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探討論文
時間:2022-10-13 04:42:00
導語: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由貿易除了能為貿易雙方帶來貿易利得外,對各自的技術創新也存在著多重積極影響。在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和貿易自由化的主流形勢下,在靜態意義上,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水平會影響其貿易的模式、規模和利得;在動態意義上,國際貿易會影響到其總體的技術水平和經濟增長。事實上,僅從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間的關系而言,兩者之間是互動的;而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國際貿易對其技術創新的影響應該更為具體和深刻,因為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技術創新是發展中國家展示和發揮其“后發優勢”,繼而步入經濟起飛和增長階段的重要手段。
一、技術在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地位
現代經濟學認為,商品生產不僅取決于各種傳統的生產要素(即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經營管理能力)的數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決于組合上述各種生產要素的技術。因為技術不僅可以節約稀缺的經濟資源,同時在給定的要素規模條件下可以實現更大的產出和生產更多樣化的產品。事實上,以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早已肯定了技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影響,只不過當時強調的是“技術”的績效——勞動生產率而已。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已經突破了以俄克歇爾-奧林-薩繆爾森(H-O-S)為代表的新古典要素稟賦模型,其中尤以“新要素稟賦理論”、“貿易技術論”、“市場結構論”和“動態比較優勢論”等為代表。
“新要素稟賦理論”與H-O-S模型的區別在于:其一,從“勞動”這一傳統生產要素中分離出熟練勞動(即人力資本)和非熟練勞動。其二,將知識也視為一國的稟賦之一。通過研究和開發(R&D)產生的知識,既可以體現在勞動力上,也可以體現在資本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其隱含了一國在動態意義上可以創造比較優勢的可能性。其三,將“技術”變量引入要素稟賦模型,如同傳統的勞動和資本一樣,強調創新對貿易模式的影響。技術變量主要借助研究人員的數量和質量、R&D支出水平和具體的創新數據來表示。“新要素稟賦理論”雖然通過增加人力資本和R&D支出等新要素比較成功地解釋了國際貿易的模式,但是沒有觸及要素稟賦理論的核心問題:首先,理論中沒有徹底解決“技術”的待遇問題。因為“新要素稟賦理論”雖然將“技術”視為要素之一,但是既沒有探討高低技術能力共存以及相應地對相對生產力和相對增長模式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也忽略了“技術”的動態特征。其次,“新要素稟賦理論”將生產要素看作是貿易流向的內生決定因素。事實上,資本、人力資本和知識等幾乎所有的要素都是在不斷變更著的,因此不能以靜態的眼光將要素看作是一國固定的“稟賦”。
“貿易技術論”將技術差異視作貿易的主要決定因素。在波斯納的“貿易技術差距模型”中,一國由于發現了某種新產品和新工序而獲得了暫時的比較優勢,直到其競爭對手具有了相應的創新模仿能力,創新國才會喪失這種比較優勢。但是,由于創新國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可以不斷地通過新的創新取代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舊創新,進而在各階段始終保持比較優勢。在海什和弗農的“產品周期理論”中,假定一國在創新生產上具有優勢,在商品生產的初期,生產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商品價格較高、產量較低,加上接近市場有助于接受消費者的信息反饋和進行相關的服務,生產在創新國進行;隨著商品的成熟和標準化,價格下降、生產時間變長,商品生產可以轉移到其他具有成本優勢的國家;創新國繼而可以生產另一種新產品。可見,無論是“貿易技術差距模型”、還是“產品周期理論”都認為創新國會出口新產品;都強調在引進一種新技術對產品生產定位影響中的時間的重要性;都認為新產品的生產和R&D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應該位于技術能力發達的國家。但是,“貿易技術差距模型”和“產品周期理論”忽略了以下兩個事實:其一是時間,時間會使產品趨于標準化,增加成本的重要性;其二是技術擴散,技術擴散會提高外國生產新產品和模仿現有產品的能力。
“市場結構論”又被稱之為“新貿易理論”,主要用以解釋產業內貿易現象。該理論不僅增加了對國際經濟的需求方面的考慮,同時將有關的理論研究置于不完全競爭框架之下,強調了壟斷力量、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性對貿易模式的影響、“市場結構論”對“技術”的處理有兩種方式:其一,將“技術”視作產品差異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二,在布蘭德和斯班瑟的模型中,“技術”是一國攫取壟斷租金的一種策略性資源。
