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保護下老街改造設計探究
時間:2022-12-17 03:30:43
導語:歷史保護下老街改造設計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連云港老街是擁有豐厚歷史文化的古街道,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保護與宣傳,老街已經成了所謂的“名城”了,后來,政府開展了對連云港老街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但是由于修復理念的欠缺,導致街區文化線索提取失誤,最終造成了街區景觀文化營造較為欠缺以及街區受到了“建筑性破壞”。隨著我國歷史街區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對歷史街區的保護和整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桐鄉烏鎮和紫陽古街這兩個典型的案例中可以得出連云港老街的歷史文化保護應該從保護與再生這兩方面來展開,首先,保護是對歷史街區景觀風貌保護以及建筑保護性規劃設計,而再生就是研究如何對連云港老街景觀進行再生設計,思考出相應的辦法來實現連云港歷史文化街區景觀的保護與再生。
關鍵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再生
歷史文化街區是指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以及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它是構成城市特色景觀的最主要的體現。它記載著這一城市的過去的歷史與風貌等內容,他的責任是連接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目前在進行連云港城市老街及其周圍建筑環境的保護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保護連云港老街單一建筑很難使人們對其歷史文化意義和價值有深刻的印象或感受,所以應該結合其周圍的城市環境進整體的景觀的保護與改造設計,這樣才能形成整體的文化歷史感。對連云港老街的景觀風貌的改造設計必須同時兼具時代文化特征和當地城市特色,不僅使城市歷史街區景觀風貌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使用等需求,也應延續和重現連云港的城市文化、當地特色。所以在現階段對連云港老街的景觀風貌保護與再生改造進行研究具有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1失落:從“名城”到“城名”
在對歷史街區的保護和發展上,我國正在穩步前行。從1930年的《古物保存法》到今年的國務院對文化歷史街區的保護,我國對歷史街區的保護是先從單個的歷史建筑的保護到整個歷史建筑群的保護。但是在以前的保護中,并沒有明確界定歷史文化古城的保護范圍,因此沒有解決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其結果往往是沒有保護名城整體,而常常只成為擁有“名城”這一招牌,許多歷史街區與古城受到了“建設性破壞”,而且原生態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作為連云港城市名片,連云港老街以文化為招牌、以商業為內涵的歷史文化街區曾經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值。但街區景觀文化營造較為欠缺,對于歷史文化街區的修復理念還稍顯遜色,尤其體現在整體風貌設計上,街區文化線索提取失誤,使連云港歷史文化街區急需尋找到一個符合城市文化和街區文化的線索,并對這些文化進行轉譯與再生。目前連云港歷史街區設定的主題景觀線索是民主路為民國風情街、連云港老街突出民國文化和港口文化、鹽河巷為市井文化、二營巷則是廟會文化,并沒有充分挖掘和呈現連云港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歷史文化街區不應該只是考慮到單體建筑,還應該考慮到整體的構造以及山水格局,街區景觀的保護和再生尤為重要。在建筑整體的構造方面,并不是用現代的鋼筋水泥以及一些燈光設計進行建筑外立面的包裝,而是需對建筑進行原真性修復。還有在街區的布局上,應將自然環境、河流水系以及其中的古樹名木一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不應該完全因為考慮到游客的現代審美和消費需求,而對游客進行“妥協"。通過對整體的考慮,既能讓游客和市民感受到對文旅消費的滿足感,又能充分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
2沉思:古城的“淚”與“傷”
