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思維能力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02-03 02:38:45

導語:歷史思維能力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思維能力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外國建筑史是建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課程之一。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探索以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為導向的課堂模式。文章以外國建筑史課程為例,在教學中根據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相關建筑案例進行比較分析,闡釋歷史建筑與現代建筑如何融通與互鑒。通過平時作業設置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關注隱藏在建筑表象背后的原因與細節,鼓勵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地解讀歷史,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關鍵詞:歷史思維;傳統;現代;作業設置;多樣化

2013年3月1日,主席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講過:“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①學習外國建筑史,不僅要掌握歷史知識,熟悉歷史發展,還要學會更好地運用歷史,經過理性分析,指導專業的學習與實踐。建筑歷史知識對學建筑的人來說并不只是修養而已,技能與學問都要從中獲取。對建筑歷史要進行反思,既要反思建筑歷史的性質又要反思建筑歷史思維的性質。可見,運用歷史思維學習建筑歷史的發展演變十分重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也同樣重要。歷史思維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可以將其理解為分析、研究歷史問題的思維方式,即運用一定的理論,分析、解讀各種歷史現象,找尋歷史現象之間的關聯,形成對歷史的理性認識,具體包括歷史時空理解、歷史資料運用、歷史解釋、辯證思維等內容②。下面以我校外國建筑史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為例,通過課程與作業的設置來闡述在教學中將歷史與現代的融通與互鑒,避免理論授課的單摘要:外國建筑史是建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課程之一。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探索以一性,豐富學生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外國建筑史教學簡介

(一)教學目的。學習歷史,古為今用(見表1)。通過學習外國建筑史,了解建筑歷史發展史實,掌握建筑的一般發展規律;理解并掌握建筑與經濟、宗教、民族、傳統等社會文化的脈絡關系,拓展視角、開闊視野,探索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加深對建筑的理解,進而做到古為今用,豐富創作思維。(二)課程簡介。本課程有64學時,在大學三年級開設,使用《外國建筑史》《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兩本教材,共分為八個模塊:緒論、古代亞非歐建筑、歐洲中世紀建筑、歐洲文藝復興及文藝復興后期建筑、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及新建筑萌芽探索、新建筑運動高潮與城市建設活動、戰后的建筑思潮、拓展模塊。平時成績占總成績40%,為此,設置了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嘗試用豐富多彩的作業設置形式來改變理論課堂教學的單一化。(三)教學方法。1.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根據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專業知識來設定問題,采用提問的啟發方式,幫助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然后引出新知識的學習;對于建筑作品的解析,通過提問的啟發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大師如何思考進行設計,如何在自己的設計中有所借鑒。2.案例式教學,培養學生批判思維。選取經典建筑和經典事跡作為案例,加深學生對建筑思想的理解,任何一位建筑大師的思想都不是閉門造車而得來,需要融通與借鑒。比如美國建筑師賴特(FrankLloydWright)認為建筑應該是自然的,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空間是建筑的本質,強調建筑的人性化。他終其一生領悟到的引以為傲的空間觀,卻早在我國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里就有所論述。通過案例的對比,讓學生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賴特的流水別墅堪稱經典,將建筑的有機性與空間的整體性高度結合,不過也有日本浮世繪的影子,讓學生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3.鼓勵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鼓勵是學習最大的動力之一。在授課中講述建筑大師的偉大成就時,也會讓學生明白大師也是從學習中一點一點積累而來,鼓勵學生勤思考善總結,運用歷史思維理性分析問題,在學習與積累中不斷進步。

二、教學中的歷史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授課內容,尋找不同年代的建筑案例,來進行比較分析建筑的歷時性與共時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現象的表層。比如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設計的法國拉圖雷特修道院,從建筑的外表看似乎有了激進的改變:走廊的位置、尖塔和教堂獨特的突出,這些都與建筑融為一體,然而此設計卻受到了法國13世紀建造的修道院的啟發,將過去的精神仍繼續存在于此建筑之中。通過這樣的案例解讀來闡釋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如何融通與互鑒,引導學生領略在歷史長河中建筑文化、設計手法、建筑空間等的碰撞與穿越,實現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目的。(一)文化的穿越。德國哲學家赫爾德(JohannGottfriedHerder)認為文化是人的創造物,文化的進步是歷史的規律。而建筑則是這歷史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通過建筑了解文化,再將文化用于建筑中。比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批建筑師對古希臘古羅馬建筑進行測繪和研究,向古典建筑文化學習,并獲得創新,帶來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巨作。伯魯乃列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鉆研了當時的先進科學技術,特別是機械學,同時還熟悉古典建筑,掌握了古羅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結構,才建造了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伯拉孟特(Do-natoBramante)于1499年到羅馬之后,刻苦向古羅馬遺跡學習,足跡踏遍羅馬城和周圍地區,從此建筑風格大變,追求莊嚴宏偉,剛健有力,他設計的小小的坦比哀多,成為了文藝復興盛期建筑的第一個代表。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即便過了幾千年依然散發著光彩。美國建筑師路易斯•康(LouisI.Kahn)五十歲之前成果平平,通過去羅馬游歷古典建筑,收獲永恒精神,在世界建筑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建筑師安藤忠雄(TadaoAndo)游歷于古典與勒•柯布西耶之間,得到光的精神,成為當代著名的建筑大師。(二)手法的穿越。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lí)的《溫柔自畫像與培根》(見圖1)中,軟塌塌的臉皮,用拐杖支撐著,靈感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Buonarroti)的壁畫“最后的審判”中的人皮狀自畫像。美國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PhilipJohnson)設計的美國電報電話大樓,將外表做成石頭建筑的模樣,立面按古典方式分成三段,頂部是一個開有缺口的巴洛克式山花,底部大拱門的對稱構圖令人想起伯魯乃列斯基設計的巴齊禮拜堂。(三)空間的穿越。丹麥建筑師約翰•伍重(JornUtzon)設計的悉尼歌劇院與中國傳統建筑的大屋頂、大臺階等建筑意象有著高度的一致性;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PaulAndreu)設計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為使觀眾從熱鬧的天安門廣場室外空間進入觀演空間時能保持平靜的心態,提供了長長的地下入口過渡空間。而埃及吉薩金字塔為了營造強烈的宗教氣氛,從門廳到廳堂,要通過密閉狹長的黑暗甬道,進入廳后的院子,猛然見燦爛的陽光和金字塔,通過空間對比渲染氛圍。而空間對比在蘇州園林留園的入口空間中亦是用的得心應手。在授課過程中,除了上述案例式教學模式,還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比如:路易斯•康的服務空間與被服務空間理論和伯魯乃列斯基的佛羅倫薩主教堂穹頂的空腔有無關聯?巴黎圣母院新的設計方案是如何使用現代技術重新詮釋傳統歷史的?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反復回看歷史,學會思考。

