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自然災難及影響

時間:2022-05-11 10:15:00

導語:農業自然災難及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自然災難及影響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的最北端,地處暖溫帶向寒溫帶、濕潤區向半干旱區過渡的地帶,氣候時空差異顯著,氣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條件復雜,因此,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分布地域廣,加上近年來黑龍江生態環境狀況進一步惡化,水利工程基礎薄弱。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影響糧食安全、阻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黑龍江的自然條件以及其農耕文化史,黑龍江的農業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旱災、洪澇、低溫凍害、風雹、大風、農作物病蟲害和鼠害、水土流失等。

1黑龍江省農業自然災害的基本特征

1.1以干旱與洪澇為主

在黑龍江省多種農業自然災害類型中,干旱和洪澇造成的受災面積最大、損失最嚴重。1993—2010年,黑龍江省農業氣象災害年均受災面積369.128萬hm2,其中,干旱和洪澇導致的年平均受災面積分別是239.647萬hm2、76.47萬hm2,占氣象災害受災面積的比例分別是62%、22%,遠遠高于風雹和低溫冷害受災面積。需要注意的是,黑龍江省自20世紀90年代后干旱化日趨嚴重。1999—2001年連續3年出現春夏連旱,其中,2000年因旱受災比例達97.42%;2003年發生的春夏連旱為歷史極端情況,2004年初夏旱為歷史極值,2006年后春干旱達到極值,2007年出現歷史罕見的夏旱連伏旱。2007年6月到2008年1月降水總量全省平均為276.9mm,比常年偏少37%,受災面積比例達97.70%。隨之2008年春季、后夏旱情十分嚴峻,因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8億元。

1.2季節性

黑龍江省地處東亞季風區的北部,加上大氣環流異常,自然災害發生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旱澇災害的發生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農作物的生長季節和需水量的多少;二是降水量的多少。黑龍江省農作物的生長期為4~10月,關鍵需水期為6~7月;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約占全年的50%~60%,而4~5月約占10%。當土壤儲水量、降水量以及有效灌溉補水量不能滿足農作物關鍵需水期對水的需求時,便會發生季節性干旱災害。黑龍江省春季升溫快、大風多、蒸發大、降水少,干旱主要發生在春季;夏季是出現澇災最多的季節。黑龍江省風雹主要發生在4~6月,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時為降雹盛期。凍害發生時間主要是從秋末至夏初的階段,黑龍江省極易發生水稻夏季低溫冷害,其緯度位置是形成低溫冷害的地域條件。生物災害主要在作物生長期,其中,春季易發生大田苗期病蟲害與地下害蟲、水稻中小育秧棚苗床病害及農田鼠害危害。夏季由于高溫多雨,易發生水稻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和小麥赤霉病等。

1.3區域性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地形條件復雜,地區間氣象狀況差別較大,自然災害呈現明顯區域性特征。本文從各地區災情和災種兩方面來分析。

1.3.1災情空間分布從黑龍江省災情分布來看,農作物受災面積最大的是齊齊哈爾市,其次是綏化市和哈爾濱市,最少的是大興安嶺和七臺河。這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分布基本一致,說明糧食主產區自然災害風險更大。

1.3.2災種空間分布黑龍江省由于處于較高緯度,降水分配不平衡,熱量不足,地形多樣化,再加上各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差異大等,因此,各地區災種發生的頻度和強度各異。干旱: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變化在400~800mm,總的趨勢是山區大,平原區小;中部和南部大,東部次之;西部和北部小。因此,干旱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的西部地區,大慶、齊齊哈爾、綏化和黑河等地是旱災多發區,十年九旱。該地區年降水量在400~550mm之間,地下水資源少并過度開采,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區。干旱、風沙、鹽堿和水土流失是該地區的主要生態問題。洪澇:黑龍江省的重澇區位于北部、中部和東部,約占全省縣份的1/4。包括大、小興安嶺的漠河、塔河、加格達奇、黑河、孫吳、五營、伊春、嘉蔭、鐵力、蘿北、張廣才嶺的通河、延壽、方正、尚志以及烏蘇里江沿岸的撫遠、虎林、饒河和密山等市縣[1]。低溫冷害:黑龍江北部比南部易發生低溫冷害,其中,北部大興安嶺地區、中部伊春地區以及西南部七臺河地區和牡丹江地區是低溫冷害高風險區。

