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提升期刊編輯的校對效率

時間:2022-12-22 09:11:23

導語:人工智能提升期刊編輯的校對效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工智能提升期刊編輯的校對效率

2020年7月27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印發。該指南指出要重視頂層設計,構建人工智能標準體系框架。目前,人工智能對多個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其中包括編輯出版。對傳統的編輯出版行業而言,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帶來顛覆性的突破,還能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同時也對編輯人員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1]各大期刊編輯可利用人工智能完成許多重復性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人工智能對學術期刊的影響

1.1對出版流程進行優化

第一,期刊編輯人員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學術論文進行仔細分析,科學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并對論文中的文獻引用次數進行統計。第二,人工智能技術可為編輯提供最新的參考文獻和相關資訊,為選題和策劃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第三,編輯可利用人工智能中的大數據技術,對論文的各項內容進行對比和分析,找出與之相關的文獻和報道,并對文獻進行合理分類。第四,編輯可通過該項技術從多個角度對文章的創新程度和合理性進行分析,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判斷文章的質量。第五,通過對論文進行智能化分析,為審稿專家提供與之相匹配的稿件,提高審稿效率。編輯要對比較特殊的稿件內容進行審核,其他稿件可交由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處理。

1.2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合理控制

為了保證學術不端行為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可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大部分檢測系統的數據庫范圍存在一定限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對普通文字進行分析,還能對稿件中的圖像和圖形所涉及到的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人工智能不會受到語種的限制,可迅速判斷論文是否存在學術不端的行為。

1.3提高編校水平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自動編校算法已愈發成熟,并在許多系統中得到進一步應用。通過深度學習后,人工智能技術可全面了解編排的規范與編校要求,實現對論文的自動化編修,然后進一步核實參考文獻。編輯人員利用自動化編教技術可大大減輕工作負擔,嚴格保障編校效率與質量。在人工智能技術中,先進的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系統可確保編纂和審校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并通過構建完善的知識庫與語料庫,擴大檢查的覆蓋面。近年來,人工智能自動排版技術在學術編輯領域中得到進一步應用。該項技術不僅能夠實現自動化排版,還能充分結合不同論文發表平臺的特點,對論文進行規范排版與印刷,可確保不同終端的用戶隨時閱讀和下載論文。此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對論文進行全面的包裝,滿足讀者的深度閱讀需求。總之,智能自動排版不僅能夠提高出版的效率,還可保證論文的時效性。[2-3]

1.4實現迅速智能化稿件收錄

我國期刊出版業具有豐富的資源,在開展技術傳播和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近些年來,由于各項技術的發展速度飛快,期刊傳統的稿件收錄方式正悄然發生變化。論文需在第一時間內被收錄,才能使論文被同領域的研究者看到,并對其展開進一步的研究,進而產生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若采用傳統的稿件審稿系統,則無法滿足上述要求。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后,可保證優秀的稿件得到及時收錄,促進學術期刊可持續發展。在傳統的約稿模式中,期刊編輯需主動向作者提出約稿,比如,向作者發郵件、打電話。這種約稿方式不僅效率較低,而且無法實現精準高效的收稿。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明確期刊的收稿方向,鎖定用戶群體,精準發出約稿信,有效提高約稿效率。[4]同時,還可在信件中納入近期期刊發表的相關內容,使被約稿人能夠進一步了解期刊的情況,并做出是否應約的決定。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技術可在送審環節中發揮出更多作用。編輯人員可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將稿件的研究方向與審稿專家的研究方向進行匹配,從而獲得最為適合的審稿專家。審稿工作結束后,在本次審稿中涉及的相關信息將會作為新的數據被審稿系統獲取。然后,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產生新的參數,然后以此類推,為稿件和審稿專家進行匹配。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審稿效率,還能確保稿件得到迅速收錄。[5]

2.人工智能技術在審核與校對工作中的應用前景

人工智能技術離不開深度學習算法和計算機技術的支持。經過優化后的算法不僅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還可得出相應的結論,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審核和校對工作相結合,可充分凸顯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優勢。審核與校對工作通常比較規范,需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這正是人工智能的強項。采用該項技術,可在海量數據庫中找尋相應的資料,及時發現錯誤,對錯誤進行糾正。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缺乏一定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能力,若對審核和校對工作進行深化處理,則還存在一定障礙。[6]

