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與發展

時間:2022-11-05 09:30:25

導語: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與發展

摘要: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發展,對提升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目前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與發展現狀,我們應正確認識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模式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多渠道推動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素質發展,健全適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發展的教育支持體系,促進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與發展;策略

一、小學復式教學模式概述

1.小學復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復式教學是適應適齡兒童較少、教育規模小的偏遠地區教育發展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小學復式教學模式是指把小學階段的兩個或以上年級的學生合編成一個班級,由一位教師在同一間教室用不同年級的教材,采用直接教學和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的形式,在同一節課對不同年級學生施教。

2.小學復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由于小學復式教學是在同一班級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所以小學復式教學模式相較其它教學模式具有教學任務多樣性、教學過程靈活性、教學環境復雜性的特點。從學生發展及教師成長的角度看,小學復式教學模式的特點決定了其具有其它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在小學復式教學模式中,多個年級的學生在同一課時內學習,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的時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作業時間相對延長,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其次,在小學復式教學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培養的小助手們相當于“小先生”的角色,既要完成老師布置的學業,又要幫助檢查其他同學的學業。另外,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的榜樣示范與幫扶,低年級學生對高年級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觀察與模仿,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學生互幫互助、交流溝通、團隊合作的優良個人品質。第三,在小學復式教學模式中,高低年級學生間的不同形式的互動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教學資源利用率,提升教學質量。第四,在小學復式教學模式中,教學任務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復雜性,對復式教師的教育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同時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甚至還要求在同一課時內進行不同學科的教學,這些就決定了復式教師不僅要具備一般教師的基本教學能力,還需要全面把握相關學科教材內容,隨時調整教師角色,統籌安排教學任務,有利于激發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二、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的現狀

受人口分布、經濟條件、地理位置等外部因素影響,復式教學多存在于農村邊遠地區。目前,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發展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對復式教學模式的地位認識存在偏頗

由于復式教學多在農村實施,所以被很多人認為開展復式教學是迫于貧困,是非正規的教學形式,遲早會被淘汰。所以導致上至領導、下到教師和學生家長認為復式教學是教育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使身處其中的學生、教師、家長等感覺處在教育的相對不利地位。這種錯誤觀念導致對復式教學缺乏熱情,從事復式教學的教師數量不足、后繼乏人。領導漠視復式教學教師需求,一定程度制約了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2.從事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人口、經濟、城鎮化影響,開展復式教學的學校多在地理位置偏遠封閉地區,導致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師資出現危機,表現在教育理念、隊伍結構、心理狀態和教學能力方面。教育理念方面,對復式教學的教育理念科學性認識不足、教學視野不開闊、改革意識不強,不能充分發揮復式教學的優勢。隊伍結構方面,從事復式教學的教師流動性小,學歷不高,年齡偏大。心理狀態方面,由于外界對復式教學的不理解和日常繁重的教學任務,導致從事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部分教師對教學工作失去動力,處于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復式教學教師的工作熱情與復式教學的教育效果。教學能力方面,教學理論基礎不扎實、學科專業技能不足、現代教學技術運用能力不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不高,課堂教學語言表達雖能傳遞教育性,但藝術性不足;板書簡明條理不夠,欠缺美感;教師教學更多地是圍繞教材,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得不到重視與發展;復式教學教師在不同年級課堂上運用同動同靜的教學模式能力有待提高。一名復式教學教師可能要承擔多個年級、多個學科的教學工作,不同年齡的學生發展差異大,跨學科教學任務重,日常的教學科研活動或無暇顧及或流于形式,外出參觀、學習等專業培訓的機會少。這些都阻礙了復式教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3.缺乏適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教育支持體系

目前,基礎教育階段所形成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評價體系等都是適應單式教學的。復式教學與單式教學不同,它與單式教學相比復雜得多。在課程計劃方面,我們沒有適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多學科混合教學的課程計劃。在課程標準方面,我們沒有適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多年級學生混年齡的課程標準。我們在單式教學中所用教學模式、教科書、評價方法和標準顯然不能適用于復式教學。在復式教學實踐中,復式教師雖然憑借經驗逐漸摸索出適應復式教學的“同動同靜”教學模式、“七級復式教學法”和“小先生”制,但這些都是經驗型的,并未得到理論升華,也難以形成系統、體系,不利于復式教學的長久發展。

三、農村小學復式教學師資建設的策略

1.正確認識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模式的地位

復式教學和單式教學都是教學的一種組織方式,選擇何種教學方式取決于當地人口數量、物質條件和生源多少,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與否。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復式教學仍是適應我國農村教育發展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我們應扭轉觀念,提高認識,積極宣傳,讓社會各界認識復式教學模式在農村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有不少國家通過立法來促進復式教學模式的發展,如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制定法令,規定所有的初等教育學校一至四年級開展復式教學。在我國,復式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提高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基礎教育布局調整中的不足。各級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復式教學對普及義務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與巨大優勢,重視和積極推動農村復式教學進一步發展,在政策、管理方面為復式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促進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2.多渠道推動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素質發展

