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風險對外貿企業影響論文

時間:2022-08-06 11:56:00

導語:外匯風險對外貿企業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匯風險對外貿企業影響論文

摘要:以外匯風險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其對中小型外貿企業影響。首先分析了我國的匯率制度,然后闡述了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現狀,最后探討了外匯風險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影響。研究能夠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發展起到指導和幫助的作用。

關鍵詞:外匯制度;外匯風險;外貿企業

1我國的匯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在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的前提下,中國人民銀行了《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宣告放棄單一盯住美元的人民幣匯率制度,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即日從美元兌8.2765元人民幣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一次性升值2.05%。這次歷史性的匯率制度改革,向銀行和外貿企業傳遞了應充分重視匯率風險并采取必要的手段防范匯率風險的信號。

為了適應新的匯率制度和銀行、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銀監會在近兩年內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放寬對資本兌換的管制,推動外匯交易市場建設,內容包括:改革交易的模式,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詢價交易;增加外匯的交易品種,先后在零售市場和銀行間市場推出遠期交易和掉期交易,提供避險工具;放松外匯業務限制,放寬市場準入資格;給銀行更大的匯率定價權。到此,一個功能齊全、與國際接軌的規范化市場框架基本形成,也奠定了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的市場基礎。

2人民幣匯率風險的現狀

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按照改革要求實現了雙向波動,綜觀近兩年人民幣走勢,人民幣匯率水平已經開始反映出市場供求水平,波動幅度相比匯改前明顯增強,人民幣對幾種主要貨幣亦呈現出“漲跌互現”的風險。

2.1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風險

由于人民幣現在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中國外貿企業同主要貿易國和地區,例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簽訂貿易合約時不得不按該貿易國、地區的貨幣作為合約貨幣,美元、歐元和日元、港元等都是主要交易結算貨幣,而我國企業更是習慣于將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首選,我國的外匯儲備亦是以美元為主,分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美元走勢上分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屢創新高,基本呈現“穩步攀升”的升值走勢,從短期發展趨勢看,結合人民幣匯率與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以及銀行間市場實際情況等方面考察,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壓力仍然存在,若不出意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會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小幅升值、速度加快、彈性增大的走勢。但從長期發展趨勢看,人民幣匯率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人民幣在未來是否升值,我認為還是主要取決于國家調控的力度,而國家操縱的力度又與我國的國情密切相關。因此,在有管理浮動,參考一籃子匯率制度下,外貿企業不能憑主觀意識對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妄下斷言,而應不斷適應人民幣升值貶值的波動,掌握規避風險的能力,才能確保企業的穩健經營。

2.2人民幣兌其它主要貨幣匯率風險

對應于人民幣兌美元在小幅波動中單邊升值的走勢,匯改以來,人民幣兌我國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歐元和日元呈現出有漲有跌的走勢,但其波動曲線沒有美元平滑,變動幅度明顯大于美元,根據人民銀行的5種貨幣最新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相比于匯改前,人民幣兌歐元貶值,對日元略有升值,對港幣升值明顯,對英鎊則在波動中略有貶值。

以上狀況說明,在現行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兌不同幣種升貶的風險是不同的,外貿企業不應只局限于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貶值,而應以更多的視角透視人民幣匯率才能正確理解人民幣匯率的波動。

3外匯風險對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變動是我國現實環境與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匯率的變動又會使企業的經營收益、稅收狀況和長遠戰略面臨更多的不確定的因素。

3.1對內資企業的影響要大于對外資企業的影響

多年以來,我國外資企業的進出口一直多于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不但有國內提供的各項政策性優惠,還擁有信息、銷售渠道、資金、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外資企業中,從事加工貿易的要多于內資企業,在貿易方式上外資企業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小;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可以通過內部交易、轉移定價等種種手段,來達到避稅和轉移風險頭寸的目的,加之國外的外匯市場較國內發達,金融工具手段先進,外資企業的外匯理財經驗要遠比內資企業豐富。相比之下,我國內資企業主要是依靠勞動力比較優勢,使大多數產品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長期依賴薄利多銷、惡性競爭,企業經濟效益不佳,利潤率較低,產品價格缺乏承受風險的空間,因此,匯率稍有變動,就會對內資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3.2對流通型外貿企業的影響要大于對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影響

流通型外貿企業北京話俗稱“國際倒爺”,是指不直接生產出口產品,專門從事商品貿易的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外貿企業,這類企業經營范圍一般較寬,基本上除國家禁止和限制商品以外的所有商品都可以做,但這類企業沒有屬于自己專門的生產基地,出口的產品都是從別處收購或接國外訂單后委托國內企業加工,進口的產品也不是由自己最終消費使用,在產業鏈中位于居中位置,占壓資金較少,所進出口的商品均出于貿易目的,以賺取國內外中間差價,主要靠掌握國外銷售渠道或國家分配的配額許可證生存。而生產型外貿企業出口、進口的商品均為自己生產加工和消費使用。隨著越來越多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出現,流通型外貿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越來越大,利潤空間也越來越窄。據河北省商務廳調查,省內流通型外貿企業的平均利潤僅為3%-5%,有的外商出于貨源穩妥的考慮,也愿意和生產型外貿企業達成交易。因此,生產型外貿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匯風險的影響要小。

3.3對單一出口或單一進口企業的影響要大于進出平衡的企業

這里面的道理在于單一出口或單一進口企業外匯風險的受險頭寸較大,匯率變動對進出口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相互抵消,而對進出大體平衡的企業來說,風險頭寸較小,出口受損,進口能盈利,進口受損,出口能盈利。

參考文獻

[1]劉明康.促進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健康發展[J].中國金融,2006,(22).

[2]吳曉靈.匯率風險管理與金融創新[J].中國外匯,2006,(9).

[3]柳世平,趙建國.規避匯率風險的策略選擇及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