風雹:山地地區和迎風坡降雹機會較多,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南側和張廣才嶺地區是雹災多發區。生物災害:玉米螟、玉米頂腐病主要發生區為雙城、樺南、拜泉、齊齊哈爾、綏化、哈爾濱、大慶等玉米連作區;水稻稻瘟病在松花江流域及三江平原水稻主產區;大豆食心蟲發生區域以齊齊哈爾、黑河、哈爾濱、綏化北部等地為主,黑龍江省東部以大豆根腐病、西部以孢囊線蟲為主。

1.4周期性與交替性

自然災害的發生過程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有研究認為旱澇災害的周期性同太陽黑子變化、日月食變化、近日點、遠日點、月相發生時間的周期性密切相關。黑龍江省低溫冷害受災面積變化呈“W”型,表明基本上間隔2~3年會發生1次較強低溫冷害。由于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因此,生物災害的周期性與氣候的周期性大體一致。黑龍江的旱澇災害呈交替出現。建國初以干旱為主,“一五”時期以洪澇災對農業生產影響為主,“二五”時期以干旱為主,“四五”時期和“五五”時期的整個70年代以旱災為主;“六五”時期和“七五”時期整個80年代又以洪澇災為主;“八五”以來,干旱成為首要的風險因素[2]。

2黑龍江省農業自然災害的影響分析

2.1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影響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要受耕地保護能力、生產技術水平、科技服務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等方面的影響[3]。在氣候變暖背景下,自然災害越來越成為影響糧食產量的重要因素,糧食安全受到挑戰。黑龍江省的糧食總產量僅次于河南省,居全國第2位,黑龍江省的糧食安全關系著全國的糧食安全。1992—2010年,黑龍江省平均受災面積為481萬hm2,占平均糧食播種面積的55%,且成災率在50%左右,然災害的影響沒有得到很好控制,而且災害的發生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這必然會危及該省的糧食安全。本研究用農作物受災面積的環比增長率來表征自然災害變化,用糧食總產量的環比增長率來表征糧食生產能力變化。對兩者進行對比發現,農業自然災害與糧食產量呈現出基本一致的對應關系,兩者呈負相關。糧食減產顯著的年份也是受災面積比較大的年份,如2000、2003年。進一步對因災糧食損失進行估算,估算結果如表1所示,1993—2010年,平均因災造成糧食損失339萬t,尤其是2000年以來伴隨自然災害的加劇,除個別年份,黑龍江省因災造成的糧食損失占糧食總產平均15%以上。

2.2對農戶收入的影響

在黑龍江省農戶收入構成中,農林牧漁產業的收入占總純收入的60%以上,其中,僅農業(種植業)收入就占總純收入的55%以上,也就說,黑龍江省農戶收入50%以上是來自于農業(種植業),而農業本身的特性又決定了其是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大的產業。因此,隨著自然災害頻度和強度越來越大,對農業產出造成的損失也會越來越嚴重,進而也會極大地影響農戶收入。為了考察自然災害對黑龍江省農戶收入的影響,本文對自然災害對黑龍江省農戶人均損失進行估算,估算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自然災害對農戶收入的影響是極其顯著的,兩者的變化規律高度一致。1993—2010年,黑龍江省農戶因災人均損失平均值高達329.7元,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是其2.5倍[4],尤其是2000年后,隨著自然災害波動,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農戶純收入的比重也越來越高,呈不斷上升趨勢,由20世紀90年代的11.5%上升到21世紀初的12%,尤其是幾個重災年份,如1994、1998、2003、2007、2009年,農戶因災人均損失占人均純收入達15%以上。總之,自然災害對農業產值比重大的黑龍江省的農戶收入的影響顯著且呈上升趨勢。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因災返貧、因災致貧的農戶人數每年都在增加,也體現出農戶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脆弱性。

