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于社會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1 17:1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工智能對于社會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過去幾年里,人工智能已經從科幻小說中走進現實,對我們的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人工智能不僅僅會讓現有的無數種職業逐漸消失,造成成千上萬人失業,而且還會逼迫人類去面對許多新的難題,如隱私問題、法律問題、倫理問題等。在紀念英國傳奇數學家喬治-布爾活動中,科學家們重點討論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喬治-布爾出生于200年前的1815年,是19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由于其在符號邏輯運算中的特殊貢獻,很多計算機語言中將邏輯運算稱為布爾運算,將其結果稱為布爾值。
許多理論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布爾于1864年英年早逝,數字革命可能會因此提前數十年。后來,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依據布爾邏輯理論發明了開關電路,將其應用于電子學領域。其實,布爾本人也是早期人工智能理論的倡導者。他認為,所有人類思想都可以換算成數學公式。布爾的傳記作者戴斯-麥克海爾回憶道,在一次前往倫敦的途中,布爾對英國數學家、計算機先驅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差分機相當于一種早期的計算機。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依據布爾邏輯理論發明了開關電路,將其應用于電子學領域。
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依據布爾邏輯理論發明了開關電路,將其應用于電子學領域。
考慮到布爾對于計算機領域的重要貢獻,在紀念活動中,科學家將其與現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聯系到一起,也就不足為奇了。目前,計算機軟件能夠理解輸入指令并執行,無論是解釋一條搜尋指令、還是導航一條道路,或是翻譯一種外國語言,人工智能的應用都已達到一種史無前例的高度。比如,谷歌搜索引擎的搜索算法,微軟Excel表格的自動計算功能,都是人工智能的應用,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們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著人工智能向更高層次發展,人們對于這些最最普通的應用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不覺得它們是一種人工智能。當然,這也和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等人的作品對人們的影響有關。
如今,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數據的匯集與共享引發了一場新的人工智能革命??萍寄軌蚋咏乩斫夂湍7氯祟愔橇?,比如蘋果iPhone手機中的Siri能夠理解人類的語音指令,并做出相應反應;圖像識別軟件可以根據照片識別出人和動物的臉,這些功能都已經是司空見慣了。此外,人工智能在醫學掃描、疾病診斷、建筑結構檢測等領域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蘋果iPhone手機中的Siri能夠理解人類的語音指令,并做出相應反應,這其實也是一種人工智能。蘋果iPhone手機中的Siri能夠理解人類的語音指令,并做出相應反應,這其實也是一種人工智能。
著名人工智能專家、美國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負責人奧倫-埃茲奧尼表示,“現在是人工智能的春天。在幾年前,人們可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現在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說法了。人工智能將帶來更為廣泛的商業影響?!笨梢钥隙ǖ卣f,人工智能的應用潛力是極其巨大的。未來,絕大多數體力工作都將交給機器人完成,而人類也應該學會信任它們。
但是,人力勞動被取代,社會失業率是否會大增?人工智能是否會最終主宰世界?這些問題也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新的擔憂。機器人不需要薪水和福利,不需要周末和假日,也不需要睡覺;它們不會因為宿醉而影響工作,不會遲到,也不會與工友發生不愉快。當它們變得越來便宜、功能越來越強大,企業主難道不想用它們來替代工人嗎?其實,早在150多年前,布爾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據布爾的妻子瑪麗回憶,布爾曾經指出,“同樣的工作,如果機器完成的速度比你快得多,當然要使用機器?!彪S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象證明,機器人正在逐漸替代勞動力,如自助結賬超市、無人駕駛貨運列車等已經出現。
關于機器人對人類社會,尤其是就業的影響的態度,科學家們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方觀點認為,就像工作革命打破了農耕社會的作業秩序又建立了生產工廠一樣,機器人的出現也會促進新的機會的出現,培養新的職業,未來的許多事物我們如今也許想像不到而已。另一方觀點認為,未來的工作將更加專業化和科技化,現有的大量職業將消失。埃茲奧尼表示,“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我們確實要好好討論一下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影響問題?!爆F實生活中機器人接管的一個領域?,F實生活中機器人接管的一個領域。
篇2
歐盟委員會4月8日人工智能倫理準則,以提升人們對人工智能產業的信任。通過人工智能倫理準則,既可以規范化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又能夠增強大眾對人工智能的信任,助推人工智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4月11日《人民日報》)
人工智能一度備受質疑,一是諸如智能技術取代傳統崗位產生的就業危機,二是空前的科技革命誘發的社會恐慌。不可否認,技術革命必定有陣痛。短期而言,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取代了部分傳統崗位,造成某些行業失業率攀升;長遠來看,人工智能以其顛覆性技術沖擊社會認知,甚至誘發人類生存危機。
不曾想,每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工業革命,無不飽受爭議,但又無不驅動社會滾滾向前。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車橫空出世,馬車等傳統行業江河日下,社會怨聲載道;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器產業蓬勃發展,蒸汽機車成為博物館的珍藏;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術噴涌迸發,一系列產業被湮沒在歷史洪流中。誰曾想?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適用于自然界,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適者方能生存。歷史最終證明,飽受爭議的工業革命都是成功的。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人工智能也“動了別人的奶酪”。擁有百萬員工的工業帝國富士康,從2015年開始工業機器人逐步取代流水線作業員,工人失業率節節攀升;ETC忽如一夜春風來,遍布大江南北,端著鐵飯碗的高速收費員被迫下崗;無人駕駛更是顛覆傳統思維,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或許司機也會如車夫一樣鐫刻在歷史的印記中。
殊不知,諸如工業生產、高速收費和汽車駕駛等重復瑣碎的工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解放勞動力。工業產品生產成本降低,進而提升社會大眾購買力;ETC既提高了汽車通行速率,又減少了人力成本支出;無人駕駛進一步解放雙手,又能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頻率。即便是被直接沖擊的行業,也能迸發出更新的活力。
更何況,與第三次科技革命類似,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談就業,工業機器人維護員通過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獲取更大的收入回報;車聯網從業者在全新的領域大展拳腳,創造社會財富;VR、AR工程師更是在夢幻般的工作氛圍中,讓虛擬世界的財富夢想變為現實。論生活,之所以前者能夠更好的就業,正是因為他們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創造更高社會價值,增加了人均所享有的社會資源,進而為社會帶來了更高效、便捷、美好的服務,低廉的價格讓普羅大眾共享科技紅利,實現對美好科技生活的向往。
當然,不可回避,更無法回避,失業人群如何安置?首先是倒逼失業者修煉內功,向更高端的行業轉移,例如富士康就有不少從流水線作業員向機器人維護員轉型的成功案例;其次是外力助推,各地政府為了穩定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會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并做起企業和員工的“紅娘”;再者,自主創業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百花齊放的技術產業革命時期,催生的各類產業更是給予想作為、干作為、能作為的人才展現自我抱負的舞臺。不可否定,只要是革命,必定有犧牲,人工智能革命也不例外,那么,對于有心無力的人員,政府也需要利用二次資源分配,給予幫助,讓其共享變革紅利。
篇3
2016年是世界圍棋界極不尋常的一年,3月份在“阿爾法圍棋”(AlphaGo,一款圍棋人工智能程序)與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之間展開的一場人機大戰中,“阿爾法”的勝出震驚全球。7月份世界職業圍棋排名網站公布了最新世界排名:“阿法圍棋”以3612分,超越3608分的柯潔成為新的世界第一。
2016年12月29日到2017年1月4日,一個名叫 “Master”的神秘網絡圍棋手橫掃中、韓、日圍棋界。它憑借驚人的穩定性一路高唱凱歌,獲勝60場,沒有敗績。最終神秘的“Master”揭開了廬山真面目,宣布自己就是“阿爾法圍棋”。
2017年1月,谷歌Deep Mind公司宣布推出真正2.0版本的“阿爾法圍棋”,成為第一個不借助讓子,在全尺寸19×19的棋盤上擊敗職業圍棋棋手的電腦圍棋程序,其特點是擯棄了人類棋譜,只靠“深度學習”的方式成長起來挑戰圍棋的極限。
圍棋是人類最具智慧的競技之一,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研發是人類最具挑戰性的科技探索。人機大戰的經典對決將被同時載入圍棋史冊和科技史冊。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圍棋本身,人們熱衷談論“阿爾法圍棋”更多是出于對AI技術的關切。從誕生到日益成熟,AI理論和技術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不知不覺間滲透到人類當代生活的各個方面。AI時代,互聯網、金融、醫療、教育、物流、娛樂、傳媒等行業都在加速自己智能化的進程??梢韵胍?,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而與此同時,人類命運和機器智慧的沖突與共存,已經由人機大戰開始不斷升溫。
“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項目
2014年秋季,美國斯坦福大學開啟了“人工智能百年研究”(AI100)項目。這是一個超大型長期項目,該項目發起人――美國人工智能發展協會會長、前微軟研究員埃里克?霍維茨博士表示,“我們的職責是研究人工智能在2030年前對人類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在北美地區”,而“研究的核心是,人類不能喪失對人工智能的控制能力”。 “人機大戰”
2016年9月1日,“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項目的第一項成果《人工智能與2030年的生活》。這是一份試圖定義北美城市在未來10多年間將要面臨的可以模擬人類行為的計算機和機器人系統 (即人工智能)問題的報告,涉及交通、家庭/服務、健康醫療、教育、低資源社區、公共安全與防護、就業、娛樂等關注領域,目的是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業內人士認為,工業界和學術界目前正在聯手倒逼政府出臺人工智能的相關政策,希望可以獲得更大力度的資金和法律扶持。
《人工智能與2030年的生活》所列舉的關注領域,均面臨著人工智能的影響和挑戰。例如開發安全可信賴的硬件的困難(交通工具和服務機器人),獲得工作信賴的困難(低資源社區和公共安防),對勞動力可能被邊緣化的擔憂(就業和職業),以及人際交往減少帶來的社會副作用(娛樂)等等。
1.交通:自動駕駛的汽車、卡車、無人機投遞將改變城市里的工作、購物和休閑娛樂模式,但需要增加可靠性、安全性和用戶接受度,并根據新的交通模式改進當前的相關法規和基礎設施。
2.家庭/服務機器人:現在進入家庭的掃地機器人或特種機器人能夠為家庭和工作場所提供清潔和安保服務,當務之急是技術方面的挑戰和機器人成本過高的問題。
3.健康醫療:個人健康監測裝備與手術機器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人工智能軟件將最終對某些疾病自動進行診斷和治療。目前的關鍵是獲取醫療從業者的信任。
4.教育:互動輔導系統在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數學以及其他技能的學習方面已經發揮出作用,自然語言處理的發展將為這一領域的應用帶來全新的方式。當務之急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以及教、學雙方直接互動的減少會帶來哪些消極影響。
5.低資源社區:投資最新技術領域有助于更充分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比如避免鉛污染和改進食品分配等,重要的是讓公眾參與進來以增強相互信任。
6.公共安全與防護:利用相機、無人機和軟件進行犯罪模式分析,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降低人類判斷的主觀偏見,與此同時在不侵犯個人自由和尊嚴的情況下增強安全性。目前需注意的是如何保護隱私和避免固有偏見。
7.就業和職業: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崗位開始被新崗位取而代之,有關人類如何適應這種新變化的相關工作需要立即展開,比如如何妥善處理勞動力下崗以及人工智能對新工作崗位不適應的問題。
