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4-01 02:52:15
導語:農業經濟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最大的問題就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總體發展腳步緩慢,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部分地區應采取措施,大力發展農業經濟,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實現快速增長。此外,眾多國家針對進出口貿易實施了保護措施,對于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自然災害的發生無法保障農業經濟能夠獲得較好地發展,我國應該重視當前進出口貿易現狀,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實施有效的改革,并且進一步擴大農業經濟發展需求,保障我國進出口貿易模式更加完善。本文重點以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現狀為內容,分析了農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所帶來的影響,并且針對農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經濟;進出口貿易;影響;建議
1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1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發展道路的新階段
發展農業經濟是我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根基。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更是全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出口貿易的基礎。但是,從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來看,目前還存在諸多不如意的地方,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應該加大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和分析,強化農業經濟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全面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改革開放發展至今,農業經濟尤其是糧食經濟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并且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出口增長,有效促進了我國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較為嚴重的技術問題,隨著環境、資源以及人口等困境和壓力越來越多,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極大的阻礙。所以,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從傳統的粗放式經營轉向集約式經營,高效利用各類農業資源,實現農業資源高效消耗,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為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注入新機。
1.2科學地認識和深入研究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需要
從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發展情況來看,農業經濟的發展事實上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以及發展戰略。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實現快速增長也被世界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以及不同的信仰國家逐漸接受。針對農業經濟發展情況,世界各國都形成了農業經濟發展學、生態學以及社會學等諸多研究項目。針對農業經濟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在理論規范當中也實現了進一步地融合,由此說明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理論必將成為世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正確認識并且深入研究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水平的需要。
1.3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迫切需要開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
歷時20余年的發展歷程,我國農業經濟實現了長足的發展。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業是我國進出口貿易中十分薄弱的一個環節,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逐漸凸顯。在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因為需要尊重價值規律的發展和應用,農業經濟為我國工業建設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資金以及勞動力等諸多元素,但是眾多領域在向農業經濟領域輸送資源的情況并不多見。很多地區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土地、資金以及技術瓶頸,導致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發展后勁存在著明顯不足。
1.4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國際意義
目前我國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農業大國。第一,我們應該針對這個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并且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并要付諸實踐改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滯后的問題,從而有效保障農業經濟發展腳步加快,跟上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水平,甚至能夠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水平。第二,改革開放發展至今,雖然我國的農業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總體發展水平還偏低。如果能夠開創出有著典型發展意義的、成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對于實現我國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2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
2.1信息不靈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不斷發展,信息引導能夠幫助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可是從目前情況看來,各級政府還有相關部門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相關的信息指導工作根本沒有做到位,尤其是針對市場信息方面的統計、分析以及研究等方面的信息資料太少,很難準確地有利于市場供需方面的農產品信息。在以下三個方面表現最為明顯。其一是市鄉兩級和村民之間還沒有建立起信息溝通渠道。市鄉兩級之間比較容易收集到有關農產品市場供應方面的信息,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將很難獲得農產品市場供應信息,這些信息在農民當中是不流通的,農民也根本接收不到此類信息。其二是農民和企業之間出現信息斷層的局面。因此在這方面主要依靠一些龍頭農產品公司和農民之間建立起供銷合作關系才能夠解決農民農產品供銷難的問題,這也是萊陽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是增加我國農民收入的一個主要渠道。在我國,最為典型的就是進行食品加工,這成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方面。萊陽的食品加工企業直接供銷往國際市場,在某些方面來說,能夠直接指導我國農民做出有效的信息參考。可是從目前看來,企業和農民之間并沒有真正建立起直接聯系,而且這二者之間也缺少了基本的中間載體,沒有信息傳輸渠道,企業也只能夠通過極個別的大戶和企業之間建立合作,然后逐步擴散到別的種植戶,進而影響到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能夠幫助農戶增收效益。其三是在信息傳播的空間和時間上有斷層的情況發生。往往因為一些原因,有的單位或者是企業的和農業產品有關的市場信息都沒能夠準時到達農戶的手中,這些都使得農產品會經常出現供求失衡的情況。