2.3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僅僅對農業生產、農民收入有直接影響,還會帶來其他間接的社會經濟效應,如影響與農業生產相關或不相關產業或部門的發展,破壞資源與生態環境,甚至還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穩定。自然災害影響到農業關聯部門,如食品、服裝、飼料加工、養殖等行業。一方面,使這些行業原料不足,無法生產;另一方面,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導致價格上升,如:糧食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上漲、豬肉價格上漲等。糧食作物的豐欠往往構成糧食價格上下波動的風向標。除影響農業關聯部門,還會影響到交通、政府財政等領域。自然災害對政府財政的影響是通過災后重建來影響的。由于災害的突發性,使得國家有限的財政資源從其他領域撥付并轉移到抗災、救災、扶持生產等方面。自然災害會對資源和環境進行破壞,尤其是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時間的干旱使得降水量和地表徑流減少,江河水位創歷史最低,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如2007年黑龍江省發生了歷史罕見的夏伏連旱,全省江河水位普遍下降。三江平原90%以上的中小河流出現斷流,全省有50多座水庫干涸,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3m。河流調蓄能力不足,再加上由于過分重視地下水的開采而在哈爾濱、大慶、重要農業灌區出現地下水漏斗,導致黑龍江省農業用水緊張。洪澇災害除了破壞農作物生理機能從而造成減產之外,還會破壞土地資源。一方面由于沖刷造成農田表土流失,耕層厚度變淺,降低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澇漬使土壤理化性狀發生變化,出現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還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自然災害還會使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穩定受到威脅[5]。阿瑪蒂亞•森(AmartyaSen)的災害經濟學分析獲得了如下結論:饑荒的發生確實會因某種突發的災害性因素起作用。1983—2008年,中國因災死亡人數總計達21萬人,平均每年超過8000人。其中,1990—1995年累計死亡4.1萬人,平均每年死亡近7000人,僅次于孟加拉國等,居世界第5位,災害死亡率居世界前30位[6]。2005年6月10日,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受到因暴雨導致的山洪襲擊,造成117人死亡,成為當年十大自然災害事件之一。需要說明的是,災害對社會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嚴重的自然災害損失會迫使政府投入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災害的預報預警制度,研制更多農作物的抗災品種等,以提高農業抗災能力。

3提升黑龍江省抗災減災能力的對策建議

3.1建立穩定增長的政府投入機制

農業自然災害具有一定公共產品屬性,國外經驗表明,政府投入對于防范自然災害風險,尤其是在災害工程性措施方面,具有關鍵作用。目前國家對自然災害管理是以災害救濟為主,具有臨時性和應急性特征,在具體操作中還缺乏效率。因此,建議建立農業自然災害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保證災害管理的計劃性和可預見性,從而提高抗災效率。

3.2構建多種模式的農業保險體系

農業保險是一種規避自然災害風險的主要工具。我國目前積極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體制,對減輕災害風險、平抑農民收入波動起到重要作用。但實踐中,由于區域特征不同,農戶參保率有所差異。如:黑龍江省墾區糧食作物參保率達67%,非墾區近33%。因此,建立不同模式的農業保險模式,以適應不同類型農戶的需求。另外,調查結果還顯示,解決農戶賠付問題也至關重要。3.3建立以農戶為主的防災減災體系農戶是農業生產經營者,其自身的防災減災行為能夠預防、分散災害風險。一是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和布局,國外經驗表明,多元化種植方式對小農戶是有利的;二是鼓勵采用優良品種,采用有抗性的品種能提高作物抗災能力;三是改造農業和農村小環境,如對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田地進行退田還湖、退耕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