8.娛樂:內容創建工具、社交網絡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將開創全新的媒體內容收集、組織和分發模式。但問題是新的娛樂方式如何在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人工智能與2030年的生活》在回顧發展歷程和展望發展趨勢時指出,人類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試圖建立一個能與人高效協作的智能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機器學習的成熟,它受到了數字經濟崛起的部分影響――數字經濟為機器學習提供了大量數據。此外其他影響因素包括云計算資源的崛起,以及消費者對語音識別和導航支持等技術服務的需求。研究人員認為,不管是從基本方法上還是應用領域,包括大規模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增強學習、機器人、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協作系統、眾包和人類計算、算法游戲理論和計算的社會選擇、物聯網、神經形態芯片在內的研究趨勢,共同促進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熱潮。
這份報告試圖嚴肅地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引導人工智能來豐富和服務于人類生活,同時推動和激勵這一領域的創新。因為人類目前并不能清晰而完美地預測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影響,所以一定要對相關政策進行評估。未來幾年公眾在交通和醫療等領域內應用人工智能的機會日漸增多,因此必須以一種能構建信任和理解的方式將其引入,確保在尊重人權和公民權利,保護隱私和安全,維護廣泛而公正的利益分配等方面措施周備。 世界經濟論壇說,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到2020年可以取代510萬個工作崗位。
研究人員指出,傳統的人工智能范式已被數據驅動型范式成功取代,對于定理證明、基于邏輯的知識表征與推理這些程序的關注度在降低。作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根支柱,規劃( Planning )強烈依賴于建模假設,難以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滿足;視覺方面基于物理的方法和機器人技術中的傳統控制與制圖,正讓位于通過檢測手邊任務的動作結果來實現閉環的數據驅動型方法;還有曾頗受歡迎的貝葉斯推理和圖形模式,在數據和深度學習的顯著成果前也顯得相形見絀。在未來15年中,針對人類意識系統開發,按照能夠互動的人類特點進行建模和設計人工智能系統成為人們的興趣點。在考慮社會和經濟維度的人工智能時,物聯網型的系統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數據驅動型產品的數量及其市場規模將會擴大。
“為機器人安裝‘死亡開關’”
2017年1月,歐洲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呼吁制定“人類與人工智能/機器人互動的全面規則”。議公布的報告對機器人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道德問題、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等情況進行了討論,探討是否需要為機器人安裝“死亡開關”、研究機器人搶走人類工作的應對措施等等,要求歐盟為民用機器人制訂法律框架。專家認為,這或將是首個涉及管制機器人的立法草案,將有利于人類應對機器人革命帶來的社會震蕩。
會議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發動的新工業革命可能影響到所有的社會階層。機器人可能創造無限的繁榮,與此同時將影響人類未來的就業情況。機器人取代人類在許多行業是大勢所趨。在德國,每1萬個雇員中就有301個是工業機器人。報告要求歐盟委員會對各國民眾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重點關注極易被機器人取而代之的職位。如果機器人成為職位“殺手”,歐盟各成員國應考慮為國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埃里克?希爾根多夫是一名德國法律教授,他非常認同歐洲議會討論的這項議題?!斑@不僅在政治上是可取的,從法律角度也是必要的,這樣我們才能及時應對機器人革命帶來的社會震蕩?!彼赋?,“即使是銀行顧問、教師和記者等要求嚴格的職業,未來也無法在這場科技洪流中幸免?!?/p>
會議強調,因為人工智能在幾十年內可能超越人類的智力,將對人類控制機器人構成挑戰。隨著機器人自我意識的崛起,甚至可能威脅人類的生存。近年來,機器人“殺人”的事件時有發生:2015年6月,在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一名工人安裝機器人時反被它抓起推向金屬板壓死;2016年6月,美國一家汽車零件生產商的一名女員工正在修理出現故障的機器人時,它突然啟動,將修理女工活活壓死。
報告參照美國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將其作為立法框架,對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后的行為規范做出規定。“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包括: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法則。3.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法則。由于規則無法轉化為代碼,歐洲議會正在著手建立一個針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發的機構,為設計、生產和操作機器人的人員提供技術、倫理和監管方面的專門知識等。
報告還提出:1.在設計新型機器人時,設計師應該尊重人類的基本人權,事先獲得道德研究委員會的批準。2.必須為機器人注冊,以便在調查事故時查找涉事的機器人。3.確保機器人安裝有“死亡開關”,可以隨時被關閉。4.機器人不能對使用者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如果釀成事故,機器人不能逃脫責任。機器人所負擔的責任應該與其接收的實際指令及其自主程度相對應:它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性越高,那么人的責任就較低;倘若它“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教它的“老師”負的責任就越大。報告還指出,機器人的生產商或擁有者將來需要購買保險,來承擔機器人可能造成的損失。
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系將會引起一場涉及私隱、尊嚴和安全的大討論,在歐洲議會投票贊成立法之前,各成員國政府將對此做進一步的辯論和修正。
“機器人應當納稅”
英國牛津大學近期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今后數十年間,自動化改變生產線的速度將超過20世紀。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57%的工作崗位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預測,在自動化浪潮中,危在旦夕的英國工作崗位多達1500萬個。美國白宮2016年預測,機器人取代時薪低于20美元以下崗位、介于20~40美元崗位和時薪40美元以上崗位的概率分別為83%、31%和4%。
在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看來,為暫時性減緩自動化蔓延速度,很有必要向企業為雇用機器人員工而征稅,稅單將是阻止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崗位的殺傷性武器。如果機器人將大范圍取代人類工作崗位,那它們至少應為此買單。“目前一個人類員工在工廠中創造了5萬美元的價值,這個價值會被征稅。人類員工需要繳納各種稅,如所得稅、社會保障稅以及其他稅款。如果一個機器人在工廠做與某個工人同樣的事情,我們也應按同等水平向它征稅?!?/p>
蓋茨同時認為,盡管一些工作崗位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但人們可以在那些所需技能是機器人無法復制的領域里繼續工作。世界需要抓住機遇解放勞動力,讓人們從事更好的工作,例如關愛老人和幫扶特需群體。在這些領域,人類具有獨特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伯努瓦?阿蒙也呼吁法國對機器人征稅,部分稅收用于補貼全民基本收入保障。越來越多的政界人士和硅谷富翁支持推出全民基本收入保障,以化解自動化引發的大范圍失業。而反對機器人稅的人士則持這樣的觀點:自動化即使在短期也可以借助提高生產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人類需要成為‘半機器人’”
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在2017年2月13日迪拜舉行的 “世界政府峰會”上表示,未來20年,駕駛人員的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所顛覆,之后全球12%~15%的勞動力將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從技術角度講,最迫切的影響會來自自動駕駛汽車。它到來的速度將遠快于人們的預期,當然它會為人類提供極大的方便?!?/p>
篇4
1支持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區塊鏈2.0
2016年,區塊鏈在分布式技術領域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改變組織和社會,許多組織正在探索區塊鏈解決方案。包括70多家世界上最大的銀行的R3聯盟關系,力圖在其各自的區塊鏈平臺發展方面投資近6,000萬美元。
然而,交易結算不是區塊鏈技術的最大機會,其真正的可能性是在區塊鏈上記錄智能合約。智能合約仍是傳統合約,但是是以代碼形式記錄的。它和IFTTT描述的形式類似,只是要比后者復雜得多。當區塊鏈聯系在一起時,能夠產生新形式的組織,如分散式的自治組織。
最知名的智能合約平臺是以太坊。以太坊是一個分散的應用平臺(DApps),完全按照程序運行,沒有任何欺詐、審查或第三方干擾的可能。2017年,我們將會看到類似的平臺快速成長,當然我們也可能會看到與這些平臺有關的一些問題。然而,分散式互聯網技術正在緩慢發展,智能合約將成為區塊鏈2.0的重要組成部分。
2深度學習變得更加智能,使我們更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2016年算法技術的發展顯著,不僅贏得了圍棋比賽,還能夠翻譯它不了解的語言。人工智能不會就此止步,在未來,我們將越來越多地走向一種通用人工智能形式,如Siri也可以開車。
由于深度學習,通用人工智能逐漸成為可能。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領域,靈感來自人類大腦神經網絡,其目的是創建可以在大量數據中尋找規律的人造神經網絡。由于全球科學家都能訪問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大數據集,深度學習正變得越來越普及。因此,在2017年,我們將會看到許多能夠對我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深度學習應用。
3會話式人工智能:智能應用將徹底變革交互體驗
2017年,互聯設備將變得真正智能化。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或船只、無人機和任何其他物聯網產品將變得越來越智能化。這些設備將會更好地理解用戶并使產品或服務適應用戶的需求。軟件更新將通過無線電完成,從而減少不斷購買新產品的需求。
當這些智能設備連接到諸如Siri,Alexa,Viv,Cortana或Google Home之類的智能應用程序時,將會產生無數種可能性。會話式人工智能將啟用與這些智能應用程序的高級會話。目前,這些應用程序主要用于控制你的手機、播放音樂或訂購比薩餅,但在2017年,這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4與物聯網相關的數據泄露將造成嚴重破壞
2016年,大約65億臺設備連接到互聯網,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到500億臺設備。2016年,物聯網相關的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大規模攻擊第一次出現,由于連接設備缺乏安全性,這次攻擊擾亂了美國東海岸的互聯網。僵尸網絡感染了成千上萬的連接設備,比如路由器或智能相機,并使用這些設備來啟動DDoS攻擊,干擾了數百萬人的互聯網。
5混合現實技術將大大改善數據可視化和決策制定
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在過去幾年中已經走了很長的路。隨著《口袋妖怪:Go》的推出,增強現實技術在2016年迎來了關鍵時機,該游戲在短短幾個星期內用戶數量超過1億。顯然《口袋妖怪:Go》與想要了解其數據的大型公司并不十分相關,但要了解增強、虛擬或混合現實技術對我們社會的影響,它仍然非常重要。2016年也推出了幾款新的虛擬現實設備,其中包括PlayStation VR,該設備可以讓4000多萬購買PlayStation 4的游戲玩家快速進入虛擬現實。這又是一個標志性的時刻。
盡管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技術可能對會議室不是很有用,但混合現實的理念可能對其有很大幫助。
制造業中已經有許多通過混合現實實現更好的維修、更快的產品開發或改進庫存管理的例子。此外,混合現實將幫助決策者了解(非常)復雜的數據集,使他們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2017年,為混合現實開發的產品和應用將會增加,各類組織可以使用這些產品和應用來改進決策或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服務。
6大數據自助服務解決方案將催生大數據應用
隨著大數據的炒作告一段落,組織開始看到他們的數據為他們的業務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組織希望將數據貨幣化。慢慢地,他們開始明白,其實所有的公司都是技術公司。因此,他們應該把他們的數據看作是他們業務的核心。然而,對于許多組織來說,不可能在高級大數據分析系統和/或聘請大數據科學家或分析師上花費數百萬,因為它們無力承擔這樣的費用。幸運的是,2017年將迎來大數據自助服務解決方案的增長。
自助服務大數據分析讓組織使其數據貨幣化,并利用來自這些數據的見解來改善其業務。這些解決方案不需要幾個月的規劃和準備或IT基礎架構的開發。相反,你可以簡單地連接數據源并開始工作。這些平臺將實現敏捷性,短時間實施性,并提高中小型企業的生產效率。世界上有大約1.25億中小型企業,這是一個值得抓住的巨大市場。大數據自助服務解決方案使組織無需考慮數據類型(無論是結構化,半結構化還是非結構化)就能準備數據,因此可能成為2017年大數據采用的殺手級應用程序。
7通過混合數據進行意義建構將給高管賦能
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在迅速變化,組織需要了解這種不斷變化的環境以保持競爭力。然而,這種意義建構不僅應該由C級高管或高級管理人員來完成。相反,組織應該使真正的決策者能夠從數據中獲得正確的見解。組織內的真正決策者不是高級管理人員或C級管理人員,而是面向客戶、出售服務或在工廠生產產品的員工。這些見解可以通過我稱為混合數據的方法獲得。結合內部和外部數據以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從而獲得有價值的見解。
由于大數據分析,2017年將會看到更多的組織賦予員工正確的知識。組織將采用諸如Apache Spark、Hadoop的工具或諸如Tableau Software、ClearStory Data或Periscope等可視化工具,最終為真正的決策者提供做出正確決策所需的見解。這將會改變組織內的權力平衡,因為知識等于權力。同樣,這也要求高級管理人員和C級管理人員在行為上的改變。然而,如果做得適當,就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擴大員工權利,增強盈利能力,同時提升員工滿意度。
