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07 08:24:00
導語:大豆栽培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選用抗逆性強的高產大豆新品種
目前我國新選育并經過審定的大豆新品種較多,這些品種比本地原來種的“白堿殼”、“牛毛黃”等老品種增產15%~20%,且比較抗災。由于大豆對光照反應敏感,每個品種都有其一定的適應地區,因此引種時不能遠距離引種,尤其是不能南北遠距離引種。引進的新品種要選試種后推廣,這樣風險較小。適合淮北種植的大豆新品種有:中黃13、綠豆24、皖豆24、皖豆25、豫豆25等。
2適期早播
淮北小麥于5月底6月初成熟收獲,然后種大豆。麥收后即應搶墑播種大豆,最遲在6月20日前要把大豆播種下地。有些地方的農戶片面認為大豆種早了不好,麥收后即使土壤墑情充足也不播種,而是推遲到6月下旬甚至到7月上旬才播種。實際上影響大豆的關鍵因子是大豆花莢期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數,這些都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現象,推遲播種不僅生育期縮短,而且遇到不利自然因素的機率也大。因此,大豆早播比遲播的避災效果要好。播種出苗適宜的耕層土壤含水量為18%~20%,麥收后應及時搶墑機播。如天氣干旱,而氣象預報近期又無降雨,則應抗旱播種,力爭在適期把大豆播下去。
3合理密植
目前淮北地區多數地方群眾習慣密植,播種用量在112.5kg/hm2上,留苗在45萬株/hm2以上。由于種植密度過大,限制了豆株個體發育,導致分枝減少,單株結莢也減少,且豆株生長瘦弱,易造成倒伏和病蟲害重發。根據高產地塊調查,夏大豆合理的密度為18.0~22.5萬株/hm2,一般用種量在52.5~75.0kg/hm2即可。小類型黃豆按下限,大類型黃豆按上限,肥地稀些,瘦薄地密些。
4增施肥料
過去認為大豆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種大豆不需要施肥。因此絕大多數都是白茬下種,大豆生長發育只能利用前茬施肥的后效。實踐證明,要提高大豆單產就必須增施肥料。研究資料表明:每生產50kg大豆,需要N2.5~3.3kg、P2O50.5~1.8kg、K2O0.7~1.9kg。可在播種時施復合肥375kg/hm2,或磷酸二銨150kg/hm2加氯化鉀75kg/hm2。因是板茬播種,可在播種前用播種機串施肥料或出苗后順垅串施。初花期施尿素75kg/hm2。花莢期噴1%的尿素溶液或1%氨基酸肥料1~2次,以滿足大豆各生育期對肥料的需要。
5合理灌溉,及時排澇
由于降雨的時間分布不均勻和年限間變幅較大,大豆生育期間常出現干旱和澇漬。大豆生長季節尤其是花莢期,當耕層土壤水分含量在16%以下,且預計在7~10d內無降雨的情況下要及時灌溉灌水,不能等葉片凋萎時再灌溉。灌溉最好用溝河塘水,灌溉時間以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以后為宜,以免因溫度變幅太大引起大量落花落莢。遇到大雨或連續陰雨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減輕澇漬對大豆生長發育的影響。另外,如因降雨多、密度大造成豆株旺長,可于初花期用15%的多效唑450~750g/hm2均勻噴霧1~2次,能明顯降低株高,增強抗倒伏能力。6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豆田除草應以人工中耕除草為主,出苗后到封垅前中耕除草2次,既能除去雜草,疏松土壤,又能順便把圪塔苗剔除。若不能進行人工除草,可用化學除草劑進行化除。化學除草措施包括:①苗前化除:大豆播種后出苗前,可用50%的乙草胺1200mL/hm2加豆草隆60g/hm2對水750kg/hm2均勻噴霧封閉除草;②出苗后化除:大豆出苗后2~3個變葉期,用高效蓋草能525mL/hm2加虎威750mL/hm2對水750kg/hm2均勻噴霧除草。化學除草噴霧要均勻,做到不重不漏。苗前化除要倒行噴霧。
夏大豆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豆莢螟、豆桿黑潛蠅等;病害有孢囊線蟲病、根腐病等。一般7月上旬用阿維菌素防治豆桿黑潛蠅;在花莢期用氰戊菊酯乳油和敵殺死噴霧防治豆莢螟等;及時防治蚜蟲,減少病毒病的的發生;大力推廣應用大豆種衣劑26號,豆茬寶和高美斯等含硼、鉬、鋅、錳等微量元素的生長調節劑,對孢囊線蟲病、根腐病有顯著防效。論文關鍵詞大豆;栽培技術;淮北地區
論文摘要介紹了淮北地區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及時灌溉和及時防治病蟲草害等,以期指導淮北地區大豆生產。
精品范文
7大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