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狀況以及發展解析

時間:2022-11-03 10:07:00

導語:國際物流狀況以及發展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物流狀況以及發展解析

1發展國際物流的必要性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廣泛的認為是企業降低物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

1.1國際物流是開展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世界范圍的社會化大生產必然會引起不同的國際分工,任何國家都不能夠包攬一切,因而需要國際間的合作。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流動是由商流和物流組成的,前者由國際交易機構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后者由物流企業按各個國家的生產和市場結構完成。為了克服他們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開展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國際物流。

1.2國際貿易對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1)質量要求。國際貿易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的初級產品、原材料等貿易品種逐漸讓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產品。隨著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對物流工作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效率要求。國際貿易合約的履行是由國際物流活動來完成的,而在整個物流活動中涉及到不同運輸工具、多種運輸方式以及裝卸搬運等多重環節的銜接,這就要求對整個物流系統進行整合,以促進物流效率的提高。

(3)安全要求。國際物流所涉及的環節多、風險大、情況復雜,要受到自然和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物流活動的進行。因此,只有對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保證國際物流安全、有效的運行。

(4)經濟要求。國際物流費用是國際貿易交易中的一項重要開支,國際貿易的特點決定了國際物流的環節多、運期長。這就要求國際物流企業要選擇最佳的物流方案,控制物流費用,以減少國際貿易中的物流開支,提高國家貿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2與美國國際物流的比較

2.1美國國際物流運行模式

(1)以顧客服務驅動物流運作。以顧客為核心的服務觀念幾乎是美國企業國際物流運作模式成功的關鍵。

(2)建立綜合供應鏈系統。供應鏈系統包括對供應鏈中其他合作伙伴的綜合協調管理以及在跨國合作中與合作伙伴結成國際聯盟。

(3)運用信息技術支持物流系統。經驗表明,整個供應鏈成員同時分享物流作業的關鍵信息是高效物流運作的保障。

(4)利用第三方物流運作。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2美國物流業的特征

(1)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結構。一方面,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加上地域廣闊,物流業務數量巨大而且異常頻繁;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物流企業也需要在維持較低水平物流成本的同時,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原則,采取最有利于用戶利益、最容易被用戶接受的經營方式和流通渠道,形成了靈活多樣的物流供需結合方式。

(2)高效率的物流運輸系統。運輸是物流系統的重要環節,完善的運輸系統為高度發達的物流業奠定了基礎。美國完善的運輸系統不僅體現在運輸方式多,技術水平高,更體現在充分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構架了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各種運輸方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分工明確,銜接緊湊,節約了運輸時間和運輸費用,有效提高了運輸效率。

(3)現代化的物流技術。美國物流企業憑借現代化的信息和網絡技術,建立了發達的物流信息系統,并使物流系統與之實現聯動。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使物流企業能夠提供缺品率低、小批量、迅速及時的交貨及定時配送等高質量服務,有效地減少了庫存;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生產廠家更容易地把握合理的庫存量和市場信息,大大提高了企業在國際物流中的競爭力。

3我國國際物流的現狀

3.1現階段我國物流的現狀

(1)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戰略合作。

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提升雙方主業優勢,逐漸達成共識。如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先后與海爾集團、長虹集團、中核集團、TCL公司等結成戰略合作關系。

(2)大型領袖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

國內各行業的大型企業紛紛實施供應鏈(SCM)管理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魯能帆茂物流公司在煤炭領域實行從煤炭挖掘、運輸,到煤渣的回收、利用和廢棄物深埋,從煤礦的采購物流到分銷物流的一體化的信息管理。供應鏈管理技術的應用是我國企業轉變生產經營模式的重要體現。

(3)外資物流企業不斷進入。

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以后,都有較快的發展。如:美國聯合包裹運送公司(UPS)的中國出口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增幅高達125%。英運物流有限公司(EXCL)2004年業務量增長了60%以上。到2004年年底,中外運敦豪(DHL)的56家分公司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業務保持50%的增長率。

3.2我國國際物流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現象突出。

目前我國只有130多萬公里的公路,絕大多數還是二、三級以下的公路;6萬多公里鐵路,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6公里鐵路,不到歐洲的一半,與擁有四通八達運輸網的北美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2004年港口接卸進口鐵礦石2億噸,同比增長38%,由于疏運能力不配套造成了壓庫壓港,7月份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港存達3400萬噸,同比增長了146%,年末仍高達2400萬噸。而目前現有設施也由于種種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2)粗放經營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

①國際上通常把社會物流費用占GDP比率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物流運作水平的重要指標。發達國家經過經濟結構調整,推行現代物流運作模式,這項指標普遍降為10左右。近年來,我國的這項指標雖然有所降低,但2005年仍然高達18.6。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與這些國家差異較大,但也反映出物流運作效率方面的差距。②物流服務社會化程度低,物流企業“小、散、差”問題還比較突出。在運輸市場上,大量規模小、實力弱的小企業和個體運輸戶從事道路運輸,導致空駛和超載現象并存。在倉儲方面,一些冷藏、冷凍、恒溫、恒濕,以及危險化學品儲存能力不足,特別是從農田到餐桌的“冷鏈”沒有形成。有專家估算,我國鮮活、冷凍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流通環節上的損失率高達25到30。