篇5
智能醫療的興起
人機大戰1∶4的比分讓相當多的人感到失望和悲觀,還有人感到了恐懼,認為人工智能戰勝人和主宰人類社會的時代已經開啟。
然而,即便“阿爾法圍棋”最終以5∶0的大比分大勝李世石,也不意味著人工智能主宰世界和人類被奴役時代的到來,理由也并非只是“阿爾法圍棋”是人類設計出來的,而是因為,“阿爾法圍棋”其實開啟了人類利用人工智能的新時代,準確地說,是拓寬了讓人工智能為人類干活的新天地,并有可能深入而廣泛地讓人類文明迅速發展。
“阿爾法圍棋”是靠深度學習、蒙特卡洛樹搜索算法和自我進化三招戰勝人類棋手的,這三大功能也是人類駕馭人工智能為人類服務的途徑。由于人工智能能夠自我學習,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而且搜集和貯存的數據會越來越多,將會在更多的方面成為人的助手或替代人的工作。例如,除了替代一些體力勞動以及低級崗位外,會學習的人工智能還會接手一些需要創造性、技術性和復雜運算的工作。此外,在各個領域的新產品的研發、預測分析、推廣等方面,人工智能也能產生巨大的作用,創造不可估量的效益。
設計“阿爾法圍棋”的深度思想公司(Deep Mind)的CEO杰米斯?哈薩比斯提出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即通用人工智能,這種智能與人類專家協作可以解決和處理更多需要智慧才能解決的問題,如診治疾病,處理氣候變化、能源、基因組學、宏觀經濟學、金融系統、物理等方面的幾乎所有問題。哈薩比斯稱,人類想要掌握的學科越來越復雜,即使是最聰明的人,窮其一生也難以掌握其中一個領域。如果將“阿爾法圍棋”看成一個能夠自動將非結構化信息轉化為可用知識的過程,那么通過篩選泛濫的數據得出合理的觀點就指日可待。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研究的是一種可以解決任何問題的人工智能超級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如果“阿爾法圍棋”的自我學習能力、大數據存儲和分析功能應用到醫藥領域,將誕生一種新的醫療和醫藥模式,即智能醫療(有人稱智慧醫療,但由于智慧似乎為人類所特有,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新型醫療稱智能醫療更好)。
智能醫療是指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基礎研究(醫學和藥物研究)與臨床治療、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防治疾病和健身強體的目標。
例如,通過無線網絡,使用掌上電腦便捷地聯通各種診療儀器,醫務人員能隨時掌握每個病人的病案信息和最新診療報告,隨時隨地快速制定診療方案;在醫院任何一個地方,醫護人員都可以登錄距自己最近的系統查詢醫學影像資料和醫囑;患者的轉診信息及病歷可以在任意一家醫院通過醫療聯網方式調閱;任何科學研究,包括醫學和與醫學相關的物理、化學等領域的研究最新成果能在互聯網上及時公布等,讓診斷、治病和用藥以及公眾的保健得到最有效、最迅速、最適宜、最廉價和最科學的處理。
智能醫療的具體表現
以“阿爾法圍棋”為例,可以知道什么是智能醫療。
研發出“阿爾法圍棋”的深度思想公司并非只是專注于讓“阿爾法圍棋”與人類棋手過招,而是注重把人工智能通過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貫穿應用到醫學領域。2016年2月深度思想公司就已經了在醫護領域使用的深度學習程序――深度思想健康(Deep Mind Health)。這是一款手機應用程序(APP),包括“識別風險病人”(Stream)和“早期臨床護理管理”(Hark)兩個模塊。
這種手機應用程序當然也是一種人工智能,它們需要學習和幫助醫護人員監護一些表面上不嚴重但實際很危險的病人,或者一些急性發病者。例如,深度思想健康的“識別風險病人程序”可以及時發現急性腎衰竭高風險病人,以便讓醫生及時治療并改善對病人的護理。這個程序是通過檢讀血液檢查報告,以辨別哪些病人存在風險。結果表明,有25%的急性腎衰竭死亡可以通過這個程序避免?!霸缙谂R床護理管理程序”則能幫助醫生制定治療方案和采取行動。使用該項程序能避免38%的患者病情惡化。
當然,這些只是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的冰山一角。實際上,在醫藥領域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最早和進展較大的是藥物的研發與監控。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對于藥物的研發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作用,如研發新藥、老藥新用、藥物篩選、預測藥物副作用、藥物跟蹤研究等。這實際上已經產生了一門新學科,即藥物臨床研究的計算機仿真(CTS)。
一種新藥的開發一般估計需要15年時間,耗資10億美元,但最近的估計是可能耗資40億~120億美元,還不能保證成功。因為,除了要求新藥要有療效外,還需要安全性的保障。如何監控和預測藥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就成為研發一種新藥或老藥新用的重要保證。
對于傳統的藥物研發來說,一種藥物必須經過動物試驗和人體的Ⅰ、Ⅱ、Ⅲ期臨床試驗。而且,即便Ⅲ期試驗后批準上市,還有Ⅳ期臨床研究,即新藥上市后進行的臨床研究,而且一類新藥要求進行2000個病例的IV期試驗。這也是造成藥物研發周期長、費用高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今天有了計算機程序,特別是以“阿爾法圍棋”為代表的能自我學習的計算機程序(軟件),就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檢測藥物的人工智能安全專家。首先是在新藥篩選時可以獲得安全性較高的幾種備選物質。當很多個甚至成千上萬個化合物都對治療肝癌顯示出某種療效,但又對它們的安全性難以判斷時,便可以利用“阿爾法圍棋”的策略網絡和評價網絡,以及蒙特卡洛樹搜索算法來挑選最具有安全性的化合物,成為新藥的最佳備選者。
同樣,對于尚未進入動物和人體試驗階段的藥物,也可以利用類似“阿爾法圍棋”這樣的人工智能來檢測新藥的安全性。因為,每一種藥物作用的靶向蛋白和受體都并不專一,如果作用于非靶向受體和蛋白就會引起副作用。類似“阿爾法圍棋”的程序可以通過對既有的數千種已知藥物的副作用進行篩選搜索,以判定一種藥物是否會有副作用,或副作用的大與小以及最小,由此選擇那些副作用概率最小和實際產生副作用最小的藥物進入動物和人體試驗,就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節約時間和成本。當然,利用“阿爾法圍棋”等程序還可模擬和檢測藥物進入人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給藥劑量-濃度-效應之間的關系等情況,讓藥物研發進入快車道。
大數據和信息共享
大數據和信息共享同樣是智能醫療的核心。信息共享成為智能醫療的重要性在于,全球的科研人員只有科研共享,才能對各種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和頑癥,如艾滋病、癌癥等進行有效的治療,挽救人們的生命。這一點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暴發危害人們生命的疾病時,具有重大的作用,例如最近在南美爆發的寨卡病。
由于醫護人員對寨卡病的發病機理、傳播途徑和危害胎兒和孕婦的機理并不清楚,對待這種疾病既無有效的藥物,也沒有疫苗,因此需要更多更新的研究結果來指導防治疾病,而對于最新研究信息的共享,則有助于指導全球醫務人員和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并通過醫護人員向公眾提供科學的防治方法。
正是在寨卡病的防治上,信息共享得以突破?,F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病毒學家康納研究團隊用寨卡病毒感染猴子進行試驗,并在網上公開了首批數據。這一行為改變了過去研究人員只是在學術期刊發表研究結果和數據的傳統做法。美國研究人員在網上的是2016年2月15日他們將寨卡病毒注射進3只印度恒河猴體內獲得的血液、唾液和尿中所檢測到的病毒數量的原始數據。這些數據能讓每個人都看到,并且每天都會更新研究結果。
此次康納等人首先在網上公布動物試驗的數據意味著,生物醫學已經正式踏入智能醫療門檻。與此同時,中國研究人員也借寨卡的防治和研究而跨入智能醫療和大科技的門檻。中國疾控中心與江西省疾控中心、浙江省疾控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分別對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血液和尿液標本中的寨卡病毒基因組進行了全面解析,獲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并到網上。
這種科研的資源共享顯然為人們認識寨卡病的病理、研制藥物和疫苗奠定了基礎。而且,基于對不同來源的寨卡病毒特點的認識,將進行針對性的藥物和疫苗研發。例如,中國疾控中心和江西省疾控中心合作測序的寨卡病毒基因組有10676個堿基,與目前在美洲的流行病毒株具有高度同源性。但是,浙江省疾控中心測序的寨卡病毒核酸序列與太平洋島國法屬波利尼西亞地區報道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而與中國其他省份報告的輸入病例的病毒核酸序列存在差異。
不過,美國研究人員在網上公布恒河猴試驗的數據還具有更多的意義。寨卡病是一起非常緊急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所有人都在與寨卡病毒賽跑,也與時間賽跑。除了不應讓科學家的競爭成為保密理由而延緩對寨卡病的認知和防治外,還要意識到,對人的研究有很多倫理限制而無法獲得相應的數據和知識。
由于寨卡病毒感染的形式和機制在人和恒河猴體內相似和相同,研究人員能通過向猴子體內注射不同劑量的寨卡病毒而獲得該病有價值的第一手相關信息??茖W家能對懷孕恒河猴體內的羊水反復取樣,以判斷寨卡病毒能否以及多染胎兒。這些數據一方面不可能從人身上快速且合乎倫理地獲取到,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此而延誤人們對寨卡病毒是否導致小頭兒等的認知。
有了對恒河猴的研究結果,并且能在網上,就能較快地獲得諸如寨卡病毒是否與小頭兒關聯的確切信息和機理,例如,正在發育的胎兒可能何時會被寨卡病毒侵襲而導致出生缺陷,也就能為人們提供防治的線索和方式。
此外,由于世界一些國家反對動物試驗,尤其是反對用靈長類動物進行醫學試驗的呼聲越來越大,浪潮越來越高。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已經在減少靈長類動物的醫學試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已決定結束其下屬一家實驗室存有爭議的猴子試驗,并終止了對黑猩猩侵入性試驗的經費支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研究人員在網上公布寨卡病毒感染猴子的數據就更具有意義,因為這是在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資源共享能讓那些并沒有進行動物試驗的研究人員了解動物試驗的情況和數據,也就會減少使用靈長類動物進行試驗。
當然,大科技時代的資源共享也會讓科研人員產生疑慮,其中最核心的是,研究成果的界定和歸屬,以及其他研究人員是否采信網上的動物和其他研究數據及結果。
對于第一個問題,也許可以用網上公布的時間來判斷一項研究結果的最早時間和進行研究的科研人員,至于對網上公布的研究結果的采信與否,可能會隨著大科技時代的進展由實踐做出回答。無論其他研究人員是否采信網上公布的結果和數據,都會進行驗證,因此,可能會有效地檢驗網上公布的研究結果。
患者也要利用智能醫療
一般而言,智能醫療通常指的是計算機、大數據和互聯網+如何讓醫生和專業機構對病人的疾病診治更準確和更科學,讓人們既能看病有效,又能少花錢。
例如,現在飛利浦公司設計了一個智能軟件飛利浦健康套件數字平臺,希望將消費者、患者和醫療服務人員三方進行串連,在互聯的護理領域進行嘗試。這個平臺是一個基于云技術的開放安全平臺,能夠收集和分析從健康手表、血壓計、耳式體溫計和身體分析儀等多個設備源頭的健康數據。醫生也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患者的情況并做出醫療判斷和治療方案,從而大大降低醫療成本和漏診誤診的發生率。
智能醫療的另一個維度是患者和家屬,以及需要保健的正常群體,他們也需要大數據和智能分析來選擇自己所需的診治疾病的方式和程序,以及正常人需要選擇的保健措施。
在這方面,利用大數據設計成智能軟件,為患者和公眾提供就醫和保健的信息也格外重要。現在,美國已經出現了主流醫院評價平臺的智能軟件,供廣大公眾選擇。這個平臺對美國近5000家醫院、約14萬醫生以及16個醫療領域的137家專業醫院排名。這個排名對醫院聲譽、患者存活率、患者安全性以及其他醫療相關指標在內的數十項評價指標進行綜合排序,由第三方公司或組織進行多方位、多元化評價,更加關注醫療產出以及患者滿意度。如此,這種智能平臺可以向公眾提供他們可以選擇和信賴的醫院進行就診和治病。
現在,中國對醫院和醫生的評價還是采用最普遍的醫院等級劃分標準(3級10等)。醫院評審分級標準包括醫院的規模、技術水平、醫療設備、管理水平、醫院質量等5個標準,但由于其他評審內容設置缺乏直觀指標,容易量化的硬件標準(床位、科室設置、醫療設備、人員配備等)成為劃分醫院等級的決定因素,暫時未能考慮醫院的綜合醫療效果、患者存活率、患者安全性等。
現在,中國研究人員意識到醫院評價和大數據的重要性,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已經邀請全國30個臨床??频膸浊恢麑<覍W者共同參與評審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其中,醫院??坡曌u主要由專家提名心目中名列前茅的醫院,而在科研學術方面,得分主要來自于國家級獎項和科學引文索引(SCI)影響因子。
篇6
【關鍵詞】法理學/法律推理/人工智能
【正文】
一、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歷史
計算機先驅思想家萊布尼茲曾這樣不無浪漫地談到推理與計算的關系:“我們要造成這樣一個結果,使所有推理的錯誤都只成為計算的錯誤,這樣,當爭論發生的時候,兩個哲學家同兩個計算家一樣,用不著辯論,只要把筆拿在手里,并且在算盤面前坐下,兩個人面對面地說: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吧!”(注:轉引自肖爾茲著:《簡明邏輯史》,張家龍譯,商務印書館1977年版,第54頁。)
如果連抽象的哲學推理都能轉變為計算問題來解決,法律推理的定量化也許還要相對簡單一些。盡管理論上的可能性與技術可行性之間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但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確實令人驚嘆。從誕生至今的短短45年內,人工智能從一般問題的研究向特殊領域不斷深入。1956年紐厄爾和西蒙教授的“邏輯理論家”程序,證明了羅素《數學原理》第二章52個定理中的38個定理。塞繆爾的課題組利用對策論和啟發式探索技術開發的具有自學習能力的跳棋程序,在1959年擊敗了其設計者,1962年擊敗了州跳棋冠軍,1997年超級計算機“深藍”使世界頭號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俯首稱臣。
20世紀6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課題是博弈、難題求解和智能機器人;70年代開始研究自然語言理解和專家系統。1971年費根鮑姆教授等人研制出“化學家系統”之后,“計算機數學家”、“計算機醫生”等系統相繼誕生。在其他領域專家系統研究取得突出成就的鼓舞下,一些律師提出了研制“法律診斷”系統和律師系統的可能性。(注:SimonChalton,LegalDiagnostics,ComputersandLaw,No.25,August1980.pp.13-15.BryanNiblett,ExpertSystemsforLawyers,ComputersandLaw,No.29,August1981.p.2.)