三、多樣化的作業設置

本課程由于學時多、知識面廣,設置平時作業極為必要,既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復習,溫故知新;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活躍氛圍。在近兩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通過平時作業設置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隱藏在建筑表象背后的原因與細節,啟發學生運用理論解釋不同建筑的風格,鼓勵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地解讀歷史,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平時作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小組作業,主題設置以興趣導入為主,再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另一類是個人作業,以建筑專題展開,凝練學生個人的認知與理解。其中小組作業又分為兩個主題:課前預習分享型和設計制作演示型,如此便可涵蓋課前預習、課中演示、課后總結三個階段的學習檢驗環節,保證學習積極性與成效性。(一)小組作業一:課前預習分享型。根據授課內容,為每小組選定教材章節主題,對該章節內容進行課前的預習和適當拓展。每小組由三位同學組成,主要工作有查找資料、制作分享課件、講解分享。課前10分鐘與大家分享。要求:提前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挖掘有趣歷史、PPT排版、PPT講解。此作業的設置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學生有機會走上講臺,將自己小組的成果主動呈現在師生面前,很有成就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二)小組作業二:設計制作演示型。在小組作業二中,設置了四種作業類型(見表2),充分挖掘并將每位同學的興趣與外建史學習相結合。根據所學內容,每小組自由選擇作業類型,題目自擬后須上報老師批準,根據所定作業內容選定演示時間,課上10分鐘。要求:充分準備、大膽設想、走心設計、精心演繹。此作業的設置給予了學生極大的自主性,從你來我往、衣說建筑、角色扮演到提取精華,涵蓋了辯論賽、服裝秀、歷史劇、解讀題四種各具特色的作業類型,為外建史的學習帶來了活潑創新的課堂效果。(三)個人作業:圖文并茂提交型。與前兩個小組作業不同,此作業為課后溫習拓展專題,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關注與收獲,設定為個人作業,須獨立完成。為此設置了三個較為理性的作業類型:憶歷史、讀天津、閱理論。希望學生能將所學得以沉淀,并結合作業類型有所拓展。每人自由選擇以下三種作業類型(見表3),題目自擬。要求:列出選題理由;作業內容條理清晰,觀點明確,并有結論(自己的心得體會);列出主要參考文獻,文獻的具體書寫格式參見專業期刊文章格式。A3排版。從學生作業的情況來看,多數學生能夠較好地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將外國建筑史的理論學習與專業設計課的實踐學習相結合,并且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這些多樣化的作業。當然,無論是從思維深度還是完成水準來看,還是有不盡人意之處,不過這并不妨礙學生對于所學所想的主動表達,在今后的作業中也會逐漸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深刻體會到除了課堂教學、教案設計、授課計劃等,多樣化的作業設置也是非常必要的。隨著評價標準的多樣化,作業的設置也應該在檢驗學生所學的基礎上,拓寬到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趣味性、寓教于樂等的新模式中。將作業設置納入到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環節中,從作業成果中感受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見表4)。主席于2015年8月23日,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中說道:“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學習歷史,古為今用。

參考文獻:

[1]希格弗萊德•吉迪恩.空間•時間•建筑[M].王錦堂,孫全文,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

[2]陳薇.意向設計:歷史作為一種思維模式[J].新建筑,1999(2):60-63.

[3]王凱.作為思維訓練的歷史理論課———“建筑理論與歷史”課程教案改革試驗[J].建筑師,2014(3):28-35.

[4]趙恒烈.論歷史思維和歷史思維能力[J].歷史教學,1994(10):23-27.

[5]徐紅.以培養歷史思維為導向的“史學概論”課堂模式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9):48-52.

[6]建筑的歷史哲學問題[J].建筑與文化,2010,03:41-45.

[7]張漢林.提問之道:歷史思維養成路徑的探討[J].教育學報,2018(3):48-54.

作者:趙春梅 王淑蘭 趙小剛 單位: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