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

時間:2022-05-03 09:27:55

導語: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

在城市快速化進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許多歷史文化街區的空間結構、街巷肌理、環境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傳承歷史文化,保護城市特色的角度出發,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顯得愈發重要。本文以“有機更新”理論為基礎,以泰州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為例,從物質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等方面來對街區進行整治更新,并提出適合街區發展的實施路徑。

“有機更新”理論和歷史文化街區概念解讀

1.“有機更新”理論

“有機更新”理論是吳良鏞教授在1979-1980年主持的北京什剎海規劃研究中形成的。他認為城市中的建筑和設施總是新舊混雜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剔除陳舊建筑,更新、補充新的設施。因此,舊城改造也應該尊重這一原則,有計劃地、持續地維護和改造。城市的“有機更新”是指采用適當規模、合適尺度,依據改造內容與要求,妥善處理目前與將來的關系,使每一片的發展達到相對的完整性,這樣集無數相對完整性之和,促進舊城的整體環境得到改善,達到有機更新的目的。“有機更新”理論是對“大拆大建”改造模式的深刻反思,這一理論的最大創新就是將可持續發展引入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中,強調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改造是一個動態的、持續的過程,城市在不斷發展,歷史街區的保護就不會停止,保護過程中不斷會有新的問題出現,相應的保護策略也要做出適時調整。

2.歷史文化街區內涵和保護原則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定義為:“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并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我國建立了文物古跡—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城三個層次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其中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要注意保護歷史信息的原真性,保持和延續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從保護街區傳統風貌的整體性出發,統籌保護歷史街區與周邊地區在建筑、空間、景觀、風貌等方面的協調;在街區改造中適當引入旅游、商業、文化、辦公等綜合功能,激發街區活力,促進歷史街區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永續使用。

3.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的有機更新

歷史文化街區與其他城市片區相比,具有歷史資源豐富、特色風貌明顯等特點,同時也存在建筑質量一般、生活環境較差、基礎設施落后,房屋產權復雜、人口結構老化等問題,在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中,要以科學的規劃為指導,制定分步實施策略,小規模、分階段、持續地推動街區的改造更新。歷史文化街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有其產生、演變、發展的規律,在街區改造中,我們也要梳理街區資源特色,對癥下藥,不能套用一個固定的思路和模式來適用所有歷史文化街區。

泰州市城中歷史文化街區概況

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泰州老城核心區,保護范圍為:東至大林橋南小街,西至斗雞場巷,北至財富廣場南側,南至稅西街,面積約5.88公頃。街區外圍風貌控制和協調區北至五一路,東至海陵北路,南至稅西街,西至青年北路,用地面積約12.41公頃,

1.城中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沿革

據相關文獻解讀以及歷史考證,城中歷史文化街區聚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北宋時,泰州有鹽倉三所,中轉規模居淮南之首,城內東西門大街集中了多家商號,城中街區則位于這五里商業街的中心。明朝時期,城區商業中心逐漸移向坡子街一帶,商業發展方向逐漸由東西轉向南北發展,但城中的區位優勢則絲毫未受影響。民國后,鹽業衰落,稅務街繁華不再,城市建設基本停頓,街區鮮有擴展。

2.城中歷史文化街區遺存分布

街區在泰州城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承擔著重要的文化承載職能,留下了獨特的傳統風貌和地域聚居文化。(1)歷史悠久。街區內保留有泰州目前最古老的街巷—阮巷,該巷位于大林橋南小街,現有兩條巷子:一曰“南阮巷”,一曰“北阮巷”,兩巷西端相連。民間把這兩條巷子統稱為“阮家巷子”,唐朝初年,阮姓氏族開始聚居此地,遂得名,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有關它的詳細歷史、以及何時始有南、北之分,現已無從查考。(2)街區發展脈絡清晰,街巷體系完整。以陳家橋西街、大林橋南小街以及南阮巷為骨架的“兩橫一豎”的街巷體系格局尚存,整體風貌保存較好。街區內有宮氏住宅(省級文保)、李明揚故居(市級文保)、中共泰州地下縣委活動遺址(市級文保)以及其他10處古民居(市級文保)共13處文物保護單位。10多處歷史建筑和8口古井、1棵古樹(黃楊)以及陳家橋巷、南阮巷、石人頭巷等傳統街巷。