1970年Buchanan&Headrick發表了《關于人工智能和法律推理若干問題的考察》,一文,拉開了對法律推理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的序幕。文章認為,理解、模擬法律論證或法律推理,需要在許多知識領域進行艱難的研究。首先要了解如何描述案件、規則和論證等幾種知識類型,即如何描述法律知識,其中處理開放結構的法律概念是主要難題。其次,要了解如何運用各種知識進行推理,包括分別運用規則、判例和假設的推理,以及混合運用規則和判例的推理。再次,要了解審判實踐中法律推理運用的實際過程,如審判程序的運行,規則的適用,事實的辯論等等。最后,如何將它們最終運用于編制能執行法律推理和辯論任務的計算機程序,區別和分析不同的案件,預測并規避對手的辯護策略,建立巧妙的假設等等。(注:Buchanan&Headrick,SomeSpeculationAbout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egalReasoning,23StanfordLawReview(1970).pp.40-62.)法律推理的人工智能研究在這一時期主要沿著兩條途徑前進:一是基于規則模擬歸納推理,70年代初由WalterG.Popp和BernhardSchlink開發了JUDITH律師推理系統。二是模擬法律分析,尋求在模型與以前貯存的基礎數據之間建立實際聯系,并僅依這種關聯的相似性而得出結論。JeffreyMeld-man1977年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法律分析系統,它以律師推理為模擬對象,試圖識別與案件事實模型相似的其他案件??紤]到律師分析案件既用歸納推理又用演繹推理,程序對兩者都給予了必要的關注,并且包括了各種水平的分析推理方法。
專家系統在法律中的第一次實際應用,是D.沃特曼和M.皮特森1981年開發的法律判決輔助系統(LDS)。研究者探索將其當作法律適用的實踐工具,對美國民法制度的某個方面進行檢測,運用嚴格責任、相對疏忽和損害賠償等模型,計算出責任案件的賠償價值,并論證了如何模擬法律專家意見的方法論問題。(注:''''ModelsofLegalDecisionmakingReport'''',R-2717-ICJ(1981).)
我國法律專家系統的研制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步。(注:錢學森教授:《論法治系統工程的任務與方法》(《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社會主義和法治學與現代科學技術》(《法制建設》1984年第3期)、《現代科學技術與法和法制建設》(《政法論壇》)1985年第3期)等文章,為我國法律專家系統的研發起了思想解放和理論奠基作用。)1986年由朱華榮、肖開權主持的《量刑綜合平衡與電腦輔助量刑專家系統研究》被確定為國家社科“七五”研究課題,它在建立盜竊罪量刑數學模型方面取得了成果。在法律數據庫開發方面,1993年中山大學學生胡釗、周宗毅、汪宏杰等人合作研制了《LOA律師辦公自動化系統》。(注:楊建廣、駱梅芬編著:《法治系統工程》,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349頁。)1993年武漢大學法學院趙廷光教授主持開發了《實用刑法專家系統》。(注:趙廷光等著:《實用刑法專家系統用戶手冊》,北京新概念軟件研究所1993年版。)它由咨詢檢索系統、輔助定性系統和輔助量刑系統組成,具有檢索刑法知識和對刑事個案進行推理判斷的功能。
專家系統與以往的“通用難題求解”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它要解決復雜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規則簡單的游戲或數學定理證明問題;(2)它面向更加專門的應用領域,而不是單純的原理性探索;(3)它主要根據具體的問題域,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表達和運用特殊的知識,而不強調與問題的特殊性無關的普適性推理和搜索策略。
法律專家系統在法規和判例的輔助檢索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了律師一部分腦力勞動。但絕大多數專家系統目前只能做法律數據的檢索工作,缺乏應有的推理功能。20世紀90年代以后,人工智能法律系統進入了以知識工程為主要技術手段的開發時期。知識工程是指以知識為處理對象,以能在計算機上表達和運用知識的技術為主要手段,研究知識型系統的設計、構造和維護的一門更加高級的人工智能技術。(注:《中國大百科全書·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版,第579頁。)知識工程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以往人們認為幾個推理定律再加上強大的計算機就會產生專家功能的信念。以知識工程為技術手段的法律系統研制,如果能在法律知識的獲得、表達和應用等方面獲得突破,將會使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制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發展源于兩種動力。其一是法律實踐自身的要求。隨著社會生活和法律關系的復雜化,法律實踐需要新的思維工具,否則,法律家(律師、檢察官和法官)將無法承受法律文獻日積月累和法律案件不斷增多的重負。其二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需要。人工智能以模擬人的全部思維活動為目標,但又必須以具體思維活動一城一池的攻克為過程。它需要通過對不同思維領域的征服,來證明知識的每個領域都可以精確描述并制造出類似人類智能的機器。此外,人工智能選擇法律領域尋求突破,還有下述原因:(1)盡管法律推理十分復雜,但它有相對穩定的對象(案件)、相對明確的前提(法律規則、法律事實)及嚴格的程序規則,且須得出確定的判決結論。這為人工智能模擬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2)法律推理特別是抗辯制審判中的司法推理,以明確的規則、理性的標準、充分的辯論,為觀察思維活動的軌跡提供了可以記錄和回放的樣本。(3)法律知識長期的積累、完備的檔案,為模擬法律知識的獲得、表達和應用提供了豐富、準確的資料。(4)法律活動所特有的自我意識、自我批評精神,對法律程序和假設進行檢驗的傳統,為模擬法律推理提供了良好的反思條件。
二、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價值
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制對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方法論啟示。P.Wahlgren說:“人工智能方法的研究可以支持和深化在創造性方法上的法理學反思。這個信仰反映了法理學可以被視為旨在于開發法律分析和法律推理之方法的活動。從法理學的觀點看,這種研究的最終目標是揭示方法論的潛在作用,從而有助于開展從法理學觀點所提出的解決方法的討論,而不僅僅是探討與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有關的非常細致的技術方面?!保ㄗⅲ篜.Wahlgren,AutomationofLegalReasoning:AStu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ComputerLawSeries11.KluwerLawandTaxationPublishers.DeventerBoston1992.Chapter7.)在模擬法律推理的過程中,法學家通過與工人智能專家的密切合作,可以從其對法律推理的獨特理解中獲得有關方法論方面的啟示。例如,由于很少有兩個案件完全相似,在判例法實踐中,總有某些不相似的方面需要法律家運用假設來分析已有判例與現實案件的相關性程度。但法學家們在假設的性質問題上常常莫衷一是。然而HYPO的設計者,在無真實判例或真實判例不能充分解釋現實案件的情況下,以假設的反例來反駁對方的觀點,用補充、刪減和改變事實的機械論方法來生成假設。這種用人工智能方法來處理假設的辦法,就使復雜問題變得十分簡單:假設實際上是一個新的論證產生于一個經過修正的老的論證的過程??傊?,人工智能方法可以幫助法學家跳出法理學方法的思維定勢,用其他學科的方法來重新審視法學問題,從而為法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途徑。
二是提供了思想實驗手段。西蒙認為,盡管我們還不知道思維在頭腦中是怎樣由生理作用完成的,“但我們知道這些處理在數字電子計算機中是由電子作用完成的。給計算機編程序使之思維,已經證明有可能為思維提供機械論解釋”。(注:轉引自童天湘:《人工智能與第N代計算機》,載《哲學研究》1985年第5期。)童天湘先生認為:“通過編制有關思維活動的程序,就會加深對思維活動具體細節的了解,并將這種程序送進計算機運行,檢驗其正確性。這是一種思想實驗,有助于我們研究人腦思維的機理?!保ㄗⅲ恨D引自童天湘:《人工智能與第N代計算機》,載《哲學研究》1985年第5期。)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究的直接目標是使計算機能夠獲取、表達和應用法律知識,軟件工程師為模擬法律推理而編制程序,必須先對人的推理過程作出基于人工智能理論和方法的獨特解釋。人工智能以功能模擬開路,在未搞清法律家的推理結構之前,首先從功能上對法律證成、法律檢索、法律解釋、法律適用等法律推理的要素和活動進行數理分析,將法理學、訴訟法學關于法律推理的研究成果模型化,以實現法律推理知識的機器表達或再現,從而為認識法律推理的過程和規律提供了一種實驗手段。法學家則可以將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推理過程、方法和結論與人類法律推理活動相對照,為法律推理的法理學研究所借鑒。因此,用人工智能方法模擬法律推理,深化了人們對法律推理性質、要素和過程的認識,使法學家得以借助人工智能科學的敏銳透鏡去考察法律推理的微觀機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BryanNiblett教授說:“一個成功的專家系統很可能比其他的途徑對法理學作出更多的(理論)貢獻。”(注:BryanNiblett,ExpertSystemsforLawyers,ComputersandLaw,No.29,August1981.note14,p.3.)