我國的建筑歷史悠久,大多數的古建筑在戰亂中消亡,所以我們應當對現存的古城建筑做到力所能及的保護,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古城與城市之間的矛盾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如何正確處理這一矛盾也成了一世紀難題,稍有不慎便會破壞甚至失去它們。北京的古城墻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人名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時,北京古城墻沒有收到一點損壞,可謂是一個奇跡。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特別重視對北京古城墻的保護,在即將攻打北京城前一夜,著名建筑師梁思成就為了北京古城墻可以完好的保存這件事就親自找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說北京古城墻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他強調“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偉大之中古都市。全部為一整個設計,對稱均齊,氣魄之大舉世無匹。”并希望可以使它不受戰亂之苦并完好的保存下來,后來因為城市的快速發展,包括郭沫若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古城墻的存在會嚴重阻礙北京的城市發展,堅持要拆掉北京古城墻。結果這座經數百年風風雨雨的巋然不倒的古建筑便被拆的支離破碎,最后只剩下了正陽門城樓、箭樓和德勝門箭樓,還有“梁思成哭古城墻”的心酸故事。現在,人們在北京古城墻的殘垣斷壁上依然還能回憶起那一年梁思成先生的吶喊:“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這既是梁思成的淚也是古城的傷。對古城不能一概拆之,我們應該在古城的拆除與保留之間尋求一條最為合適的出路。
3回歸:從修舊如“新”到修舊如“舊”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于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城的治理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之下,對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以下為較成功的優秀成果案例:桐鄉烏鎮:桐鄉市政府領導烏鎮旅游開發公司并全權負責管理工作與實施工作。在對烏鎮的保護與更新上,采用了“修舊如舊”的方法。所謂“修舊如舊”,就是恢復到江南水鄉古鎮的“原生態”面貌,盡力把烏鎮的建筑外貌恢復到100年前的模樣。正是因為此方法,烏鎮的整體風貌得以體現,沒有出現大拆大建的現象。同時對烏鎮建筑進行了修補,沿街每家每戶設置抽水馬桶和“三線入地”等。這一系列綜合治理是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和發展旅游的必要措施。紫陽古街:紫陽古街在以前是臺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文化歷史悠久,其是臨海古城內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但是由于年代久遠,許多風士人情、傳統歷史文化正在逐漸消亡。臨海市政府為了保護紫陽古街這一文化古城,于年成立紫陽古街的專職保護機構,并且組建臨海市古城保護與開發公司,對紫陽古街進行保護改造設計。在對紫陽古街的保護改造過程中,采取了保護紫陽古街的整體傳統風貌,著重發展城市文化韻味,主要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的條件的做法。是紫陽古街成為展示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的最為重要的原因。通過桐鄉烏鎮和紫陽古街這兩個成功的案例,我們可以知道對于古城以及歷史街區的保護工作應該做到先保護在開發,首先是政府以及相關組織的保護其原生態,再由旅游開發公司做到對其合理的開發,帶動城市經濟,這樣才是做到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并行的良策。
4重拾:保護與再生
針對當前歷史街區景觀風貌保護現狀,本項目在學習相關設計理念與方法以及國內外成功案例的基礎上,仔細研究連云港老街街區景觀保護現狀和景區運行狀況、老街保護與改造所面臨的困難。從連云港老街景觀與建筑的保護和再生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和實施運作這兩個方向進行具體探討。嘗試將城市設計、街區景觀保護以及景觀改造的方法運用到連云港老街的景觀的保護與再生設計之中,對連云港老街街區空間要素以及保護運作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構建連云港老街事物保護與再生的策略框架。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做到對連云港老街的保護,這一方面包括整理連云港老街的景觀的改造設計方法的依據與原則,可以從連云港老街保護視角下的城市設計方法應用、傳統建筑保護設計、城市景觀設計方面入手,探究如何保護連云港老街文化特色,維護連云港老街整體街區景觀。