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密植速生茶園論文

時間:2022-05-21 06:44:00

導語:建設密植速生茶園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密植速生茶園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對密植茶園的歷史評介;重新認識茶園密植,發揮其在維護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以水土保持為中心,推動三峽庫區密植茶園建設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三峽大壩建成以后,庫區每年都會根據產業調整以及庫區生態保護的需要、“早投產、早高產、早收益”、三峽境內山高坡陡,暴雨集中,自古存在水土流失問題、庫區內大量泥沙仍滯留于庫區,這就是說庫區水土流失依然存在、采用多條栽種植方式,茶園日沖刷量為6.00m3/hm2、以水土保持為中心,選擇建園模式、以水土保持為中心,建立蓄排系統、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確定種植方式、以水土保持為中心,運用綜合技術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密植速生茶園既具有早產、豐產以及良好的經濟收益,又具有覆蓋、固土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顯著作用。作為植物性的措施,建設密植速生茶園對于保護三峽庫區的生態平衡、保障三峽水利樞紐的優質高效以及長期的利用意義重大。因而要在重新認識密植速生茶園的基礎上,以防治水土流失為中心,推動三峽庫區的密植速生茶園建設。

關鍵詞:密植速生茶園;三峽庫區;生態平衡;發展對策

三峽大壩建成以后,庫區每年都會根據產業調整以及庫區生態保護的需要,種植一些經濟林木。如三峽大壩壩頭的秭歸縣,近3年來通過三峽庫區發展項目中的茶葉項目支持,每年至少發展新茶園333hm2,而且全部是以密植茶園的形式發展。按照規劃,該縣今后幾年將繼續按照這個速度發展,直至全縣茶園面積達到667hm2。因此,有必要從保持庫區生態平衡、維護三峽大壩安全的角度,重新認識發展密植速生茶園的意義,進一步完善密植速生配套技術,以指導庫區茶園的建設與發展。

1對密植茶園的歷史評介

20世紀70年代,貴州省湄潭茶葉研究所從實踐中總結出1套茶樹種植技術,即密植速生。密植速生技術在全國各地都有推廣,包括三峽地區的一些茶區。實踐證明:密植速生茶園較之傳統的以單條方式種植的茶園,特點在于“早投產、早高產、早收益”。例如一般單條播的傳統茶園,播種后經3~4年培育才能成園投產,而密植速生茶園大都第2年便可采摘。傳統茶園單條播茶園至少播種8年后才能進入高產期,傳統的稀窩大蔸茶園需時間則更長,而密植速生茶園5年即進入高產期,干茶最高產量可達3750~4500kg/hm2。

最初從貴州湄潭移植的茶園密植技術,曾落戶于原太平溪公社(今三峽大壩北岸的太平溪鎮)的水井溝,由于是試驗示范,面積僅360m2,平地種植。1974年冬選用良種,采用種子直播,突出密植這個中心,建園標準很高,并綜合利用土、肥、水、剪、保、采等農業技術措施,實施了高水平的管理,加上西陵峽適宜的茶樹生長環境,直播后2年時間,即育成了“矮、密、壯、闊”的豐產樹型,并行小采,即已有產量記載,第3年產量1728kg/hm2,第4年產量3270kg/hm2,第5年產量達到3780kg/hm2。該試驗小區5年合計干茶產量9195kg,茶葉收入31800元,按5年平均,產量1839kg/hm2,收入6360元/hm2。該試驗示范帶動了后來三峽地區密植速生茶園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

2重新認識茶園密植,發揮其在維護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三峽境內山高坡陡,暴雨集中,自古存在水土流失問題。過去三峽由于降雨量多,地表徑流大,豐富的地表水作用于山體坡面上,形成了強大的沖蝕力,逐漸使淺溝變為深溝,短溝變為長溝,形成溝壑縱橫、河網密布的自然景觀,這種地勢地貌又加劇了水土流失。據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分析:三峽庫區水土流失面積34600km2,占總土地面積的58.35%。其中,輕度流失面積6121km2,占流失總面積的17.69%;中度流失10493km2,占總流失面積的30.33%;強度流失面積11451km2,占33.10%;極強度流失面積5852km2,占16.91%;劇烈流失面積683km2,占1.97%。三峽庫區屬水土流失強度侵蝕區,年均侵蝕量達2億噸以上,區內達到強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流失面積的51.97%[1]。

三峽大壩建成后,雖然出庫泥沙量已大大減少,但庫區內大量泥沙仍滯留于庫區,這就是說庫區水土流失依然存在。以開縣為例,其幅員面積3959km2,按照該縣水土保持委員會過去提供的年數據資料,水土流失面積2707km2,占幅員面積的68.37%。又據新華水文站測得的輸沙量情況分析,輸沙量年均為1010萬噸,以三峽工程服務年限100年計,開縣輸沙量就相當于1/4庫容。[2]由此可見,防治三峽庫區的水土流失,始終是庫區生態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