三是輔助司法審判。按照格雷的觀點,法律專家系統首先在英美判例法國家出現的直接原因在于,浩如煙海的判例案卷如果沒有計算機編纂、分類、查詢,這種法律制度簡直就無法運轉了。(注:PamelaN.GrayBrookfield,ArtificialLegalIntelligence,VT:DartmouthPublishingCo.,1997.p.402.)其實不僅是判例法,制定法制度下的律師和法官往往也要為檢索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由于人腦的知識和記憶能力有限,還存在著檢索不全面、記憶不準確的問題。人工智能法律系統強大的記憶和檢索功能,可以彌補人類智能的某些局限性,幫助律師和法官從事相對簡單的法律檢索工作,從而極大地解放律師和法官的腦力勞動,使其能夠集中精力從事更加復雜的法律推理活動。
四是促進司法公正。司法推理雖有統一的法律標準,但法官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差異個體,所以在執行統一標準時會產生一些差異的結果。司法解釋所具有的建構性、辯證性和創造性的特點,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差異。如果換了鋼鐵之軀的機器,這種由主觀原因所造成的差異性就有可能加以避免。這當然不是說讓計算機完全取代法官,而是說,由于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為司法審判提供了相對統一的推理標準和評價標準,從而可以輔助法官取得具有一貫性的判決。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承認,鋼鐵之軀的機器沒有物質欲望和感情生活,可以比人更少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正像計算機錄取增強了高考招生的公正性、電子監視器提高了糾正行車違章的公正性一樣,智能法律系統在庭審中的運用有可能減少某些現象。
五是輔助法律教育和培訓。人工智能法律系統凝聚了法律家的專門知識和法官群體的審判經驗,如果通過軟件系統或計算機網絡實現專家經驗和知識的共享,便可在法律教育和培訓中發揮多方面的作用。例如,(1)在法學院教學中發揮模擬法庭的作用,可以幫助法律專業學生鞏固自己所學知識,并將法律知識應用于模擬的審判實踐,從而較快地提高解決法律實踐問題的能力。(2)幫助新律師和新法官全面掌握法律知識,迅速獲得判案經驗,在審判過程的跟蹤檢測和判決結論的動態校正中增長知識和才干,較快地接近或達到專家水平。(3)可使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律師和法官及時獲得有關法律問題的咨詢建議,彌補因知識結構差異和判案經驗多寡而可能出現的失誤。(4)可以為大眾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增強法律意識。
六是輔助立法活動。人工智能法律系統不僅對輔助司法審判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完善立法也具有實用價值。(注:EdwinaL.Rissl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SteppingStonestoaModelofLegalReasoning,TheYaleLawJournal.(Vol.99:1957-1981).)例如,倫敦大學Imperial學院的邏輯程序組將1981年英國國籍法的內容形式化,幫助立法者發現了該法在預見性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法律漏洞。(注:EdwinaL.Rissl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SteppingStonestoaModelofLegalReasoning,TheYaleLawJournal.(Vol.99:1957-1981).)立法輔助系統如能應用于法律起草和法律草案的審議過程,有可能事先發現一些立法漏洞,避免一個法律內部各種規則之間以及新法律與現有法律制度之間的相互沖突。
三、法理學在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究中的作用
1.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法理學思想來源
關于人工智能法律系統之法理學思想來源的追蹤,不是對法理學與人工智能的聯系作面面俱到的考察,而旨在揭示法理學對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發展所產生的一些直接影響。
第一,法律形式主義為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18-19世紀的法律形式主義強調法律推理的形式方面,認為將法律化成簡單的幾何公式是完全可能的。這種以J·奧斯汀為代表的英國分析法學的傳統,主張“法律推理應該依據客觀事實、明確的規則以及邏輯去解決一切為法律所要求的具體行為。假如法律能如此運作,那么無論誰作裁決,法律推理都會導向同樣的裁決?!保ㄗⅲ海溃┦返傥摹·伯頓著:《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張志銘、解興權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3頁。)換言之,機器只要遵守法律推理的邏輯,也可以得出和法官一樣的判決結果。在分析法學家看來,“所謂‘法治’就是要求結論必須是大前提與小前提邏輯必然結果。”(注:朱景文主編:《對西方法律傳統的挑戰》,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2月版,第292頁。)如果法官違反三段論推理的邏輯,就會破壞法治。這種機械論的法律推理觀,反映了分析法學要求法官不以個人價值觀干擾法律推理活動的主張。但是,它同時具有忽視法官主觀能動性和法律推理靈活性的僵化的缺陷。所以,自由法學家比埃利希將法律形式主義的邏輯推理說稱為“自動售貨機”理論。然而,從人工智能就是為思維提供機械論解釋的意義上說,法律形式主義對法律推理所作的機械論解釋,恰恰為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開發提供了可能的前提。從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制的實際過程來看,在其起步階段,人工智能專家正是根據法律形式主義所提供的理論前提,首先選擇三段論演繹推理進行模擬,由WalterG.Popp和BernhardSchlink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發了JUDITH律師推理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作為推理大小前提的法律和事實之間的邏輯關系,被計算機以“如果A和B,那么C”的方式加以描述,使機器法律推理第一次從理論變為現實。
第二,法律現實主義推動智能模擬深入到主體的思維結構領域。法律形式主義忽視了推理主體的社會性。法官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其所從事的法律活動不可能不受到其社會體驗和思維結構的影響。法官在實際的審判實踐中,并不是機械地遵循規則,特別是在遇到復雜案件時,往往需要作出某種價值選擇。而一旦面對價值問題,法律形式主義的邏輯決定論便立刻陷入困境,顯出其僵化性的致命弱點。法律現實主義對其僵化性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霍姆斯法官明確提出“法律的生命并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注:(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鄧正來、姬敬武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478頁。)的格言。這里所謂邏輯,就是指法律形式主義的三段論演繹邏輯;所謂經驗,則包括一定的道德和政治理論、公共政策及直覺知識,甚至法官的偏見。法律現實主義對法官主觀能動性和法律推理靈活性的強調,促使人工智能研究從模擬法律推理的外在邏輯形式進一步轉向探求法官的內在思維結構。人們開始考慮,如果思維結構對法官的推理活動具有定向作用,那么,人工智能法律系統若要達到法官水平,就應該通過建立思維結構模型來設計機器的運行結構。TAXMAN的設計就借鑒了這一思想,法律知識被計算機結構語言以語義網絡的方式組成不同的規則系統,解釋程序、協調程序、說明程序分別對網絡結構中的輸入和輸出信息進行動態結構調整,從而適應了知識整合的需要。大規模知識系統的KBS(KnowledgeBasedSystem)開發也注意了思維結構的整合作用,許多具有內在聯系的小規模KBS子系統,在分別模擬法律推理要素功能(證成、法律查詢、法律解釋、法律適用、法律評價、理由闡述)的基礎上,又通過聯想程序被有機聯系起來,構成了具有法律推理整體功能的概念模型。(注:P.Wahlgren,AutomationofLegalReasoning:AStu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ComputerLawSeries11.KluwerLawandTaxationPublishers.DeventerBoston1992.Chapter7.)
第三,“開放結構”的法律概念打開了疑難案件法律推理模擬的思路。法律形式主義忽視了疑難案件的存在。疑難案件的特征表現為法律規則和案件之間不存在單一的邏輯對應關系。有時候從一個法律規則可以推出幾種不同的結論,它們往往沒有明顯的對錯之分;有時一個案件面對著幾個相似的法律規則。在這些情況下,形式主義推理說都一籌莫展。但是,法律現實主義在批判法律形式主義時又走向另一個極端,它否認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法律規則的存在,試圖用“行動中的法律”完全代替分析法學“本本中的法律”。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雖然是使法律推理擺脫機械論束縛所走出的必要一步,然而,法律如果真像現實主義法學所說的那樣僅僅存在于具體判決之中,法律推理如果可以不遵循任何標準或因人而異,那么,受到挑戰的就不僅是法律形式主義,而且還會殃及法治要求實現規則統治之根本原則,并動搖人工智能法律系統存在的基礎。哈特在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現實主義的爭論中采取了一種折中立場,他既承認邏輯的局限性又強調其重要性;既拒斥法官完全按自己的預感來隨意判案的見解,又承認直覺的存在。這種折中立場在哈特“開放結構”的法律概念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法律概念既有“意義核心”又有“開放結構”,邏輯推理可以幫助法官發現問題的陽面,而根據社會政策、價值和后果對規則進行解釋則有助于發現問題的陰面。開放結構的法律概念,使基于規則的法律推理模擬在受到概念封閉性的限制而對疑難案件無能為力時,找到了新的立足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開放結構概念的疑難案件法律推理模型,通過邏輯程序工具和聯想技術而建立起來。Gardner博士就疑難案件提出兩種解決策略:一是將簡易問題從疑難問題中篩選出來,運用基于規則的技術來解決;二是將疑難問題同“開放結構”的法律概念聯系在一起,先用非范例知識如規則、控辯雙方的陳述、常識來獲得初步答案,再運用范例來澄清案件、檢查答案的正確性。
第四,目的法學促進了價值推理的人工智能研究。目的法學是指一種所謂直接實現目的之“后法治”理想。美國法學家諾內特和塞爾茲尼克把法律分為三種類型。他們認為,以法治為標志的自治型法,過分強調手段或程序的正當性,有把手段當作目的的傾向。這說明法治社會并沒有反映人類關于美好社會的最高理想,因為實質正義不是經過人們直接追求而實現的,而是通過追求形式正義而間接獲得的。因此他們提出以回應型法取代自治型法的主張。在回應型法中,“目的為評判既定的做法設立了標準,從而也就開辟了變化的途徑。同時,如果認真地對待目的,它們就能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從而減輕制度屈從的危險。反之,缺少目的既是僵硬的根源,又是機會主義的根源。”(注:(美)諾內特、塞爾茲尼克著:《轉變中的法律與社會》,張志銘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頁。)美國批判法學家昂格爾對形式主義法律推理和目的型法律推理的特點進行了比較,他認為,前者要求使用內容明確、固定的規則,無視社會現實生活中不同價值觀念的沖突,不能適應復雜情況和變化,追求形式正義;后者則要求放松對法律推理標準的嚴格限制,允許使用無固定內容的抽象標準,迫使人們在不同的價值觀念之間做出選擇,追求實質正義。與此相應,佩雷爾曼提出了新修辭學(NewRhetoric)的法律理論。他認為,形式邏輯只是根據演繹法或歸納法對問題加以說明或論證的技術,屬于手段的邏輯;新修辭學要填補形式邏輯的不足,是關于目的的辯證邏輯,可以幫助法官論證其決定和選擇,因而是進行價值判斷的邏輯。他認為,在司法三段論思想支配下,法學的任務是將全部法律系統化并作為闡釋法律的大前提,“明確性、一致性和完備性”就成為對法律的三個要求。而新修辭學的基本思想是價值判斷的多元論,法官必須在某種價值判斷的指示下履行義務,必須考慮哪些價值是“合理的、可接受的、社會上有效的公平的”。這些價值構成了判決的正當理由。(注:沈宗靈著:《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443-446頁。)制造人工智能法律系統最終需要解決價值推理的模擬問題,否則,就難以實現為判決提供正當理由的要求。為此,P.Wahlgren提出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5種知識表達途徑中,明確地包括了以道義為基礎的法律推理模型。(注:P.Wahlgren,AutomationofLegalReasoning:AStu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ComputerLawSeries11.KluwerLawandTaxationPublishers.DeventerBoston1992.Chapter7.)引入道義邏輯,或者說在機器中采用基于某種道義邏輯的推理程序,強調目的價值,也許是制造智能法律系統的關鍵。不過,即使把道義邏輯硬塞給計算機,鋼鐵之軀的機器沒有生理需要,也很難產生價值觀念和主觀體驗,沒辦法解決主觀選擇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波斯納曾以法律家有七情六欲為由對法律家對法律的機械忠誠表示了強烈懷疑,并辯證地將其視為法律發展的動力之一。只有人才能夠平衡相互沖突的利益,能夠發現對人類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價值。因此,關于價值推理的人工智能模擬究竟能取得什么成果,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2.法理學對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制的理論指導作用
GoldandSusskind指出:“不爭的事實是,所有的專家系統必須適應一些法理學理論,因為一切法律專家系統都需要提出關于法律和法律推理性質的假設。從更嚴格的意義上說,一切專家系統都必須體現一種結構理論和法律的個性,一種法律規范理論,一種描述法律科學的理論,一種法律推理理論”。(注:GoldandSusskind,ExpertSystemsinLaw:AJurisprudentialandFormalSpecificationApproach,pp.307-309.)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不僅需要以法理學關于法律的一般理論為知識基礎,還需要從法理學獲得關于法律推理的完整理論,如法律推理實踐和理論的發展歷史,法律推理的標準、主體、過程、方法等等。人工智能對法律推理的模擬,主要是對法理學關于法律推理的知識進行人工智能方法的描述,建立數學模型并編制計算機應用程序,從而在智能機器上再現人類法律推理功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能專家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吸收法理學關于法律推理的研究成果,包括法理學關于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成果。