“動態比較優勢論”強調技術創新和技術積累(即知識)對比較優勢的影響。在格羅斯曼和海爾普曼的模型中,將比較優勢定義為R&D與制造相對效率的跨國差異。該模型的主要觀點是:通過研究經驗的積累促進R&D生產率的提高,從而獲得比較優勢,并借助規模收益遞增而提高一國的增長率。克魯格曼模型的結論也很相似:由于“邊干邊學”會增加知識的積累,因此比較優勢是建立在學習的差異的基礎之上的。
總之,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可以區分為三個主要的方面:其一是新古典論,將比較優勢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之中,對現有的貿易模式進行了要素稟賦上的解釋:“新要素稟賦論”拓寬了生產要素的范疇,最終考慮了內生技術的動態意義。其二,從產業經濟學中引申出來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市場結構論”,將諸如壟斷力量和規模經濟等不完全競爭特征引入國際經濟學,而“市場結構論”和H-O-S模型從某種意義上看也不是必然矛盾的。其三,是那些既不能歸入新古典理論、也沒有被主流貿易理論吸收的學說。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新技術理論”認為“在出口績效與R&D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雖然“新技術理論”將“技術”置于核心位置,但是仍然難以將“技術”融入新古典模型之中;同時也忽略了作為“技術”核心特征的那些來自于壟斷力量和技術變化等的動態意義,堅持一國經濟的專業化模式仍然呈中性增長。為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熊比特關于創新的觀點被結合到新貿易技術論之中:一方面,技術差距學說與技術進化論相結合,說明了技術差距對增長和專業化模式的動態含義;另一方面,技術的廠商特有性質和壟斷力量與成功的創新相結合,用來解釋外國直接投資中的廠商維持技術優勢的目的。
二、國際貿易對技術創新的一般影響
如上所述,當代的貿易理論認為,在從靜態意義上,技術創新是比較優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動態意義上,技術創新是維系動態比較優勢的關鍵。無論是對初始的貿易出口國、還是對初始的貿易進口國而言,都存在著這樣的事實:一方面,為了獲得或維系比較優勢,國際貿易成為國內技術創新的根本動力;另一方面,伴隨國際貿易的技術溢出、轉移或擴散,既能刺激初始創新國的再創新意識,也能削弱其比較優勢。
國際經濟學的有關理論表明,技術創新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基礎之一。因此,貿易出口國往往是某種技術領先的國家。國際貿易對于出口國,或現實世界中的技術發達國家的技術創新而言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其一,在靜態意義上,只有技術創新,才可能有新產品和新工藝,才能具備出口的潛力;因此,一國只有進行充分有效的技術創新,才能保持相應的比較優勢,進而將這種創新優勢體現在相應產品的凈出口增長上。其二,如果信息對稱的話,國際貿易會借助進口國的市場反饋促進商品輸出國的技術改進,或帶來新一輪的技術創新活動。其三,在動態意義上,伴隨國際貿易的展開,商品輸出國的創新優勢會隨著各種技術擴散的發生逐漸消失。其效果無非是,要么放任自由,在特定技術創新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喪失相應商品的凈出口地位;要么改進技術或從事新的技術創新活動,而后者往往會達到刺激初始出口國的技術創新能力的效果。其四,出口國通過初始出口所獲得的貿易利得也有助于增強其開展創新活動的能力,因此,初始技術領先國在某種意義上講,擁有一種“先發優勢”。這種優勢如果不被外界經濟事件打斷的話,對本國的技術創新而言,不僅能持續下去,有時極有可能出現加速發展的趨勢。其五,國際技術貿易雖然意味著技術創新的擴散,但是對于技術輸出國而言,其輸出的技術往往是次重要、次核心、次關鍵和次新的技術,其在本國的收益率已經明顯處于下降通道之中,因此適時地將其出售并獲得較好回報,對于新一輪的技術創新而言是一件好事。
倘若就技術落后國家而言,國際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主要依賴于以下幾個渠道:其一,國際商品貿易將新產品輸入發展中國家的同時,給輸入國帶來了模仿生產的動機,而模仿生產的本質就是一種學習新技術、新工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溢出開始發生,輸入國的技術創新水平有所增強。其二,由于輸入商品的競爭力會影響到當地廠商的市場份額,國際貿易也會間接地刺激當地廠商的技術創新活動,以期達到抗衡的目的。其三,如果輸入商品本身擁有相當的技術含量或技術訣竅,往往伴隨國際貿易的是各種形式的技術指導,由此技術創新會在不同程度上擴散到輸入國。其四,在國際貿易的準備階段,為了便于進口方了解產品的性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對商品認知的差異,輸出方會在一定限度內展示其產品的特性,由此導致技術創新的部分流失,一旦貿易談判破滅,這種擴散往往不能得到相應的補償。其五,國際技術貿易是技術創新擴散最為直接的方式,它不僅會對技術引進國的技術存量具有積極有效的影響,同時由于引進國的市場需求狀況、人力資本、生產設備等等諸方面與輸出國存在著的較大差距,因此會刺激引進國的“二次創新”或適應性創新。總之,通過以上種種方式,最終會增強輸入國的整體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而言,通過上述渠道積累的某種技術一旦達到一定的水平,原輸入國不僅能減少對由該技術生產的產品的進口依賴,而目。極有可能成為國際市場上相應的商品凈供給者。發展中國家通過國際貿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僅在靜態意義上提高了本國的技術存量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并改善了本國的技術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動態意義上通過各種渠道和機制促使本國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機制的形成,為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某種可能性。公務員之家