3.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發展現狀

街區保護范圍內建筑以一層為主,局部二層,大多為清代及民國所建,由于年代久遠,疏于維護,大多比較破舊,建筑質量總體較差,院落內違章搭建較多,居民缺少衛生設施,通風采光條件差,安全隱患多,急需整治。保護范圍外沿城市主干路多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期間所建建筑,建筑風貌與保護范圍內相差較大。街區主要功能以居住為主,其中外來人口占據一半,主要為外來務工、經商、服務人口,外來人口的迅速增長對街區歷史風貌的保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沿街商業以銀行、賓館、電動車、服裝零售為主,沿稅務西街多為大排檔,業態低端。街區周邊出行較為方便,內部主要街巷呈“兩橫兩縱”的格局,尺度宜人,傳統的空間感尚存,但街巷密度較低,部分地塊溝通不暢,并缺乏停車設施。街區內綠化景觀用地偏少,且無傳統文化特色,居民參與性較低、觀賞性較差。街區基礎設施條件薄弱,排水管采用雨污合流管,沒有燃氣管,居民目前主要以瓶裝液化氣為主。電力線和弱電線架空鋪設,接線凌亂。戶內缺乏衛生設施,相當一部分居民通過馬桶收集糞便倒入區內公廁內。雖然政府早已組織編制了街區保護規劃和整治規劃,但市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整體比較滯后,缺乏有效的政策、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街區保護工作基本停滯,街區風貌呈現一種衰敗的跡象。圖2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用地現狀圖來源:《泰州市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圖3城中歷史文化街區內傳統街巷

城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發展策略研究

城中歷史文化街區區位條件良好,交通便利,街區內外功能相對獨立,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根據街區特點,從延續街區發展歷程、整合稅務東街發展的角度出發,將其塑造為以居住功能為主,集民居展示、文化娛樂、特色旅游為一體的具有濃厚泰州傳統地域文化特色的里坊式歷史文化街區。在街區改造過程中,貫徹“有機更新”理念,對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采取小規模、漸進式更新,分期分批進行。街區改造策略和實施方案邊實施邊評估,根據經濟、技術條件以及外界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思路,優化改造方案。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影響街區風貌建筑的拆除,要按照大規模新建的模式,一次實施到位。具體從物質、社會文化、經濟三個層面促進街區的復興。

1.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的物質復興策略

(1)建筑分類整治結合年代、風貌、質量以及歷史、文化價值綜合確定街區內建筑的保護與整治模式,延續泰式民居傳統風貌特色。對文物保護建筑,按照“保持原樣,不得翻建,相同材料”的原則進行修繕。核心保護范圍內質量較好、風貌較協調的建筑,采用立面修補、墻面清除、門窗修補、調整外觀色彩等措施進行整治和更新。對核心保護范圍外的沿街建筑,通過降低建筑高度、改造屋頂形式以及墻面粉飾等措施達到與街區傳統風貌的協調。拆除與歷史風貌沖突較大、建筑質量較差的違章搭建或臨時搭建,根據織補空間和調整功能等要求,適當新建部分建筑,合理控制建筑體量,高度與現狀基本保持一致,不宜大面積使用明亮的色彩,以黛瓦灰磚的灰色和原木色為主色調,延續泰式民居風格。(2)修復街巷空間肌理挖掘城中歷史文化街區“里坊”式空間格局的精神精髓,處理好街坊內部以及街坊與外圍城市道路之間的銜接。在保護原有“兩橫一豎”街巷系統的基礎上,合理溝通部分街巷,增加路網密度,形成更合理、舒適的的街巷體系,新建街巷不突破原有街巷空間尺度。為保護街區空間完整性和街區安靜的氛圍,街區內仍延續以步行為主的交通方式,對街區內機動車通行采取限制措施,部分街巷可通行非機動車,街區內采取限制停車政策,停車場設置在街區外圍。(3)整治環境、完善相關配套對沿青年路、五一路、海陵路的建筑進行外立面整治,稅務西街大排檔進行拆除改造,完善街區入口通道和入口景觀節點,提升街區入口形象。完善供水、排水、排污、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設置完善的污水管網,空中架空桿線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入地,無條件入地的沿墻面有序布置。完善綠地系統,通過挖掘街頭空地、拆除違章搭建等方式適當增加綠地,作為美化環境和供居民休閑、活動的開敞空間。