隨著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究從低級向高級目標的推進,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法律推理的微觀機制認識不足已成為人工智能模擬的嚴重障礙。P.Wahlgren指出,“許多人工智能技術在法律領域的開發項目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許多潛在的法理學原則沒有在系統開發的開始階段被遵守或給予有效的注意?!薄胺ɡ韺W對法律推理和方法論問題的關注已經有幾百年,而人工智能的誕生只是本世紀50年代中期的事情,這個事實是人工智能通過考察法理學知識來豐富自己的一個有效動機?!保ㄗⅲ篜.Wahlgren,AutomationofLegalReasoning:AStu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ComputerLawSeries11.KluwerLawandTaxationPublishers.DeventerBoston1992.Chapter7.)因此,研究法律推理自動化的目標,“一方面是用人工智能(通過把計算機的應用與分析模型相結合)來支撐法律推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應用法理學理論來解決作為法律推理支撐系統的以及一般的人工智能問題?!保ㄗⅲ篜.Wahlgren,AutomationofLegalReasoning:AStudy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ComputerLawSeries11.KluwerLawandTaxationPublishers.DeventerBoston1992.Chapter7.)在前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法律系統充當法律推理研究的思想實驗手段以及輔助司法審判的問題。后一方面,則是法律推理的法律學研究成果直接為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制所應用的問題。例如,20世紀70年代法理學在真實和假設案例的推理和分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已為幾種人工智能法律裝置借鑒而成為其設計工作的理論基礎。在運用模糊或開放結構概念的法律推理研究方面,以及在法庭辯論和法律解釋的形式化等問題上,法理學的研究成果也已為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所借鑒。
四、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研究的難點
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盡管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成果,但它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困難。這些困難構成了研究工作需要進一步努力奮斗的目標。
第一,關于法律解釋的模擬。在法理學的諸多研究成果中,法律解釋的研究對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制起著關鍵作用。法律知識表達的核心問題是法律解釋。法律規范在一個法律論點上的效力,是由法律家按忠實原意和適合當時案件的原則通過法律解釋予以確認的,其中包含著人類特有的價值和目的考慮,反映了法律家的知識表達具有主觀能動性。所以,德沃金將解釋過程看作是一種結合了法律知識、時代信息和思維方法而形成的,能夠應變的思維策略。(注:Dworkin,TakingRightsSeriously,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7.p.75.)目前的法律專家系統并未以知識表達為目的來解釋法律,而是將法律整齊地“碼放”在計算機記憶系統中僅供一般檢索之用。然而,在法律知識工程系統中,法律知識必須被解釋,以滿足自動推理對法律知識進行重新建構的需要。麥卡錫說:“在開發智能信息系統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任務既不是文件的重建也不是專家意見的重建,而是建立有關法律領域的概念模型?!保ㄗⅲ篗cCarty,Intelligentlegalinformationsystems:problemsandprospects,op.cit.supra,note25,p.126.)建立法律概念模型必須以法律家對某一法律概念的共識為基礎,但不同的法律家對同一法律概念往往有不同的解釋策略。凱爾森甚至說:即使在國內法領域也難以形成一個“能夠用來敘述一定法律共同體的實在法的基本概念”。(注:(奧)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盡管如此,法理學還是為法律概念模型的重建提供了一些方法。例如,德沃金認為,法官在“解釋”階段,要通過推理論證,為自己在“前解釋”階段所確定的大多數法官對模糊法律規范的“一致看法”提供“一些總的理由”。獲取這些總的理由的過程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從現存的明確法律制度中抽象出一般的法律原則,用自我建立的一般法律理論來證明這種法律原則是其中的一部分,證明現存的明確法律制度是正當的。其次,再以法律原則為依據反向推出具體的法律結論,即用一般法律理論來證明某一法律原則存在的合理性,再用該法律原則來解釋某一法律概念。TAXMAN等系統裝置已吸收了這種方法,法律知識被計算機結構語言以語義網絡的方式組成不同的規則系統,解釋程序使計算機根據案件事實來執行某條法律規則,并在新案件事實輸入時對法律規則作出新的解釋后才加以調用。不過,法律知識表達的進展還依賴于法律解釋研究取得更多的突破。
第二,關于啟發式程序。目前的法律專家系統如果不能與啟發式程序接口,不能運用判斷性知識進行推理,只通過規則反饋來提供簡單解釋,就談不上真正的智能性。啟發式程序要解決智能機器如何模擬法律家推理的直覺性、經驗性以及推理結果的不確定性等問題,即人可以有效地處理錯誤的或不完全的數據,在必要時作出猜測和假設,從而使問題的解決具有靈活性。在這方面,Gardner的混合推理模型,EdwinaL.Rissland運用聯想程序對規則和判例推理的結果作集合處理的思路,以及Massachusetts大學研制的CABARET(基于判例的推理工具),在將啟發式程序應用于系統開發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是,法律問題往往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這是人工智能模擬法律推理的一個難題。選擇哪一個答案,往往取決于法律推理的目的標準和推理主體的立場和價值觀念。但智能機器沒有自己的目的、利益和立場。這似乎從某種程度上劃定了機器法律推理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
第三,關于法律自然語言理解。在設計基于規則的程序時,設計者必須假定整套規則沒有意義不明和沖突,程序必須消滅這些問題而使規則呈現出更多的一致性。就是說,盡管人們對法律概念的含義可以爭論不休,但輸入機器的法律語言卻不能互相矛盾。機器語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LDS基于規則來模擬嚴格責任并計算實際損害時,表現出的最大弱點就是不能使用不精確的自然語言進行推理。然而,在實際的法律推理過程中,法律家對某個問題的任何一種回答都可根據上下文關系作多種解釋,而且辯論雙方總是尋求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智能法律專家系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自然語言理解研究工作的突破。牛津大學的一個程序組正在研究法律自然語言的理解問題,但是遇到了重重困難。原因是連法學家們自己目前也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大家一致同意的專業術語規范。所以EdwinaL.Rissland認為,常識知識、意圖和信仰類知識的模擬化,以及自然語言理解的模擬問題,迄今為止可能是人工智能面臨的最困難的任務。對于語言模擬來說,像交際短語和短語概括的有限能力可能會在較窄的語境條件下取得成果,完全的功能模擬、一般“解決問題”能力的模擬則距離非常遙遠,而像書面上訴意見的理解則是永遠的終極幻想。(注:EdwinaL.Rissl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SteppingStonestoaModelofLegalReasoning,TheYaleLawJournal.(Vol.99:1957-1981).)
五、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開發策略和應用前景
我們能夠制造出一臺什么樣的機器,可以證明它是人工智能法律系統?從檢驗標準上看,這主要是法律知識在機器中再現的判定問題。根據“圖靈試驗”原理,我們可將該檢驗標準概括如下:設兩間隔開的屋子,一間坐著一位法律家,另一間“坐著”一臺智能機器。一個人(也是法律家)向法律家和機器提出同樣的法律問題,如果提問者不能從二者的回答中區分出誰是法律家、誰是機器,就不能懷疑機器具有法律知識表達的能力。
依“圖靈試驗”制定的智能法律系統檢驗標準,所看重的是功能。只要機器和法律家解決同樣法律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相同,就不再苛求哪個是鋼鐵結構、哪個是血肉之軀。人工智能立足的基礎,就是相同的功能可以通過不同的結構來實現之功能模擬理論。
從功能模擬的觀點來確定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策略,可作以下考慮:
第一,擴大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發主體?,F有人工法律系統的幼稚,暴露了僅僅依靠計算機和知識工程專家從事系統研發工作的局限性。因此,應該確立以法律家、邏輯學家和計算機專家三結合的研發群體。在系統研發初期,可組成由法學家、邏輯與認知專家、計算機和知識工程專家為主體的課題組,制定系統研發的整體戰略和分階段實施的研發規劃。在系統研發中期,應通過網絡等手段充分吸收初級產品用戶(律師、檢察官、法官)的意見,使研發工作在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形成反饋,將開發精英與廣大用戶的智慧結合起來,互相啟發、群策群力,推動系統迅速升級。
第二,確定研究與應用相結合、以應用為主導的研發策略。目前國外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實驗室領域,還沒有在司法實踐中加以應用。但是,任何智能系統包括相對簡單的軟件系統,如果不經過用戶的長期使用和反饋,是永遠也不可能走向成熟的。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如果不能將初期研究成果盡快地轉化為產品,我們也難以為后續研究工作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因此,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必須走產研結合的道路,堅持以應用開路,使智能法律系統盡快走出實驗室,同時以研究為先導,促進不斷更新升級。
第三,系統研發目標與初級產品功能定位。人工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發目標是制造出能夠滿足多用戶(律師、檢察官、法官、立法者、法學家)多種需要的機型。初級產品的定位應考慮到,人的推理功能特別是價值推理的功能遠遠超過機器,但人的記憶功能、檢索速度和準確性又遠不如機器。同時還應該考慮到,我國目前有12萬律師,23萬檢察官和21萬法官,每年1.2萬法學院本科畢業生,他們對法律知識的獲取、表達和應用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初級產品的標準可適當降低,先研制推理功能薄弱、檢索功能強大的法律專家系統??膳c計算機廠商合作生產具有強大數據庫功能的硬件,并確保最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判例的網上及時更新;同時編制以案件為引導的高速檢索軟件。系統開發的先期目標應確定為:(1)替律師起草僅供參考的書和辯護詞;(2)替法官起草僅供參考的判決書;(3)為法學院學生提供模擬法庭審判的通用系統軟件,以輔助學生在、辯護和審判等訴訟的不同階段鞏固所學知識、獲得審判經驗。上述軟件旨在提供一個初級平臺,先解決有無和急需,再不斷收集用戶反饋意見,逐步改進完善。
第四,實驗室研發應確定較高的起點或跟蹤戰略。國外以知識工程為主要技術手段的人工智能法律系統開發已經歷了如下發展階段:(1)主要適用于簡單案件的規則推理;(2)運用開放結構概念的推理;(3)運用判例和假設的推理;(4)運用規則和判例的混合推理。我們如確定以簡單案件的規則推理為初級市場產品,那么,實驗室中第二代產品開發就應瞄準運用開放結構概念的推理。同時,跟蹤運用假設的推理及混合推理,吸收國外先進的KBS和HYPO的設計思想,將功能子系統開發與聯想式控制系統結合。HYPO判例法推理智能裝置具有如下功能:(1)評價相關判例;(2)判定何方使用判例更加貼切;(3)分析并區分判例;(4)建立假設并用假設來推理;(5)為一種主張引用各種類型的反例;(6)建立判例的引證概要。HYPO以商業秘密法的判例推理為模擬對象,假設了完全自動化的法律推理過程中全部要素被建立起來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HYPO忽略了許多要素的存在,如商業秘密法背后的政策考慮,法律概念應用于實際情況時固有的模糊性,信息是否已被公開,被告是否使用了對方設計的產品,是否簽署了讓與協議,等等。一個系統設計的要素列表無論多長,好律師也總能再多想出一些。同樣,律師對案件的分析,不可能僅限于商業秘密法判例,還可能援引侵權法或專利法的判例,這決定了緣由的多種可能性。Ashley還討論了判例法推理模擬的其他困難:判例并不是概念的肯定的或否定的樣本,因此,要通過要素等簡單的法律術語使模糊的法律規則得到澄清十分困難,法律原則和類推推理之間的關系還不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加以描述。(注:EdwinaL.Rissl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w:SteppingStonestoaModelofLegalReasoning,TheYaleLawJournal.(Vol.99:1957-1981).)這說明,即使具有較高起點的實驗室基礎研究,也不宜確定過高的目標。因為,智能法律系統的研究不能脫離人工智能的整體發展水平。
第五,人-機系統解決方案。人和機器在解決法律問題時各有所長。人的優點是能作價值推理,使法律問題的解決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從而具有靈活性。機器的長處是記憶和檢索功能強,可以使法律問題的解決具有一貫性。人-機系統解決方案立足于人與機器的功能互補,目的是解放人的腦力勞動,服務于國家的法治建設。該方案的實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人為主,機器為人收集信息并作初步分析,提供決策參考。律師受理案件后,可以先用機器處理大批數據,并參考機器的和辯護方案,再做更加高級的推理論證工作。法官接觸一個新案件,或新法官剛接觸審判工作,也可以先看看“機器法官”的判決建議或者審判思路,作為參考。法院的監督部門可參照機器法官的判決,對法官的審判活動進行某種監督,如二者的判決結果差別太大,可以審查一下法官的判決理由。這也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司法腐敗。在人-機系統開發的第二階段,會有越來越多的簡單案件的判決與電腦推理結果完全相同,因此,某些簡單案件可以機器為主進行審判,例如,美國小額法庭的一些案件,我國法庭可用簡易程序來審理的一些案件。法官可以作為“產品檢驗員”監督和修訂機器的判決結果。這樣,法官的判案效率將大大提高,法官隊伍也可借此“消腫”,有可能大幅度提高法官薪水,吸引高素質法律人才進入法官隊伍。
未來的計算機不會完全取代律師和法官,然而,律師和法官與智能機器統一體的出現則可能具有無限光明的前景。(注:Smith,J.C,MachineIntelligenceandLegalReasoning,Chicago-KentLawReview,1998,Vol.73,No.1,p277.)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為法律工作的自動化提供越來越強有力的外腦支持。電腦律師或法官將在網絡所及的范圍內承擔起諸如收債、稅務、小額犯罪訴訟等職能。自動法律推理系統將對訴訟活動發揮越來越多的輔助作用,例如,通過嚴密的演繹邏輯使用戶確信全部法律結論得出的正當性;在解決相互沖突的規則、判例和政策問題時提示可能出現的判決預測;等等。正如網絡的出現打破了少數人對信息的壟斷一樣,電腦法律顧問的問世,將打破法官、律師對法律知識的壟斷,極大地推動法律知識的普及,迅速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使法律真正變為群眾手中的銳利武器。
篇7
【關鍵詞】智能化;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系統研究;應用
前言
目前,我國供電設備的檢修階段已經從對故障進行檢修轉變為定期檢修。目前,技術人員在對設備進行定期檢修的過程中,雖然能夠檢修道其中存在的隱蔽故障,但是這種檢修方式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當技術人員到時間進行檢修時往往會發現很多問題,加大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滿足人們的要求,供電設備也不斷增多,此時檢修人員必須要縮短其檢修的間隔時間,這就增加了停電的發生概率,也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不利于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由此看來,對供電設備的定期檢修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影響到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為了保證供電設備的運行效率,我們需要開展狀態檢修工作,并將其與定期檢修、故障檢修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滿足人們對電力的高要求。
