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態環境監測與發展
時間:2022-04-03 09:20:47
導語:農村生態環境監測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體制機制,以生態創建為核心,促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是廣東省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以粵西北地區為例,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粵西北;農村生態環境;環境監測
粵西北區域涵蓋了廣東省連州、連南、連山和陽山等縣市及韶關、肇慶兩市的部分區域,總面積約8630km2。這些地區多為省級貧困縣。可持續化發展模式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根據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相關內容,至2018年底,珠三角外圍三市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全面覆蓋。禽畜養殖污染治理工作也會得到強化。美麗鄉村建設,是推動粵西北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的重要舉措。在堅持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對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發展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1]。
1粵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監測的主要特點與類型
1.1生態監測的主要特點。一般而言,綜合性、復雜性、長期性、分散性、檢測對象的對養性和監測系統的全面性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特點。以粵西北地區為例,這一地區為南嶺丘陵地帶,生態環境與該系統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因而應用于這一地區的環境監測體系涉及了動植物監測、物候監測、氣象監測和森林監測等多項內容[1]。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這一地區生態監測的主要影響因素[2]。下圖所示的內容為環境監測工作的工作流程:1.2生態環境監測的基本類型。現階段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有宏觀環境監測形式和微觀環境監測形式兩方面組成。粵西北地區涵蓋了粵西、粵北三個地級市,監控范圍較為廣闊,因而這一地區的環境監測工作為宏觀監測。生態調查技術、生態統計技術、生態制圖手段、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是宏觀環境監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環境監測工作完成以后,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圖件形式展示監測成果,進而在借助專業圖件和自然地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當地的宏觀區域生態變化進行分析。針對廣東省當前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鄉村綜合環境治理工作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結合,成為衡量粵西北農村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
2粵西北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的技術方法和相關指標
2.1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的建構。選擇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敏感性原則和代表性原則是粵西北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則。生態環境指標體系的構建,要求人們選取一些具有變化特征,且可以反映生態環境基本現狀的因素進行綜合運用。以地處粵西北的連州市為例,當地屬珠江支流北江水系中的連江水系,市內主要河流為星子河、三江河等多條河流。微生物、植物和動物是陸地生態系統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水文生態系統則涵蓋了微生物、兩棲動物、游泳動物和水質、水文等多種因素。統一化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缺失,是農村地區生態及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3]。全面化的檢測體系的構建,已經成為提升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要措施。2.2生態環境監測方法的應用。根據《廣東省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內容,廣東省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措施主要涉及了以下內容:一是系統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二是綜合整治水環境;三是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四是加強固體廢物處理和確保核與輻射安全。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是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進行評價的重要方式。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方法是對生態系統中的相關指標進行具體化的測量和判斷,以便獲取生態系統中某一指標關鍵數據的方法。它可以為環境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監測方法已經表現出了地面現場調查法、航空低空照片研讀法和衛星監測法并存的特點。三種監測技術的綜合運用,可以讓農村環境監測工作的工作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進而為監測結果的精確性提供保障[4]。針對不同地區的環境差異性,相關人員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監測方法,在監測工作開展以前做好應急預案,可以讓監測人員有效應對環境突發狀況給土地監測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以粵西地區為例,針對農業生產給當地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當地可以通過定期抽樣的方式,對水質、生物數量、分補助強臺等因素進行記錄,以便為生態繼續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技術資料。
3粵西北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的發展趨勢
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地環境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檢測工作是粵西北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遙感技術是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的一種常用手段。以農村地區固體廢棄物問題為例,遙感技術可以在獲取監測點圖像數據的基礎上,解譯圖像數據中的信息,進而反映出農村地區固體廢棄物的分布狀態。技術監測與地面監測之間的結合,是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總的發展趨勢的表現[2]。新型監測技術可以讓傳統監測手段中難以解決的局部監測問題得到緩解,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讓遙感技術、衛星監測技術等技術實現有機結合,從而構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生態環境。
4結論
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綜合性、復雜性、長期性、分散性、監測對象的多樣性和監測系統的全面性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特點。地面現場調查法、航空低空照片研讀法和衛星監測法是農村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常用的監測方法。技術監測與地面監測之間的結合,是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總的發展趨勢的表現。新型監測技術可以讓傳統監測手段中難以解決的局部監測問題得到緩解。
參考文獻
[1]祝忠標,童麗敏.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及發展研究[J].低碳世界,2016,(30):5-6.
[2]王成金,楊威,許旭,劉鶴.工業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效率評價方法與實證——以廣東和廣西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11,26(01):97-109.
[3]丁瓊.生態環境監測[J].科協論壇,2009,(1):129.
[4]馬天,王玉杰,郝電,關勝,但德忠.生態環境監測及其在我國的發展[J].四川環境,2003,22(2):19-24.
作者:李顏珍 單位:懷集縣環境保護監測站
- 上一篇: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環境研究
- 下一篇:森林資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