2.1保證字詞校對的準確性

目前,在市場中存在大量的校對軟件,但這些軟件并不能保證字詞得到準確校對,而且離不開編輯的二次審核與確認。為了進一步優化校對軟件的功能,可發揮出人工智能的優勢。首先,要發揮出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學習功能,對各類正規參考文獻和圖書進行學習。第二,熟練掌握語義識別的技巧,可實現對校對文本的高效審核,準確發現文本中存在的問題。

2.2提高整句的校對水平

在使用常用的校對軟件時,往往不能保證整句得到精準校對。為了提高軟件的校對能力,可發揮出語言處理技術的優勢,通過積累大量的整句,對文章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讀,并利用其所掌握的知識庫中的內容,對比文章的內容,可對其整句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提示。

2.3保證校對結果的時效性

大部分校對軟件中包含專業的詞庫和海量詞匯,在應用人工智能后,可確保數據得到實時更新,對數據庫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批量處理,對其中的錯誤內容進行淘汰,保留與時俱進的詞語和資料。

2.4提高專業名詞的校對水平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對傳統的數據庫進行更新,還能及時納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專業名詞,使數據庫的功能更加強大。在后續審核和校對工作中,可及時從數據庫中提取相應的名詞,并將其與文稿中的名詞進行對比,可提高校對的準確率。

3.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提高期刊編輯審核與校對效率的措施

期刊編輯人員要考慮到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優勢,善于接受新技術所帶來的新挑戰,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將自身專業技能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有機結合,可有效提高審核與校對效率。

3.1掌握校對軟件的特點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校對軟件的功能會日益完善,應用范圍亦在不斷拓展。然而,在日常審核與校對工作中,并不能完全使用校對軟件替代編輯工作。編輯通常會利用校對軟件對字詞進行校對,但卻無法實現對整句和語義的校對。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校對軟件不僅可實現對整句校對,還能提高對語義校對的準確度。然而,由于人工智能軟件缺乏一定的常識和邏輯思維,在校對相關內容時依然無法保證校對的準確度。編輯要根據文稿的類型和軟件的擅長之處,明確工作重點和工作任務,使自身工作與人工智能工作互為補充。

3.2不斷完善知識結構

期刊編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并充分意識到自身知識結構所存在的欠缺,通過實際行動完善知識結構,實現能力的迭代。在審核和校對工作中,盡管現有的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真正替代編輯,但并不意味著編輯能夠永遠占據行業的主導權。若僅憑傳統的工作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就可能會導致編輯缺乏創新能力,從而被時代所淘汰。在日常工作中,編輯要認真學習與科技相關的知識,了解最新軟件的特點,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操作方法和發展規律,不斷更新工作方式,充分適應接踵而至的挑戰。

3.3實現自我精進

作為學術期刊的核心組成部分,學術編輯要充分考慮到自身能力的提升。第一,要創新工作理念。第二,掌握多元化知識和技能。編輯要主動學習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知識,掌握常見的處理工具。比如,要認真學習編程技術,了解其發展現狀和最新應用。第三,編輯人員要合理判定出版內容,并對其風險進行合理評估。比如,涉及到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時,編輯人員則需要利用自身的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明確排稿方向,確定刊期。第四,編輯要具備強大的職業判斷力,這則是人工智能技術所無法替代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視,比如,該項技術不能替代人的創意。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的創造能力依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源泉。對期刊編輯而言,要不斷提高自身創造力,才能更好地駕馭人工智能技術。要認真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比如,掌握相應的文本規范,了解語言邏輯,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審核和校對的輔助工具。