(3)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據對北京貨運市場的調查,22家較大的貨運市場共有貨運企業950家左右,其中只有4家信息化超過30,采用信息系統的大約130~140家,不到七分之一。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調查,目前我國商業企業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務業和運輸業的比例更低,分別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條形碼技術外,其他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物流技術和物流服務規范標準大多不統一。據《來華跨國公司物流服務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受調查的近百家來華外商投資企業中,高達80%的企業對目前物流服務商滿意度的評價為“一般”。受訪企業認為在物流服務商需要改進的方面,信息傳遞效率排首位。

(4)功能單一,缺乏特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物流服務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業不僅要提供門到門運輸及有關的基本服務,還要實行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模式,提供從生產材料采購到產品送達消費者的一整套服務系統,包括相關的物流延伸服務,如包裝、加工、配貨等方面。而我國物流業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顧客至上”的經營觀念尚未完全落實到行動中,落后的管理、技術、設備也影響服務質量的提高。

(5)物流專業人才缺乏,并不斷流失。

當前我國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上比較緩慢,市場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較少,而且層次較低,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訓的缺乏,能夠切實為企業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級物流人才較少,制約了物流業的發展。而且在中國設立的物流服務業外企大都實施“人員本地化”的開發與應用戰略,其雇員一般以中國人才為主,在外資企業優厚待遇吸引下,一些優秀人才流失已初見端倪。

(6)物流發展的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①體制方面的障礙。物流的產業形態和行業地位不明確,物流組織布局分散,物流資源和市場條塊分割,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等對資源整合與一體化運作形成體制性障礙。②政策環境的影響。由于物流產業的復合性,造成了與物流有關的政策分屬不同部門,缺乏統一、透明的產業政策體系。雖然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已經出臺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但仍需要落實。

4我國應對國際化物流采取的措施

4.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1)在陸路方面:除加強主干線鐵道運輸能力以外,還應將鐵路運輸與公路運輸結合起來,修建通往鐵道運輸站臺的輔助公路,提高公路水平,加強中轉站的建設,完善交通運輸網絡。

(2)在水運方面:要使船舶現代化,船級及型號的選擇要與實際運輸量相適應;在建設港口上,既要重視集裝箱化,又要考慮大批量散裝的能源、物資的裝卸。

(3)注重專用的貨站、自動化立體倉庫、配送中心等的建設,逐步實現包裝規范化,裝卸機械化,運輸集裝箱化,積極開發推廣先進適用倉儲、裝卸等標準化專用設備以實現國際物流作業連續性、快速化的要求。

(4)鼓勵利用國外的資金、設施和技術,參與國內物流設施的建設和經營。

4.2完善我國的物流網絡,促進國際物流合理化

(1)在規劃網絡內倉庫數量、地點以及規模時,要圍繞商品交易需要和我國對國際貿易的總體規劃來進行;

(2)要明確各級倉庫的供應范圍、分層關系以及供應或收購數量,注意各級倉庫的有機銜接;

(3)國際物流網點的規劃要考慮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留有余地,以備將來的擴建。

4.3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1)通過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的應用,實現貨物的自動識別、分揀、裝卸、存取,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2)對內管理和對外聯系實現網絡化,把物流信息及時反映在內部局域網的數據庫上,由管理信息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調度;外部聯系通過英特網,既可以在網上登記需求和網上支付,又可以對物流服務進行跟蹤調查;

(3)建立一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整合行業舊有資源,對行業資源實現共享,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從根本上改善物流行業的現狀,真正實現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4.4建立和完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

加快制定物流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流程、信息網絡的技術標準,盡快形成協調統一的現代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廣泛采用標準化、系列化、規范化的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機具設施和條形碼、信息交換等技術。

4.5完善服務功能,強化增值服務

在歐美國家,物流服務業功能全、水平高,企業和客戶聯系緊密,甚至是戰略合作伙伴。鑒于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而且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4.6加速培養開放性物流人才

(1)要加強對物流企業在職職工的教育和培訓,不僅要組織短期培訓,還要組織系統的整體培訓。

(2)對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注重物流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加強計算機、網絡、國際貿易、通訊、標準化等知識的完善補充。

(3)面對世界范圍的人才爭奪戰,中國要積極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以吸引國外高級物流人才。

4.7政策上,要大力扶持和保護我國物流業發展

(1)對從事運輸服務、倉儲服務、貨運服務和批發配送業務的企業,允許它們根據自身業務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延伸物流服務范圍和領域,逐漸成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務的供應者;

(2)在規范市場準入標準的基礎上,鼓勵多元化投資主體進入物流服務市場;

(3)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鼓勵一些已經具備一定物流服務專長、組織基礎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業加速向物流領域轉變,盡快形成競爭優勢,成為我國物流發展的領先者。

5結論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物流業必然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我國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大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物流人才隊伍,打造一批物流精英,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全的物流體系,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增強我國的綜合勢力,從而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