陳養于2007年的試驗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當日降雨水平大致相當(均在60mm左右),水土流失的程度與坡度、坡長成正相關關系,如他測得坡度為15°、坡長為55mm,日沖刷量為12.41m3/hm2;坡度35°、坡長51mm,日沖刷量為24.81m3/hm2;坡度22°、坡長124mm,日沖刷量為36.46m3/hm2;坡度35°、坡長200mm,日沖刷量為41.15m3/hm2。無論何種密植程度的茶園,都有降低水土流失的作用,而密植速生茶園能迅速覆蓋裸露行間,植株枝繁葉茂,根系盤根錯節,固著土肥的作用更明顯。如叢栽種植方式,茶園日沖刷量為61.94m3/hm2;單條栽種植方式,茶園日沖刷量為23.97m3/hm2;采用雙條栽種植方式,茶園日沖刷量為11.99m3/hm2;采用多條栽種植方式,茶園日沖刷量為6.00m3/hm2。也就是若以叢栽茶園的水土流失量為100%,采用單條植的水土流失量可降低到38.70%,采用雙條植可降低到19.36%,采用多條植的可降低到9.69%[3]。

由以上不難看出,在三峽庫區發展密植速生茶園,不僅有利于安置移民,維護庫區的社會穩定;而且從庫區生態平衡、大壩安全的角度看,用密植茶園作為植物性的措施,有利于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條件,促進退耕還林工作,降低水土流失,減少入庫泥沙,保障三峽水利樞紐的優質高效和延長壽命,推進長江流域的全面開發及經濟建設,對于維護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3以水土保持為中心,推動三峽庫區密植茶園建設

圍繞保護庫區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突出防止水土流失這個重點,三峽庫區的密植茶園建設應特別注意以下技術措施的運用。

一是以水土保持為中心,選擇建園模式。即在積極推廣山地行之有效的“山頂戴帽子,山腰結帶子,山腳穿鞋子”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礎上,盡量選用農林復合經營模式,特別是結合三峽地區的氣候環境,采用茶—柑二元復合種植模式,或者茶—柑—杉三元復合種植模式。有研究表明,在多種種植模式的比較中,此2種種植模式不僅能大大降低水土流失,而且能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4]。這對于安置庫區移民、提高庫區人民經濟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以水土保持為中心,建立蓄排系統。水土流失使表土不斷沖蝕,造成茶園淺(即土層淺)、漏(即礫石含量高)、缺(即養分缺乏),并增加泥沙入庫量。因此,結合茶園規劃建設,建立良好的茶園蓄排水系統,力求做到小雨不出溝,大雨不出園,對于保水保土保肥,減少泥沙入庫量是完全必要的。

三是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確定種植方式。封行成園,提早投產,對于庫區水土保持的意義重大。因此,茶園種植宜采用2條、3條甚至多條植,力求實現1年種植,2年開采,3~5年達到高產。同時茶樹種植要采用等高帶狀條植,茶蔸錯開成“品”字形,并在每一個茶蔸中間用黏土培土,做成魚鱗狀。

四是以水土保持為中心,運用綜合技術。茶園水土保持技術很多,如深耕改土、重施基肥,可以增加茶園蓄水能力,促進茶樹旺盛生長。采用定型修剪,增加樹冠分枝密度,擴大樹冠覆蓋度,有助于減少雨水直接沖擊地面,造成地表徑流。特別是對于剛種植到茶園茶樹尚未封行的一段時期,充分利用山地草資源較豐富的優勢,實行幼齡茶園全面覆蓋,有利于克服水土流失難關。研究表明:在坡度為5°的幼齡茶園里,用攔鋪草約2250kg/hm2,土壤流失量是未鋪草的1/15;在坡度為20°的幼齡茶園里,攔鋪同量的草,土壤流失量是未鋪草的1/7。不僅如此,鋪草茶園與裸露茶園相比,全氮量由0.93%提高到1.20%~1.34%;有效磷由12.50%提高到18.545%[5]。

4參考文獻

[1]李衛紅,彭補拙.三峽庫區水土流失特點及環境危害防治措施探討[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3,2(4):331-338.

[2]柳建龍,譚正明.開縣庫區水土流失淺析[J].重慶環境科學,1999(5):25-26.

[3]陳養.茶區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林業建設,2007(2):27-28.

[4]鄧中美.三峽庫區農林復合經營模式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2(2):5-10.

[5]龔永新.山地種茶與水土保持[J].中國水土保持,1987(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