鐘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
(3)綠化植物配置應選擇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凸顯四季變化的植物。大學校園更應該是一個生態的,可持續的校園,在對現有的校園進行改造時,其中原有地形地貌盡可能的保留,減少土方量;原有植物,尤其是古樹,盡可能的去保留并養護好,精心考慮教學樓及宿舍樓樓前的景觀生態環境。所增加的人工景觀應與保留的改造的自然景觀和諧統一。校園環境應以自然為主,通過植物的立體搭配,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自然環境。
6總結
馬克思說“:環境創造人,同樣,人也創造環境。”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個相互影響、雙邊互動的過程。校園環境要求完整性、穩定性和統一性,要求一種具有嚴格理性和有意義的設計。校園環境應是恬靜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它的設計應創造一個戶外學習、休息、思考、交流和集會等適應學生要求的活動場所校園規劃設計應本著人本主義原則、生態優化原則、創新開放原則及地方性原則等理念,為學生提供表達情感、啟發智力、培養興趣、提高素質的場所。
- 上一篇:詮釋城市景觀生態化設計
- 下一篇:科技示范村構建調查匯報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