一、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
所謂狀態檢修也就是技術人員對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及停電狀態進行檢測,分析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況,通過對比了解其狀態信息,了解其未來運行情況以及使用期限,從而制定出一個科學的檢修計劃,這種檢修方式可以在設備分析中獲得更為準確的數據。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通過分析來獲取大量的數據,這就需要我們采用先進的技術。智能化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支持系統主要由分析系統、專家系統、自動判斷設備、預測設備等部分構成,其中分析系統也就是以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為基礎,獲取更多大量的數據,并對其科學的管理;專家系統主要包含了技術人員豐富的技術經驗,并根據設備運行的數據作為參數;再由自動判斷設備對這一參數進行預測,了解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及其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再根據這一診斷而制定一個報告,并編制出合理的維修措施,以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
二、智能化供電設備檢修技術支持系統的特點
(1)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設備運行狀態建立一個數據管理平臺,可以將設備的整個運行狀態以及故障點進行檢測與控制,以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2)該系統能夠覆蓋大范圍的供電設備,可以通過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變壓器等設備來對各個供電設備運行的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其中存在的故障,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維修報告。
(3)該系統能夠對供電設備進行全面分析,有較高的自學習能力。在實際工作中,該設備能夠綜合技術人員對設備的分析及維修等情況,從而積累豐富的經驗,對供電設備進行智能化分析,從而有效的提高供電設備的運行效率,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三、智能化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支持系統的數據層結構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我們對狀態檢修技術支持系統采用的B/S結構,即是通過互聯網技術來開發網頁應用程序,然后將復雜分析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一方面實現了資源共享,另一方面還減少了資源的占用空間。為了方便人們的查詢,我們在支持系統建立的數據庫中采用了多線程查詢技術,每一個查詢通道都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縣城,此時用戶在信息查詢過程中可以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使信息可以同時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資源的占用面積。智能化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支持系統的數據結構主要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設備檢測綜合數據庫
設備健康狀態信息來源于多種途徑,有手工錄入、其他軟件導出的,從實時采集器讀入的等。數據形式多種多樣,轉換后以統一的形式存儲在設備檢測綜合數據庫里,這些信息都是對設備現在或未來健康狀況的反映,集中在一起,有利與管理。
2、故障征兆庫
把所有的檢測方式的數據都與規則比較或用專家經驗,得出被測參數是否合格的結論。參數不合格,設備可能有故障,才考慮進行故障診斷。所以說,故障征兆庫是故障診斷的基礎。把所有的征兆判斷結果放到一個庫里,有利于綜合判斷。設備故障往往是一個故障對應著若干個征兆,一個征兆可能是由若干個故障引起的,利用故障征兆庫對設備進行綜合判斷。
3、故障診斷的結果庫
故障判斷結果庫分單一診斷結果庫和綜合診斷結果庫。單一診斷結果分為明確定位故障、參數正常,不存在與此參數有關的故障、不確定故障是否存在,故障確實存在,但不能定位四種。綜合診斷庫存放將多個試驗單一診斷的結果綜合起來、用判決樹原理進行診斷的最后診斷結果。
四、功能組成
1、數據綜合管理模塊
該模塊實現變電氣管理、設備技術參數管理、設備變更管理、設備在線監測管理、設備試驗管理、設備缺陷管理、設備檢修計劃管理、設備歷史檢修記錄管理,從相關系統從采集其他靜態數據、動態數據和歷史數據,并進行數據的準確性檢驗、冗余檢驗和邏輯檢驗,檢查數據是否合理,形成設備檢修綜合數據庫,實現數據庫和分析系統的有機結合。
2、專家系統診斷模塊
該模塊采用神經網絡法、色譜的電研法、三比值法,TD圖法等人工智能方法實現設備狀態診斷。既能對單一試驗數據進行故障診斷,也能對多種試驗數據進行綜合診斷。將規程規定和專家知識存儲在知識庫,可以隨時更新、修改。單一診斷用產生式專家系統,綜合診斷用判決樹,整個診斷過程就是按照隱含在規則庫中的故障判決樹自上而下的推理過程。該系統采用數據分層的處理方式,功能模塊之間用狀態驅動。每一個層次的數據可以維護,查詢,有利于程序的模塊化設計。此外還具有仿真培訓的功能。
3、檢修智能決策模塊
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根據故障征兆,判斷設備的故障;根據歷史情況,設備當前運行的工況,預測設備未來的故障,評價設備的壽命;生成設備狀態診斷報告,以備存檔和查詢;提出檢修方案,即檢修的時間、檢修的設備、檢修的項目,生成檢修方案報告。
五、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技術人員在對供電設備進行狀態檢修的過程中會不斷引入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智能化供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支持系統必然會將大量檢修信息通過自學習能力而對其運行狀態進行維修,然后通過其運行參數來對其運行故障進行檢測,并制定合適的方案,保證供電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提高供電設備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照明;節能;建筑;措施;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在節能領域中,建筑照明節能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照明用電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對電能的基本需求,因此,照明質量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非常直接的影響。照明節能在保證照度的前提下進行,這樣能夠更好的推廣高效節能器具,同時也能更好的對電能進行利用。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電能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能源之一。
1建筑照明節能的原則
建筑電氣照明節能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使用目的,然后不降低原有的照明功能,在這個基礎上減少沒有必要的消耗,就是為了節能。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既要滿足建筑的功能,同時也要滿足照明的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實現更加經濟、舒適和節能的原則,來設計建筑照明方案。建筑照明節能要保證照明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來進行,不能為了片面的追求節能,在數量或者是質量上進行忽視。照明系統要滿足建筑的照度,保證上下、左右的運輸通道是暢通的,同時對出現的特殊工藝要求也要進行滿足,在一些娛樂場所以及展廳對照明有著嚴格要求,因此,一定要保證其達到設計要求。進行節能就是為了更好的對能源進行保護,同時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在節能方面不能進行過高的投資消耗,這樣在費用方面就會出現很大的情況,節能要以投資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在未來的幾年內就可以獲得收益。建筑物在進行施工建設的時候,是會存在著有些地方能量消耗是浪費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同時,對一些無用的能量損耗情況也是要進行避免的,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節能的目的。
2建筑照明節能設計中的措施
2.1采用高效節能光源
在照明節電方面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到高效的電光源,在對光源進行選擇的時候,要保證其發光效率非常高,同時,在使用時間上是非常長的,而且在顯色指數方面也要符合要求,同時,在性價比方面最優。電光源按照發光的原理可以分為熱輻射光源,其中包含著白熾燈和鹵鎢燈;還有就是氣體放電光源,其中包含著汞燈、氮燈等、通過對不同的電光源進行比較,人們發現,高壓鈉燈光光效是白熾燈的八到十倍,而且壽命更長,性能也是非常穩定的。熒光燈比白熾燈更加節約電能,在辦公室或者是頂棚不超過五米的地方效果非常好。
2.2照明方式的選擇
在照明方式上,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一般照明就是為整個工作場所進行照明,不會對局部特殊的需求進行照明,像是一些辦公室或者是會議室。在同一個場所內,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照度要求的時候可以采用一般照明的方式。局部照明,通常是為了滿足某些部位而進行的特殊需要照明,常見的就是商店的櫥窗射燈?;旌险彰饕话闶怯梢话阏彰骱途植空彰鞴餐M成的,在出現部分工作面照度較高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這種方式。
2.3改善照明器的控制方式
在場所或者是房間內安裝有很多燈具的時候,應當分組進行控制,在具備天然采光的條件下,遠窗與近窗各自開關。因此,在設計照明方案的時候,應當思考在只有少數人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求打開一部分的燈具,而打開多余的燈具是沒有必要的,以此來防止能源的不必要浪費。在照明器控制方式上,可以根據每個房間的使用特點和要求來進行確定,在面積較小的房間中,可以采用一燈一控或者只兩燈一控的方式來實現,對房間面積較大的來說可以實現多燈一控的方式,在進行開關設計時候,每個開關也是不能對多個燈數進行控制。在建筑物內的樓梯間和走廊內,照明設備可以采用自熄開關控制西戎,這樣使用者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可以開啟,這樣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開燈時間,同時在開燈數量和照度方面也能夠進行調節。對于采光不好和遠離窗子的地方可以采用自動調光裝置對其進行調節,這樣就可以在自然光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自動調節照明的強弱,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證室內照明的穩定性。
2.4選擇節電的照明電器配件
各種電光源中均需要有電器配件,鎮流器是一個高能耗器件。自鎮流熒光燈應采用電子鎮流器,直管型熒光燈應采用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公共建筑場所內的熒光燈宜采用帶有無功率的燈具,緊湊型熒光燈應選用電子鎮流器,氣體放電燈宜采用電子觸發器。
2.5合理選擇照度值
在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對各個場所的照明標準和照明功率密度值都進行了要求,因此,在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要根據相關的規定規范來對照明標準和照明功率密度值進行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了單位面積燈具的安裝功率,因此,在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可以進行重點的考慮。在照明度太低的情況下,工作人員的視力情況是會受到損害的,同時,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都會產生影響。反之,照明度太高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在房間亮度過高的情況下進行生產,會使得員工在光照正常的情況下不適應,也會導致電能的浪費情況。因此,在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和視覺工作進行適應。電氣照明設計時,要滿足標準規定的照明標準和能效指標。照明標準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節能目的,這樣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才能無時不刻對其進行注意。
2.6合理利用太陽能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而且是一種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的能源,因此,利用太陽能來實現照明也可以節省很多的能源。太陽能照明技術得到開發和利用,不僅僅能夠節省能源,而且能夠減少廢氣的排放,同時也能對環境不帶來破壞??茖W合理的利用太陽能,能夠更好的實現節能和環保的目的,同時也能利用其來實現發電系統的設置,這樣能夠將太陽輻射直接轉變成為電能,在照明方面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時對其他行業的發展也十分有利。
2.7大力推廣人工智能照明系統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普及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對人們日常生活中行為方式、思維觀念產生了很大影響,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現代建筑照明系統相結合,是未來建筑照明系統設計的發展趨勢,可以使照明電能的使用更加系統化、人性化、高效化、節能化。首先是建筑主體照明控制系統的智能化,比如聲控燈具、光控燈具,使住戶照明設備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當燈具感應到聲音或者室外的自然光適當調節照明明暗程度,保證室內照明設備發出平衡穩定地光線強度,讓用戶覺得更加舒適,同時實現電能的高效利用避免不必要地電能浪費。除此之外還有建筑配電系統的智能化,傳統的建筑配電通過人為干預的方式進行管理,假如操作失誤輕者將導致配電設備損壞以及電能浪費,嚴重者可能發生嚴重火災危害住戶生命財產安全。而配電系統智能化將所有管理操作交給一臺智能計算機來完成,避免人為操作的失誤,再與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相結合,能夠完美實現建筑電能的高效節能目標。
3結束語
我國在建筑領域進行節能工作剛剛開始起步,因此,現在,很多的法律和法規都剛剛出臺,這樣使得建筑照明節能領域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在相關人員、技術手段方面都是要進行考慮的,因此,在滿足照明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要對環境問題進行重視,這樣也能更好的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同時創建一個更加適合人們居住的環境,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近年來。專業化智能建筑控制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照明系統出現了智能控制系統,這樣就使得其為建筑照明節能提供了十分可靠的方法,同時,在應用方面對出現的情況要進行及時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張寧.建筑電氣節能技術應用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46).