2.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復興策略

街區內的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是非常好的文化資源,如果僅僅將它們靜止的保護起來,既浪費了大好資源也不利于文物和歷史建筑自身的更新和發展。城中歷史街區內有13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余處歷史建筑,給他們加入文化展示、社區管理等公益性功能,既增加街區的文化氛圍,又可以促進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的永續利用。如李明揚住宅是第三次進泰州談判之處,解放后泰州市委機關也曾設于此處,有很高的紅色革命文化價值,可以通過修復與整治,開辟為展示紅色革命文化的紀念場所。街區與稅務街發展關系密切,充分挖掘鹽稅文化的內涵,對鹽稅文化進行展示與傳承。積極引入書店、茶室、藝術培訓、文化創意、辦公等商業業態,打造高品質文化街區。對街區內8口古井周邊進行修復,作為居民休息活動和文化交流的場所。

3.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的經濟復興策略

(1)提升商業品質街區四周沿街都是商業,但是商業檔次不高,文化內涵單薄,沿街商業與街區內部缺乏互動,沒有充分體現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和價值。在街區改造過程中,要充分挖掘街區的歷史文化內涵,突出文化特色,彰顯文化魅力,加強文化主題和社區服務的結合,建立基層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逐漸引導街區周邊沿街商業進行業態調整,提升商業品質,豐富商業類型,并引導產業由街區沿街向街區內部縱深發展,激發整個區域活力。(2)發展旅游經濟以旅游來帶動歷史文化街區經濟的發展,已經在國內外許多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中達成了共識。城中歷史文化街區具有豐富的旅游價值,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筑數量較多,文化內涵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又有鹽稅文化和革命文化,區位條件優越,街區周邊景點眾多,旅游市場已基本形成。除了建設一些文化展示場館之外,可以利用傳統院落、特色民居引進曲藝演出、特色餐飲、民宿、客棧等,打造深度旅游產品,吸引游客住下來。

4.城中歷史文化街區的實施路徑

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居民參與”的街區開發模式。街區內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的修繕整治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承擔,政府成立專門的街區保護工作委員會,負責對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筑的修復和日常維護。吸引社會資金入股,對核心保護范圍外的地塊可以進行適度規模的商住開發,提升街區居住品質,將土地出讓所得收入用于改善街區環境,完善相關配套。對居民搬遷采取自愿原則,鼓勵有熱情有能力的居民對房屋自行改造,政府給予技術指導和一定的資金補助,愿意搬遷的,可以選擇由政府異地安置或者征收補償。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會力量和民間團體參與到歷史建筑的保護和利用中來。

每個歷史文化街區,由于其形成的年代、所處的城市區位、地形地貌、自然條件、人員構成等各不相同,街區的功能、特色也不盡相同,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發展中,要充分尊重每一個街區的資源特色,遵循街區傳統生活方式和生長環境,選擇適宜的保護更新策略,實現歷史文化街區的傳承和發展。由于篇幅原因和自身水平所限,文章的研究深度尚淺,仍然有許多值得思考探討的地方,留待今后繼續探索研究。

作者:梁睿娟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