在進行保護改造的同時我們應該關注傳統空間,連云港老街與常規的城市空間是不同的,在對老街進行保護時,應該保護現有建筑性結構以及建筑周圍的環境,切忌大拆大建。規劃基本保留了所有現狀建筑。在不傷害建筑結構的原則下進行保護。其次是我們應該有意識的識別老街與城市之間的公共空間,這一公共空間的目的是充當一個緩沖的空間,以緩解城市對于老街的侵占和城市人民生活對于老街的破壞。接著在對老街改造時應該及時清理老街周圍以及內部因游客的消費,商家活動而產生的垃圾,以防對老街整體形象的污染,這樣可以保持老街的文明形象。最后應該重視老街的交通空間組織。交通壓力過大,是古城區的通病,這也是連云港老街的痛病,連云港政府應該制定與交通出行相關的政策,例如可以將現在的單向車行道改為雙向車行道,雙向車行道可以充當連接連云港老街內部與外部交通目的,單向車行道可以連接連云港老街內部與當地居民街區,還可以對單向車行道的時間進行限制,以此來緩解連云港老街的交通問題對于當地居民生活的困擾。此外,政府應該對現在的停車場進行改造并將其改在為地下停車場,進行多元化設計,結合老街的旅游中心來增加公共停車場,這樣可以更進一步改進老街的交通問題。對于老街的改造主要應該主要主要從文化產業方面入手,一、老街旅游項目負責人應該關注文化旅游產業并達到串聯歷史文化遺跡的目的,將連云火車站(鐘樓)、連云港老街歷史文化館、連云港港口歷史博物館、民俗工藝館等景點串聯起來。這樣既能保持景區的熱度又能提高旅游產業的收入。二、增加體驗性文化的功能。景區項目體驗設計是指引用體驗設計這一理念,圍繞游客身心體驗和全方位感受進一步完善景點、景區的建設,提升景區主題形象和吸引力,從而更好地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要。三、可以加入體驗性消費的功能。老街之中應該積極投入擁有體驗性消費功能的店鋪,例如,讓游客花費一定的錢來制作自己喜歡的文化產品,既能提高旅游項目收入又能讓游客從制作過程中收獲體驗所帶來的意義與樂趣。四、增加西游文化的文創產業。由于連云港是西游文化的產源地,所以老街應該更加積極的發展西游文化的文創產業,可以借助科學技術對文化資源進行創意創造,通過對西游文化知識產權的開發與利用,設計制造文創產品。五、增加文化教育功能。景區文化工作者可以通過借助景區的文化宣傳以及文創產品的銷售以達到對前來旅游的游客進行一定的文化教育,讓游客不僅可以可以看到眼前景還可以領會到心中情。對于連云港老街的保護修復工作所采取的是先保護再進行再生改造設計,在保護原有建筑以及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做到對文化產業的創意設計,既能做到對老街這樣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留又能延續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體現城市文化品位。也是對老街的拆與留的問題上做出了一個合適的回答。
關于古城的保護與修復問題,最重要或者說其核心問題就是拆除還是保留,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更好是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二者之間也都是有可能秉性存在的,在我看來兩種模式都是可能的,關鍵是我們怎么做。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待的話,古城能保留下來是最好的,但可能也會遇到諸多問題,比如,古城與城市之間的空間用地問題,人們生活質量如何改善的問題,最關鍵的是,保留下來的東西是否能真正體現或強化其價值。不管是拆掉還是保留,我們都應該體現或強化其價值,如果說單純為了保而保,拆而拆,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比如說城市更新中,最后拆掉了一些東西,但是新的設計中仍然能夠感受到原來的傳統,原來的歷史信息,那也未嘗不可。關鍵看怎么分析,怎樣因地制宜進行具體操作。但是,這是理論上的可能性,并不是拆除傳統建筑的借口,實際操作中應當嚴肅認真地慎重考慮。城市設計與古城的改造設計是不一樣的,而是在城市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視角下的設計,所以應該在古城保護與城市建造之間尋求一條最為合適的出路,將整理中國古城歷史內容、探索發現古城的文化價值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在以保護古城原生態建筑環境的原則下進行合理的再生改造設計,但是,由于每個地方對于古城的規劃與保護是不同的,所以圍繞古城的城市設計的方向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待古城保護與改造的時候更要采取合適的設計策略區進行城市設計。
作者:張云杰 康皓明 吉達賢 單位:江蘇海洋大學
- 上一篇:山東農村土陶歷史與文化創新
- 下一篇:特色小鎮建設中文化創意產業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