三、國際技術貿易對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影響及機制
國際技術貿易既是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也是國際技術轉讓的主要形式之一。國際技術貿易的主要方式包括:許可證貿易、咨詢服務和技術服務、合作生產。二次世界大戰后,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國際技術貿易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許多新的發展趨勢:其一,國際技術貿易日趨活躍,規模不斷擴大。科技進步以及技術信息的傳播加快,促進了國際技術貿易的發展。其二,技術轉讓“軟化”。純知識或信息形態的軟件技術轉讓,如專利、專有技術、技術情報等等,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三,國際技術貿易格局呈現多極化,但發展不平衡。由于技術水平的差異等原因,國際技術貿易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發達國家在技術出口中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其四,跨國公司在國際技術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長期以來,跨國公司控制了相當份額的國際技術貿易;此外,跨國公司以技術輸出帶動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改變了以往對發展中國家單純的資本輸出。
影響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主要因素包括發展中國家創新的技術能力以及創新誘導的反應機制等。而國際技術貿易(技術引進)對提高發展中國的技術能力、改善創新誘導的反應機制都有重要的作用,并最終影響到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1、國際技術貿易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能力
技術能力是一種存量,它是歷史積累的結果。技術能力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有形的技術能力,表現為創新主體技術存量水平的增加。二是隱含的技術能力,表現為創新主體的成員所擁有的知識、技術技能以及組織經驗等。就國家而言,常常表現為一國人力資本存量的多寡;就企業而言,具體表現為企業員工所擁有的技術技能以及組織經驗。
發展中國家通過國際技術貿易直接引進技術,能夠提高本國兩方面的技術能力,并最終影響到本國的技術創新能力。首先,通過國際技術貿易引進技術,無論引進的是成套生產設備等硬件,還是專利技術等軟件,都直接提高了本國的技術存量水平,從而也提高了該國有形的技術能力。其次,通過國際技術貿易引進技術也能提高發展中國家隱含的技術能力,因為技術的引進常常伴隨著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員工對新技術的學習、掌握的過程。比如,企業在引進技術項目時一般都要求附帶的現場指導和培訓計劃,企業員工可以通過接受培訓和技術應用的實踐消化吸收引進的技術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所有隱含在企業員工身上的技術能力的加總就等于一國隱含的技術能力,也就是說,技術引進通過促使企業員工學習、掌握新技術而增強了一國的技術能力。反過來,這些技術能力又為發展中國家以后的技術引進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二次技術創新奠定基礎。
2、國際技術貿易與發展中國家的創新誘導反應機制
國際技術貿易并非是一個單純的技術或經濟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一種融經濟、技術、科學文化、甚至政治為一體的復雜過程。譬如說,國際零售業連鎖經營企業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屬于技術貿易的范疇)進入中國市場,它首先要從國家有關部門獲得市場準入的許可,這可能要涉及到政治問題;它要尋找合作伙伴,考慮投資的成本收益問題,這是經濟方面的問題;國際零售業連鎖經營企業內在固有具有的企業文化、經營文化會影響到眾多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這是文化方面的問題;國際零售業連鎖經營企業新穎有效的特許經營方式被眾多的國內廠商所模仿,形成了遍及全國的連鎖經營熱潮,這是很重要的一種制度性創新。因此,國際技術貿易的影響是很復雜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引進而已,換句話說,國際技術貿易具有很強的“外部效應”。從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角度而言,國際技術貿易的外部效應主要表現在它改變創新主體的內在意識,并改善創新主體內外部的制度環境,從而使得發展國家創新誘導的反應機制更加靈敏,最終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