2.2生搬硬套
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自然條件以及經濟狀況,而且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歷史方面都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所以說,在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時候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辦法,要根據當地真實的情況以及優勢特點來制定具體的調整結構規劃,選擇出具有主導型的產業以及主導產品,并且多種產品之間還可以形成相互之間的補充,形成一個優勢互補,并且具有特色的,帶有良性循環的農業經濟發展結構新格局,這樣的做法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產業結構處于較低水平。可是,我們在調查的過程當中發現,很多農戶根本不顧及自身種植的客觀情況,所有的都是聽從別人的說法,一切都是依照他人的選擇作為種植參考的,看到別人做什么種植項目并獲得了較好收益就跟隨他人腳步也跟著種起來了。這種盲目跟風的狀況非常嚴重,等到自己種植的產品豐收的時候卻發現市場已經不時興了。長此以往發展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造成一個“種啥啥不值錢”的狀況。
2.3資金短缺,缺乏調整能力
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以及增加農民收入,這些都需要獲得金融方面的支持。如果沒有投入,要想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應該增加農村信貸,要讓更多的農民都享受到金融服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我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銀行信貸政策以及農民的市場購買力都在不斷降低,而使得要真正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是非常艱難的,很多鄉鎮、企業以及農戶都想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但是沒有足夠資金,這一切都很難運作。比如說萊勵公司從事奶制品加工業務,奶制品非常暢銷,達到了日產袋裝純牛奶總量10多噸。由于擴大了市場,市場反響比較良好,公司在2001年底的時候計劃投資800多萬元從芬蘭購買新型設備,開通第二條生產線,但是因為資金緊張,遲遲沒有開工。
2.4顧慮重重,不敢大膽去做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鄉鎮干部普遍心里都有想法,其一是很多人都在做產業結構調整,大部分的農戶都在從事種菜以及養雞等農業生產活動,但是很多人發現就算調整了產業結構也未必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一旦松懈就再也不想繼續了。其二是前幾年出現了我國的“土豆事件”,還有傳播非常廣泛的“大蒜事件”,這些都使得鄉鎮干部對于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感到心有余悸,都很擔心一旦發動所有民眾都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還不能夠獲得良好的效益,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將直接找到鄉鎮領導對峙,而且農民自身也比較擔心,萬一自己的投入沒有產出的話將會失去更多,所以,思前想后,最終就放棄了進行農業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想法。
3農業經濟的發展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1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進出口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的重要性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表現出來:首先,農業是提供人類生存必需品的生產部門。其次,農業的發展是社會分工和進出口貿易其他部門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的前提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2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的貢獻
首先,食品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農業部門的食品消費品主要源自農業部門。其次,農業還對國家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原料貢獻。在工業化的早期階段,一般國家的工業以農業原料加工業為主,所以工業的發展狀況與農業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3.3農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展現的多功能性
3.3.1糧食安全功能
一個國家的農業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糧食這一特殊的商品外,還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證一定的糧食自給水平,減少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擔憂,增加糧食安全的保障感,確保國家宏觀戰略的實現。對于面臨糧食短缺和購買力不足的國家,農業生產具有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的特殊功能。
3.3.2環境功能
農業的直接環境收益包括,通過管理土壤和植物減少污染,通過多種植物輪作增加生物量和養分固定量,通過控制土壤侵蝕技術,提高生態系統的彈性等。
3.3.3經濟功能
農業除了與其他部門一樣具有提供產品和就業機會等傳統的經濟功能外,還具有其他經濟方面的非商品產出功能,如:保障勞動力就業、經濟緩沖作用、保持國土空間上的平衡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等功能。
3.3.4社會功能
由于農業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點,農業不僅為農村居民提供了謀生手段和就業機會,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場所,有助于形成和維持農村生活模式及農村社區活力,具有減少農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動,保持社會穩定。
4結語
本文通過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歷史的深刻反思和現狀的系統把握,以及有針對性的國際比較,力求對問題作一較深層次的理論闡釋,在此基礎上,對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支持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和政策分析,以期建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操作性較強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體系。農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作者:楊婧 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姚延婷,陳萬明,李曉寧.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7).
[2]潘丹,應瑞瑤.中國水資源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1).
[3]高鳴,陳秋紅.貿易開放、經濟增長、人力資本與碳排放績效——來自中國農業的證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4(2).
-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探討
- 下一篇:新常態下經濟政策與貿易關系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