4.人工智能時代期刊編輯工作的轉變

4.1搭建專業的學術服務平臺

在人工智能時代,學術傳播正逐漸邁向移動化和視頻化方向,從傳統的媒體形式轉變為全媒體傳播。期刊編輯要善于整合各類資源,將期刊打造成專業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成果展示平臺,充分分享作者、讀者、編委、專家意見和建議,促進信息交流,實現資源整合。在互聯網的支持下,讀者對閱讀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獲取和傳播知識時,期刊編輯要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積極搜集和整理各種學術資源,設置專門的學術服務交流平臺,滿足廣大讀者和作者的需求。編輯人員要具備完善的品牌意識,培養自身策劃能力和組織能力,保證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順利開展。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結合熱點問題對活動進行策劃,使廣大科研人員擁有學習和交流的平臺。通過學術活動,不僅能夠擴大期刊雜志的影響力,還能提高論文的質量,從而擴大期刊品牌的影響力。要發揮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對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專業偏好進行分析,使推送內容更有針對性。比如,當作者的文章發表后,要為其推送論文的被引用情況,或為其推送與其研究相適應的新資訊,使其了解業內最新動向。要充分發揮出手機客戶端、網站的優勢,使用戶能夠在不同終端閱讀信息,使用戶和期刊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4.2加強對人才的培養

為了進一步提高期刊的時效性,學術期刊出版單位要加強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使廣大期刊編輯能夠熟練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要打造專門的編輯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編輯出版和編輯流程進行重組。比如,可在平臺中融入期刊數據庫、社交共享、移動出版等重要的功能,通過智能技術對用戶進行描繪,從而進一步了解用戶的特點,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實現精準推送。要充分適應人工智能所帶來的一系列改變,具備智能化工作思維。需加強對各類大數據平臺的管理,提高數據和資源共享水平。要發揮出廣大編輯的職能,加大投入力度,使編輯人員能夠積極進行人工智能的學習。此外,出版單位要引導廣大編輯了解相關法律法規,重視數據版權,采用專業的技術保障數據安全。

4.3轉變工作觀念和工作方式

在人工智能時代,編輯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對編輯工作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將人工智能視作編輯的得力工具。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工智能可幫助編輯完成更多工作,但編輯也要意識到人工智能自身存在的不足,需對工作進行合理的把關與控制,并親自完成人工智能難以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在許多方面凸顯出的優勢不容忽視。比如,該項技術可實現對海量數據的瀏覽和篩選,提高數據的價值。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處理這些重復性較高的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疏漏。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編輯能夠及時從重復性的工作中抽身,從事更有創造性的工作。編輯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熟練運用多種工具和軟件,發揮人工智能程序的優勢,對稿件進行審核、編輯、排版和校對,對編輯出版流程進行優化。同時,編輯要轉變工作思維,突破傳統的思維局限,明確產品的定位和目標受眾,利用新媒體對期刊內容進行傳播,進一步擴大受眾群體。要發揮出全媒體平臺的多媒體屬性,利用虛擬現實等新型技術為用戶帶來感官刺激,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5.人工智能應用存在的局限

第一,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對論文進行檢索時,可能會由于論文中存在的錯誤數據而導致人工智能對數據進行錯誤解讀,將原本可以解釋清楚的內容標為警示。若不進行人工審核,只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稿件進行審核,可能會對論文中的某些創新點造成影響。第二,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稿件進行審核時,可能會由于人工智能無法及時判斷新知識,導致稿件作者改變自身主觀意愿,為了滿足人工智能的審核標準,從而對論文進行修改。第三,雖然人工智能能夠進一步加快出版的速度,但在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文獻泛濫、論文質量缺乏保障等問題。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對論文的科學性和創新性進行合理判斷。部分論文涉及到特殊領域,需通過人工審核的方式對論文的質量進行判斷。人工智能技術缺乏人的理解、思考和創新能力,這是目前在應用這一技術時需要面對和改進的一個關鍵問題。第四,人工智能技術不能像人類一樣去處理情感,或對某一問題做出理性的判斷,尤其涉及到意識形態方面的知識和問題時,以目前的能力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尚無法進行處理。由此可見,由于人工智能還存在不擅長的內容,期刊編輯需加強對稿件的審核與把關,并保證擁有最終的決定權。

結語

總之,傳統的期刊編輯工作早已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滲透而面臨較大的變化。期刊編輯人員要發揮出這一技術的優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重視審核與校對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擴大期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