首先,國際技術貿易能夠改變發展中國家創新意識缺乏的狀況。很多發展中國家表現出一種維持傳統和穩定為主調的社會意識結構,普遍缺乏創新意識。借用結構主義的觀點,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常常會陷入“累積因果關系”的惡性循環之中,也就是說技術創新在低水平上的停滯發展。而這種惡性循環是內在力量所無法克服的,這時候需要一種外在的推動力量,使其能夠跳出這種惡性循環,而國際技術貿易可以看作是這樣一種外在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改變的是創新意識方面的問題。正像上述國際零售業連鎖經營企業的例子一樣,技術的引進帶來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新變化,先進的經營模式所具有的明顯優勢促使大量的模仿,最終導致整個行業經營模式的創新。顯然,在這一過程當中,企業和個人都經歷了一次思維方式的轉變,從認識、接受到模仿,甚至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地情況進行二次創新,這種普遍性的思維方式的轉變意味著一個國家創新意識的興起。這對發展中國家的創新機制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因為只有具備創新意識的國家,政府才會對技術創新給予充分的重視,并為技術創新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和環境;企業具有創新意識,才會留意技術創新的市場需求,并且投入充分的資源進行R&D活動,將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收益;消費者具有創新意識,才可能接受創新產品,進而形成潛在的技術創新需求。
其次,國際技術貿易能夠改善創新主體內外部的制度環境,促使發展中國家創新誘導反應機制的靈敏化。從引進技術的企業來說,為了充分利用引進的技術常常需要在企業的組織管理方面做出較大轉變和創新,也就要改變企業內部的制度環境,比如說企業為了利用維護一套價值昂貴的生產線,需要新建立專門的技術部門,負責對其進行維修和改進,同時加強企業對員工的技術培訓制度,這些制度性的轉變和創新都有利于企業進一步的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在國家層次,政府為了保證技術引進的順利實施,需要建立專門的技術金融制度以確保技術引進的配套資金。而且在國際通行的知識產權保護觀念下,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技術貿易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專利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否則,就難以從國際市場上引進技術,即使能夠引進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為缺乏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損害技術出讓方的利益。也就是說,國際技術貿易客觀上提出了對發展國家改善技術創新制度環境的要求,而這種要求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創新主體更好地對創新的市場需求作出正確的反應,最終有助于改善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的機制,并提高其水平。
四、基本結論
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充分地肯定了技術創新對“比較優勢”的積極意義,無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同時,就國際貿易的雙方而言,國際貿易對各自的技術創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辨證地看,如果能就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作一長期分析的話,兩者之間顯然不僅具有一種互動效應,同時具有一種長期增長效應。因為新增長理論、新貿易理論,加上眾多的實證分析表明,無論是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還是國際貿易引致的技術創新,都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對當今世界經濟的整體增長而言,不僅需要各國獨立的技術創新,同時為了節約稀缺的世界經濟資源,需要各國盡可能地分享這種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技術創新,而國際貿易正好能實現這種意圖。此外,國際貿易還能從各個方面刺激或促進貿易雙方的技術創新活動,使世界整體的技術存量不斷增加,從而為世界經濟的長期增長提供有效的保障。
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在處理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問題上,不僅需要做客觀的長期和短期經濟分析,同時也要充分地考慮到制度的、文化的、政治上的成本和收益。
- 上一篇:教師職稱評定主要準則論文
- 下一篇:關于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分析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