教師素質可以分為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教育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包括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和團結協作。小學教師的文化素質包括必須具有語文、數學兩門主科和其它一兩門學科的全面扎實的知識、技能;必須具有藝、體、勞等課程的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還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多方面興趣與才能。教育素質包括教育理論知識、教育實踐能力、運用教育機智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要提高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的教育素質,應轉變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從農村復式教學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考慮到教師的最近發展區,由過去單純的培訓教師“教”轉變成引導教師“學”,推動農村復式教學教師教育綜合能力的提升。

第一,制定科學的自我發展規劃。教師的自我發展規劃是教師對其在專業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不同方面的整體設計與規劃,包括對教師職業目標及實現效果的預期、對教師素質各方面提升目標的設計及采取的措施等。科學的自我發展規劃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夠起到引領、激勵的作用。復式教學教師應結合外界與自身因素,制定科學的、可行的、個性化的自我發展規劃,減少專業發展過程中的隨意性與盲目性,促進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強化終身學習理念。身處不斷變革的時代,面對個性迥異的學生、日新月異的知識,教育活動絕不是一項簡單枯燥的機械活動。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應增強自主學習意識,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學習、運用符合時代要求、學科特點及學生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應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提高、更新專業知識水平,提升教育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樹立榜樣。

第三,觀摩、研討優質教學案例。觀摩、研討優質教學案例的學習方式,一方面可以將靜態的培訓教材賦予動態的教學生命;另一方面讓復式教學教師參與對優質教學案例的講評、研討,加深對教學案例的理解,提高他們分析、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引導復式教學教師反思自我、自主開展科研指明方向。

第四,聘請有復式教學研究經歷的專家、學者引領專業發展。專家、學者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引領復式教學教師專業發展:一是將專家、學者“請進來”,為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講授復式教學的相關理論與改革發展前景,提升復式教學教師的理論素養。二是將真實的課堂案例收集起來,對教師在復式教學中遇到的疑難雜癥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指導,提升復式教學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第五,教師同行間的切磋。“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現代學校中,培養學生不是某一個教師所能完成的,即使在某些偏遠學校只有一名教師,他同樣需要盡可能多地與外界交流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管理部門要因地制宜組織教師教科研小組,引入遠程教育科研平臺,并為他們的教研活動提供各種便利和支持。復式教學教師間需要逐步形成學習共同體,經常開展教科研活動,相互溝通、交流、分享、激勵,激發農村小學復式教學教師自覺發展的熱情。

第六,復式教學教師的自我反思。復式教學教師要想真正地成長發展必然離不開自我反思。觀摩、研討優質教學案例,聆聽專家、學者的指導,同行間的切磋,這些都只是促進復式教學教師發展的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因素如果沒有融入教師自身的反思中,提供再優質的復式教學經驗也不能真正促進復式教學教師的成長。

3.健全農村復式教學教師發展的教育支持體系

教師發展是一個動態生長的過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參與、支持,需要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目前,促進教師發展的教育支持體系更多地是適應單式教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健全農村小學復式教學的教師教育支持體系。從教學外部來說,需要各級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需要學生家長的配合,需要社會的重視與認可,為復式教學教師發展營造有利氛圍。從教學內部來說,需要研發具有校本特色的、適合復式教學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評價體系等,彌補在現行單式教學為主的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復式教學的困難與不足。如:收集、整理復式教學的學科教研實錄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資料,為教師之間、校與校之間搭建校本教學的研修平臺,開展相對靈活開放的課堂組織形式,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培訓,開闊視野,向他們推介國外復式教學的先進理論與實踐經驗。農村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較城市學生更適合開展活動課程。活動課程的優點在于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興趣、動機為基礎,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所需的校內外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更適應復式教學混年齡、混年級的特點。所以,校本活動課程的設計與開展可以成為現行課堂組織形式的有益補充。

另外,目前在教師職前教育階段對復式教學的內容涉及較少,使在校師范生對復式教學從理念到實踐感到相對陌生,存在誤解。所以,在教師職前教育階段,特別是為農村邊遠地區定向培養師資的學校、院系,應適當增加有關復式教學的課程與內容,為復式教學的長遠發展培養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呂曉虹.復式教學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及前景[J].教育評論,1999(03).

[2]張淑清.貧困山區復式教學發展現狀與對策———對山西省忻州市復式教學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09).

[3]孫冬梅.甘肅省農村小學復式教師培訓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06).

[3]高峽.復式教學:為孩子們提供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國民族教育,2014(10).

[4]黃濟,勞凱聲,檀傳寶.小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趙敏 單位:太原學院小教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