篇9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電力企業
在目前社會的發展中,電力系統得以廣泛應用。在電氣工程中,應用自動化技術能夠維護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因此,基于對電氣自動化技術的了解,對當前的電氣自動化技術發展現狀進行了研究,以期促進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有效應用。
1電氣自動化技術
對于計算機技術,其為電氣自動化技術中的主要內容?;陔娏ο到y,計算機技術得以普遍利用。要想實現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發展以及合理配電,都需要計算機技術來輔助完成,從而促進電力系統輸配電工作的積極發展。所以,在我國電力系統中,將計算機技術作為主體,對信息進行收集,能促進其效果的有利實現。在不同的發展區域,存在的電網調度技術也是不同的,不僅能實現自動調節,也能對其信息進行結合和儲存。對于PLC技術,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效果也十分明顯。利用PLC技術能夠在電力系統中促進數據的采集、結合、轉化和傳遞等工作,維護整體的順利發展。同時,PLC技術的應用還能對所有的電力系統進行控制,保證電力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都能更加穩定、協調。在電力系統中,應用PLC技術也能實現簡單的接線工作,保證電力系統的運行更加可靠、安全,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能量的消耗。因此,將PLC技術應用到電力系統中,對電力系統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LC技術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將其應用到復雜多元化的工業生產環境中,能滿足各方面的發展需求。
2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發展主要表現在3方面:①高度的信息化。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具備高度的信息化發展特點。其中,主要是技術、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發展以及電網部門和數據處理部門實現了信息化發展。電氣自動化與傳統的運行模式存在較大的不同,電氣自動化技術水平的提升不僅能實現高度的信息化發展,也能使其滿足軟件、通訊的要求。②方便維護。電氣自動化技術與信息技術具有較大的關系,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在數據收集、信息處理上更加靈敏。③方便控制。電氣自動化設施應用到電氣行業中,能促進自動化技術的積極應用。我國的電氣自動化在實際開展期間,需要不斷滿足社會與人的發展需要,實現整體的優化變革。在這種發展形式下,不僅能更加方便地對電氣自動化體系進行合理操作,也能促進自動化技術的積極發展,維護技術與操作工作的形成。
3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電氣自動化應用到電氣工程中,主要是實現自動化控制、信息化處理工作以及促進系統的運行,在各個發展領域中,不僅能實現電力系統的積極生產和合理運輸,還能降低人工成本,保證產品生產效率、生產質量的有利提升。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自動化技術水平得以提升,基于計算機技術,將其應用到電力系統中進行操作與控制,能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也能保證工作效果的合理實現。所以,在電氣工程中,需要促進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應用。
3.1電力系統中人工智能的應用
在電力系統實際運行期間,出現故障時,需要利用人力對整個系統中的各個環節的問題進行解決,保證能夠節約人力、物力。比如,當在某個地區停電時,可將該地區的電源切斷,并對其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檢修。但在整體上,該方式的利用無法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谧詣踊夹g的應用,能夠明確故障位置,也能促進故障處理效率的提升。所以,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3.2電力系統中電網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在當前已經得到普遍利用,在電網系統中,調度自動化為其主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維護其發展。比如數字信息技術能夠提升電網調度自動化發展水平,將其應用到自動化設備中,不僅能對設備參數、信號等進行統一管理,也能實現良好的控制作用。
3.3電力系統中的所有技術的應用
在電力系統管理工作中,對電力故障進行處理以及對電力系統進行維護,在整體上表現在上述兩方面,在各項工作中也會產生一些配合問題?;趥鹘y電力系統方式,導致期間經常產生一些問題。所以,在電氣工程中,促進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對電力系統中的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協調,以保證其向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
4電氣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發展方向
4.1智能化服務
智能電網已成為電力企業內部發展的主要趨勢?;诋斍暗陌l展背景,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得以進步。因為將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到電力系統中,能使管理工作人員對當前的電力體系進行優化,維護整體的發展環境,同時,還能使一些維護人員認真分析存在的故障和問題。所以,實現電力工程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應用十分重要,不僅能維護系統整體的安全性,實現智能化操作與控制工作,還能在最大發展程度上提高電力體系的服務水平。
4.2工作狀態仿真
當前,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深度得以提高,電力系統在實際運轉期間實現了動態仿真,將促進其進步和發展?;陔娏\轉過程中的動態仿真,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獲得更多的數據,促進整體數據的優化。工作人員在仿真技能的支撐下,還能實現各個電力試驗工作,以維護整體的優化改造。
4.3配電自動化
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網為其中的主要部分,是電網與用戶責任之間的溝通紐帶。只有促進配網自動化發展水平的提升,才能維護電力系統的整體服務質量。在現有的發展中,利用電氣自動化技術能促進配網自動化發展水平的提升。該技術的使用能夠對配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也能維護配電網的整體安全性。在這種發展中,不僅能實現配網的高效運行,還能在最大發展程度上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質量和服務水平。
5結束語
總而言之,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對電力運轉中的問題進行解決,也能促進電力系統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周黎明.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1).
[2]朱慶鋒.淺談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應用[J].門窗,2015(02).
[3]陳紅霞.電力系統運行中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4(23).
[4]陳國華.電力系統運行應用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8).
[5]朱麗君.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2016(34).
篇10
【關鍵詞】供電企業;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應用分析
隨著我國當前階段電力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電力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供電企業運用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水平越來越高,這大大提升了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社會經濟效益。眾所周知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是在網絡通信和信息處理以及電子技術等各項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該技術能夠實現電力系統的遠程監控與監視管理,能夠有效的保證電力系統的平穩和安全運行。近些年來我國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方面雖取得了成果,但是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因此開展對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
1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的功能分析
首先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技術能夠進行實時系統監控功能,能夠對整個電網中的每條線路或設備上的負荷運行狀況進行必要的信息檢測,還要能夠及時的發現電網運行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可以快速的消除安全隱患。其次電力系統中的自動化技術還應該具有各種檢測功能,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供電企業及用電客戶的計量裝置中出現的故障,避免違約用電及偷竊電行為的發生,以此減少供電企業和用電客戶的經濟損失。另外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通訊要有可靠性及高速的運轉的功能,確保電力系統的運行信息能夠及時反饋;還有就是能夠有完善且能對故障電流進行識別的故障控制器,能夠實現斷路器等設備的遠方操作。
2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主要的應用方向
2.1在電力系統智能保護和綜合自動化方面的應用
在現階段電網及電力系統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智能化階段,將電力系統中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和人工智能理論以及相應的網絡通信等技術引入到電力系統的自動化保護裝置中,就能夠使得相應的電力設備保護裝置變得更加的智能化,這樣就能夠極大地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變電站的供電系統是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電力系統連續供電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該方面的研究能夠廣泛的應用到變電站中,就能夠極大地拓寬綜合自動化裝置的應用范圍,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變電設備正常和穩定的運行。
2.2在電力系統配電網方面的應用
當前階段配電網的建設和改造速度越來越快,這關系到廣大電力用戶的直接經濟效益,因此在配電網系統的改造與規劃中大力的推廣電力自動化技術是實現配電網系統自動化的重要基礎。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主要是在配網的模型以及中低壓網絡數字和高級應用軟件等方面的應用,利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及自動化設備,就可以實現對電力系統中配電網運行狀態的自動監控和控制,這能夠大大的降低供電企業配電網運行維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夠節約配電網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成本,還能夠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
2.3在電力系統及電網調度自動化方面的應用
電力系統的電網調度是關系到整個電網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電力系統調度的主要工作是進行電網運行信息的采集以及電網運行的實時控制和電網的安全性能測試等操作,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進行這些操作,對電力系統進行各項相應的檢測與電網運行管理,另外還可以有效的進行電力系統全網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對電網中可能發生的突然事件采取應急措施來降低對電網造成的影響,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
3供電企業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應用中的原則分析
3.1電力自動化技術的適應性原則
首先要與我國當前階段的社會情況相適應,與各供電企業的當地實際狀況進行結合,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或改造,使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與電力可靠性及用電客戶的要求得到適應;另外電力自動化技術也要與當前電力系統的發展相適應以及與相應電力設備的定時限保護原則相適應。
3.2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完善原則
根據各供電企業地區的實際情況,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實施應分期和分階段的完成。在技術相對落后地區可以通過電力設備的自動重合閘對實施電力設備的保護,以此構建電力設備的有效控制;有條件的供電企業可以對通信及控制設備進行增設達到有效調配負荷的目的;最后是達到自動對計算機控制及信息的處理,實現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及功能的不斷完善。
4供電企業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技術在以后的發展趨勢
4.1電力系統自動化統一標準及大規模推廣應用
目前階段由于電氣自動化設備的生產廠家眾多,這就導致了自動化設備的信息共享和相互的操作存在非常多的障礙,在未來就需要有共同的技術標準和通訊標準以及其他各種標準來滿足不同自動化設備的兼容性,另外各生產廠家和運行統一標準自動化設備的供電企業就可以在共同的標準下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4.2將電力系統的測量和保護以及控制進行融合
長期以來電力系統自動化主要是通過監控來采集相關的電力系統運行數據以及進行單獨的保護模式,增加了供電企業各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勞動量,也降低了電力設備以及各自動化設備的利用率。如果能夠將電力系統的測量和保護以及相應的故障隱患控制系統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減少電力設備及自動化的重復配置率和操作人員的工作量,還能夠有效的提高電力事故的處理效率。
5結束語
當前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也對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電企業中實施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保障電網的穩定和安全運行和擴大供電能力,并提升供電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范玲,李麟鵬.電力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6):131.
[2]楊柳.電力自動化技術的原理及發展趨勢[J].科技致富向導,2014,25(03).
[3]魏勇.芻議電力系統中的配電網自動化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25(09).
- 上一篇:新生兒貧血的護理診斷及措施
- 下一篇:智慧課堂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